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玉潭清秋 >

第22章

玉潭清秋-第22章

小说: 玉潭清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迦牟尼,如来!上面有个燃灯上古佛,乃是我华夏的圣者,你去找他,许能问出天缘也!”麒麟忙点头谢了菩萨,那菩萨方化成云烟去了。

站在云端之上,孙麒麟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流星般穿云透雾,已经到了阿修罗界,面前闪出数百金甲力士,持刀仗剑,恶狠狠,气昂昂,齐声喝道:“来者何人?”麒麟上前拜道:“吾乃虚空藏菩萨门生,过界去西方拜见燃灯佛祖,还望诸位将军放行!”那力士忙上前一个拜道:“仙子可有通关文牒?”麒麟摇头叹道:“走得匆忙,不曾进宫面圣,还望行个方便!”那力士一顿方道:“那还是请仙子下界走吧!三界动乱,无陛下文牒,末将不敢放行!”麒麟锁眉一惊,只好按下云端,下界去了。

到了苏克萨哈,朱崇真之子朱天泽(字少清)出城来迎,见面忙含泪道:“昨日一别,已近十载,心泽垂临,少清心中……!”麒麟见势忙一把搂住了他,只泣道:“少清?”不表。见文武百官列队出城,天泽方呼道:“传孤口谕,列九展龙旗护送,文武百官随行!响宫钟,奏华夏乐曲,回宫!”因摆驾回城去了。

到宫中时,四五人扶出了病重的朱崇真(字文飞,号明德),麒麟见了上前拜道:“明德公!”崇真只点点头笑道:“仙子莫施礼,臣,不敢受也!”因也跪拜下来,忙被孙麒麟扶住了,只含泪笑道:“儿,已落地为人子,不敢受礼!”于是扶起朱崇真,进了大殿来,拜过朱丛友(字玉京,号诚龙)遗像,方才叹道:“前时也是为弃义而遭冷落以致杀身,今,儿与二十四爷一样,要背井离乡,远去西方了!”崇真惊道:“什么?陛下要逐仙子去西方?”麒麟笑道:“逐?哼,是他要杀儿也!”众人惊时,麒麟方道:“他想杀儿以汲取我身上的精魄来求长生之术!老师指我明路,要我去西方见燃灯佛祖,问以原委,好知前程啊!”崇真惊道:“陛下老矣!”一顿方道:“孙丞相保我基业四十余年,从建制称孤到南征北战,西进东讨以致成就帝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功德无人可及也,我祖上与陛下有同榻之交而视为生死,赢汶河大结义,万世当颂传之,尚不敢俯首见孙丞相,今,丞相虽死,其后人非但无功禄,反遭涂炭,令人心寒也!”麒麟闻言拭了把泪,闭上了眼睛。

而时炎衍正在书房作画,忽进从窗外扔进片柳叶来,炎衍接下了细一看,上面写道:“心泽去而复还也!”炎衍一惊,锁起了眉头,而再看孙麒麟回到了康鹏园,四下无人,夜已深沉,便径自往花厅去了,进来时,正好见玄永旭吐了口鲜血,坐在了椅子上,麒麟一惊,忙退了回去,正让永旭抬头看见了,只暗叹道:“麒麟?”孙麒麟跑出来,气喘吁吁的舒了口气,忽闻声笑道:“心泽?”麒麟吓了一跳,抬头见是许泽(字冰清),只忙惊道:“四哥,哦,没什么!”

夜深了,炎衍独自在亭上坐着赏月,忽然一阵脚步声,炎衍一惊,看去时,是孙麒麟匆匆走过,炎衍欲下去时,却又见一个黑影闪过,于是一惊,在亭上没动,细细凝视了会儿,方见那个黑影是悄悄跟踪孙麒麟去的,于是一惊,也跟了上去,一直追到一片竹林,林前有巨石上写着:断魂林三个血红大字,炎衍锁眉惊道:“是心泽的断魂林?”于是欲进,却是追了好一会儿也进不去了,转弯转弯又出了来,一连围着走了几遭,竟然全是自己绕弯,总也进不去林里面了。

而孙麒麟行至林中,耳边一动,自然知道有人跟来了,便止住了步子,只低声道:“我知道是你,出来吧!”身边一阵阴风吹过,一个黑衣人站在了面前,麒麟叹道:“我已去西方问过上古佛,生死自在天定,动手吧!”那黑衣人摇头叹道:“害人并非我意,为顾全大局,不得已……!”麒麟含泪笑道:“不用说了,我明白!”那黑衣人一顿,方才上前走了一步,又止住了步子,麒麟忙道:“从二哥那里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他不会知道的,动手吧!”那黑衣人眼里似乎也蓄满了泪水,只一惊,便一刀刺向了他。

东方一片曙光,炎衍惊道:“天亮了?”于是合掌默念道:“天地无极!”见眼前一道金光,炎衍忽睁开眼睛,找到了入口进来时,孙麒麟已经被割断了双腿,昏死在了血泊中,炎衍锁起了眉头,喃喃含泪道:“为什么?为什么要对一个孩子下这么残忍的毒手?”此时忽闻声笑道:“因为他身上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炎衍惊时,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驾云来了。炎衍不屑一顾的轻轻笑了笑,方低声道:“那你说,孙麒麟身上,到底有什么?”普贤菩萨笑道:“炎小子,你不认识本座,自然不怪罪于你,本座却知道你现在是虚空藏门生!孙麒麟身上的事,与你的遭遇一模一样!”炎衍惊了一下,普贤笑道:“你当年因为眷恋红尘惹怒了玉皇才被拆去仙骨打下了凡尘,磨练修行,而他也一样,只不过他的命不如你的命好罢了!”炎衍惊道:“什么?”普贤笑道:“他也是因为眷恋红尘才有此劫,可他不是天的儿子!”一顿方道:“他,本是天外天,山外山,守护水月洞天的雪花精灵,因为无意中得罪了众神之首的王母娘娘,被贬下凡,本来是要剔除他的仙骨,后来玉皇得知一个秘密,才知道他其实是太乙的后人,于是法外开恩,只是让他忘记了前缘就免了剔除仙骨的酷刑,并且派九命猫腰追随他转世投胎的仙童保护着他,猫妖奉法回泰虚后,担心回来后找不到他,就在他的脚心上写下了个“雪”字,然后回天复命了!”于是叹了口气又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猫妖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十八岁了,猫妖那天夜里偷偷闯进孙家盗取《雪花露》,无意间听到伺候少主的丫头们议论起孙少爷脚心上的字来,才知道孙麒麟就是那个转世投胎的仙童,所以暗地里传授给他妖法,帮助他延长寿命,并且在最危难的时候,会及时赶到来救他,这就是这个孩子的命运!”炎衍微微笑了笑,却流下泪来了,只喃喃道:“为什么?一切都要天命操纵着,到底什么是天命?”普贤摇头笑道:“命,自在天定,非人力所能为也!”炎衍摇头甩下泪来,只低声叹道:“又是天定!”普贤摇头笑道:“我自知太子之心,不过奉劝太子,勿管此事!否则救不了他,反遭其祸,实不可取也!”炎衍泣道:“不,我要救他,我一定要救他,我知道,一定是宝帝,他那个长生不老的梦……,不,不能让宝帝再这么胡作非为了!”普贤摇头一叹,化成云烟去了。

炎衍把孙麒麟抱回房中时,玄天逸(字如清)进来了,只上前惊道:“小叔叔?心泽怎么样了?”炎衍一顿,将孙麒麟放到了床上,轻轻抚摸着孙麒麟断掉的腿骨,手中发出阵阵红光,孙麒麟伤口瞬间吻合,炎衍方才摇头叹道:“我带心泽回宫的事情,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你父王,记住了吗?”天逸惊道:“为什么?”炎衍急道:“不要问为什么!”舒了口气方低声道:“你还小,不必知道这些的!”天逸含泪点了点头,只低声叹道:“如清,知道了!”炎衍给孙麒麟盖上了被子,点头看着奄奄一息孙麒麟,猛地锁起了眉头,似乎想到了什么,忽又微微笑道:“对了!”天逸惊道:“什么?”炎衍忙道:“我知道怎么救心泽了!”天逸惊道:“哦?小叔叔有办法救心泽?”炎衍点头道:“对,用精灵的元气,我知道,用精灵的元气定能救他!”天逸一惊,炎衍方道:“超光!子润的超光马乃是武德星君御马监的天马下界!皆是开天辟地时的骐骥良种,有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我借超光的元气输给心泽,心泽就有救了!”天逸惊道:“真的?”炎衍笑道:“是真的,眼下就是你去劝说子润把超光借来!”天逸点头笑道:“好啊,我这就去!”两人对面一笑,天逸忙转身去了。

玄天逸说服了齐薇,二人驾超光到了断魂林来,到了林中的小池塘边,孙麒麟正赤身躺在水中一片巨大的荷叶上,炎衍忙过来了,齐薇和玄天逸下了马,只上前拜道:“小叔叔!”炎衍点头一笑,忙过来了,只抚摸着超光笑道:“好马儿,心泽能不能活,就看你了!”齐薇微笑着抚摸着超光笑道:“好超光,谢谢你!”天逸已经把他拉开了,但见炎衍回头看了二人,各自一笑,炎衍已经腾空站到了云端上,倒立下来一指点到超光马头眉宇间的金星上,超光马发出银光,照的周围看不到东西,齐薇和天逸也忙捂住了眼睛。

半晌,齐薇和天逸睁开了眼睛,正看见超光马已经趴在了地上,齐薇惊道:“超光?”再看炎衍踉踉跄跄到了池边,走进了水里,水中忽然冒出七色之光,孙麒麟身上顿时白光闪烁,炎衍升入当空,正紧锁着眉头呼道:“天地无极!”忽然,自己竟然也吐出了一口鲜血,似乎体力不支了,天逸惊道:“小叔叔?”齐薇惊道:“不对劲啊,看啊!”天逸看去时,孙麒麟已经慢慢的沉了下去,炎衍低头见了一惊,又吐了口鲜血,摔下云端来了,天逸一惊,忙接下了他,齐薇忙跳进水底把孙麒麟托出了水面,一声长嘶,超光马身上一阵银光,又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孙麒麟却口吐鲜血,闭上了眼睛。欲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二回太平夜李兵托孤孙为争宠炎衍遭梦魇

 第二十二回

太平夜李兵托孤孙

为争宠炎衍遭梦魇

诗曰:

五一已定游舟集,关帝庙前还儿戏!

昔日知心还有谁,义绝别时是知己。

山是那时高,水是往日静。

去年之人今两地!

深云雾幻处,任尔孤泣!

人云一盟即兄弟,酒后谁顾有残藉?

一旦出门去,从此再不归,

哪个敢言情终系,

留恋伤心处,心碎凄凄!

——《舟山妒知己》

孙麒麟(字心泽)终于还是没有醒过来,只是静静的躺在床上,尚微微喘着气而已了,众人看着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有丫头婢子们喂着水米,恐怕此后只能这样延续着他的生命了吧,玄天逸(字如清)只是拭泪傻傻的站着,齐薇(字子润)坐在门外的青石阶上呆呆的看着已经化成石像的超光马,也流下泪来,炎衍一边擦着口角的血渍,又缩紧了眉头。

而正在此时,忽有仙官进来拜道:“太子,前面来人说,十六爷病重!”炎衍一惊,天逸闭上了眼睛,那仙官方才去了。看玄天逸、齐薇众人进来时,李铭哲(字晨清)正跪在李兵(字玉玄,号慰龙)床前低声饮泣着,天逸众人忙跪拜道:“皇爷爷!”李兵微微摇了摇头,一顿,众人起来了,方见李兵轻轻叹道:“天宇呢?”玄永旭(字文泽,号萧德)引曹天宇(字泽清)进来了,永旭上前惊道:“十六叔?”李兵慢慢的抬起手拉住了永旭,只微微叹道:“萧德!”永旭忙含泪道:“十六叔?”李兵微微叹道:“兵,十七岁离开山门,三清小聚,随军有五十年余年,奔波未定,至死方安!”众人忙含泪跪下了,李兵方含泪道:“我儿命薄,早已弃我而去,今,独留孤孙一人,是我牵念也!望,儿代为父照看哲儿,勿使我泉下怀忧也!”永旭泣道:“十六叔嘱咐,儿,句句听在心里,儿死,不敢薄待哲儿也!”李兵笑着点了点头,又低声喃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