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138]能饮一杯无 >

第2章

[138]能饮一杯无-第2章

小说: [138]能饮一杯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雨不服气:“十全十美嘛,咱们车队十辆车十个牌子,寓意比他们的好多了。”
  小韩两口子白手起家,经济实力有限。子文赞同量力而行,笑:“承你吉言。”
  4。
  新娘子家,独门独院,三层楼房。所在村看起来很富裕。
  伴娘刁难迟迟不开门,伴郎塞了很多红包,男方无法,拆了院大门,后又拆了房门。娘家人们也不介意,笑嘻嘻地由着年轻人闹。
  送新人进酒店,子文先是和司机们坐在一桌,后被拉到男宾席。
  新人来敬酒,子文借问新郎:“今天我出了人力,红包可退?”
  伴郎凶悍:“一分也不能少!企图偷税漏税,罚酒一杯!”
  一直闹到天黑,子文回家路过超市,买了些吃的用的。
  李可不在。一点休养贵体的自觉都没有!
  5。
  子文看着电视,有些放心不下李可。
  怎样的困局令她有断腕决心和勇气?
  那个李某,一看即知身价不凡,昨天他的表现,看不出丝毫对李可倾心的痕迹。如是李可执迷单恋,她有的苦吃。
  子文禁不住拿起电话,还好她的电话是通的:“李可,我到锦绣了,你晚饭吃过了吧?”
  电话里有音乐声,听起来她的情绪不错:“子文,我吃过了,我们在百乐门。”
  昨夜寻死觅活,今朝百乐门里醉生梦死。子文服了她:“知道了,你玩好。”
  “等等,子文,你过来吧?我,李总……杜逸飞也在。”
  “不了。别和杜逸飞提起我……”
  “子文,好久没见!”子文真想狠狠地给自己一下。时隔这么久,电话里她还是听出了杜逸飞的声音,带有宁波腔的普通话。
  6。
  子文还是赶到了百乐门。百乐门,如今白发老人追忆往昔的胜地,莫非李某人在追寻他先辈的足迹?很有可能,某人来自香港,李可在打他的工。
  路上,李可来了几个电话催,惟恐她反悔。
  曾经,杜逸飞骑单车带着她,从西城骑到东城,又从东城骑回西城,跨越大半个北京城,夜里游荡到两三点钟,车胎破了,他俩推着单车四处寻找补胎的地方……单车代步,可当时一点也没觉得辛苦。
  子文不知怎么想起了这件往事。
  原来有些记忆并未消失,而是在冬眠,等待惊蛰的唤醒。
  子文与杜逸飞重逢相见显得很平静,至少在旁观者眼里是,甚至显得有些冷淡。
  此时子文眼中的杜逸飞,儒雅不减,多了份深沉。
  当年,那个年轻倨傲只认哈佛商学院的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相比之下,子文发现自己不是一般的缺乏上进,当初没有规划人生的奋斗目标,之后更是随遇而安地混日子。
  7。
  李麟瑞带李可下了舞池。
  无疑李可对李麟瑞交代了不少,子文暗恼。
  余下二人,默默消化着分别八年多各自带来的视觉差异感。
  “子文,”
  “逸飞,”
  两人同时打破沉默,同时打住,不由相视一笑。
  “你剪短了头发。”杜逸飞的视线落在手中握着的酒杯。
  子文拨了下自己耳边的碎发:“工作后就剪短了,好打理。”从进大学开始,她一直留着长发。
  一根长长的马尾,紫色的背带裙,干净俏丽的笑容,黑亮的大眼睛。一直停留在他记忆中她的模样,改变了。
  8。
  “回来多久了?探亲还是长住?”
  “才回。探亲为主。”
  “你父母还好吧?回B大看了?”
  “父母都好。B大变化不小,新修的大楼、草坪,快认不出来了,原来的系院调整,老人走了许多……”
  总算找到了一个不至于冷场的话题,没营养但足够两人说上一会。
  李麟瑞和李可归座。
  杜逸飞起身邀子文:“还记得吗?你的交谊舞还是我教的呢。”
  子文随杜逸飞滑进舞池,抒情的华尔兹,两人脸上的线条柔和起来,越来越多冬眠着的记忆惊醒:“我请你们去教我们班女生跳舞,结果到好,你们一到场就被外语系和经济系的女生给拐跑了。”
  “你们”里面还有赵铭军,子文忽然停住口。
  杜逸飞掌上的热力穿透了子文腰间单薄轻软的布料,他大言不惭接道:“所以第二天我马上就申请换到你们班当辅导员,专心陪你们班女生跳。”
  当年他假公济私只为接近她。
  子文心中隐隐有痛。
  9。
  舞曲结束,子文率先逃回包席。
  有歌手登台:夜来香……夜上海……
  怀旧老歌中,四人围绕旧上海以及挂在走廊里的那些旧明星闲聊。李某人的爷爷奶奶辈们果然是此间旧客,解放前从上海逃到香港。
  如今的百乐门舞池里不光有陪舞女,还有陪舞男。统一的服饰,纯陪舞,另付费。一位陪舞男过来,邀请子文。
  子文有点受宠若惊,不确定地指自己:“我?”
  “当然。”来人点头,笑容迷人。
  子文看向同桌另三人,好象没人点过陪舞。
  来人彬彬有礼,她没理由拒绝这位帅哥,还是免费的专业的。
  她起身走进舞池,激情的探戈。
  跳舞时能遇到好的男舞伴,是件惬意的事。探戈曲下场的人不多,舞场空阔。子文许久没跳这种老式舞,又许久没这棋逢对手般的尽兴,转到包席前时,不免得意地向那三人眨了眨眼。
  穿在她身上的那件改良小旗袍,在她膝部翘起,裙角随舞飞扬。
  10。
  四人又跳了几曲舞。
  李麟瑞和杜逸飞交换舞伴。
  李麟瑞礼貌地赞子文跳得很好,她客气地谢他夸奖并回赞他的舞技。一曲无话。
  音乐停时,李麟瑞将子文带到了舞池另一端,没有回位的意思。子文略感诧异,只好陪他站着,抬头寻找另两人。那二人已经归座。
  音乐复起,李麟瑞再请子文。他不吭声,她更懒得说话。
  可他忽然吭声了:“刘小姐,子文,明天,逸飞和我去看水乡,能请你当导游吗?”
  “啊?水乡?只怕杜逸飞比我更适合当这个导游。”她并不是在上海出生,上海话是跟中学同学学的,讲的还没普通话来的标准。
  杜逸飞可是标准的江浙人,十代以内可考。

  3 烟雨西塘

  1。
  子文可以一口回绝李某人,也可以不理李可的百般央劝,唯独无法抵抗杜逸飞一个期待的眼神。四人商定周日同游西塘。
  第二天的一大清早,李可和子文二人便立在了锦绣豪庭小区门口。
  李可有些雀跃,一扫颓势。莫非她和李某人关系改善了?
  以他们这几天接触的密集度来看,李可还是很有希望的。
  子文想着李可,李可却在想着子文。
  子文和杜逸飞能否重燃旧情?以昨夜的情形看,有这苗头。
  两人各怀心事,等来了李麟瑞的奥迪Q7。
  杜逸飞从副驾驶位置上下来,给两位女士开门。
  子文犹豫了一下,坐进后排。
  见杜逸飞将李可引向副驾驶位,只得认命。
  2。
  上海周边的水乡,子文基本上都去过,所以昨天她提议将地点由人满为患的周庄改为西塘。
  电影大片碟3中阿汤跳楼的取景地。
  车一路飞奔,连日累积的磕睡难耐,聊了几句,子文闭眼补眠。
  杜逸飞伸手轻推她:“靠着我肩睡?”
  子文睁开眼睛,无意对上了后视镜里李某人关注的眼:“不用,我迷一会就好。”
  杜逸飞看着她没再吭声。子文重又闭上眼,尽管她感知到了杜逸飞的怒气。
  车内气氛有些压抑。
  子文忽然甩掉鞋子,双腿卷上后座,往杜逸飞那边移了移身体,倒下:“还是借着靠一下吧。”
  “等等。”杜逸飞取了个靠垫放在她的身下,又将她的头枕在自己臂弯里。
  他照顾起人来还是这般细致周到。
  3。
  子文竟真的很快睡着了。半个多小时后被杜逸飞摇醒。脚下她的背包里,手机在顽强歌唱。
  子洁来电问她到达时间问是否要接机,子文手掩哈欠:“……下周二晚上到,不用接……没,我早起床了……”
  讲完电话,子文往车门靠了靠,坐正身体,好象没那么困了。
  “伯母?”杜逸飞问,活动双臂。
  被她压惨了吧?扮绅士的代价。子文装作没看到,“不是,我姐。”子文大一假期时,他去过她家,见过子文的家人。
  “给我。”
  “什么?”子文不明所以地望向他。
  “手机。”
  子文乖乖递了过去。
  “我也要。”前排的李某人后面长眼睛了一般。
  “嗯。”杜逸飞应了声,用她的手机连拨了几个电话,按掉,又将一个号码输入手机编辑。
  子文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有些无力感。情债欠了总是要还的?即使时隔八年?
  他为那个号码输入了“DU”。
  她接回手机,总得说点什么:“忘了中文?”
  他看了她一眼:“没有。”
  4。
  子文心里哀叹,注定难受的水乡之旅!
  不甘心,她拎起背包,深呼吸了一下,问:“你们饿不饿?我带了早餐!”昨天超市买的几天吃的吃食,出门前她都胡乱塞进包里带上了。
  李可积极响应,很捧她场。
  她拆开一排软包装的牛奶,递给李可一盒。
  “我也要!”李某人发话。子文取出一盒,插上一个吸管递给他,原来这人也可以不是那么令人讨厌。
  她又拿出一盒问杜逸飞:“要么?”
  “好。”他接过。
  子文在腿上摊开几大张餐巾纸,开始做热狗:“到嘉善还有段时间,先吃点垫底……放心,面包和香肠早上我用微波炉热过了,不要香肠的我这还有果酱……”
  一一派发完毕,子文也开吃开喝起来。
  杜逸飞笑:“小文也会照顾人了。”
  小文?子文呵呵地笑了笑:“待会一人发一苹果,这回包轻多了。”
  5。
  到了西塘,天蒙蒙飘起细雨。
  “可来对了地方,西塘的特色之一就是雨天出门不湿脚。”子文得意。
  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西塘,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烟雨长廊很有名。
  李某人停车。杜逸飞去卖门票,子文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信封并让他顺便雇个当地的导游。
  杜逸飞打开看了眼,脸色不对:“这是什么?”
  子文忙陪笑道:“是些零钱,怕你刚回国用现金不方便,这里没刷卡的,回头你还我美元?”
  杜逸飞这才放过她。
  见他收了信封转身去了,子文松了口气,转又暗恨不己,她这是怎么了!输人又输阵!
  李可体贴地偏过头,看远处风景。
  6。
  细雨中的西塘,十分幽静,薄雾似纱,粉墙黛瓦,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别有韵味。
  几人不由渐渐陶醉其中,情绪入诗入画。石皮弄处,李某人甚至提到了戴望舒的雨巷,令人刮目。
  几处景点,子文没进去,在外边拍照。她工作后没什么特别的业余爱好,只余摄影。今天特意带了三角架相机几个镜头来过手瘾。
  “我帮你拍几张。”杜逸飞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
  “不用,我不喜欢拍自己。”子文忽然想到:“你要留张影吗?”
  “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