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江山路,为谁踏上"争"途 十三 >

第15章

江山路,为谁踏上"争"途 十三-第15章

小说: 江山路,为谁踏上"争"途 十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福晋微微叹了口气,道:“舒兰今儿正是为这事儿来的。”
  德妃娘娘见状,有些紧张地问:“怎么了?”我在旁边也跟着一紧张,心想是不是四阿哥出了什么事儿。
  四福晋又叹了口气,才道:“这些日子,爷的政务甚是繁忙,有时候在外面奔劳一天很晚才回来,有时候在书房呆上一整天也不出来透透气。我特意叫人准备合他口味的饭菜,每餐都是我亲自过了目的,才给他送进去,可是每次就只动几口便叫人端出来了。我担心爷再这么着下去,身子熬不住啊!娘娘您说这可如何是好,真是急煞舒兰了!”
  德妃娘娘略微舒了口气,道:“那你们就多劝着点,哄他多吃些、少劳神便罢了。”
  “唉,娘娘,这些舒兰自是明白,怎能不哄着、不劝着呢。可是最近爷脾气不大好,全府上下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劝着他多了,他就恼了,怕他气坏身子,又不敢多说……”
  德妃娘娘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哎,那位去年刚入府的,如今可好?”
  德妃娘娘口里说的那位“去年刚入府的”,指的是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名唤兰欣,去年被指婚给四阿哥时才11岁,是个小格格而已。其实钮祜禄氏家族在清朝可是个大姓,身份地位颇为显赫。这位兰欣格格的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额亦都自幼归附努尔哈赤,八旗制度建立后,他便隶属满洲镶黄旗,在清初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可谓是身经百战,累立战功,先后授一等大臣、总兵官等。额亦都的儿子是当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齐名。但是到了凌柱这里就没什么官位了,所以钮祜禄氏当时是作为秀女被指婚给当时四阿哥的,只是格格身份。
  听到德妃娘娘问起,四福晋回道:“兰欣妹妹知书达理,有规有矩,有谦有让,极是个贤惠懂事的,与我相处也甚好。但毕竟年纪尚小,又是刚进来,府里的事她还未能全熟悉,四爷的秉性脾气她也不见得知道,所以……”
  德妃娘娘点点头,道:“我懂了,真是难为你了,上上下下全靠你一个人。”
  “我倒是没什么,比起娘娘您要打理这后宫诸事,我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倒是四爷他终日辛劳,我实在是担心,却又不得要领,只看着干着急罢了。”
  德妃娘娘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也别太着急了,府里的事儿还得你照看着。至于你们四爷……一是这阵子皇上的差事办得紧了,二是这天儿闷得人心烦气躁的,也不无关系,吃不下东西、脾气坏些,也在常理之中。这样吧……”
  “蒖若,你来。”德妃娘娘瞧向我,招呼我过去,“你这就随四福晋回去,四爷要是吃不下饭,你就把你平时给我做的那几个小凉菜做给四爷吃。你看四爷要是闷得慌,你就把平时给我说的那些个好笑的也说给四爷听听。回屋收拾收拾,这就去吧。”
  “哎,是。”我应着。心里暗想,怎么我这岗位还成流动的了?跟家政服务公司似的……我刚往门口走了两步要回屋,想到德妃娘娘刚才的话,让我收拾收拾……如果要是去了就回的话,没什么好收拾的,那要是这么说的话……
  于是我又退了回来,问:“娘娘,您的意思是……我这几天都……?”
  德妃娘娘道:“嗯,到了四爷府,别的你不用管,只帮我照看好四爷就得了。过几天,看看情况,四爷要是没什么事儿了,我也就放心了,你再回来就好。”
  “可是娘娘这边儿……”
  德妃娘娘笑了一下,道:“呵,我也舍不得你这个小开心果,不过这几天我就当少听几个笑话罢了。你若是能把四爷也哄得开心了,跟我开心是一样的。”
  “哎,蒖若明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儿子的健康和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我迅速地带上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跟着四福晋她们回府去了。
  在马车上,四福晋特意邀我跟她坐一顶轿子里,我客套了一下,可她仍然邀我同坐。有道是“盛情难却”,我猜想可能因为我是德妃娘娘身边的人,刚才她也看得出德妃娘娘对我很是重视和喜爱,自然对我也就不像一般的使唤丫头,而像是德妃娘娘派给她的帮手了。其实我看她为人谦和亲切,心里也挺愿意与她同坐的,就没再推脱。
  一路上我们就闲聊聊,倒也随意自然,毫无尴尬。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四贝勒府。
  下了车,我傻眼了,眼前的府邸如此之熟悉,似曾相识!
  我冷静地想了一会儿,之前我并未出宫,除了那次随德妃娘娘去八贝勒府参加良妃娘娘的寿宴,所以应该没有见过其他府宅才对……当看到头顶上那块匾额时,我恍如隔世……天呐!这不就是那日我陪卉卉办港澳通行证的时候进去参观的雍和宫么!一时间,我心潮迭起,不能控制自己的呼吸,只怔怔地瞪大眼睛盯着门上那块匾额。虽然匾额上现在并不是写着“雍和宫”,而是“四贝勒府”,但是在我眼里它们就是一模一样的!
  四福晋本来已经要跨进门槛朝里走了,回头看见我这副模样,不禁有些纳闷,轻轻叫了我一声:“蒖若?”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应了一声,随她进去了。
  穿过层层院落,我发现,四贝勒府其实很大。我和卉卉那天参观的雍和宫只是这里的主体部分,估计是由于日后改建和保存的问题,到了现代的雍和宫跟原来就不完全一样了。
  越走越往里面了,我的心跳都加快了。因为我记得当日我和卉卉就是参观到最里面一个院落的时候,好像叫万福阁的,发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穿越时空事件!
  此时,前面的四福晋并没有笔直走,而是带着我转了个弯,拐到别的院子里去了。我努力抑制住想冲到最里面一层万福阁去找当日我们踩到的那条地缝的冲动,跟着四福晋先到了西暖阁的住处。反正要在这住上几日,总有机会。
  我安置着我的东西,四福晋也交代着两个小丫头要照顾我之类的,然后对我说:“蒖若,你就安心在这住几日,有什么用的、缺的、少的、不习惯的,都只管跟我说,不用客气。你是德妃娘娘派来的人,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客人了。”
  “不敢、不敢,福晋严重了,都是蒖若分内之事,何况德妃娘娘这么信得着我,我定当尽全力,帮助福晋照顾好四爷。”
  正说着,就听门帘哗啦啦地被轻轻挑起,有人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对四福晋道:“姐姐,你回来了。”

  第 17 章

  “嗯,妹妹。”四福晋笑脸相迎。
  我一看她们彼此这般称呼,想必这位就是之前提到的去年刚进府的侧福晋钮祜禄氏了。我细一看,这哪像一位侧福晋呐,这分明还是一个未出嫁的小格格嘛!不过再想想,的确,人家才12岁,本来就是还是个小女孩。这女孩声音虽然尚显稚气,脸上也是水水嫩嫩的,但是仪态大方得体,稳重自持,再加上稍显成熟的打扮,倒颇有嫁作人妇而且是王府侧福晋的样子。若不是知道这位钮祜禄氏就是日后乾隆皇帝的母亲,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这个小女孩跟乾隆皇帝联系到一块儿。
  四福晋问:“爷呢?还在书房呐?”
  小侧福晋答:“嗯。刚才送进去的晚膳又是原封未动地端出来了。”
  “唉……”四福晋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回头看见我,赶紧给我和小侧福晋做了引见,也向她说明了德妃娘娘此番让我前来的用意。
  小侧福晋朝我好看地一笑,表情温和,但声音仍稍显稚嫩地说:“那要劳烦蒖若了。”
  我顿时觉得她很可爱,也嘿嘿一笑说:“不敢、不敢。那不然这样,我去厨房做几个平时德妃娘娘喜欢的小菜,拿去给四爷尝尝,希望四爷多少能进一些。”
  “极好。”两位福晋像看到了希望似的,频频点头。
  其实我本身并没抱多大期望,毕竟不了解四阿哥的脾气啊,只听说他素日里都是一副冷冷的样子,你从他的表情里永远看不出什么东西,而且他做事极为认真谨慎,所以对下人的要求也极是严厉苛刻,别人对他只有一个“怕”字。想着想着,我从刚才的没抱期望也变成有点害怕起来了。
  我从厨房里出来,端着做好的几个消暑小菜。在两位福晋鼓励和期盼的目光中,我心里极为忐忑地来到了书房门口。
  我轻轻叩了叩门,没人应。我稍微加大了点力度再叩了叩门,然后把耳朵贴在门上,里面仍是没动静。欸……咋办呢……不行,来都来了,菜也做好了,这可是我此番前来的重要使命,我得对得起德妃娘娘对我的信任和两位福晋对我的期望啊!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轻轻推了一下门。
  哎?好像真是太轻了,没推开……我汗。刚才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的,竟然还没推开,我一下就泄了气了。里面越是安静,我在外面越是连大气都不敢喘,手心都开始冒冷汗了。
  我把手上的冷汗在衣襟上抹了一下,不行,我是谁,大清朝我都敢来了,你一个四贝勒府小小的书房我岂能不敢进去呢!想到这,我又深吸了一口气,用力把门推开了。
  幸亏这回推开了,不然我估计我今天就再鼓不起那第三次勇气了。古语有云:“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嘛!
  上次见到四阿哥,也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此时他正伏在桌案上,翻阅着一些东西,时而在纸上奋笔疾书。从侧面看过去,脸上确是消瘦了一些。轮廓更加明显了。
  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到桌案前,轻轻把食盘放在他面前。
  “不是说了不吃么。”他头也不抬,语气冷冷地道。
  我顿时感到我被冷气包围了,就跟开了空调似的。
  “拿走。”他又冷冷地道。
  “我不是叫你拿……”他正欲发作,抬起头来忽然看见了我。
  我本来担心他生气,此时心里很是紧张,可看见他对上我的脸,我就不由自主地咧嘴笑开了。虽然有些不自然,但仍是笑了。
  四阿哥瞧见我,脸上略有惊诧,大概是在想我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他府里。不过他没问,面无表情地瞧着我,我还真有点尴尬。
  “嘿……那个……哦对!”我突然想起来还没行过礼,于是赶紧伸手到衣襟里去抽帕子,准备正式地行个礼,毕竟是多日不见了。
  可是摸来摸去,都没有摸到帕子。哎?哪去了?莫非我今天走得匆忙没有把帕子别在衣襟里?不对呀,走的时候明明还在的。啊!会不会是刚才我在厨房的时候,嫌它累赘,就把它抽出来放在一边儿了?嗯,一定是!
  看我一直在身上摸来摸去,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地折腾,四阿哥终于开口了,纳闷地问:“找什么呢?”
  我这才停止了胡思乱想,想到我本来是要行礼来着。可是,没有帕子……啊,有了!我看到旁边的茶几上蒙着一方绸布,不管了,先拿来应急好了!于是我噔噔噔地小跑到茶几那,拿了那块绸布,再噔噔噔地跑回来。然后于四阿哥面前站好,手里捏住绸布的一角,郑重地往后一扬,身子往下一蹲,大声道:“四爷吉祥!”
  再看向他时,只见他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好像一边在皱眉一边在忍着笑,而最终又都“憋”成了平静,仍旧看着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