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9·11之后的美国 >

第3章

9·11之后的美国-第3章

小说: 9·11之后的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驾驶飞机的副驾驶员要求将飞机动力开到最大;二分二十四秒:机舱内声音消失。

  调查人员听取了驾驶舱声音的录音之后说,这表明客机的副驾驶一直对飞机实行有效的控制,他们没有听到在飞机坠毁前驾驶舱里有任何绝望的叫喊。因此,他们认为此次纽约空难由恐怖袭击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调查的重点最后集中在机长所说的那句“飞机遭遇尾波”。专家们据此推断,失事客机坠落的原因是“遭遇尾波”,也就是“遭遇尾流”。

  所谓“尾流”,也就是前面一架飞机刚刚飞过,机尾之后在空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

  根据国际标准,一架飞机起飞至少二分钟后,另一架飞机才能起飞。但是,十一月十二日,当日航一架波音747客机刚从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一分四十五秒后,美航587次航班就迫不及待地紧跟其后冲上了天。

  尽管如此,许多人仍以为,纽约空难不能排除恐怖分子所为的可能性。特别是俄罗斯航空专家指出,根据美国发表的关于纽约空难的种种资料,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是“尾流”或者机械事故,因此恐怖分子进行破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有人指出,美航第587次航班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八时四十分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但是,后来推迟到上午九时十四分才起飞,究竟是什么原因如此延误?另外,美国专家们最初说,失事的587次航班是在日航客机起飞二分二十秒后起飞的。后来改口说是离日航飞机起飞的时间间隔只有一分四十五秒。因为根据国际标准,两架飞机的起飞间隔最少是二分钟,最初宣布的二分二十秒是符合标准的,而后来所称的一分四十五秒才是不符合标准的。

  还有人指出,事故发生在纽约,符合恐怖分子寻找一个引发世人瞩目地点的思考方向,加上事先又没有来自机上关于事故意外的通报。所以综合来说,恐怖行动的可能性高。本·拉丹知道,美方握有强势武力与制空权,阿富汗战争显然赢不了美国,所以开辟美国国内战场。当美国民心丧失,反战意识高涨,如同越战那样,显然战事就会出现强大阻力,因此纽约空难不能排除恐怖分子袭击的可能性。

  更有人指出,美国政府力避把纽约空难跟恐怖分子袭击联系在一起,担心这样会影响民心、军心,影响阿富汗战局。

  纽约空难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扑朔迷离。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第八章 美国的新课题——本土防卫
  就在我离开旧金山不久,发生在金门大桥的一桩偶然事件,表明了美国对于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戒备是何等森严。

  那是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左右,金门大桥的工作人员和驻扎在大桥的国民警卫队发现两架小型飞机飞近大桥。其中一架在桥塔附近盘旋,另一架跟在后头。美国空军两架F-16战斗机当即升空,拦截两架小型飞机!两架飞机迫降于一个叫“半月湾”的地方。

  旧金山金门大桥国民警卫队的军官表示,他们作出这样的反应是有根据的,因为这两架飞机似乎进入了限制空域,而且飞行的方式很可疑。

  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的奈特中校则指出:“他们显然在做什么不该做的事,他们当时在他们不应该在的区域。”

  守卫金门大桥的国民警卫队及美国空军如此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他们对于金门大桥的守卫确实非常严格。

  就在旧金山金门大桥发现可疑小飞机的前一天,在旧金山发生过一件突发事件。

  那是二○○二年一月三十日,当地时间上午八时多,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安全部官员在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时,在一名乘客的鞋内发现爆炸物残渣。当安全部官员要对这名男子进行询问时,发现他已经消失在人群中。为了搜查这名可疑男子,旧金山国际机场六十九个候机室出口全部紧急关闭。上千旅客被紧急疏散。后来,终于找到了另一位旅客。他说,他可能仅仅是在无意间接触了炸药,以致在鞋底留下痕迹,而他并没有携带任何炸药。这名男子被留下接受审查。整个机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乱,才正常发送航班。

  这两桩在旧金山发生的突发事件表明,美国如今对于可疑迹象的反应非常迅速,确实已经成为“戒备森严的新型国家”。

  美国政府在“九·一一”事件后加强了对全国一百零三家核电厂的安全保卫。

  但美国能源专家最近提醒政府,要提防恐怖分子选择核废料堆场作为攻击对象。这位核专家说:“由于有关部门对核废料堆不像对核电站那样重视,因而保护措施不力,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而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生物武器攻击,也是“本土防卫”的重要一环。虽然一段时间来“炭疽恐怖”不断骚扰美国,但美国卫生部门没有放松对恐怖分子使用其他生物武器发动攻击的防范。一位官员说:“我们不仅关注炭疽病问题,还在密切关注其他瘟疫等疾病。”美国政府目前更担心的是恐怖分子使用天花病毒进行更致命的袭击。联合国在一九七二年就停止了天花免疫接种,因此美国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免疫力,属易受攻击人群。许多医生也没见过天花。目前美国政府已采取紧急措施培训医生鉴别天花疫情,并组建特别专家组,一旦发生疫情即可派往全国各地。

  看不见的“警察”——录像监视系统,正在美国的车站、机场、商店、办公室、公共场所和公共集会点大量安装。

  那悄悄的“墙上耳”——窃听系统,也在增多与加强。特别是窃听可疑分子的电话(包括手机)。

  当然,还有许多“本土防卫”措施,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 

 
第九章 2001年的圣诞节
  我曾经在美国度过两个圣诞节。记得,每一回圣诞节,美国邮局都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圣诞节贺卡雪片般飞来,使邮局的分拣、投递工作量大大增加。

  然而,2001年的圣诞节与往年截然不同:一是贺卡的数量比往年锐减;二是人们收到贺卡不敢拆开,有人甚至当场烧掉;三是电子贺卡大大增加;四是邮局早早就登出预告,宣布贺卡必须在12月10日前寄出,否则无法保证贺卡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收到。

  前三条不难理解,因为那令美国人头疼不已的炭疽病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而那白色粉末主要是通过邮件传播。

  不过,邮局要人们必须在12月10日前寄出贺卡这一条规定令人费解。

  原来,自从爆发炭疽病恐慌以来,美国邮局加强了信件的检查工作。对每一封信都要用机器检查。一旦发现内有白色粉末之类可疑物,马上要进行处理。这么一来,当然也就大大影响了邮件的分拣速度,特别是在圣诞贺卡大批涌来的时候,装着贺卡的信件的检查速度又格外慢,所以就影响了邮件的投递……

  美国邮政总局局长波特甚至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向全美一亿四千七百多个邮件地址发出明信片,提醒民众小心处理邮件。明信片的背面,告诫人们哪些邮件值得怀疑;如何处理有怀疑的邮件。

  邮政总局局长发出的信是明信片,其实也为了避免夹带白色粉末之嫌。

  来到阿拉米达小岛之后,我到过那家曾经发现白色粉末的邮局。尽管已经确信那白色粉末不是炭疽菌,但是人们一谈起炭疽病,神情就显得紧张、沮丧。

  炭疽菌,在美国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冷血杀手”。

  据考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起用生物武器这“冷血杀手”,是在1763年3月。那时,英国殖民军进入美洲。当时,正在俄亥俄地区进攻印第安部落的英国的亨利·博克特上校,把从医院拿来的天花病人用过的毯子和手帕,送给两位敌对的印第安部落首领。几个月后,天花在俄亥俄地区的印第安部落中流行起来,大批印第安人患天花死去……

  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开始着手研究和生产生物武器。

  在二十世纪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物武器不时被一些国家用于战场。

  此后,生物武器这“冷血杀手”被恐怖分子所利用,制造种种恐怖事件。

  1984年11月30日,两艘停泊在大西洋军事基地的美国潜水艇上,忽然发生严重的食物中毒,当时总共有63人中毒,其中50人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经过调查,发现官兵们是在饮用了从附近商店订购的罐装橘汁引起的。橘汁怎么会致人死命呢?原来,这些橘汁被肉毒毒素所“污染”。肉毒毒素便是生物武器“冷血杀手”之一。

  在事发24小时之后,一个恐怖组织声称与此次生物恐怖行动有关。 

 
第十章 “穷国原子弹”威胁着美国
  一本预言式的小说《夺命病毒》,成了美国的畅销书。这本书作者罗宾科克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医学博士。

  《夺命病毒》讲述某国移民尤里心怀不满,与同样心怀不满、信奉新纳粹主义的极右暴力组织成员接触,图谋制造生物病毒大案,杀死几十万无辜民众以泄私愤并扬名世界。

  罗宾科克以小说的虚构手法,对生物恐怖活动和炭疽病恐慌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形象而生动。

  这本书是在前几年出版的,而“九·一一”事件之后出现的“炭疽袭击”证实了作者的预言。

  炭疽病的阴影,笼罩着美国。

  炭疽病会引起高烧,所以又称“炭疽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

  炭疽病是炭疽菌引起的。炭疽菌是杆形的,又叫“炭疽杆菌”。

  人类接触或食用病畜的肉、吸入大量携带炭疽菌的尘埃都会受到感染。其主要症状是皮肤溃疡、水肿甚至坏死,高烧、出血,胸、颈或腹部肿胀等。它能使受害者在三十六小时之内窒息、大量出汗、休克直到死亡。

  不过,炭疽病已经多年没有发生。不少医生说,他们只是在医学院上学时,从教科书上读到过关于炭疽病的病状描述,在临床中从未遇到过炭疽病人。

  就美国而言,从一九00年到一九七八年,总共只有十八例炭疽病患者。也就是说,平均四年才发现一例炭疽病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是剪羊毛的工人,从患炭疽病的羊身上传染得病,所以这种病又被称为“剪羊毛工人病”。

  从一九七八年之后,炭疽病已经在美国绝迹——从一九七八年至二00一年这二十三年间,美国没有发现一例炭疽病患者!这种罕见的传染病,所以成了威胁成千上万人生命的“冷血杀手”,是因为那些阴谋家在实验室里专门大量培养炭疽菌孢子,用作杀人的生物武器。

  据他们估计:如果在一个圆顶体育馆内通过空调系统释放五十克炭疽菌孢子,那么约有八万人将在一个小时内被感染。如果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里投放这样的病菌,至少会有六十万人的生命被夺走。这就是说,它的威力不亚于原子弹!

  然而,它的生产成本要比原子弹低得多。人们做过这样的成本核算:导致每平方公里百分之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