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

第24章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第24章

小说: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中,慷慨解囊,捐款××仟元,精神可嘉,特发此证,以资鼓励”,落款是上集镇(乡)人民政府(公章)。据这位教师说,他在交款后由该镇教办开白条“收到某某捐资支教款×××元整,盖私人章(某某),上教办”,其中白条不能保留在交款人手中,而是要统一收归教办管理,以免上级追查。事实上,在我采访的所有乡镇中,交款条全部都是交由各地乡(镇)教办统一管理的,据说其目的正是为了逃避上级追查而采取的“消灭”证据的办法。其实,在我看来,一些乡镇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还有更多的便于从中渔利的因素。    
    令我悲愤的是,为了交上岗费,一些毕业生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穷困。一位分在某中学的李姓学生,从小失去母亲,父亲久病在床,为上学本已债台高筑的他听说要交纳6000元上岗费时,当即在镇教办的院里失声痛哭。又如在虞城县城郊乡,一位女生为了在乡规定的期限内交够8000元上岗费,竟在全村借了个遍。由于她上学时家里就已欠下了四五千元的债,而上岗之后又没发工资,结果家里的欠债就越积越多,两个妹妹只好辍学。    
    截至去年年底,我在商丘、南阳、安阳等市的采访中了解到,上岗费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以致被一些地方的农民误认为它是被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合理性收费,以为无可厚非。    
    我们国家历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因为大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影响着一代人的素质,教育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兴衰。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对师范教育都采取扶持政策,对师范生在校学习给予一定的费用津贴。事实上,师范生中确有一大批贫家子弟。他们好不容易省吃俭用、凑钱借贷读到毕业,哪里还拿得出如此高额的上岗费?然而,不拿上岗费就意味着失业的现实,使他们苦不堪言。    
    在商丘市师范学校,我和二十余名师生进行了座谈。他们中有政教科的管理人员、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实习中)。通过座谈,我发现,高额的上岗费已经对师范类学校(含各类招收师范专业学生的职校)的正常招生、教学、就业等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校的不安定因素之一。举个例子说,在某毕业班,因上岗费的压力迫使全班48名学生中的15名明确表示不再从事教育,其余33名中又有18名表示可能会先外出打工,等挣够上岗费后,再回来当教师。用他们的话说,这叫“曲线救国”。    
    政教科的教师告诉我,由于上岗费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很难心情平静地学习,他们近乎从一入学起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总是生活在上岗费的阴影之下,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到了三年级尤其明显,表现为整天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综合素质与前些年相比明显下降。这种说法得到了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证实。她告诉我,就商丘市师范学校的情况来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和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上岗费和农村学校工资长期严重拖欠的影响。同样是这个问题,我又在商丘市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一位教师那里得到回应。这位教师说,他们学校曾经在2000年进行过一次学生精神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上岗费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的不安定因素,其排名仅次于就业。    
    在这个问题上,职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反应更是强烈。在某县职教中心,当师范专业的学生们知道我是来采访上岗费的问题时,纷纷诉说自己的苦衷。他们告诉我,师范专业是该职教中心所有专业中收费最高的,达1。5万元。虽说职教中心答应他们全部安排上岗,但根据各乡(镇)的情况,他们要想真正走上教师岗位,还必须拿出平均1。6万元左右的上岗费。这样,从上学到上岗,他们共需交纳3万多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几乎没有一个家庭能负担起,所以,他们所面临的现实就是,上岗时就是负债日。当我问及如此高的费用,为什么还要上职校师范专业时,他们说,大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职教中心在招生时即做出保证,凡职教中心毕业的师范专业生,均可以在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在这里,针对该职教中心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发现了两个疑点,即该职教中心的承诺能否实现?职教中心收取高额学费与接收毕业生的乡镇再收取高额上岗费之间有没有某种关系?    
    根据当前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职校毕业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找到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学校也没有能力分配所有的学生到相当于国家干部身份的工作岗位上去。这样,该职教中心的承诺好像没有保障。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又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呢?经过调查,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敢做出承诺,根源就在高额学费与高额上岗费上。原来,大多数存在这种现象的职教中心都与负责接收毕业生的乡镇达成了某种默契,即职教中心收取的师范专业学生的学费中有相当比例的部分要作为财政收入上交县(市、区)财政,与之相应的上岗费则归乡镇管理和使用,算是乡镇的财政收入。如此一来,各方皆大欢喜。    
    学生因上岗费的问题苦不堪言,学校也因此而在招生、就业、教学等方面受到了损失,照理说学校的领导者应该从切身利益考虑,通过种种渠道,谋求问题的解决。然而,让我不解的是,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学校领导都拒绝对这一问题发表任何看法。不仅如此,在几所设立了师范专业的职校(含职教中心),虽然学生的反应很强烈,但当我提出要和他们所在学校的领导或教师见面,需要他们领路时,他们竟又无一例外地推辞了,有些学生还请求我不要说出他们的名字。当我深入乡镇采访时,那些已经交了上岗费的教师们与这些学生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甚至很少有人敢让领导知道自己接受了我的采访。    
    一方面是上岗费问题愈演愈烈,势如饿虎;一方面是教师和准教师们心有所悸,气似软棉。这种现象,令人感慨而又悲哀。    
    向师范毕业生收取上岗费之所以在这几年愈演愈烈,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某些乡镇利用近年来一些地方因为结构原因,师范毕业生供大于求,存在分配难的情况,乘机敛取“进门费”;其二,某些乡镇因种种原因财政紧张,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为弥补这些缺口,只好每年向师范毕业生收取上岗费,寅吃卯粮,聊以暂时稳定教师情绪;其三,某些乡镇的领导可以借此机会营私舞弊,中饱私囊。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巧设名目,逼着师范生们立下字据,说明“自愿捐资”“无偿奉献”,在个别地方,这种违规收费甚至已经向早已上岗多年的教师身上漫延。    
    


第3章 呐喊5 直串天价的岗位——横行乡村的上岗费(2)

    按说,一个地方的教师编制是个定数,不会因为收了上岗费,名额就多出来。也就是说,收取上岗费在控制教师编制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怪就怪在这里,这些乡镇在收取了上岗费之后,还真就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以淅川县上集镇为例,这个镇1997年教师不足400人,而今却猛增至700多人,据说是因为只要花1。2万元便可以买到一个教师指标,一些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便乘虚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镇的收费政策并没有控制住教师编制,控制住的只是师范毕业的合格师资,而且给不合格的师资开了方便之门。    
    对上岗费问题,河南省有关部门的态度是明确的,即严禁地方政府向大中专师范毕业生乱收费,各地市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然而,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上,则显得十分苍白。    
    如针对上岗费现象,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6月印发的《教师学生权益保护手册》中就有解释,其中的第68条说:“向毕业生收取上岗费的情况在全省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收3000多元,有的收5000多元不等,有的上岗时虽不缴纳上岗费,但要从上班后的工资中扣除,毕业生上班一年却得不到分文工资。这是一种乱收费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对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毕业生就业,任何部门都不准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上岗费以及其他不合理费用。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向毕业生收取上岗费,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毕业生可以向上一级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如纠风办、物价、教育等部门控告或申诉。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责令他们予以改正。”    
    师范生就业要交上岗费,上岗一年内没有分文工资,此后数年内也只发长期拖欠的每月150元左右的生活费。这种严重违背国家录用新教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教师法》的行为,却没有得到任何相关部门的查处。这样,各乡镇的领导者自然有恃无恐,纷纷大肆收取上岗费,有的还互相攀比,竞相提高幅度。由上岗费和拖欠教师工资引起的教师罢课事件,他们已经无所谓,因为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下岗威胁罢课者。在他们的面前,所谓国家法规,只能是废纸一张。    
    在这种情况下,大批优秀教师离开了或不安心于教师岗位,而新毕业的师范专业的学生又由于上岗费的压力另谋生路,倒是相当一部分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靠金钱铺路,登上了神圣的讲坛。    
    对这种影响教师队伍长期稳定的现象,终于有人拿起了法律的利器,他就是徐朝山。    
    2001年3月5日,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新蔡县练村镇中学教师徐朝山,和该镇其他学校60位教师,集体向县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起诉镇政府拖欠他们1999年、2000年的部分工资和1999—2000年的公费医疗费共计177641。04元。    
    案件的起因是,2000年暑期,练村镇政府让全镇教师替其向农民收取乡镇统筹、村提留,并答应收取以后,发放拖欠的教师工资。但是,这项工作结束以后,拖欠工资并没有全部发放。为维护自身权益,徐朝山等61位教师把镇政府告上了法庭。事情发生后,练村镇政府不是躬身自省,而是据起诉状副本所列原告名单,挨个儿找人“做工作”,要求教师们必须无条件撤诉,并在镇政府统一打印的“撤诉状”上签名,否则,在以后的整编、聘任中,就有可能下岗。在这种情况下,60位教师先后撤诉,只剩下徐朝山一人表示:我要把官司打到底。    
    对此,我的第一反应是拍案叫好!激动于我们的教师终于硬起了腰杆,转变了观念,由长期以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遮遮掩掩地讨要被拖欠的工资及待遇,到今天开始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走依法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道路。在新世纪里,教师们敢于如此作为,实在可喜可贺。要知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当教师们在今天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卑不亢地与现实较量时,它实际上已经为学生的明天树立了可贵的榜样。    
    由此,我想到了上岗费问题。在采访中,有的教师常常是说着说着就痛哭不止,让人心情异常沉重。但当我问他们该如何解决这种明显违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