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

第28章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第28章

小说: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的生活费用。2002年,他向学生每月收取50元。李复兴说:“我教书也为生计想,但赚钱不是目的,而是看重别人对我有请求。”    
    软肋之二是只让少数人获益。现在的正规教育,事实上只成就了极少一部分能够爬上高考阶梯的农家子弟,而大多数人从这个教育体系获益甚少(付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相当多的农民孩子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即使勉强完成了,也达不到这个教育要求的素质水准。有太多的农家子弟,受了6年或者更多的教育,却连封信都不会写。但是,恰恰就是另外一批农家子弟,而且还是他们中间程度差和比较差的那一部分,在读了两三年甚至一年的私塾后,不仅可以对对子,而且可以流畅地写作文了。因为除了传统经典提供的滋养,私塾老先生还注重将社会教化融入日常学习过程。如朱执中给学生出的作文题,大多取自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教材”,针对本地一些很实际的事情。如《买码的害处》、《勤俭与懒惰的对比》、《保护森林的好处》、《不忘父母恩情》等。    
    软肋之三是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浙江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白崇认为,私塾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人对它感兴趣,并不是因为私塾这种形式,而是因为私塾中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暴露出当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较少的缺陷,使一些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感到不满足,因而出现了私塾还有市场、还在平江农村存在的现象。    
    大坪乡扩大村农民樊岳桥曾干过一件“大事”:将私塾老先生艾礼云接到自己家里,吃穿浆洗照应全包,每年再给300斤稻谷,让他给儿子樊格君整整教了7年老书。樊格君当时正读初一,数学比赛拿过全乡一、二名,老师们都为他惋惜。有媒体的记者问樊格君,对父亲当初的安排是否后悔?当年33岁的樊格君不假思索地说:“后悔没道理。”樊格君如今在家务农,偶尔也承揽本地一些建筑活,爱人在村小学代课。遇红白喜事有人宴请,樊出面司仪应酬,甚至跨越省界,应邀到河对岸江西本家那边走场子。在当地人眼里,他“是个跑得满台的人物”。    
    软肋之四是功利性太强。高中毕业并读过5年老书的南江镇崇义村支书童振武说,现在农村学校教育是为考大学设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读上去考出去,才有出息前途。如果你读不出去,回到农村就非常惨。“文不像相公,武不像关公”,过去学的和生活脱节,根本派不上用场,甚至连起码的待人接物也不会。一切都要从头来过。读老书就不一样,如果你有一笔好字,会做祭文,会写诗联对子,会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应酬,很快就能融入当地生活,走出去别人看法也不一样。童振武说:“读新书能够搞事(干工作),读老书晓得做人。这是我们这里的一致看法。”    
    农民有意无意将“新书”和“老书”对立,说明它们之间确需一种沟通互补。    
    虹桥镇联校校长李冬明认为,老书教育内容上封建的东西不多,除了注重字词句基础训练,更注重礼节和如何做人的陶冶,注重遵纪守法教育,约束性强,对弘扬传统文化有较大作用。现行教育是缺乏这些的。    
    软肋之五是忽视国学教育。现代学校教育较之旧式私塾有很多长处,但在国学的学习上,确有两个弱点:一是忽视背诵。读书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嘴念,背书较单纯的看书能更深地摄取书中三味。二是忽视背诵经典。经典在书中“含金量”最高,能“以少许许胜多许许”。今天的儿童教育,当然不能再片面强调死记硬背,但是熟读一些经典还是很必要的,即使是“不求甚解”,也大有好处。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儿童到了十三四岁理解力才开始发展,在此之前则是记忆力惊人。利用此时的记忆力,让他们背诵一些经典,记住一些中国经典文化,在今后的成长中得以反复咀嚼,将会受用终生。    
    现代私塾的出现,是对现代学校教育中这些软肋的反拨,值得公立学校反思。因为,现在的中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依旧是二元隔离的状态。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约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义务教育投入的大头集中在乡镇,而乡镇又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心也无力拨款投入义务教育,实际上就变成了民众自己为义务教育“埋单”。而由于资金匮乏,农村教师的素质、软硬件设备的配置以及受重视程度,都使得农村教育远远不及城市教育,何况还要经历高考分配资源悬殊的挤压。绝大多数农村青年成为高考的失败者,他们除了部分进入城市打工外,更多地还是要留在农村生存。而现代私塾,就是给这些农村青年重新溶入农村话语体系的归位教育。    
    


第4章 追问3 教育者的教育——学生家长回归课堂(1)

    教育必须从新生命诞生时开始,而0至3岁是孩子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对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孩子有可能会丧失人生中不可再得的教育黄金期。这项教育在1998年前的我国还是一个空白,此后,它才开始在广州等地实施。即便如此,它还是遭到了不少家长的拒绝。    
    “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笨?”    
    在郑州市某小学,班主任吴老师刚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办公室里突然闯进来一位家长,迎面就是这句带哭腔的话。    
    吴老师一看,来的是班上学习最差的宋亮亮同学的母亲。在班上,亮亮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人很聪明,不管玩什么都能玩出新花样来,但就是学习不行,每次考试,成绩都只在三四十分上下浮动。为了他的学习,吴老师可没少费心,补课、谈心、家访经常不断,可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亮亮的家长对他的学习从来不闻不问,更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相关活动等。可一旦亮亮的成绩没考好,家长就对他非打即骂,再不就是跑到学校里找老师问罪。    
    “孩子学习落后,家长也有责任。”吴老师说,“如果你们再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亮亮这一生可能真的完了。”    
    对吴老师的说法,亮亮的母亲并不认同,她认为让孩子学习好是学校老师的事,和家长的配不配合没有关系。随后,她便去找一位教育专家评理。这位专家明确告诉她:“吴老师说的很对,家长的配合的确非常非常重要。”随后,这位专家便建议她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按时到家长学校参加相关活动,因为她急需要补充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常识。    
    2002年4月2日,从广州市荔湾区传来消息,当地的孩子第一次上小学报名时,家长不仅要带上户口本、房产证等家庭资料,还要带上一份特殊的证明:家长在家长学校学习后所获得的结业证。如果家长不能出具家长学校发给的结业证,将被学校要求补课。这意味着家长学校的上课铃声在孩子正式入学前就已经响起。    
    对学校的这种做法,部分家长并不完全赞同。一名家长说,没有取得家长学校的结业证,孩子就不能上学,这是不合法的。还有一名家长说,家长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哪有时间去上家长学校。孩子上学是学校的事,和家长上不上家长学校有什么关系,学校这样做是在推卸自己的一部分教育责任。对此,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黄敏儿副教授指出,现在很多父母重教但不会教,可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父母。目前,广州地区的很多家长学校通过讲座、咨询、座谈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家长形成开放、科学的教育观,对弥补和完善现今家庭教育的不足,起到了很大作用。    
    有关专家指出,教育必须从新生命诞生时开始,而0—3岁是孩子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对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孩子有可能会丧失人生中不可再得的教育黄金期。然而,这项教育在1998年前的我国还是一个空白。1998年后,它才开始在广州等比较发达的地区实施。即便如此,这项教育还是遭到了不少家长的拒绝。    
    某幼儿园的张老师告诉我:以前,家长们认为3岁前的婴儿只要养,不用教,甚至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家长在向她咨询时反映,她的儿子从小到大每顿饭都要吃上一个小时以上,不知道为什么。教孩子吃饭是二三岁以前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十一二岁还不会吃饭呢?其原因在于3岁前教育不当。张老师说:“从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看,孩子性格内向、不合群、口吃、语言不畅、感觉综合失调等,都可以在3岁前的教育不当中找原因,而不应只考虑3岁以后。”    
    接着,张老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齐齐是幼儿园大班的一个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煞是可爱。由于先天性原因,他的舌头发育不全,说话时吐字含混,除了和他朝夕相处的父母外,没有人能听懂他说话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不爱跟他玩,这使他感到自己受了冷落。慢慢地,齐齐就被人孤立和冷落了,性格也变得十分内向而且暴躁,动不动就大哭大闹并且打人。    
    通过与齐齐父母的交流,张老师建议他们到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学校中系统地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以便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校正齐齐已经有些过分内向的性格。在家长学校中,齐齐的父母了解到,要让孩子的性格重新开朗起来,就必须给他找一个能玩到一起的伙伴,使他感觉自己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这也就是幼儿教育学上所讲的伙伴教育。    
    很快,齐齐的伙伴就找到了,那就是他的小表妹,刚3岁半的雅雅。由于齐齐的妈妈和雅雅的妈妈是亲姐妹,两个孩子年龄又相差不大,所以,他们很快便玩到了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齐齐的性格又开始变得开朗起来,等到正式到小学上学时,齐齐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的交流比幼儿园时大胆、自由多了。看到这一切,齐齐的父母非常感谢家长学校的老师们,他们说,现在自己又成了齐齐所在的小学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生,而且是最守纪律、最用功的学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化名为小洁。    
    小洁说,当我捏着离婚申请表,朝单位走的时候,我沉重地想,如果这一步迈错了,我还收得回来吗?突然,我想起今天早上出门时,女儿告诉我一定要到她所在学校开办的家长学校去听课。听就听吧,总不能因为离婚把孩子的心伤得太重吧!等到了家长学校之后,我才知道,今天家长学校上课的主题是“为了孩子,请你谨慎离异”。    
    在这节课上,家长学校煞费苦心地安排了三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讲述渴望父母之爱的心情。这是一次声声啼血般呼唤父母之爱的演讲,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脱离了讲稿,泪流满面地哭诉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当最后一个孩子哭泣道“爸、妈,既然你们错误地结合了,为什么要错误地生下我,要让我吞咽这不幸的苦果?现在,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