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

第35章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第35章

小说: 849-直击中国教育底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随着青少年留学热现象的日益凸显,这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各方面的采访事实,我认为,要使这块心灵的版图不至于在留学中破碎,年轻的留学生们就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努力。    
    第一,要有对孤独的忍耐力。刚到国外时,没有朋友,孤单一人,再加上语言的障碍,很多事情都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当别人热热闹闹地参与不同的团体生活,而你只能寒灯对愁;当心中难过,想找人倾诉,或者当遇到挫折需要安慰与鼓励,而亲人与朋友又都在万里之外时,你一定要有信心独自忍受孤独。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痛苦中扬起阳光灿烂的笑脸,才能幸福而又快乐地走过一个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    
    第二,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多青少年在出国前什么家务也不做,但出国之后,一切都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丰衣足食”“保障供给”。洗衣、做饭、买菜、乘车,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必须掌握,然后才能自如应付每天的日常生活。今年刚刚出国的郑铁一中的王羽说:“在出国前,我妈教我做了三样菜:炒土豆、炒菜花、炒米饭。我还练习洗衣服。家里出这么多钱让我留学,不是让我度假的,我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    
    第三,要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出国就意味着一无父母,二无朋友,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得靠自己重新建立。只有善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留学生活才会快乐、充实、幸福。然而,交朋友也要慎重,尤其对留学生来说。王寒就说:“出国后,最好尽量避免和中国人在一起,因为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考试不好过。一群中国人整天呆在一起,和没出国有什么两样呢?交朋友,最好多交外国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    
    张凡(化名)是郑州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体育、艺术方面也很有专长,是老师眼中的“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他却在高二时留学去了新西兰。我带着疑惑采访了他的父亲。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对学习较差或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家长才考虑花重金让其出国留学以寻求新路,以张凡的成绩,在国内考取重点大学是不成问题的,为什么也要不参加高考就出国?    
    张凡的父亲告诉我,不让孩子参加高考他不觉得遗憾。他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之高,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孩子在国内接受了10年的基础教育,该打的基础都打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更新。国内高二、高三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而西方教育则提倡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鼓励学生提千奇百怪的问题,创造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国内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说,这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是考虑到这些,他才下决心让孩子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接受锻炼,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是因为那里的费用相对别的国家比较便宜。    
    针对张凡现象,我采访了某留学中介资深专家李先生。李先生对我说,张凡父亲的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李先生说,作为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学生,与其到国外读一般的大学(因为名牌大学的录取条件非常严格甚至苛刻,一般留学生很难顺利考入),不如在国内读名牌大学。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都在这些大学之上。如果张凡在这些大学中完成了本科学历的教育,然后再到国外攻读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那么,他最终接受的实际教育水平,将会比现在这种方式要高得多。    
    长期以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人才观念。这主要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但有关专家却指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错,可念的却未必都是“真经”或者即便是“真经”,但因中国土生土长的“菩萨”们听不懂,到头来“真经”也成了“假经”或“无用经”。    
    在采访中,我听说了这样一件事:半年前,学成归国的李星(化名)到郑州某科研单位应聘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在应聘前,他信心满怀,觉得凭着自己十几年的留学经历、一口流利的外语、高超的计算机水平,得到这个工作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当他站在评委面前回答评委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时,他却发现自己的表现如此地令人尴尬:由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在国外生活和学习,较少接触国内人士并用母语和人交流,所以,他的母语水平比较差,要流利地回答评委们的提问,必须使用英语,而评委们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虽然对他的答案也能基本正确地理解,但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职员将来面对的人毕竟以国内人士居多,李星的母语水平又不足以与国内人士交流,势必要影响工作及与同事间的人际交往等因素,只好忍痛否决了李星的工作申请。事后,李星对我说,这件事对自己的打击很大,使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那么早就出国留学。    
    的确,虽然留学生们在国外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崭新的思维方式,但中国自有长期形成的特殊国情,即便现在加入了WTO,也并不是说这个特殊国情就会一夜突变。这样,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就须通过变通的方式“入乡随俗”,然后才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国内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然后才出国的高级留学人员还好说,因为他们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接受这种“入乡随俗”的变通方式;可没有在国内接受过大学教育,甚至连完整的基础教育也没完成的中初级留学生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西化得比较严重,很难接受这种“入乡随俗”的变通方式,从而只能高不成,低不就地悬在空中。    
    青少年自费留学本身是件好事,它可以从另一条途径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入学率低、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方式单调等,同时它也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鼓励了民众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建设国家服务。但如果对青少年自费留学工作不加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就可能出现良莠不分、盲目消极和适得其反的结果,特别是家长不要只为孩子躲避高考的激烈竞争或纯粹为了一张“洋文凭”而送子女出国。毕竟,国外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学历专业在国内也未必就能有用武之地,而同样的知识和能力,用低于国外10倍的投入就能在国内大学获得,又何必多走许多“弯路”呢?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希望广大家长在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前,认真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力争使自己高额的投入,能尽可能成功地取得同样高额的回报。    
    


第5章 冷眼2 开卷有益——什么样的文字最有味道

    仰望人类思想的星空,是经典阅读的基本价值,也是中学生最需要的精神大餐。在经典阅读的道路上,中学生步履蹒跚甚至走错了方向,原因在于,他们是在被动地进行功利性阅读,而不是在主动地进行欣赏性阅读。要让中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去自由地仰望思想的星空,成人们手中的路标还应及早修正方向。    
    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可以品味别样的人生,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提倡健康的阅读、向上的阅读,我们热爱自由的阅读、理性的阅读,因为我们向往步步成功、追求天天进步。给每一天留下阅读时间,给每一个阅读时间留下宁静心情,给每一份宁静心情留下悠悠书香,四季将因此而充满温馨,青春将因此而溢满甜蜜。    
    在阅读的队伍中,中学生始终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每逢节假日,大小书店总会被中学生青春四射的活力所征服,洋溢在他们脸上的那份沉醉、那份痴迷、那份纯真,深深感动着许多早已成年的读书人。进入中学生的阅读世界,了解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他们的阅读方向,引导他们在健康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3年5月,我通过多种方式,走进了中学生的阅读世界……    
    “青春阅读,阅读青春。”当我在“中国学生网”上做调查时,一位网名“小胖儿”的高一学生如此解释青春阅读。对他的解释,绝大部分参与在线调查的中学生表示赞同。一位网名“可人”的高三学生,还对这句话稍作修改,使答案更加深刻:“在青春里阅读,在阅读中青春。”    
    在青春里阅读,中学生首选适合他们口味的畅销书。最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24重人格》、《哈利·波特》、《魔戒》、《蛋白质女孩》等。谈起这些书中的情节,他们差不多个个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到底什么才能对付吸血鬼,是十字架还是木鱼?”类似问题常被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热闹非凡。    
    前不久,郑州一家学生书店举行了一次成功的换书节,中学生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生力军。但我发现,在拿来交换的书中,畅销书占了较大比例,其中不少还是上述畅销书中的最新版。对此,中学生的解释非常简单:“e时代看书要赶潮流,看过就扔才叫爽。”这种阅读心态让家长和教师十分担忧,认为靠吃文化快餐长大的中学生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专家却说:“只要孩子爱读书,吃快餐又能怎么样?”    
    的确,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受阅读主体的爱好、性格和审美水准制约。在调查中,我提出:“如果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你们喜欢读哪些书?”中学生的回答表现出丰富的阅读取向:或喜欢科幻,或喜欢卡通,或爱读武侠,或爱读侦探,还有的爱读恐怖小说。许多人读过所有自己喜爱的那类书,对书中的人物、情节了如指掌。这又是在阅读中青春了。    
    实际上,许多中学生对他们喜欢的书的了解,远远超过了老师、家长和周围的人。他们苦于找不到讨论对手,不得不常在网上寻找知己,在BBS上发帖子,在聊天室里穷聊猛侃,而没读过这些书或了解不多的家长和老师常常主观、武断地否定和加以指责,他们对此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许多被调查的中学生反映,他们的阅读爱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爱好,被迫去读那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应该读的书,时间一长,就慢慢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舒展心灵的翅膀,是青春阅读的最大魅力,也是中学生阅读青春的最大收获。在青春阅读的道路上,为中学生少设几道坎,多架一座桥,使他们的青春世界充满阳光,应成为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要知道,心灵的翅膀一旦被束缚,无论多么自由广阔的天空都不会再属于我们的孩子。    
    经典阅读,阅读经典。作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