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994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994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于前4个月总合的1。36倍!有些人借30%的高利贷前来炒股,2。24亿元的面值股票被抬高到28亿元!到11月爬到了71。2亿元!

  专家们不断地警告:暴涨之后必有暴跌!但是,投资者丝毫不理这一套,继续勇往直前。

  但作为经济规律,股市的涨落是其天生的“脾气”,谁也无法遏制。

  1990年的深秋,深圳股市开始狂泻!

  11月20日,一场为时10个月的大股灾突然降临了。因深圳市政府规定党政干部不准买卖股票,由干部退股引起了抛风,诱发交易额惊人增长,天天创股市之最。抛方全面出击,买方寸步不让。5天之后,气氛陡变,3支挂牌股价接连败北;10天之后,各证券交易点存货迅速增加,股价节节下跌。为了生存,人们纷纷寻求保护现金之策,两天中,各证券机构单是收受托售的“发展”股就达200多万股,成交仅21万股!

  1990年最后10天,深圳股价平均下跌10。74%,股票市值跌失6。4亿元!

  股东们第一次领教了蚀本的滋味。一位买下10万元股票的张先生哭丧着脸说:“每天我睡醒一觉起来,钱袋就要空一大截!”

  经过几个月的下跌,深圳持股者十之八九亏了本。

  走出狂热

  狂热之后的冷静,显得更加理智而稳定。经过股市的狂风大浪之后,早先下海的水手将越来越成熟。

  “一个投资者,没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高超的智慧,要想在股市上取得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专程从上海赶往深圳加入到几十万购买11月新上市股票的杨先生说,“你问我为什么不在上海投资?上海的股市太热了,急切的投资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把价格哄抬得太高,第一年的市场指数上升大约到了300%。现在,股票的价值高于票面价值39倍!很多人都是盲目的,这样风险性也就很大。深圳经过大起大落,股市运转基本正常了,投资者更冷静和有经验了,因此,理性的、可把握的程度就高一些。”

  目前,深圳的股票市场已经迅速超过了上海的股票市场,其资本总额约相当于上海股票市场的3倍。

  然而,更具有意义的应该是这样一声铜锣声:

  “当”

  1992年2月21日9点30分,洪亮的铜锣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我国唯一拥有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名“股东老板”的上海电子真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开始了首场交易,闪烁着红绿灯光的电子行情显示屏清晰地显示:发行价每股70。8717美元,开盘价每股71美元。

  此时,簇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人群,簇拥在上海25个营业大厅里的人群,簇拥在世界各地交易所的投资者们,目不转睛,怦然心动,屏息静气。

  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跳动着。海外客户要求买入的申报价:71。60美元、72。8美元、73。2美元、74美元、75。4美元……

  路透社通讯网络则精密而悄无声息地同步向全世界各地发出行情的每次变动。

  中国的证券交易与国际市场接轨了!

  在此之前,深圳股市也有10家企业开始向外国客户发行B种股票。

  而国际化将为中国的投资者、管理者带来股票交易的最好老师。

  与此同时,城市书摊上已摆出十几种新出版的股市运行常识的普及读物,夜校、培训班招收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股票投资技巧的学员。深圳报纸上的股市栏目上,现已印上了政府忠告市民“股市有风险”的字样,上海也有了专业性的报纸《上海证券》。政府开始考虑一些对股市的经济调控手段,如适时上市新股、去年11月深圳上市的11家新股,扭转了股市的下跌趋势,促使股价回升;过热时抛出一定数量公股,平抑股价,过冷时,吸纳一定股票托市……

  当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高难动作,股市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然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在为企业和社会筹集急需的发展资金、合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储蓄达9000多亿元,社会闲散资金总额达1万亿元。有人形象地喻之为“笼中虎”,它对社会构成了种种潜在威胁:抢购风、通货膨胀、社会动荡……

  股市正好引“虎”出山,让它在其中大显身手。

  1792年5月17日,24名证券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68号附近的一棵梧桐树下聚会,商订一项协定,即以后载入人类史册的“梧桐树协定”。从此奠定了证券交易的基础,并且有了驰名世界的华尔街,有了东京、巴黎、波恩、伦敦……的证券交易所。

  马克思曾以“这是像蒸汽机那样的革命因素”来说明证券的生命在于流通。

  今天,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汇入世界经济的主潮流之中,证券市场崭新的一页终于被庄重而勇敢地翻开。

Number:6799

Title:魔鬼和神的故事

作者:洪峰

出处《读者》:总第132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神在下午或晚上造人,专注耐心辛苦。魔鬼在那座山下吃掉成为肉体走下来的人,然后他来到神面前,他看见神专注耐心辛苦地造人。魔鬼说:“嗨,干些什么呢?”神说:“你看见了。”

  魔鬼说:“你不知道我要吃掉这些东西吗?”神没有回答。魔鬼就在神面前抓起一个人吃掉了,人在被牙齿咬烂之前发出叫声,神说:“知道。”魔鬼再吃下一个挣扎的人,说:“那你干吗还要造他们?”神没有回答。魔鬼又说:“问你呢,知道吗?”神继续工作没有回答。魔鬼说:“回答!否则我也吃掉你!”神终于抬起头,魔鬼看见了神脸上的眼泪。

  “我总得有事做啊。”神说。

  魔鬼沉默了许久,他说:

  “我也同样。”

Number:6800

Title:墨竹与朱竹

作者:洪峰

出处《读者》:总第132期

Provenance:《禅说》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个人请一位画家画一幅睛竹图。

  “太好了!”他说,“只可惜颜色错了,你将竹子画成红色了。”画家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他说:“当然是黑的。”“有谁见过黑色的竹子呢?”

  画家说罢,拂袖而去。

  (指责别人时自己早已经错了)

  魔由心生

  有一位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么赶也赶不走,师父就让他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划个记号,看它来自何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个圆圈,蜘蛛走后,他安然入定了。

  当和尚做完功一看,那个圆圈就在他自己的肚子上。

  (许多困扰和烦恼往往来自于自己)
Number:6801

Title:点滴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3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瑞典人的戒指

  瑞典人喜戴戒指。人们常见瑞典人一手戴三个戒指:食指上戴着代表家族的戒指,中指上戴着代表行业的戒指,无名指上戴着订婚或结婚的戒指。瑞典人每一种行业、每一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戒指。比如,中学教师的行业戒指是一片橡树叶,木匠的行业戒指是一束刺槐叶交织着一柄斧头和一个十字架,而清洁工人则戴一枚桂冠形的戒指。

  胡须城

  荷兰的阿尔克马市,人称“胡须城”。在这个城市里,所有的男子都必须蓄“V”字型的胡须,一个没有留须的男人走进阿尔克马市,是会被人视为怪物的。

  胡须城的来历是公元1753年,当时西班牙大军入侵荷兰,进攻阿尔克马,他们经过两个月围攻,不仅未攻进城,反而被城内守军打败,为了纪念这场战斗,该城每年10月份都要热烈庆祝,而庆祝的仪式就是留胡须。

  哭笑颠倒

  哭笑是人对喜怒哀乐的表达,然而表达内容却因人而异。英国西海岸的一个小岛上住着数千名佛卡族人,他们对喜哀的表达却与众不同,以哭表示欢乐,以笑表示悲痛。

  特别弥撒

  意大利拉科美市,罗马天主教要市长偿付一笔数额可观的弥撒金。1630年,该市鼠疫流行,市议会开紧急会议,几位元老亲自出马,请求教堂举行特别弥撒来祛除瘟疫,于是教堂举行这一仪式,一直未曾间断,至今已有362年,按时价计算,这笔弥撒金可达2。5万多美元。尽管该市鼠疫已灭绝,但教会对这一弥撒仍照做不误。

  缴税规定

  美国有许多州界不仅穿越高山和河流,而且还恰好经过某所房屋。于是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即某所房子主人应该向哪个州纳税?各州围绕这一问题长期争吵不休,不得解决。最后联邦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经过长时间辩论后决定:房主的卧室在哪个州的领土上,他就向哪个州缴税。

Number:6802

Title:风趣的“碑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32期

Provenance:《参考消息》

Date:1992。3。22

Nation:

Translator:

  石匠汉斯·古根贝格尔收集了奥地利蒂洛尔和德国巴伐利亚的最有趣的墓碑放在他花园的地皮上。一些杰出的诗被永久保存在这里:

  约翰内斯·魏因德尔,

  活得悠闲,海量赛牛

  死得安详,无悔无忧,

  长眠于此,上帝保佑。

  两个墓穴两个人,

  都是磨坊学徒工,

  生地都在基姆湖,

  一样死于肚子疼。

  醉死铜匠纳森,

  绿草地下安身。

  弗朗茨·约瑟夫·马特:

  生是酒鬼死成仙,

  上帝赐杯闹阴间。

  这里躺着我妻,

  漫游者请勿靠近,

  不然她会起来,

  与你纠缠个没完。

  弗朗茨·席斯特勒之墓

  他一生是个好人的典范,

  请为他祈祷个玫瑰花环。

  这里安息着我亲爱的医生格林先生,

  所有被他治愈的人

  都对他铭记终生。

  处女罗莎·克莱茵在此长眠

  她长期寻找配偶没成功,

  最后接受她的是掘墓工。

Number:6803

Title:母亲的情怀

作者:胡月伟

出处《读者》:总第132期

Provenance:《文汇报》

Date:1992。3。18

Nation:

Translator:

  本刊1987年第12期曾刊出过一篇文章,叫做《母亲的情怀》,介绍女工康忠琦代子上学的故事。今天,又一篇详细描述康忠琦母子动人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被许多读者推荐到了编辑部。

  请你读一读这几页充满感情的文字,让我们一同掂一掂“母亲”这两个字的分量。

  一

  我儿子辉辉从小好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期期“双百”,每年捧回一张奖状。三年级期末,考数学有道试听题,他被扣了两分,这才发现耳朵有毛病。

  我领儿子去A医院看耳朵,大夫测听时他能听见音叉,一只耳朵能听见秒表。原来是“小儿咽鼓管淋巴组织增长”。K大夫让他烤电。到了放射科,大夫让孩子躺在平台上,自己站隔离板后操纵电钮。电疗每周3次,两个疗程就是6次。

  钴60照射后,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