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408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408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产省的计划直到被国会识破才告结束。

 

Number : 8194 

Title :意林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华佳

  历史学家

  今天,我碰到一个自诩为历史学家的人。

  我说,天气真好。

  他说,不,今天的天气好不好,要让五十年后去说。

  我说,花开得多娇妍。

  他说,花儿是否美丽,最好等上一百年再去评定。

  我又说,我有一个好妈妈。

  他却说,那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检验。

  可五十年后,谁费神去想起今天的天气?一百年后,谁会考证今天某一朵花是否美丽?而数世纪后,又有谁来研究今日的母爱?

  艺术

  雅克…玛丽多年来一直是亨利·马蒂斯的密友、护士和模特儿。她回忆她在第一次给马蒂斯当绘画模特儿后,眼睛瞟了画布一下,不禁大吃一惊,她见画布上画的根本不是自己。她问马蒂斯:“您为什么不画那种与我的照片非常相像的肖像呢?”马蒂斯回答说:“因为画那种画没什么价值。我的画里只有三件东西:模特儿、我自己和模特儿使我产生的激情。”

 

Number : 8195 

Title :“院士”的来历

作者 :樊洪业

出处《读者》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知识就是力量

Date :1994。8

Nation :

Translator :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现在已通行于全世界。特指某国院士时,译作Member of Academy或是Fellow of Academy;通称则译作Academician。无论哪一种译法,都少不了“academ”这个词根。追溯院士的来历,就要追到这个“根”上。

  传说在古希腊时代有一位名叫阿卡德莫斯的英雄,曾凭自己的智慧和责任感把雅典城从一场可能发生的大灾难中解救出来。他死后葬在雅典城的西北郊,墓的四周环绕着大片橄榄林。人们把这处幽静的林园称作“阿卡德米”。公元前387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始在阿卡德米讲学,形成了柏拉图学派,因此阿卡德米也被称作柏拉图学园。这个学园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公元529年,终因它推崇怀疑精神而被罗马帝国封了门。

  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新柏拉图主义在意大利复活,许多学术团体都因崇奉柏拉图而自称“阿卡德米”,它也就成了这类团体的共名。16~19世纪,欧洲各地受意大利的影响,也出现了许多“阿卡德米”。初时他们的活动侧重文学,后渐转向科学。这些团体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分化为学术团体、专业学校的研究机构。17世界中叶,法国成立了若干称作“阿卡德米”的研究机构,其中有1666年创建的法国皇家科学院。这个学院以法皇路易十四的名义招聘著名的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他们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批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科学院的建立和院士们的积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法国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使法国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科学中心。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法国,成立科学院,聘选院士。俄国的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和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等都是如此。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各国科学院的规模和职能各有不同的变化,然而,科学院由院士组成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

  至于院士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讲出一串历史故事来。

  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意大利人)在16世纪末来到中国。为使传教活动能顺利开展,他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手段,赢得中国士大夫的好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利玛窦的经验与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1688年,由路易十四下令组成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团来到了北京。这个传教团由5人组成,在离开巴黎之前,皇家科学院为他们配备了科学仪器和图书,也向他们布置了入华后须完成的天文观测、大地测量、搜集研究资料等方面的任务,后来还让他们充任科学院院士的通讯员。

  这几位法国传教士,在北京经过一番考核,以他们的新知识和洋玩意儿获得了康熙皇帝的欢心和信任。皇帝让他们讲课,他们就尽量借机宣传法国科学院院士的新成就。取汉名叫“白晋”的一位传教士还专门写过一本小册子向康熙介绍法国的各种研究院。康熙也确在紫禁城中组织了中外人员开展过天文观测、化学制药、制造科学仪器等活动。故宫中至今还保存着康熙时代制成的盘式和筹式计算器。白晋把皇宫里的这些视为“阿卡德米”的活动,并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做了报告。他把向康熙帝呈送发明或仿制品的人称为“院士”,说康熙帝经常检查他们的工作,给其中成绩突出的人加官晋级,赐黄马褂。

  在白晋回到巴黎向法国皇帝报告中国“院士”活动情况的160年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于光绪四年(1879年)6月在巴黎会见了法国科学院(这时已不属“皇家”)院长斐索等人。斐索是物理学家,以用巧妙的实验测定光速而闻名于世。郭大使在他的日记中称斐索是“格致翰林总裁”,称几位科学院的院士是“格致翰林”。

  本世纪之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革,大规模留学运动的兴起加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科学”、“科学家”、“学会”、“科学院”、“研究所”、“实验室”等一系列表述科学事业的新名词,潮水般地涌进了中国的词汇库,但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能够恰当地表达Academician的深遽和高雅。大概是国人中没有院士,因此也就难以估量和表达院士的“身价”了吧。

  世界上各国的科学院一般都是以院士为其基本成员的。中国有所不同,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和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在草创之初只有研究机构,实行院士制则是建院多年之后的事。

  在中央研究院早期的“组织法”中,没有与院士相关的条文,只是规定“设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评议会由选自全国学术机关的“评议员”组成。直到1946年,中央研究院才修改组织法,决定建立院士制。“院士”之称的确定颇费心思,还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起初拟称“会员”,觉得太“俗”。遂有许多提议,有“学侣”、“院员”、“院侣”等等。最后由傅斯年倡议称“院士”,得到了吴有训、竺可桢等评议员的大力支持。此议终获通过。

  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筹备工作始于1946年。当时规定入选院士的资格有两条:一是在专业上有特殊著作、发现或贡献,二是主持学术机关在5年以上而成绩卓著者。由中央研究院于1947年3月通告全国各大学、专门学会和研究机关,要他们分别按数理组(含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技术科学),生物组(含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人类学、心理学),人文组(社会科学)提名。当然,也可由评议员5人以上联署提名。提名之后,由筹备委员会进行初筛,拟出402人名单,再由评议会审定105人为院士候选人,最后于1948年3月由评议会选举。结果,有81人当选为院士,其中数理组28人:

  姜立夫  许宝    陈省身  华罗庚  苏步青  吴大猷  吴有训  李书华  叶企孙  赵忠尧  严济慈  饶毓泰  吴宪  吴学周  庄长恭  曾昭伦  朱家骅  李四光  翁文灏  黄汲清  杨钟健  谢家荣  竺可桢  周仁  侯德榜  茅以升  凌鸿勋  萨本栋

  生物组25人:

  王家楫  伍献文  贝时璋  秉志  陈桢  童第周  胡先    殷宏章  张景钺  钱崇澍  戴芳澜  罗宗洛  李宗恩  袁贻瑾  张孝骞  陈克恢  吴定良  汪敬熙  林可胜  汤佩松  冯德培  蔡翘  李先闻  俞大绂  邓叔群

  人文组28人:

  吴敬恒  金岳霖  汤用彤  冯友兰  余嘉锡  胡适  张元济  杨树达  柳贻徵  陈垣  陈寅恪  傅斯年  顾颉刚  李方桂  赵元任  李济  梁思永  郭沫若  董作宾  梁思成  王世杰  王宠惠  周鲠生  钱端升  肖公权  马寅初  陈达  陶孟和

  同年9月23~25日,在南京北极阁举行了第一次院士会议,到会者仅48人。这时的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两个月之后就开始筹划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的后事了。

  抛开院士会议的时运不谈,从总体上看,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这批院士,体现了本世纪前半叶中国科学的水平。他们属于中国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国科学院早期的院领导成员中,除陈伯达之外,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都是当年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是以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为主要基础建立起来的。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回国后即酝酿学习苏联经验,建立学部制以加强学术领导,并拟待条件成熟时选举院士。1955年,原有院士中的46人进入学部委员的行列,但选院士一事却几议几废。今年中央决定将学部委员改为院士,并首次选出了外籍院士,同时又成立了中国工程院,选出了第一批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那批院士大多已作古,现仍健在者还有10位。他们是:数学家苏步青、陈省身,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吴大猷,地质学家黄汲清,生物学家贝时璋、汤佩松、冯德培,医学家袁贻瑾。

  这10位老院士中,袁贻瑾和陈省身已入美国籍,吴大猷在台湾,其他7位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刚刚召开的第七次院士大会上,陈省身已被选举名列中国科学院的首批外籍院士。

 

Number : 8196 

Title :遥远的回忆

作者 :塔·苏霍津娜·托尔斯

出处《读者》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白天的星星

Date :

Nation :俄罗斯

Translator :郭家申

  塔·苏霍津娜·托尔斯塔娅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女,也是她父亲的知心朋友,对他的创作有深刻的理解。以下就是她对父亲生活的深情回忆。

  这件事发生在父亲的晚年,当时他正在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一次,我走进他的书房,看见他正在往桌子上摊牌。父亲为了休息或是思考一下写出来的东西,经常做占卜的游戏,但是他将牌摊好之后,仍然继续在想着自己的心事。他在心里估算:如果占卜中了,他将这样做;如果占卜不中,那就要换一种方式做。

  我知道他有这个习惯,于是问道:

  “你正在想一件什么事吧?”

  “是啊。”

  “想什么呢?”

  “是这么回事。如果占卜中了,聂赫留多夫就跟卡秋莎结婚;若是占不中,就不能让他们俩结婚。”

  等父亲占卜完毕,我问他:

  “结果怎么样了?”

  “瞧,”他说,“占中了,但卡秋莎不能嫁给聂赫留多夫……”

  接着他给我讲了普希金生活中的一段趣闻,是他的朋友麦谢尔斯卡娅公爵夫人告诉他的。“有一次,普希金对公爵夫人说:‘您猜我的塔季娅娜最后怎么样了?她拒绝了奥涅金。这件事我万万没有料到。’”

  “这就是说,”父亲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