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39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39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罗明威 聂思林

  在生活中说“再见”的机会跟说“你好”一样多这个不幸的事实曾被塞缨尔·泰勒·科尔里奇概括道:“相遇、结识、恋爱然后又分离,在许多人心中留下忧伤的记忆。”

  既然已决定要说“再见”,问题在于如何把这句道别的话说得恰如其分。英国大诗人拜伦曾写道:“当永别人世时,所有告别话会一涌而出。”

  罗伯特·伯恩斯的《向南希告别》是所有辞别诗中最负盛名的,因为它包括了最典型的告别要素不乞求爱情,失望,希冀,美好的祝愿等等。这首诗的结尾这样说道:“永远别提我们曾缠绵相爱,永远不谈我们曾盲目相爱!要么永不相遇,要么永不分开,我们决不会肝肠寸断……”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顿在他上断头台之前,曾说过一番在文学修辞上措词极佳、意味深长的告别话:“我要去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非常非常好的事,我将去享受一次我从未享受过的十分十分安逸的休息……” 

  最令人心碎的道别话要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所说的一段台词:“晚安,再见!分别竟是这样一种甜蜜的悲哀,我要念叨着‘晚安、再见’……,一直到明天。”

  政治性的告别话又当别论。英国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在谈到他在英国首次公民投票选举中获胜的感受时,说:“1940年5月10日那天晚上,在这场权力之战刚开始时,我便掌握了国家大权。此后5年零3个月的世界大战中。我运用这个权力为国家办了许多事。当我就职期满时,我们的敌人无条件投降了。由于英国选民们要求进一步管理国家大事,我随即离职。”此后又过了好些年,邱吉尔对死神笑脸相迎:“我已做好去见上帝的准备。至于上帝是否想在召见我之前还要磨炼一下我,那是另外一回事。”

  在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主观意识上会出现一些意味深长或荒谬可笑的预感。当然如果没有必要或是出于无奈,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自愿跨过生死界限。而且很多人都是先留下诀别的话,然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英国大作家肖伯纳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临死前对护士说:“小妹妹,你尽心竭力要让我活在世上,正如保存一件老古董一样。但是我已不中用了,生命即将结束,我正走向死亡。”有一位运气不佳的南极探险队员劳伦斯·奥茨,在冰天雪地中患了严重的冻伤和低气压症,为了使自己不成为其他人的拖累,他诀定牺牲自己。在他走出营地帐篷时说道:“我打算出去一下。”但他一去不复返。美国最有名的刑场诀别词,要算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所讲的那段话:“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有许多军人临死时很少发表长篇大论或者为后人留下遗嘱。美国著名的“石墙”将军杰克逊在阵亡时对他的随从说:“让我们渡过这条河,坐在对岸的树荫下。”1890年印度首相克劳福特在加拿大卡加立市附近逝世时,最后留下的话是:“隔不了多久,我就要走了,究竟上哪儿我也无法说。反正我们从哪儿来就得回哪儿去。生活是什么?它是夜间萤火虫的闪光,是冬日水牛的喘息。它像那小小的幻影飞奔过草地,然后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

Number : 127 

Title :犹大的面孔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读者文摘》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

  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座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

  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

  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深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

  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目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酒、酒、酒”他乞讨叫嚷。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幅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老画家兴奋已极,就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

  现在,犹大的模特儿终于找到了,于是老画家如醉如狂地一连画了好几天,有时候连晚上也都在画,一心要完成他的杰作。

  工作正在进行的时候,那个模特儿竟起了变化。他以前总是神智不清,没精打采的,现在却神色紧张,样子十分古怪。充血的眼睛惊惶地注视着自己的画像。有一天,老画家觉察到他这样激动的神情,就停了下来,对他说:“老弟,你有什么事这样难过?我可以帮你的忙。”

  那个模特儿低下头,手捧住脸,哽咽起来了。过了很久,他才抬头,望着老画家说:“您难道不记得我了吗?多年以前,我就是您画圣婴的模特儿。”

Number : 128 

Title :于妈妈的儿女们

作者 :于干千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新观察》

Date :1982。1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六个小伙伴

  1959年1月20日凌晨,云南省京剧院青年丑角演员于春海同志在慰问部队归来时,不幸死亡。

  团支部书记何光珍、团委刘万祥、团员高俊林、傅淑芸、姜群、施沛等6位青年演员,都是于春海亲密的小伙伴。他们和于春海都是一条藤上的苦瓜,有着相似的遭遇。如今于妈妈唯一的命根子突然离开人世,老人会受到多大的打击呀!何光珍说:“小于的妈妈就是我们六个的妈妈,我们来抚养吧!”刘万祥说:“这是我们的责任。”高俊林说:“应该嘛,一言为定。”

  他们担心老人经不住这个恶讯的打击,决定暂时隐瞒住真实消息,由何光珍同志模仿于春海的笔迹,写出了第一封信。他们每人交出工资的1/10,凑集18…20元,以于春海的名义,按时寄给老人。

  “都是您的儿女”

  不幸的消息是不能长久地瞒住于妈妈的。不久,云南京剧院委托刘美娟同志带着于春海烈士的遗像去北京慰问老人。

  刘美娟到了北京后,找到了于妈妈。这时老人已经卧床几天了,处于昏迷状态。美娟像亲生女儿返京探亲一样,立即收拾屋里,劈柴、煮饭、喂药……

  等于妈妈清醒过来以后,她说:“妈妈,女儿来看您来了。不要过于悲伤,如今是新社会,您失去一个儿子,我们都是您的儿女!请您放心,您的晚年由我们负责,春海还在您的身边。”老人拉住美娟说:“我听小海(春海同志的奶名)讲过,你是全国有名的青衣,又是他的领导,我能收你这样一个女儿,真是只有我们这个社会里才有。”

  美娟返回云南后,特别找了何光珍说:“你们做得好。咱们都做她的孩子吧!”

   母 爱

  大家想把老人接到四季如春的昆明,把老人供养起来。但老人感谢儿女们的好意,愿意留在北京。于是,北京成为这些同志常来常往的娘家了。

  在一次赴京演出时,云南著名京剧演员徐敏初发现了刘美娟的秘密。他非常感动,立即和爱人关肃霜一起加入了这支赡养老人的队伍。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高俊林在北京中国戏曲学校进修,发现老人的胃病经常发作,就把学校里的馒头省下来,送给老人,自己啃窝窝头。老人看见俊林营养不佳,每天还要大练功,就把家里养的两只兔子杀掉,烹调得美味可口,给俊林吃。老人还用兔皮剪一双鞋垫给俊林,又把他的单薄的大衣补絮上棉花。

  关肃霜到北京开人代会,特意拜访妈妈。她请老人吃团圆饭。这位全国知名的艺术家,亲自给老人盛饭、夹菜,让老人品品云南风味。在场的招待员们都十分感动。

   动乱之时

  十年动乱,弄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常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云南京剧院也不例外,同志变仇人,同学成冤家,互不来往,相互斗争。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始终惦着于妈妈,按月给她寄生活费。宝善街这一派,由高俊林负责收集;青云街那一派,由刘万祥收集。联络人有时在炮火连天难于穿过的街道上跑着。有的人被关进牛棚,有的人还在隔离审查,有的被撵出京剧院,有的灰溜溜的,有的连自己的下顿饭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吃……但大家都按时把钱送来了,都被高俊林收集齐全了。

  刘美娟被扣上大帽子关进了牛棚。临走前,她委托爱人李春仁办好两件大事:一是交党费,一是给于妈妈寄钱。事过不久,李春仁同志也被关进牛棚了,他又转告女儿大毛办这两件事。大毛成了“黑狗崽子”后,孩子又转请奶奶别忘了这两件事。李春仁在牛棚劳动时,背着看管人,悄悄告诉刘美娟说:

  “娟,委托的事,我办到了。”

  美娟含着热泪轻轻说了声:“谢谢。”

  1978年徐敏初病故。他的妻子、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接了班,月月寄钱给老人。出国访问演出时,关肃霜连续3次委托刘美娟和李春仁同志:不要忘记帮她给老人寄钱……据不完全统计,23年来,他们共给老人寄去6000多元;于妈妈1974年逝世时,他们又寄去100元。为了不增加社会与国家的负担,他们又继续抚养于妈妈的爱人冯大叔,直到去年12月老人去世为止……

Number : 129 

Title :图唐卡门王陵秘辛

作者 :Thomas Hoving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1922年11月26日傍晚,图唐卡门王陵被人发现,其后10年,从墓中起出了将近5000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全世界为之轰动。60年来,其吸引力始终不衰。

  图唐卡门是位埃及法老,在位9年,于公元前1350年18岁时死于难以究诘的情况,这次发现使他陡然名传遐迩。王陵的发现者是英国的埃及学家卡特和他的资助人卡纳文勋爵。

   两位主角

  卡纳文勋爵年轻时很活跃,风度优雅,还有几分时髦。他对求学缺乏兴趣,1887年退学后,即开始7年的旅游。首先乘船绕行了3/4个地球,然后去南非,再去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土耳其、瑞典、意大利、德国和美国,在美国曾横贯全境。后来,卡纳文勋爵乘汽车遭遇车祸,此后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

  1903年,他听从医生的劝告去埃及休养,立即迷上了这地方。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