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675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675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将扶之;我有疑事,君摧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于外,君煦使忘;我喑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双影彷徨。”

Number:2413

Title:“走钢索是我的生命”

作者:JosephP。Blank

出处《读者》:总第25期

Provenance:读者文摘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

海伦·华伦达一九七0年已开始敦促她六十五岁的丈夫卡尔退出高空钢索表演。她很担心他的安全。“你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她央求道。

“老天爷让我做多久我便做多久吧。”他回答。踏上钢索之前,这位马戏史上最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家通常塞一块硬糖入口来抑制恶心,然后默默念着:“老天爷,请……”

卡尔·华伦达一九0五年出生于德国马格德堡一个三代都是走钢索和空中飞人的家庭。卡尔六岁时已在家庭班中演出。五年后他在啤酒馆里表演特技。他的拿手好戏是叠起三张椅子,然后在最高的一张椅背竖晴蜓。

二十年代初期,卡尔邂逅一位名叫魏兹曼的高空钢索专家,他教会了卡尔走钢索。大约两年后卡尔和他哥哥赫尔曼及一位妙龄女子组成自己的杂技团。那女子是攀顶者,赫尔曼和卡尔走索时她就平衡地站在卡尔肩上,或站在二人所扛着的杠上。后来她不干了,卡尔就登广告找人替代。唯一的应征者是海伦·克蕾斯,一个十多岁的少女,姿态优美,有信心,勇气十足。

一九二七年“华伦达斯大杂技团”应邀往古巴首都哈瓦那演出。他们最精采的表演是三层叠罗汉。著名马戏团的主持人约翰·云林看到表演后,即向卡尔提出签约,安排这“世界最惊人特技”的演出。卡尔签了。

“华伦达斯大杂技团”表演时最令观众紧张的特技是在十二公尺高的钢索下不设安全网。通常表演空中飞人都必须用安全网,卡尔却认为安全网对他的杂技团有危险。因为身体与身体会在网上碰撞,而坠落的平衡杆、脚踏车和椅亦会夺命或伤人,所以安全网并不安全,最好还是依赖熟练技术和紧急时的随机应变。

卡尔常尝试给观众欣赏新花式,其中一个是海伦空手不拿杠站在卡尔的肩头,而卡尔则站在两个骑脚踏车者肩头搭着一根杠上面平衡放着的椅子上,另外一个是赫尔曼站在两个支撑者肩头搭的杠上,卡尔则在赫尔曼的肩头竖蜻蜓。不过使华伦达斯杂技团的表演真正与众不同的却是他们的七人金字塔,是卡尔在一九四七年想出来的。它给这个家庭来了光荣和悲剧。

金字塔包括四个底层支撑者,第一对和第二对人肩膀上都扛着杠并连在一起。卡尔和赫尔曼是金字塔的第二层,也扛上杠站在第一层的两根杠上。然后是攀登塔顶者,这个人不是海伦便是她的妹妹,在一张放于第二层杠上面的椅子上先坐着然后站起来。

团员开始在一条一公尺高的钢索上练习,然后加到三公尺半,最后加到约十二公尺。卡尔不断嘱咐他们小心:“永远不要失掉维持平衡的杆子,将它视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保障你的安全。如果它落手,你就使自己和钢索上所有人的生命危险。”

有一次钢索突然松了十五公分。所有的平衡杆都危险地摇晃,但每个人保持挺立姿势,金字塔也保持稳定。在户外表演时,金字塔抵得住骤雨和难以预料的阵风。

海伦在一九三五年和卡尔结婚,一九五九年从马戏团退休。卡尔出外表演时她就留在家中。卡尔每天都给她打一个电话,并一再申明回家后要料理家务。海伦回忆说:“他在空中有多威风,在地上就有多笨拙,他连钉个挂画的钩都会敲到拇指。有次他漆墙从梯上掉下,跌断两根指头。”

一九六二年二月,“华伦达斯大杂技团”在底特律的“圣地马戏团”表演金字塔。第二晚的表演中,金字塔在最后一个底层支撑者根瑟的指挥下平稳地移动,到了钢索中央,停下来卖关子,攀顶者立起来。然后那六百公斤重的金字塔又继续以缓慢均匀的步伐走向终点平台。距离钢索末端五公尺时,最前的底层支撑者薛普突然停下来,他的平衡杆莫名其妙地摇晃。卡尔用德语问道:“出了什么事?”

薛普大叫:“我不能支撑了。”平衡杆从他手中脱落,他跌下十公尺落在表演场地上(当晚死去)。卡尔站在薛普和福南扛的杠上也掉下来,撞到钢索就抓牢,一条腿却给钢索和牵索缠住了。卡尔的女婿福南跌到铺上泥土的水泥地上(三十五分钟后死去),接着掉下来的是第三名底层支撑者、卡尔的养子马里奥(脊骨受伤,腰部以下终生瘫痪)。最后的底层支撑者根瑟总算拿稳了平衡杆,没有掉下。他父亲赫尔曼撞在钢索上割伤了头,但还能双手抓紧钢索。雅娜掉下来,跌在卡尔背上,那股冲力使他觉得几乎要裂成两半。卡尔抓住雅娜的手臂,她也捉住他的腿。

根瑟向赫尔曼走前一步问:“爸,你没事吧?”

“没事,我可以去到平台,帮帮卡尔。”

根瑟跨过他父亲的双手,设法抓到雅娜另一条手臂。两人想把她拉到钢索上,但他们都已筋疲力竭,甚至她那四十五公斤的体重也拉不动。

“别让我掉下去,”雅娜哀求。根瑟大叫准备安全网,但马戏团的人只找到一张翻斛斗的垫子。

“他们会接住你的,”根瑟告诉她。

“不行!”雅娜垂直落下时尖叫,脚先下去。她落在垫子的一边,把垫子从抓着垫角者的手里踩落,头碰到表演场地上,引致轻微脑震荡。

卡尔入医院,骨盆裂了一条细缝,双重脱肠和筋骨挫伤。赫尔曼只须在伤口上缝几针。金字塔七人中只有根瑟毫发无损。

意外发生后翌日,赫尔曼、根瑟和一名后备演员作晚间演出。卡尔在医院病房的电视上看到不禁流泪。次晨,他发热高达摄氏三十九度,全身疼痛,但要求医生让他出院,“我在地面觉得自己象个死人,”他对海伦说,“走钢索是我的生命。”他当日出场表演,压轴绝技是直立于他哥哥和侄儿搭在肩头扛上的椅子,还故意把椅左右摇动,使观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他鞠过躬,然后流着泪离开表演场。

卡尔中年时以“行空人”驰名。他常在大厦之间和穿过露天运动场的长钢索上走。一九七0年,他已届六十五高龄、还签约走乔治亚州塔路拉峡谷中二百公尺高、三百公尺长的钢索。约三万人买了入场券。

爬上钢索已是很吃力的操作。卡尔举起那十六公斤重的平衡杆,向峡谷对面望一望然后举步。最初几步时他有点拌颤,中途他停下来,慢慢弯下膝盖,将杆放到钢索上并竖了一个蜻蜓。雷鸣般的鼓掌欢呼声在峡谷中回响不休。

由于钢索有十八公尺的松度,所以走下半截钢索便要上斜坡,杆也越来越沉重,但卡尔在完成那二十分钟的路程时,咧口笑了。海伦拥抱着卡尔并暗暗发誓再也不看他表演了。

一九七八年三月初,七十三岁的卡尔带着三个徒弟他的十七岁孙女丽达、二十二岁的法雷尔和二十五岁的菲利普,前往波多黎各加入泛美马戏团。

在表演的第二周,马戏团经理要求卡尔在两幢热闹的酒店之间表演高空走钢索。卡尔欣然答应了。这一次走索好象特别危险,钢索将吊在十楼,距地面三十五公尺,没法测到上升气流或海上吹来的阵风。

海伦飞到圣胡安市,求卡尔取消这次宣传性的走索。“干吗要走呢,卡尔?”

“我答应了一个老朋友啊。”

“但那儿风很大。我宁愿你毁诺言也不愿你断脖子。”

“海伦,那只是微风罢了。我曾在更强的风势中走更长的索呢。”

海伦叹口气只好算了。星期二她和卡尔在圣胡安旧城周围象年轻的恋人把臂同游。

翌晨十时左右,人群开始在街上聚集。海伦伴着卡尔到他开始走索的酒店房间。她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她不会去看。丽达和菲利普在街上观看。卡尔测过风势,地面上时速约二十公里,还时有更强的阵风。

十一时刚过,卡尔拿着一根十五公斤重、七公尺长的杆子,踏上钢索。人群静下来。他向前走了五步就踟蹰不前。阵风乘势而起,他退后一步,停下来,再毅然向前走。

在中途左右,大风把他的衬衣吹得鼓胀,又拍击他的裤子。卡尔再走了约十五步,便弯下双膝,似乎想减少躯体对大风的阻力。丽达看见卡尔的平衡杆在摇摆,知道他情况危险,不禁失声惊呼:“坐下来,阿爷,坐下来!”

卡尔弯下膝盖,摆出要坐下的姿势,但双腿从钢索滑下,他急用右手抓钢索,暂时是抓住了,但左手还握着杆子不放永远不能使平衡杆落手。大风吹得杆子旋转起来,他从钢索上拉脱了。他直坠到街上时,双手犹紧握着杆子,保持表演时应有的曲肘走索姿势。

海伦听到街上一阵喧哗,等到发觉那是痛苦和恐惧的叫声时,她愣住了。有人砰砰拍门,她听到丽达叫喊:“让我进来,让我进来!”

海伦慢慢开门,望着孙女说:“他掉下去了?”

“是的。”丽达急搂海伦。“说话呀,奶奶,”丽达大叫,“哭呀!”但海伦却象一尊雕像般动也不动。

卡尔的三个徒弟决定仍在当日午后演出。“今日午后演出是我们哀悼师傅的方式。”菲利普说。表演后,丽达、法雷尔和菲利普向起立欢呼的观众鞠躬,他们站直身子时,颊上都泛着泪光。

卡尔的死并没教赫尔曼和根瑟感到惊奇。他们预料到这不幸的消息终有一天会来到。“他要死的话,就要这样死。”赫尔曼说。

Number:2414

Title:波儿顿儿童博物馆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5期

Provenance:史密生学刊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邹晓建

在美国博士顿国会大街上,有一幢不起眼的楼房。这家1888年时的羊毛仓库,而今已成为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所在地。每天,一辆辆深黄色的大客车络绎不绝地驶来,不同年龄的儿童们一批接一批地到这里参观游览。

在这个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走上一张巨型的书桌,桌面上陈放着五英尺长的铅笔和两英尺长的回形针;他们可以登上一座三层楼房,这座房子是一个被“解剖”开的切面;他们学习编播送电视新闻;脱鞋步入一座包括厨房、浴室和庭园的、地道的日本住宅;他们尝试着使用假肢、轮椅和盲人打字机;他们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收款记帐等等。孩子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在这里,不会发生什么让孩子们扫兴的事情。幼童们往往习惯于“别碰!”“当心!”以及诸如此类的警告。得在这里,他们得到的是鼓励,他们可以自由地去登爬,去触摸,去探索,去身体力行。这里的几乎每一件展品都向孩子们敞开。

博物馆的活动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涌入博物馆大门,个个兴高采烈。可能一两分钟之后,他们才会突然发觉:“哎呀,我们这是站在一本好大好大的写字本上啊!”是的,这里还有几枚象馅饼般的大小的硬币和一架像小船一般大的电话机。一个九岁的孩子望洋兴叹道:“那架电话可真大呀,我怎么能把它放到耳朵上去呢!”近处有一辆微型轿车,它停放在一座真正的油泵旁边。显然,汽车只是玩具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