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20.步步生莲 >

第219章

020.步步生莲-第219章

小说: 020.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是林朋羽在负责,这人油滑的很,眼珠一转就是一个主意,程德玄虽在官场上历练过几年,却是不如这条老狐狸的。”

    杨浩也笑了,林朋羽是他着力培养的心腹之一。林朋羽来自北汉国,全家人又都在这里落脚,这个颇受重用的幕僚的忠心是没有问题的。其实范思棋同样忠心耿耿,他是一个很传统的文人,认下一个主公后,那忠心比林朋羽这样在乎利益得失的人还要可靠,你永远也不…必担心他这样的人会背判你。

    可是这人耿直到了愚腐的地步,在他眼中,世间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根本不相信中间的灰色地带。这样的人,财务、帐务、文案方面的事交给他尽可以放心,但是让他和人玩心眼他却不是那块材料,而且他若知道杨浩一些不宜摆上台面的手段势必还要苦谏不止。人尽其才,他的才不在这个方面,有些事杨浩只好连他也瞒着。

    杨浩的法刀一祭,程德玄着实清闲了好几天,但他天生就是劳碌命。虽然公务上清闲了,他却没让自己闲着,此刻他正闷在自己房里写着奏折,把杨浩近来与府此走动密切下对诸羌又打又拉的事再加上自己的臆测都写了上去。

    上一封奏折通过来芦岭州经商的“商人“传递出去后,换来的是赵匡胤措辞严厉的一封口谕,口谕中不但把他驳斥的体无完肤,还要他和杨浩精诚合作,保证让芦岭州在这个地方稳稳当当地站住脚,如果必要,用些手段也无可厚非,言辞间对杨浩十分的信任和纵容。

    不过程德玄却没有被赵官家的口谕打垮,他的密奏一封接着一封、,他不怕赵官家责斥,如果赵官家真的维护杨浩,大可把他调走了事,何必郑重其事地责斥他一番?有时候,骂得越狠才越证明他是把你看成了自己人,这一点程德玄心知肚明。

    再者,他背后还有一个赵光义,赵匡胤对这位亲兄弟的手足之情十分深厚,他在赵匡胤面前说话的份量可想而知,积毁可以销金,积谗可以磨骨,何况杨浩胆大妄为,许多事可不是他程德玄昧着良心说话,这奏章一村封递上去,再有那位南衙府尹敲敲边鼓,他就不信动不了杨浩这个在朝中毫无根基的人。

    最后一个字写完,程德玄吹了吹信纸,将它小心地叠好袖入怀中。

    商贾们在唐家的拉拢下,又络绎不绝地赶来芦岭州了,他这封密信很快就可以送出去,想到这里,他的唇边不禁露出一丝冷笑:“这药下得差不多了,杨浩啊杨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这芦岭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你会埋骨树下,还是浪迹天涯呢?”

    折府送来了足以装备一千五百人的衣甲和兵器。兵器以弓为主,辅以大刀,大斧,俱是适宜同以骑兵为主的敌人作战的武器。那些衣甲虽然都是皮甲,但是穿戴起来,再背卜军弓,佩上整齐戈,一的武器,那原本衣着武器形形色丨色的团练民壮立即焕然一新,有了几分军人的气嘉与此同时,芦岭州团练也在进行补寅J和扩编,除了本地的汉人,还从归附的羌人部落中征召了一些民壮。这些蕃兵的战斗力十分可观,尤其是他们作战意志坚强,虽遇坚敌,也很少有惊慌溃退的,所以对他们稍作“练就会成为一支劲旅,“练成本极低。而且,招募尧人,打散了与汉人士兵混在一起,可以最快地速度打消藩汉百姓间的生疏感,加快他们的融合。

    至于从原本的民壮中挑选出来护侍杨浩前往野离氏部落的些民壮,都有一定的武艺基础,在原本的民壮队伍中战斗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此时折府派来的校官对他们又加强了军纪和行列行进的培“服装,武器整齐划,一的这支队伍,在精神面貌上与往昔大不相同,尽管他们的战争经验还不丰富。

    杨浩带着这支主要作用就是用采唬人的队伍和商贾们上路了,这些民壮每人都得了一件绸衣,这绸衣都穿在外衣里面,杨浩去探看李兴的弓箭制作进度的时候,忽然记起他以前从什么杂志上似乎看过一段介绍,说是丝绸的柔韧度很高,成吉思汗发现这个特点后,就下令所有士兵必需穿丝制内衣自此丝制内衣成为蒙古弓骑手的一种保护性服装,箭镞难以射穿丝制内衣,令箭镞较容易被拔出,可以避免伤口因拔箭而增大,较大程度地减少士兵的伤亡。既有这样的法儿,他当然要给自己的士兵用上。

    一路行去,是非常安闲的行军路程。他们是沿横山山脉而行的,横山山脉是野离氏的势力范围,经过扫荡诸羌人一战,现在散居于横止让脉的大小部落已经不敢触怒杨浩。

    唯一对杨浩有所威胁的夏州如果想要出动大军讨伐他,那就必须长途跋涉,穿过现在虽与他们休兵乞降,但是彼此仍处于敌视状态之中的党项六氏地盘,最后进入野离氏的势力范围,这样做太过行险。

    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派出小股人马起不到作用,大队人马又瞒不过旁人耳目,而且,杨浩一路往野离氏部落去,行止时间不定,行进路线不定,就算夏州孤注一掷,派出大军赶来追杀,也很难找到他的踪迹,想要下手唯有一个目崩:芦岭刺。正是出于这种分析和考虑,所以杨浩把主力留在了芦岭州。

    事态果然如他所料,一路上非常安静,偶尔经过一些小部落,一见到那严整的军容,得知他们是芦岭此的人马,那些羌人立即会露出敬畏和尊敬的神色。草原上,永远是强者称王,草原人只承认强大的实力,只向掌握实力的人低头。

    他们的恭敬,令那些州刚由民壮成为士兵的芦岭州人感到由衷的自豪,一种属于战士的光荣和自象。

    在战斗技能上,他们还不能和那些从小生长在马背上的草原骑士们抗衡,但是在士气和凝聚力上,他们却已不输与任何人。

    幕色降临了,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驮载着沉重货物的骡验摇晃出的验铃声,让人觉得像是漫步在沙漠中,一轮血红的太阳在宁静的黄昏中无声无息地坠向远让,面前却是一条洒满阳光灿烂如金的大河。

    杨浩的队伍就在这条河旁扎营了,一头头骆驼跪下来,沉重的货物箱子被搬下来,一顶顶帐蓬刚刚搭起一半,杨浩则到了河边,解开皮靴透透气,用那清凉的河水洗把脸。

    忽地,有一枝响箭带着凄厉的啸声从远处飞过来,响箭力尽,正落入金灿灿的河水中,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他们布置的警哨发出的讯息。

    正蹲在河边洗脸的杨浩霍地抬起头来,就见木恩几个箭步便到了他的战马旁,一翻身便跃上马去,同时大声喝道:“甜酒,保护大人!”

    “我”杨浩还没说完,旁边正在强水的甜酒便扔了水囊,猛扑过来一把架起他就走,直奔聪驼和货物围成的***,扯得杨浩竟是脚不沾地。杨浩气极败坏地叫:“我的靴子…,……”

    他扭头看见正从河边站起的唐焰焰,恐她有失,又急叫道:“唐姑娘……”

    唐焰焰一掐小蛮腰,恨的气根痒痒“怎么着,还要使唤本大姑娘给你捡靴子不成,我卜辈子欠你的呀?……

    想归想,她还是跑过去捡起了杨浩的鞋,气呼呼地向他追去。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202章 白灵少主
    这些刚由民壮转为战士的士兵在木恩的魔鬼式训练之下,又曾亲自参与了些战斗,应变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当然,这也得益于报警的响箭来的及时。商贾们被安排到骆驼和货物箱囊组成的遮掩物中间,士兵们持弓丨弩和大刀严阵以待,但是过了良久却未等来隆隆如雷的马蹄声,木恩便带着几名亲随向发箭处迎了过去。

    杨浩见唐焰焰捏着鼻子,用两指掐着他的靴子赶过来,讪讪笑了一声道“其实一点也不臭的。”唐焰焰俏巧地翻个白眼儿,嗔道“你自己当然闻不出来。”其实纵有味道,在这空旷的地方也不易闻到,只是女孩儿家爱洁,从心理l便有些排斥。杨浩不及多说,哈哈一笑,接过靴来,拍落袜上沙粒,将靴子匆匆穿好,系紧了带子,便按剑站了起来。

    过了片削,木魁兜马赶了回来,远远便道:“大人,勿需惊慌,我们遇到的是咖个也要赶去野离氏部落赴会的部落,如今木恩正在盘问他们的来历。”杨浩吩咐士卒仍然保持戒备状态,自己迎出去,上了一匹战马,问道!”来了多少人,什么情形?”

    木魁道:“他们有两百多人,二十多辆大车,服饰羌汉皆有,咱们的伏哨鸣镝一响,他们那边也大为慌张,赶紧的布阵护车,准备做战。属下仔细观察过他们,有老有少,还有女人孩子,服装杂乱,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杨浩听了放下心来,一踹马蹬道“走,!我去看,大家若都是赴野离氏之会的,可莫要因为误会起了冲突。”杨浩与木魁赶过一个小山坡,只贝前方的黄土地上有两百多号人,多乘战马,他们将那十多辆大车和一些妇孺紧紧护在中间,隔着半箭之地,木恩单骑独马,两手空空,正与那些结阵自保的羌人对话。

    杨浩忙止住随来的二十多名侍卫,勒马站在那儿等候,他的这些人一出现,那结阵自保的羌人不免又是一阵骚动,木恩与他们对答一阵,对方便也奔出一匹马来,马上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远远的就见他与木恩说着话,木恩不时还向杨浩这里指一指,看来正在介绍自己的身份。

    过了一阵儿,木恩便与那年轻人并辔向这里赶来,杨浩早已令士卒们收起武器,以免弓起对方恐惧,这时见他们赶来,便按剑策马向前迎去。

    木恩高声介绍道“大人,此人是横止白灵羌部少族长拓拔严,拓拔兄弟,这位就是我芦岭知府杨浩大人。”那年轻人身形割悍,远远驰来跨马打浪的动作十分柔软协调,显然是个精于骑射的高手。他的肤色很是粗糙,黎黑色的皮肤使他的脸庞看起来比的一般矫健有力的身形略老了一些,但是那双眸子却很是锐利,顾盼之间十分有神。

    杨浩这段时间对羌人用兵,对大小部落着实下过一番功夫,对稍大一些的部落非常了解,一听木恩提起白灵氏,便晓得了他们的身份。

    白灵氏说起来与夏州李氏同为一族,都是鲜卑皇室后裔,但是他们的部族返回夏州草原的时间远比北魏王朝溃亡败回草原要早的多。

    当初北魏皇帝穿汉服、习汉语,连姓氏也改成了汉姓时,便造到了一部分拓拔氏贵族的反对,其中有些拓拔氏贵族拒绝改姓,便离开皇都返回了草原,这些部族中就有白灵氏。三百多年来,这些部落有的被其他羌人部落吞并,有的被吐蕃x回绕或者汉丨人军队剿灭,白灵氏的地盘也越来越小,最后在弱肉强食的草原上无法生存,便搬到了横山以东与汉丨人杂居起来。

    而拓拔魏亡国后,留在中原的鲜卑族人一部分就此融入了汉族,一部分逃回草原融八羌族,凭借着他们先进的文化一跃成为羌人诸部的头领,如今占据夏州,保持了草原部落的本色。而那些因为拒绝融旨x而率先返回草原的族人现在汉化的程度反比他们更高。

    白灵氏的族人现在多以贩盐为生,西夏这边的盐州、灵州都是产盐的地方,所产主要是青盐和白盐,因为品质纯净,比大宋的解盐要好的多,价格也便宜,所以深受汉丨人百姓欢迎。但是大宋鉴于青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