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杂集]5500公里,9个省,255天:叫花子一样徒步流浪日记 >

第17章

[杂集]5500公里,9个省,255天:叫花子一样徒步流浪日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要的,保存不了很长时间,就全部拽下扔掉了,而扔掉的全部是香蕉里面最好的几只,我又吃了好多,还把原来拾的扔掉,又装了好多,我实在吃不下去了,在路边见一个叫花子对路边的香蕉竟然不屑一顾,到了南靖城里,按照地图上的路线在城里转了好久才找到出城的路线,今天45里。     
  11。23雨旅155天,早上遇到前两天见到的那几个要饭的竟然也走到这里来了,他们走的也不慢啊,一路走到南坑镇,买了些方便面吃,还又拾了香蕉吃,这里进入了大山,树木茂盛,到处是香蕉林,竹丛,下午到了船场镇,一个庞然大物水泥厂的黑色浓烟和隆隆的机器声打乱了这里原本美丽的一切,前面有几个村子,有一些小的单独的方形土楼,但是造型普通,就直接过去了,估计明天能到书洋乡,可能会有大的土楼群出现,今天46里。                
  福建篇(四)——土楼之乡   
  11。24雨旅156天,昨天晚上在一村头的桥头休息了好长时间,直等到华灯初上的时候才离开,看着家家窗户的橘黄色的灯光和盘山公路上汽车的在天空比划来比划去的灯光,我不知道今天晚上我的住的地方在哪里;溪水在路边小河里哗哗的流着,上坡路,在一家小卖店门口的台阶上休息了好久,听着里面小两口的调笑声,我选择了离开,翻过了一个小山坡,在一个村子旁边的房屋施工工地放建筑材料的空地上睡了。早上,在村里买了方便面吃,天还早,看不清村里的建筑,就向前走了,转了一个大的弯,山路似乎不断的延伸,当我很疲惫到极点的时候,终于登上了一个叫“天岭”的山口,在这里修建有一个筑路纪念碑,旁边的破旧的碑上写了清朝时候修路的一些文字,看来这里早就有了路,在一个碎石坡下了山,在赤洲村画了张速写,在村头拾了柿子吃,这里产柿子,村子里路边扔了很多熟透了不能保存和运输到外地去的柿子,比其他地方市场上卖的好多了,每个村子都有几座土楼,有方的有圆的,有的还塌陷了,显示了年代久远,过了书洋破烂的街道,天晚了,在一个放置庄稼草料的破旧房子里睡了,今天45里。     
  11。25雨旅157天,夜里有点冷,早上起来,到了一村子有个和贵楼,高大雄伟,五层,方形,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画张速写就往前走了,一公里的路边有一村子,在山上可以俯视整个村子,在山上柿子树上,残留的柿子点缀在枝头,伸手拽一颗,外表看起来皱巴巴的,还有些小鸟吃过的痕迹,掰开一看,里面是去了水分的金黄色,顿时龙颜大悦,吃了好多好久,也顾不得画画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专门去一次去山上吃这些柿子也值得,啥时候有车了一年专门开车来一次,就为了吃这里的柿子,然后铪了张俯瞰速写,下了山到了村子里转了一会,到了梅林镇,在一村子画了速写后,见有一个岔路口,根据地图应该可以到抚市的,就顺着路上山,天黑到一村子,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村口的亭子下休息写日记,但见村里星火点点,山下有些村子飘摇着希望的灯光,这里海拔高一点,比前几天冷多了,将所有衣服盖在身上才抵了过一个晚上的寒冷的侵袭,今天30里。     
  11。26雨旅158天,早上浑身难受,冷极了,起来本来想在村里画点速写,但是太冷了,只好上山,站在山坡上回首昨天晚上住宿的村子,感觉那种冲动无法抗拒,大约40分钟到了山口,是下坡路了,在山上的柿子林里又吃了一些树上的柿子,后来发现了一个很惊奇的情况,由于这两天的主食是柿子,所以我的大便的颜色是玄妙的金黄色,简直象黄金一样金碧辉煌感觉,还有点沙瓤西瓜的感觉。下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当地的村民,可能是走亲戚的,路情况不是很好,一路和他走一路聊天,前面出现了大片的竹林,茂盛的竹子景色很美丽,有很多垡竹的人留了很多竹子在路边,好象是做筷子的,都砍伐成了1尺长的条,捆扎成一捆捆的,我光顾浏览风景了,往回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人已经不见了,继续走,前面的路不好走了,好象到了林区道路,有的地方显然很久没有人走过了,走了2个小时,在山林中寂静无声,就我一个人,不时有鸟叫从身边穿出,后来碰到一个伐木工人才得以出了上,一路下坡顺着山涧小溪流到了古竹,有些土楼,出了古竹一路西行,拾了好多柿子,这里漫山遍野的柿子,红彤彤的很是美丽,后来就走到了大路上,在山坡上休息的时候吃了好多柿子,后来找到一个砖窑,在里面住的好很舒服,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住砖窑了,今天50里。                       
  福建篇(五)——流浪汉的打油诗   
  11。27雨旅159天,上午到一个山梁处,在山坡上有一亭子,亭子里有个别人遗弃的炉灶,把我在地里挖的红薯烧了吃,在路边有筑路工人扔的鞋子,我原来的胶鞋已经不行了,就换上穿了,天黑的时候到了抚市,过了镇,天就黑了,买了方便面吃,在路边草丛中隐约有个屋檐,爬上山坡竟然是一个小庙,心里一喜,进了庙,竟然还有电灯,有供桌,但是在角落里蜷缩有一个人,只好失望的走了出来,前行两公里,路边小河边上有一个类似水文站的建筑,已经废弃好久了,就在里面睡觉,今天45里。     
  11。28雨旅160天,早上,有雨,到了 坎市境内,在一个煤矿边的小吃店里吃了早点;在镇里有两处搭配协调,完整的古院落,高矮相间的门楼和后面高大的住楼比例结构完美,在镇里休息,在一个小亭子里休息了好大一会,在一个小煤矿的边上一个小棚子里住,今天30多里。   
  11。29雨旅161天,早上依然有小雨,在一个厂子边有一大堆红薯,但是大部分都已经坏掉了,在一个小煤窑下面的脏极了的废弃厂房里,我拾了些柴烧了红薯吃,吃完了在休息的时候见墙上写了首打油诗,是描述那些做皮肉生意的坏人的,文笔还不错,可能是哪个怀才不遇的流浪汉写的:   
  一枝淫花遍地栽,依门弄首万家开;   
  送旧迎新知多少,身染怪病不受胎。   
  生前愿作千人妇,死后荒郊独自埋;   
  若逢清明寒食节,哪有老少上坟来。(内有少许改动)   
  下午前行到龙门,天黑了,许久没有找到住处,天黑透了才在一个庙里住下,今天40里。                                      
             《5500公里;9个省;255天:叫花子一样徒步流浪日记》 第27节                         
  《5500公里;9个省;255天:叫花子一样徒步流浪日记》    第27节   
作者: 流浪不等寒酸              
  11。30雨旅162天,早上有大雾,来到了大池,在街头菜场买了些肉,到了上杭县,快到古田了,路边有路标上面有“古田会议”的宣传画,在路边一个废弃的小棚子住,地图上显示,再过一个月可以到黄山,两个月就可以结束行程回家了。今天40里。   
  福建篇(六)——烤红薯原来很好吃   
  12。1雨旅163天,早上,天有小雨,上午连续翻过了几道山岭,其中一道山岭的坡长7公里,下山到庙前村的时候,路边有个饭店,由于道路改道而废弃,其顶已经有大面积坍塌,屋子里湿漉漉的,在稍微干燥的地方休息了一会,见雨越下越大,天也渐渐黑了下来,就到而楼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住宿,顺着塌陷的楼梯上到而楼,而楼的楼板全部是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铺5CM厚的水泥石子,倒也十分坚固,在一个角落里有个小炉灶,还放着一个小盆子,里面还有几粒米,从米粒的情况看是昨天煮的,在露天的地方扔着一条被子,已经被雨淋湿了,后来在另外一角有人的粪便,干燥的很,象羊屎豆一样,一粒粒的,从我的经验来看是喝水少的缘故或者就是吃的食物中含水量很少,我也有过这样经历。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决定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住,到了庙前镇,在菜场拾了些别人扔弃的白菜叶子,补充一下维生素,又拾了好多橘子吃,在一个村里河边洗干净菜叶子,用个大口矿泉水瓶子腌了起来。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在路边有个放稻草的棚子,竟然有内外两间,在外间的稻草堆上很舒服的睡了,今天50里。     
  12。2雨旅164天,早上起来,天还是阴沉沉的,南方的雨也真是气死人,一下起来就是好几天,一点都没有停止的意思,在一个村子里吃饭,见店主卖的比较便宜,就一下子要了六个包子,一碗豆浆,老板很吃惊,因为象我这样吃早点的很少,临走又要了两个包子带着路上吃,,到了新泉,是一个交通枢纽,两条公路在此交汇,,雨下大了,在一个小棚子停下躲雨,在边上有人野炊的痕迹,地上有烧过的痕迹和好象兔子的毛皮,趁闲着的时候写了日记,雨越下越大,天已经接近中午了,下午竟然到了朋口,在镇头的大桥下住,今天45里。     
  12。3雨旅165天,早上,到菜场买方便面,老板学上一次一个老板的做法,装着不知道的样子,在下面找了老半天,看来是想找包过期的面,我见他神色可疑,就大声喊了一声:快点拿出来,他慌忙拿出一大堆来,我仔细看了日期,没有过期的,店里面有个老乡是河南商丘的,前行,拾了好多红薯,在路边找了个河边沙滩上自己垒了个炉灶,用前些日子煮海螺的奶粉盒子装了红薯煮了起来,竟然很好吃,虽然红薯是很小的红薯尾巴,小的才一厘米粗,但是越小的就越好吃,后来又将一些大的烧了吃,很饱很满足,天黑了,前行,下急雨,躲到一小棚子下面,今天30多里。     
  福建篇(七)——自己煮的面条很好吃   
  12。4雨旅166天,早上走了一会就到了文亨,没有找到吃早点的地方,就在一个店里买方便面吃,8毛一包,我一看日期,过期两个月了,老板却装着不知道,说都是这样的,我怕往前面买不到东西吃,就买了,到了连城县城里,有两条进城的路,我选择了一条向东北方向的大路,在路边的电线杆上挂着冰心题的字“冠豸山”,这里有闽西最出名的旅游区:“冠豸山”,由于时间原因,就没有打算去,这里还在修建飞机场,大力开发冠豸山的旅游资源,进入城区,有些古色古香的房子,竟然还有风雨桥,看了下地图,这里和广西的三江在同一个纬度上,下雨很多所以风雨桥也有很多,但是样式和三江的有很大区别,后来辗转好久才找到出城的路,沿途没有看到冠豸山,在一个村子又见到一座改造的面目全非的风雨桥,下午过了隔川乡,到了北团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又走了10多里才找到一个亭子住下,今天40里。     
  12。5雨旅167天,早上在一个村子买了面条,还拾了点红薯在地里,很小的想手指那么大,在路边的一个小河边的小水坝上弄了个炉灶,爬到树上折了很多干树枝,天公不配合,有风,搞了好久才生着火,将面条煮了,配了前两天在矿泉水里腌制的咸菜,味道不比饭店里的差,还很实惠吃的很饱,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前面是四堡乡,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基地,现在还有古作坊印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