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

第460章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第460章

小说: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会客殿。两人分宾主而坐。

“不知仙君大驾光临,有何指教?”长眉真人问道。

“素闻长眉真人由剑入道,剑术出神入化,本座今日过来乃是想讨教一二。”张湖畔道。

长眉真人闻张湖畔不是来找蜀山派麻烦,心里稍稍松了口气,甚至被张湖畔这句话给吊起了兴趣。

张湖畔在南海龙宫表现出来的出神入化的作战技巧,长眉真人是记忆犹新,如果能跟张湖畔切磋一二,对于他而言绝对大有益处。

张湖畔见长眉真人目光闪烁。蠢蠢欲动,知道长眉真人动心了。

“仙君折煞我也,长眉有幸目睹仙君神乎其神的战技,真乃宗师风范,长眉向仙君讨教还差不多。”长眉真人谦虚道。

“哈哈,真人过谦了,本座今日来就单单跟你论剑之道,真人莫非认为连剑道都不如本座吧?”张湖畔激将道。

要说单单剑道,长眉真人自认不输任何人,张湖畔虽然在南海底表现出了极其利害地战技。长眉真人却不认为单单论剑道会输给张湖畔。所以长眉真人闻言,两眼顿时射出利剑般的目光,整个人犹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张湖畔暗暗赞叹,果然不愧为剑道宗师级人物,剑未出鞘,却已经到处是剑。

不过,可惜啊,可惜,剑道终究比不得武道。武道至极。所有手中之物皆可化剑,手中之剑也可化万物。剑道至极,所有之物皆可化剑。却无法化剑为万物。武含剑,剑却属武,武道注定比剑道高了一个层次。

张湖畔由武入道,又融合了上古巫祖、齐天大圣的战斗技巧,可以说武道已经出神入化,他可化刀为剑。也可化剑为刀。而长眉真人虽然剑道已有成就。却拘泥与剑道,刀到了他手中便是剑。剑到了他手中仍然是剑,变化终究比不得张湖畔。

张湖畔之所以敢与长眉真人论剑,便是看穿了这点,而他有信心劝服长眉真人也正是归于这点。剑主攻杀,开始修炼进步神速,战斗力强,但越到后面,便越受剑的束缚。可以说成也剑,败也剑!只有超脱与剑,再回来驾驭剑,才是突破剑道束缚,真正得证大道的不二之法。

长眉真人不服,便与张湖畔论起了剑道。长眉真人的剑道乃是就剑论剑,张湖畔的剑道乃是跳出了剑之框框,以全局者之角度来论剑。

术有专攻,业有专长,武道虽然比剑道高了一个层次,但长眉真人乃剑道奇才,张湖畔如果不是由巫祖和孙悟空的战技参悟了武道精髓,单凭他数百年地武道浸淫要想与长眉真人论剑却也是自找羞辱,如今形势自然不同。

“何谓剑道?”张湖畔猛然问起了最本质的东西。

“万物与我皆

剑就是我,我就是剑!”长眉真人回道。

“哈哈”张湖畔仰天大笑,道:“真人此剑道,不过是小剑道而已!”

长眉真人闻言,不服,道:“何谓小剑道,莫非还有大剑道不成?”

张湖畔笑着点了点头,道:“我若说出大剑道,真人可愿意归顺本座?”

张湖畔说这句话时自信满满,说得长眉真人心神摇曳,不能自已。长眉真人自从进入大罗金仙之后,就发现了寸步难进,甚至有倒退的迹象,让他苦恼不已!如今听张湖畔之言,虽然有些不信,但若真能让自己突破,张湖畔便是点化自己的老师了,拜入他座下有何不可。

“仙君若能说出大剑道,长眉今后就尊仙君为老师,唯仙君马首是瞻!”长眉真人道。

张湖畔闻言大喜,道:“万物与我皆是剑,剑与我皆是万物,才是真正的剑道!”

张湖畔此番道理说他在论剑,还不如说他在论武道,但万物归宗,剑道的终极便是武道,张湖畔说这是大剑道却也没骗长眉真人。

长眉真人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失声道:“这怎么可以?剑道者,以剑取胜,若化剑为万物,岂不是舍本逐末了!”



张湖畔闻言,脸色一沉,猛地喝道:“何谓正道,取胜者方为正道,剑若化万物可胜化万物为剑,那便是真正的剑道,你钻与剑,却受制与剑,怎么能成就大道。”

一句句话,犹如一棒接一棒的重棒敲在长眉真人的脑袋上,让他两眼忽明忽暗,最终归于迷惑。

张湖畔见状,喝道:“取剑!”

长眉真人闻言取出飞剑,张湖畔也取了把飞剑。

“出招!”张湖畔道。

长眉真人便挥剑出招,招招精妙,无以伦比,让张湖畔叹为观止,暗道真是剑道奇才,可惜却钻了死牛角尖。

张湖畔见招拆招,剑在他手中不停变化,刀、剑、戈、戟、斧……什么合适便变成什么,长眉真人终究局限于剑,比不得张湖畔千变万化,渐渐落了下风。

张湖畔又喝道:“刀!”

说完扔了把刀给长眉真人,刀一入长眉真人的手,便立刻成了一把凌厉无比地剑,仍然如刚才握剑般招招精妙,无以伦比,但刀仍然是剑,因为长眉真人心中只有剑,而张湖畔手中的刀既可以是刀也可以是剑。

长眉真人双眼越来越是清澈,手中的刀变成了剑,又变成了刀,信手捏来,什么合适便是什么,但他钻研剑道,便以剑居多,张湖畔继承了蚩尤刀法较多,便以刀居多。

突然间长眉真人两眼猛地一亮,多年未前进的道行,终于因为脱离剑的束缚,猛地突破了,刀虚晃一招,仰天长叹一声,然后恭恭敬敬地来到张湖畔的面前,单膝跪地,道:“长眉多谢老师指点!”

张湖畔见状,暗暗震惊长眉真人的悟性,仰天哈哈一笑,扶起了长眉真人。

“从今日开始你便是本座的第三位天君,号玉苍天君,这玉苍山便是你暂时的封地,等哪日本座成了名副其实的南瞻仙君,再重新给你划地!”张湖畔道。

长眉真人得了张湖畔地指点,可以说受益无穷,他虽是孤傲之人,但如今对张湖畔却是心服口服,又闻得了天君之位,立刻躬身道:“谢老师!”

张湖畔见长眉真人仍然称他为老师,也不阻止,因为严格上讲,张湖畔确实把张三丰的由武入道的某些概念注入到了长眉真人地剑道之中。

既然已经上了张湖畔这艘船,长眉真人自然一心为张湖畔考虑,因为为他考虑,便是为蜀山派考虑。

两人谈论一番,长眉真人便知道,张湖畔目前正在四处召集人马,于是便道:“老师,长洲茅山派的三位真君,天师道的张道陵真人跟长眉在下界时便有往来,此四人都是人中豪杰,个个道行精深,长眉愿去劝他们归顺老师。”

张湖畔正愁再去何处招人,闻言大喜,道:“如此甚好,本座与你一道前往。如果他们肯归顺本座,本座便都封他们为天君!”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五章 四海龙王聚首

海龙宫,四海龙王济济一堂。东海龙王敖光因为是是雨部统领,位同仙君,故坐首位。他的下方依次坐着西海龙王敖明,南海龙王敖顺,北海龙王敖吉。

四位威震四海的龙王此时个个满脸愤慨,那南海龙王更是目露凶光。

“大哥,你一定要替我做主啊!”南海龙王道。

“三弟莫急,此人既然能一人独挡千军,连三弟和侄子都不是他的数合之敌,估计我兄弟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我等就算上门讨伐也是自讨没趣。”东海龙王道。

“大哥此言差矣,我四海龙宫,兵多将多,我兄弟四人尽起四海之兵,难道还奈何不了他区区脚跟还未站稳的南瞻仙君?”

北卢俱洲乃洪荒猛兽之地,北海龙王敖吉偶尔会与猛兽交手,脾气最为凶暴,故闻言,便嚷嚷道。

南海龙王闻言,两眼顿时一亮,脸露喜色,他请三位龙王到此,目的无非就是这个。

“胡闹,那南瞻仙君乃是陛下亲封的仙君,我们这样尽起兵力攻打南瞻仙君府,不是明摆着要造反吗?”东海龙王双眼一瞪,怒喝道。

北海龙王最怕东海龙王,闻言讪讪地闭了嘴,只有西海龙王闻言,两眼闪过狡黠的目光,慢条斯理地道:“我们四兄弟是怕陛下,但有人却不怕陛下?”

“你是说西方教?”东海龙王脸色有些不悦,反问道。

西海龙王位于西牛贺洲,西牛贺洲是西方教的地盘,西海龙王自然早就被西方教给收服了。而南海龙王因为女儿的缘故。也暗中投向了西方教。这些外人或许不知道,东海龙王岂能不知。

东海龙王是忠君之辈,又身为雨部统领,得玉帝重用,偏偏自己兄弟兼手下的两位雨部神龙却投靠了西方教,他心中可以说滋味百态,如今闻西海龙王竟然提出求助西方教出手,心中自然不悦。

“据闻南瞻仙君非常狂妄,已经得罪过不少西方教地显赫人物。小弟隐隐听说西方教有意对他下手。三弟说起来也算是暗中投向了西方教,西方教总不能坐视不管吧。如果我们再筹集些天才地宝,推波助澜一下,何愁西方教不出手呢?”西海龙王道。

东海龙王暗暗苦笑,如果真这样做,就连自己也算是背叛了陛下,投奔西方教了。

“求助西方教之事再议,依我之见,南海龙宫属雨部,轮不到他南瞻仙君管教。就算三弟占了些岛屿,他南瞻仙君却也不能抽侄子的龙筋,抢尽龙宫宝贝。这事我看还是去陛下那里告他南瞻仙君一状!”东海龙王毕竟忠于玉帝,他也相信玉帝会秉公处理。

西海龙王闻言点了点头,道:“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如若陛下偏袒南瞻仙君,我等再求助西方教也不迟!”

于是四龙王便开始商量上云霄宫告张湖畔。

长洲乃南瞻部洲第二大洲,现由枯木镇守。长洲藏龙卧虎,能人辈出。其中位于长洲东部的郁木山因为茅山派的缘故,在当地小有名气。

三茅真君乃三兄弟。分别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此三人擅长阵法符箓之道。阵法虽然跟云中子、张湖畔相去甚远,但相对于普通仙人而言却也算是很厉害了。三兄弟都是大罗金仙,又兼阵法相助,虽然比不得长眉真人厉害,却也是比普通大罗金仙厉害一些,如果三人联手。就连长眉真人也只好避其锋芒。

“老师。此处便是郁木山了!”长眉真人道。

张湖畔抬头望去。只见郁木山脉山峰连绵,位于当中的三座山峰最为雄伟。高耸云霄。

这三座山峰上怪石星罗棋布,隐藏了厉害的阵法变化,甚至连一些高大的树木也隐隐做了手脚。

“茅家三兄弟擅长阵法符箓,此山暗藏玄机,常人如果不过山门,冒然进入,必然深陷其中不得出来。”长眉真人与三茅真君乃老熟人,向张湖畔介绍道。

张湖畔抬头望山微笑不语,长眉真人见状,暗自骂了声自己笨蛋,南瞻仙君可是阵法第一人云中子的弟子,阵法造诣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估计这山上的阵法玄机早就被他看了个透。

“长眉忘了老师师从云中子上仙,这点阵法自然入不了老师地法眼。”长眉真人道。

张湖畔指了指山道:“三茅真君阵法造诣倒也颇高,可惜布阵太过小气。天地乃是最大的阵法,我们都生活在这阵中。阵法要大成,目光始终要盯住天地,而不能拘泥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此三山峰的阵法布置不可谓不精妙,但却只限于这三山峰,终究少了些威力,如若来一个稍微厉害一些的人物,就算不懂阵法,他硬是要闯,此阵却也不能奈何他。”

长眉真人虽然痴迷剑道,但万道都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到了大罗金仙境界,总能触类旁通一些其他门道。长眉真人闻张湖畔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