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104章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第10题: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第11题:在近代中国社会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001年理科第6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2001文科多选题第7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软弱性”;2001年理科第7题: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文科第22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和动力这一知识点。2003年新民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2004年第6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第7题毛泽东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个概念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2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2方向之二分析题。1992年文科论述题第32题考过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这一知识点;1994年文科论述题第28题:“试述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的三种不同的建国主张及其命运”;1999年理科第35题考过一个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材料题;2001年理科第37题、文科第36题考查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2003年考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关系”的分析题。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1。(2005年单选题第9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    
    【标准答案】C    
    【解析】本题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具体考的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005年分析题第36题)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段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是较容易的一道分析题,是多次反复考过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此知识点是一个难点,考生要理解性把握。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从历年考题来分析,本章过去出题最多,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各种题型都有。本章仍然是2006年考研的重点。    
    本章2006年出选择题的可能性仍然最大,出分析题的可能也很大。本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可以出选择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领导力量”都可能出题。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最容易与“三个代表”和十六大报告中的先进文化联系起来出题。“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出题的可能性很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也是命题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人民民主专政出分析题。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其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B帝国主义势力的强大    
    C封建势力的强大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高峰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B孙中山领导的“二月革命”    
    C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D北伐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从“左”倾到正确的政治路线的转变是在()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4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新路子是指()    
    A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B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加强法制建设D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辛亥革命的失败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    
    7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    
    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非常成熟的革命形势    
    9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代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B是否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密切关系    
    C是否与劳动人民存在对抗性质的矛盾D是否带有革命性和动摇性这二重性    
    10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指出的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    
    A贫农B中农C民族资产阶级D雇农    
    11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    
    A小知识阶层B买办阶级    
    C自由职业者D民族资产阶级    
    1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3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重要思想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4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论人民民主专政》    
    15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    
    A《民众的大联合》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井冈山的斗争》    
    16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观点的会议是()    
    A中共八七会议B中共五大    
    C中共湘赣边界一大D古田会议    
    1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B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    
    C减租减息D孤立地主阶级    
    19中国革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土地问题指示》    
    20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21毛泽东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从娘肚子里带出的先天性缺陷是()    
    A两面性B软弱性C妥协性D动摇性    
    22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参加人员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C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D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2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2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25《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体是()    
    A工农民主专政B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