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上尉的女儿 [俄]普希金 >

第60章

上尉的女儿 [俄]普希金-第60章

小说: 上尉的女儿 [俄]普希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愠龅奶饽浚骸妒烁约捍醋餮≡穸韵螅谖奕ㄖ富铀牧楦小贰薄
  意大利人的眼睛闪耀着,他弹出几个和音,激情地扬起头。然后,从他嘴里和谐地流泻出来,热情奔放的诗句表现了瞬息即变的感情……那些诗句恰尔斯基也还记得,我们的一个朋友从他那儿信手照字面抄录如下:
  诗人信步走,瞪大眼睛,但他却一个人也没有看到;陡然,一个过路的汉子一把揪住他的衣襟……
  “告诉我,为何你漫无目的地游荡?
  你刚刚攀登上高山的峰巅,可又猛回头朝下张望,你又打算向下滑行。对这个明明白白的世界,你看得朦朦胧胧;你将被火般的热情困顿,渺小的事物时时把你吸引,令你激动。天才,真正的诗人可不是这样!
  天才理应飞往天国,真正的诗人有责任唤醒世人,慎择那最崇高的灵境。“
  诗人回答:长风为什么在幽谷狂啸,尘埃滚滚,叶舞风啸?
  波平如镜的海面上的艨艟,为什么却又偏偏渴望长风来鼓动?
  为什么一匹鹰隼,恶毒,沉重,从高山上向下俯冲,飞过宝塔,甘愿栖身在干枯的树墩?请去探!
  为什么苔丝德梦娜偏偏爱上个黑鬼,就像月芽儿爱上夜色朦胧?
  就这样!吻长风、鹰隼少女的心,没有禁令!
  好比那风之神灵,诗人也一样,他想要什么,便带走什么;又好比那鹰隼,四方翱翔,决不向谁请示批准;也好比苔丝德梦娜,为了给自己心灵找个模形,却偏偏把一个黑魔来选中。
  意大利人唱罢不语……恰尔斯基愕然沉默,他被深深感动了。“怎么样?”即兴诗人问。恰尔斯基一把把他的手抓住,紧紧使劲地握着。
  “怎么样?”即兴诗人又问,“到底如何?”
  “了不起!”诗人回答,“说也真怪!
  一碰到你的耳朵别人的思想就立地化成你的神韵,好象你早就孕育着它,爱抚着它,发展着它似的。这么说,你竟然不费吹灰之力,没有冷淡徘徊,没有愁郁不安,那是灵感突发之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呵!了不起!真了不起!“即兴诗人回答道:“任何天才都是不可解释的。一位雕刻家看出隐藏于一块卡拉拉云石中的邱比德并把他带到世上来,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决不是只靠一口雕刀、一把锤子凿掉他的外壳?为什么诗人的思想从他头脑里一下子亮相,就生出四个韵脚并且以同式音步走将出来呢?除了即兴诗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够了解诸般印象为什么交替得这样畅快,为什么个人心头的灵感跟别人从外部的命题之间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我自己正图解释,可终究是枉然。好了!……回过头,我们一起谈谈我初次的演出了。你意下如何?定多高的票价才合适呢?
  切莫使听众觉得太贵,又不要让我个人吃亏方好。据说,卡塔拉尼夫人演出,票价二十五个卢布,对吗?那可是个好价钱呀!……“恰尔斯基从诗坛的高处一下子跌落到帐房先生的板凳上,有些大大的不愉快。不过,他也深知衣食维艰,所以不惜屈身帮衬这位意大利人作锱铢必较的精打细算。这时,意大利人却表现出独吞的贪婪劲头和对钱财天真无邪的爱恋。恰尔斯基因此倒了胃口,于是慌忙止住他,庶几使那由即兴诗激起的兴奋情绪不致丧良殆尽。得意忘形的意大利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面,领着他穿过走廊,走下了楼梯,对他深深鞠了几个躬,发誓对他感激不尽。

  第三章
  票价十卢布,七时开演。演出海报
  ××公爵夫人的厅堂借给了即兴诗人作演出之用。台子搭好了。并放了十二排椅子。演出的那天,晚七点钟,厅堂里点上灯。厅堂大门口一张小桌子旁边坐下一位长鼻子老妇人,头戴饰有折损的羽毛的灰色帽子,十个手指头戴着指环。她出售门票,也收票。台阶上站着几名宾兵。听众开始陆续来到了。最先到场的一个是恰尔斯基。为了演出成功,他参与做了许多事情,此刻想见到那位即兴诗人,以便问他,是否一切都满意。在一间耳房里他找到了意大利人,那人正焦急地看他的表。意大利人一身登台的打扮,全身上下一身黑。衬衫的花边领子露出来,露出的脖子白得出奇,跟那又浓又黑的胡须形成鲜明的对比。蓬松的鬈披散披下来,遮住额头和眉毛。这所有的,恰尔斯基觉得大煞风景。眼看一位诗人打扮成草棚戏子,可确实不大顺眼。他短短交谈几句就回到客厅里。那儿人越来越多了。座位很快坐满了漂亮的女士们。男人们挨肩擦背站在台边、墙根和后排椅子的后面,挤紧着形成一个框子的形状。乐师们搁置好乐谱架子,占在戏台两侧。台子中央摆下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摆个大瓷花瓶。听众很多。大家不耐烦地等着开演。终于,七点半钟一到,乐师们便忙碌起来,拿出提琴弓子,奏出歌剧《唐克列德》的序曲。大家坐下,静了下来。待到序曲最后几个音奏响……即兴诗人上台了。震耳欲聋的掌声从四方八面爆发出。他深深地行了几个鞠躬礼,走到台口。恰尔斯基担心,最初一刻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那人一身着装,他本觉得非常难看,这时他发现,对公众倒并没有这样认为。即兴诗人站在台口,在众多的烛光、灯光的照耀下,他脸色显得惨白。恰尔斯基又觉得,此人身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笑之处。掌声落下来,谈话停止。意大利人用蹩脚的法语开口说话,请求在座的各位出几个题目,请将题目写在特制的纸条上面。这是个请求出人意外。大家默然面面相觑,谁也不站出来回答一句。意大利人等了一会儿,用胆怯和恭顺的嗓门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请求。恰尔斯基站在台跟前,心神不宁,他预感到,他必须插手打个圆场,只得由他动手来写题目了。果然,早有几位女士盯着他,并且叫唤他,先是轻轻地叫,接着,叫声越来越大。一听到他的名字,即兴诗人便用眼睛搜寻,在自己的脚下找到了他,递上一枝铅笔,一张纸条给他,对他友好地微笑着。在这出喜剧中间扮演一个角色,对恰尔斯基来说,实在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了。他从意大利人手里接过铅笔和纸条,写下了几个字。意大利人从桌子上取下花瓶,从台上走下来,把花瓶捧到恰尔斯基面前。恰尔斯基把题目丢进瓶子里。他做出的榜样起了作用。自以为有责任的两个文艺编辑各自写下一个题目。拿波里公使馆秘书,还有另一个前不久旅行回来、开口不离佛罗伦萨的年轻人,也都把折叠的纸条放进瓶子里。最后,一个长得不漂亮的姑娘,在他母亲怂恿下,眼眶里噙一滴泪水,用意大利文写了几行字,递给了即兴诗人,她的脸红到了耳根,女士们默然望着她,嘴角浮现的冷笑让人难以觉察。即兴诗人又回到台上,把花瓶放到在桌上,从瓶子里一张一张拈出纸条,出声念出每个题目:
  钦契家族。庞培城的末日。克列阿佩特拉与她的情夫们。牢房里看到的春天。塔索的胜利。
  大家毕恭毕敬的意大利人问道:“恭请尊敬的诸位吩咐:是鄙人自己从这几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呢,还是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抽签!”人群中一个人说。“抽签!抽签!”听众都重复地叫嚷。即兴诗人再次走下台来,手里捧着瓷瓶问道:“请抽签,哪位请便?”他恳求的目光扫过前几排座位。光彩夺目的女士们没有一个人动弹。即兴诗人不习惯于这种北方人的冷漠,显得很难过……突然,他看到那边厢一只戴白手套的纤手举起了。他灵活地转过身,走到第二排靠边的一位年轻的大美人面前。她毫不慌张地站起身,大大方方将一只娇嫩的小手伸进瓶子里,把一张折叠的纸条拈了出来。“请打开来念一念。”即兴诗人对她说。美人展开纸条,出声念道:“克列阿佩特拉和她的情夫们。”
  这几个字念得很轻,但厅堂内很静,因而每个人都能听见了。即兴诗人向这位国色天香的女士深深一鞠躬,表示非常感激的随后回到台上。“女士们先生们!”他面向观众说,“抽签业已决定了我即兴诗的题目已由抽签决定了:《克列阿佩特拉和她的情夫们》。
  我诚恳这位出题目的大人解释一下他的原意:这儿指的是什么样的情夫,因为伟大的女皇有许多情夫。“听了这句话,许多男人大笑。这让即兴诗人有点慌张了。“我想知道,”他接着说,“这位出题目的大人是哪个历史事件?……如果他不惜赐教,我将衷心感激。”
  谁也没有出面回答。几位女士的眼睛转到那个受母亲指意写了题目的不漂亮的女郎身上。可怜的姑娘觉察到了这种的态度不怀好意,因而心慌意乱,睫毛上早已挂上了泪珠儿……这个场面,恰尔斯基难以忍受,他立刻转向即兴诗人,用意大利语说道:“这道题是我出的。我指的是阿夫列里。维克多。他写过,似乎克列阿佩特拉曾经规定,她别人的死亡就是爱情的价值,并且,似乎也真的出现了不怕履行这个条件的她的美色的倾慕者,后来也没有防止……不过,我看这个题目很难做……
  我想你还是另外外挑一个吧?“
  然而,即兴诗人业已感到神明投体……他示意乐师们奏乐……他的脸色可怕地发白,浑身战栗的就象打摆子一样,一双眼睛燃烧着奇异的火光。他用手把垂下额头的黑发拢上去,掏出手绢擦一擦高高的额头上冒出的汗珠……然后向前跨了一步,双手在胸前抱成十字……音乐停止,即兴诗人的朗诵开场。
  皇宫里灯火通明,歌手们正在合唱,长笛、竖琴音乐婉转悠扬。女皇抬眼一望,朱唇半启,豪华的酒宴便满座生辉。臣仆们的心都朝向至尊的御座。突然,女皇手持金色的酒浆,垂下美艳的头,沉思凝想姿态万方……
  豪华的酒宴仿佛昏睡过去一样,大家静默。歌手们停止歌唱。女皇又抬起头来,神清气爽,接着,她开口说道:获得我的爱情,你们就会快活无量?
  好!这个幸福你们可以买去……
  我必须告诉你们;你们与寡人之间我可以恢复平等的关系。有谁情愿来到这个爱情的市场?
  我要拍卖我的爱情,说吧!在你们当中,有谁胆敢押上生命作价钱买我一晚?
  圣旨下——臣仆们全都一片恐慌,同时又欲火中烧,心儿战慄……
  她倾诉着羞怯的嚅嚅絮语,冷冰冰的脸上显现出不加掩饰的欲望,鄙睨一切的目光掠过四周围对她无限敬仰的儿郎……
  忽然人群中站出来一个人,随后又走出两个。他们的举动真够英勇,眼睛雪亮。女皇向着他们直起身;交易业早已谈妥:他们一共买去了三个夜晚,合欢床招唤着死亡。
  此刻三个人站立不动,祭司们为他们祝福,祈祷上苍,从一口宿命的坛子里,三人抽签决定依次轮番,第一名是福来伟,他是个智勇的武将,在罗马军中服役多年,头发业已斑白,他不堪忍受平庸,老婆瞧不起他伟然男子正正堂堂;他却甘愿委身于这魂销魄荡的勾引,好比战场上的激斗一样。第二人名叫克里顿,年轻的学者,他在伊壁鸠鲁的丛林中成长,是赫利达、阿芙罗狄黛、阿木尔的仰慕者和歌手。第三人,他的美名没有万代传扬,一个小青年,看他一眼,想他一想,都会觉得可爱非凡,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