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张春桥传 >

第34章

张春桥传-第34章

小说: 张春桥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书店代表:“中国书店现在不收古书。有些学校在烧古书,认为古书没有用了。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满楼道都是书,我们拉回了几车。不少人家在烧字画。”

  造纸厂代表:“我们已收来了不少古书,有些已经化浆造纸。还有很多古书堆在那里,当作造纸原料。北京师大刘盼逐的古画,也送进了造纸厂。通县纸厂已收到几千吨线装书!”

  北京图书馆代表:“我馆清理了书库,已有不少书送入造纸厂。”

  红卫兵代表:“大作家郭沫若不是说,恨不得把自己过去写的书都毁之一炬。毁之一炬,就是烧书!”

  戚本禹:“秦始皇焚书是有道理的。商靹也焚过书。他们代表新生产力么!他们焚书是为了统一思想……”

  戚本禹的话,为焚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红卫兵们壮胆。

  北京吹什么风,上海掀什么浪。

  上海铁道医学院的红卫兵高举红色大旗,杀进“封资修大本营”,勒令上海图书馆领导交出所有书库的钥匙。他们拿钥匙干什么?为的是要杀进书库“扫四旧”——烧书!

  张春桥得意了。他推波助澜,说了一句具有很大煽动性的话:“上海图书馆的书那么多,真正有用的不过一架子!”

  北京一批红卫兵杀进上海,冲到徐家汇。他们看见徐家汇大主教堂尖屋顶上的十字架,气急败坏:“红彤彤的上海,怎么能容忍黑色的十字架?!”

  他们冲进了天主教堂,居然把英文打字机当成“间谍”的“发报机”!

  就在砸掉十字架、削去尖屋顶的热火朝天的时刻,红卫兵们听说,在徐家汇天主教堂旁边,还有个“毒草库”——徐家汇藏书楼,马上朝那里冲去——上海图书馆锁上了大铁门。

  徐家汇藏书楼关紧了那扇小门。

  好不容易,才算躲过了这场焚书的危机。

  一九六七年四月起,徐家汇藏书楼开门了,一群又一群挂着红袖章的红卫兵、造反派来到那里。他们不再是来烧书,却是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查阅发黄了的报刊杂志。他们的目光,甚至把旧报纸上的每一条“启事”都一一审视一番。这一回,他们把徐家汇藏书楼的旧报刊,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掀动着发脆了的书页,唯恐破碎了一角……

  不光是上海的红卫兵、造反派涌向徐家汇藏书楼,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造反派也千里迢迢奔赴那里。

  一时间,“新北大”、清华“井冈山”、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各式各样的介绍信,递到图书管理员手中。

  红卫兵、造反派们怎么忽然对这座“毒草库”产生了兴趣?

  又是北京一阵风,上海一阵浪!

  北京的风,是康生刮起的。

  一九六六年九月,康生向中央写报告,诬陷六十一人有“坚决反共的叛变行为”,一手制造了“文革”中的重大错案,即“六十一人案件”,把一批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入团的老干部定为“叛徒集团”。

  康生明知在“革命”前,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这六十一人出反省院的情况是审查过的,一直认为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由于这六十一人出反省院是以刘少奇为酋的北方局决定的,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批准的,而这六十一人在解放后有二十二人担任了省委书记、副省长、中央机关副部长以上的领导职务。康生深知,一旦把六十一人定为“叛徒集团”,就可以扫除一大批政治对手,可以藉此打倒刘少奇、张闻天。

  精于权术的康生明白,光靠他写的报告,未必能够推翻党中央原来对六十一人的结论。于是,他“发动群众”,把“抓叛徒”的风声泄漏给红卫兵、造反派。

  由于那些“反共宣言”、“脱离共产党声明”都是登载在解放前的旧报刊上,于是,拥有众多旧报刊的徐家汇藏书楼,顿时成了红卫兵、造反派们抓叛徒的战场。

  其中,最积极的,要算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批红卫兵了。大抵他们仗着“地利”

  ——他们住在上海交通大学,离徐家汇藏书楼不过一站多路,便成天泡在藏书楼里。

  不过,西安交大的红卫兵,是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社会科学实在太不在行。

  他们就连“民国二十四年”是公元多少年都不知道!他们要求葛正慧给予辅导。

  葛正慧真的给他们以辅导:他拿出了“民国二十四年”前后的《申报》、《立报》,提醒他们看得仔细一些……

  西安交大的红卫兵吃惊地发现,在这些旧报纸上,居然出现很熟悉的名字——张春桥!

  《明星》、《金线泉边》、《一个关里人的纪念辞》……一篇又一篇文章,都署名“张春桥”。

  “这个张春桥,就是现在的中央文革首长张春桥?”红卫兵在惊讶之余,问葛正慧。

  葛正慧点了点头。

  他转身进入书库,拿出了“炮弹”——一九三六年三月的《大晚报》,放在红卫兵面前。

  葛正慧指着那篇狄克的《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说道:“这篇文章很要紧,你们好好看一看。”

  在葛正慧的“辅导”之下,红卫兵用带着敌情观念的目光,把那篇文章扫视了好几遍,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们又请求葛正慧“辅导”了。

  “约瑟夫是谁?”到底是工科大学生,对开头的一句话就看不懂。

  “约瑟夫就是斯大林。那时候,称马克思为卡尔,列宁为伊里奇。”

  “田军是谁?”

  “田军就是萧军。”

  “萧军是谁?”

  “当时东北的青年作家,《八月的乡村》就是他写的。”

  “《生死场》是谁写的?”

  “萧红。”

  “萧红是谁?”

  “萧红是萧军的妻子。《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都是得到鲁迅的推荐、支持,才出版的。你们可以查一查《鲁迅全集》,那上面有鲁迅为这两本书写的序言。”

  葛正慧耐心地“辅导”着西安交大的红卫兵。

  当红卫兵读了鲁迅为《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写的序言,葛正慧又进一步“辅导”他们读《三月的租界》和《〈出关〉》的“关”》。

  自然而然,红卫兵们问:“狄克究竟是谁?”

  葛正慧轻声地说:“狄克就是张春桥!”

  “真的?”

  “千真万确!”

  红卫兵们第一次听说,张春桥原来是这么个人!

  他们从多次的“辅导”中,知道葛正慧颇有学问,相信他不会说假。

  红卫兵们的本意,是要在徐家汇藏书楼抓“叛徒”,不料却抓了个攻击鲁迅的“狄克”。

  西安交通大学红卫兵全文抄录了关于“狄克”的材料。葛正慧在微笑中,把“炮弹”交到了红卫兵手中。

  “狄克=张春桥”,悄然在红卫兵中“扩散”……

  另一支兵马杀进藏书楼

  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另一支兵马杀进徐家汇藏书楼。

  虽说也是年轻人,挂着“上海文艺界造反司令部”的鲜红袖章,但显然要比西安交大的红卫兵的水平要高得多。用不着辅导,他们就已经知道“蓝苹=江青”。

  这支兵马来自邻近徐家汇藏书楼的上海红旗电影制片厂,名唤“红影绢”。他们怀着一颗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英勇旗手”江青的赤诚忠心,前来查阅三十年代影坛报刊,编写《电影戏剧四十年两条路线斗争纪实》。

  他们在穿过徐家汇藏书楼那扇小门之前,对于“英勇旗手”诚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他们的心目中,将要编写的《电影戏剧四十年两条路线斗争纪实》,红线的代表人物是江青,黑线头目则是“四条汉子”。他们步入徐家汇藏书楼,就是为了查找“红线”怎样斗“黑线”的历史资料。

  他们几乎已经能够熟背《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林彪在《纪要》中,对江青作了高度评价:“她对文艺工作方面在政治上很强,在艺术上也是内行。”

  他们也记得,一九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陈伯达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中,对江青的赞扬:“江青同志是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江青同志是‘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革命的,有三十五年的斗争历史。江青同志是我党的好党员,为党做了很多工作,从不出头露面,全心全意为党工作……”

  面对这样的权威性评价,他们心目中的江青形象,如同他们厂里巨幅宣传画所画的那样:穿着军装,手持鲜红的语录,背后是哗啦啦飘着的革命大旗……

  然而,这群年轻人在藏书楼里懵头转向,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查到江青三十年代鲜红的历史。

  他们请求葛正慧当书山报海的向导。

  葛正慧当然满口答应。

  不过,对于这几位读者,用不着像对西安交通大学红卫兵那样的辅导氏葛正慧不动声色,只消把一颗颗“炮弹”搬出来,放在他们的面前,就可以了。

  《电通画报》、《大公报(星期影画)》、《大晚报》、《申报》、《青春电影》、《时事新报》、《民报》、《中央日报》……葛小慧来回搬运“炮弹”,忙得满头是汗。

  初是惊讶,继之疑惑,进而沉思,终于怒形于色。“红影组”的年轻人们,万万意想不到,蓝苹当年竟然是那样的角色。

  历史最诚实。历史无法用油彩化妆。那些三十年代众多的报刊,活生生地勾画出当年的蓝苹形象。

  “红影组”恍然大悟:三十年代的电影演员蓝苹,才是本色本貌,六十年代的“中央文革”第一副组长江青,倒是浓妆艳抹的演员!

  蓝苹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曾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红影组”的年轻人们只是看看那些报道的大标题就已怵目惊心了:

  《蓝苹在电通时代的五角恋爱》;

  《为来为去为了一个宝贝的蓝苹,影评人唐纳二度自杀蹈海获救》;《唐纳蓝苹交恶原因:蓝苹想出风头,用的是美人计》;《悲剧闭幕 喜剧展开 蓝苹章泯 蜜月旅行》;哦,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英勇旗手”的真实形象!

  “红影组”的组员们面面相觑,那本《电影戏剧四十年两条路线斗争纪实》不知该如何下笔!

  有人秘而不宣,有人避而不谈,也有人挺身而出,准备“炮轰江青”。

  就在这时,北京电影学院司徒某某一彪人马,也穿过那扇小门,进入藏书楼。

  他们也是为了收集江青在三十年代的“光辉事迹”,把照相机对准一页页发黄的电影画报……

  也就在这个时候,游雪涛小组的触角,伸向了徐家汇藏书楼。

  一九六八年的“四·一二”炮打刚刚过去,游雪涛的眼睛,便盯住了徐家汇藏书楼那扇小门。北京电影学院的这班人马到得最晚,却最早被“扫雷纵队”发觉—

  —因为“扫雷纵队”的密探进入藏书楼之际,司徒某某一伙正在那里翻拍照片。

  紧急情报立即送到游雪涛手中。

  这一回,游雪涛并不急于下手抓人。他派出一个姓朱的密探,与司徒等人混在一起,朱某是上海电影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