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809-天使魅影 >

第9章

3809-天使魅影-第9章

小说: 3809-天使魅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法国的三代人见证着苏菲·玛索的成长,见证着一朵娇艳的花绽放;一个春天的历程。她的美在光影中游移。从《初吻》中的乍解风情,到《卢浮魅影》中的妖媚惑人,十年弹指,苏菲的身体在水银灯下尝试着美在各个年纪的各种可能。十余岁的艳且清,如莲花初出水;二十余岁的艳正明,如玫瑰正凝露;三十余岁的艳已无须多言,唇启间,眸回间,暗室芝兰,香自心生。


第6章 化身千万,一以贯之说谎的女人(图)

  “我是撒谎大王,撒的谎天衣无缝。时不时一天几次,事先想好或者不假思索,我瞪着又圆又亮的眼睛撒谎。”如果采访过苏菲·玛索的记者听到她竟然毫无顾忌地这么说话,不知会不会惊得背过气去。好在,这并不是苏菲在答记者问,而是她在自传体小说《说谎的女人》中作的总结。  2002年,北京出版社推出了苏菲·玛索的自传体小说《说谎的女人》,中国的读者见识了这位国际美女靓丽而富有深意的文字。全书共4万余字。苏菲·玛索用意识流的笔调,把她生命中值得纪念的事一一道来。有意思的是,涉及情感经历时,她把所有恋人的名字都略去,全用“他”来代替……这本书早在1996年就已在巴黎上市,整个过程十分低调,直到有记者就这本书采访她本人时,法国读者才醒悟过来:原来苏菲·玛索这个美女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呢!  在《说谎的女人》里,苏菲·玛索把自己化身为一个20岁左右、玩世不恭的女演员,不停地跟导演和男友怄气。对这个可能产生歧义的书名,苏菲·玛索说,她是精心考虑过的:“第一,题目短;第二,符合人物身份。这是一种随笔的写法,涉及一个人在20岁时碰到的种种问题。”  “我全身裸着,几乎一丝不挂,感到头痛得紧,我呆愣在那儿,不知从何开始。”苏菲·玛索在《说谎的女人》的开头这样写道。  在这本书中,她是被捆住了翅膀的天鹅,只能拾起别人遗落的羽毛,耐心地为自己编织一副翅膀,回到美妙的天空;她有着一双忧郁的眼睛,即使在笑,也暗藏愁容,看似柔弱,却又非常坚强。  除了爱说谎,她也剖析自己的心理,也谈起单调的童年、刚出道饰演的角色、内心的孤独、起伏的恋情以及前往好莱坞发展的企图等。  苏菲·玛索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形象,这些人一个个存在于她的思想中,让她完美,又一点点把她撕裂:“我把自己的故事稀释在模糊不清中,把它拆碎,七混八搅,因为我不相信有开始或结局。”“让我这般疯狂吧!以自己的真诚方式过活,我只想直觉表达我的心。”这样也好,丰富的想像力是她创作的源泉,很多人做不到的,她做到了,而且做得接近完美。苏菲·玛索演电影与自己拍摄电影,都对她的写作大有裨益。她说:“我通过拍片,积累了观察人的经验,学会了细腻的人物描写。”尤其是描写平常女子。  其实,苏菲·玛索何尝不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呢!遇到举棋不定的事情,她也会后悔。她所达到的高度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处不胜寒”。她属于法国,在所有法国人的眼皮底下生活,这不能不让她产生压力,也许,在接受荣誉的时候,也要接受它的姐妹——流言。“所以我不断说谎,害怕遭到上天的惩罚,也就是害怕众人的眼光与评断,我尽量表现乖巧的一面。”   从小说精致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苏菲·玛索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是孤独的。在接受《巴黎竞赛镜报》专访时,她说自己对伦理、说教有点怀疑。为写这本小说,她花费了4年的时间。一个大红大紫的女人,还能因孤独而写一些真诚的文字,这的确很难得。  《说谎的女人》表达得非常彻底,更接近一个女明星的本色。几乎是口无遮拦,苏菲·玛索不介意得罪那些喜欢她的观众,甚至为自己“撒的谎天衣无缝”而洋洋得意。这就是一个小说家所拥有的权利,不管你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福克纳说得好,只要故事情节需要,作家可以动手抢劫他的母亲。在《说谎的女人》里,苏菲·玛索不再是个女明星,不再需要注重外表形象,她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可以一天几次不顾羞耻地用迷离的眼神去勾引那些一本正经的男人。这大概就是苏菲·玛索之所以热爱写作的缘故,她轻吐粉红色的获救之舌,滔滔不绝,自由地谈论着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一切。  “一误再误,那是我想装成另一人,结果反而露出本性。我在揭示虚假做作的同时,在不经意间,在一秒钟里,倒回复了自我,更深层次的自我。”  苏菲·玛索是把她的第一本书当文学作品来写的,书的包装也遵循正规文学书的路子,通篇都是文字,不附一张照片。这不是影迷们想看的明星自传,而是一本小说,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只有零缎碎锦般的文字絮絮而下。她的文字极好,充满奇思异想,妙语连珠,又敏感、细致,有点厌倦,实在不像一个女明星的手笔。这些文字是水在流动,迟疑缓滞,在前一秒与后一秒中留了很大的空隙,让读者细细咀嚼、感受。但在灰绸般的倦懒之中,不时有锋刃的光,“生死”之类的字眼常在猝不及防处跳出来,像是什么,就像苏菲·玛索的神态:无谓着无谓着,忽然裂帛一般,变故骤起。  这样的文字,最像《云上的日子》中那茫然行走的女子,只是更有活力一些。她的思绪时常高高地飞扬,但还有风筝之线拴牢。“这不是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苏菲·玛索承认,“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最个人化的东西。”说是谎言,“混乱中也有迹可寻”,在这一本用4年写成的书里,我们看到一个现代女子的有所把握和无从立足,惶然,而又安然。  苏菲·玛索用说谎的方式,赢得自我的空间,她的独特和美丽,使她像一把心火,永远燃烧在闪亮的星空之中。


第6章 化身千万,一以贯之18年爱情长跑(图)

  有人说,苏菲·玛索与安德烈·祖劳斯基的结合,是美女嫁给了才华。这种对爱情的评价也不无道理。  “苏菲·玛索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最聪明,也是最棒的演员,就像看到好书,去过好的餐厅,想要向朋友推荐一样。”她的亲密爱人、著名电影导演安德烈·祖劳斯基这样公开地对人们说。  说到安德烈·祖劳斯基的影响,苏菲·玛索说:“我至今仍然记得他的话:‘你应该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轻快舒服。’他说得有道理。”  两人1984年相恋,一谈就是十几年,至今没有举办婚礼。苏菲·玛索认为:“不结婚是维持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这在对爱情与婚姻朝三暮四的影视圈,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是的,没有谁比祖劳斯基更了解苏菲。在他们相守的漫长岁月中,共合作了4次,从《狂野的爱》(1984年)到《情欲写真》(2000年),安德烈·祖劳斯基塑造了苏菲·玛索近20年的历程。在第4次合作时,苏菲·玛索早已进军好莱坞,但是当安德烈·祖劳斯基要拍《情欲写真》时,她义无反顾地推掉了很多高额的片约,去支持安德烈。  在很多人看来,苏菲·玛索与安德烈·祖劳斯基合作非常默契。为了共同喜爱的事业,两人在家庭之外的交流、合作显得和谐美好。苏菲·玛索认为安德烈给演员非常多的空间,非常多的尊重,是演员能碰到的最好的导演。亲密爱人一同工作,对两人来说是优点也是缺点,苏菲·玛索认为这样很好,因为默契十足,给个眼神就能了解对方的想法,但祖劳斯基觉得太亲密了反而会对工作伙伴造成压力,所以,两人到了片场,会顾及工作人员的感受,刻意保持距离。两人合作向来公私分明,“分别进片场,让工作人员觉得他们只是导演和演员,不是情侣”。  《情欲写真》把他们的挚爱交融在一起。安德烈说:“好演员要和好影迷分享。”这时的苏菲·玛索像一颗成熟的果子,眼里有了成熟女人的深邃和妩媚的风情,生动又不失深刻,这一切被她的爱人及时捕捉到,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在《情欲写真》里,苏菲·玛索升华成了一个美丽的女神。  有人问苏菲·玛索是否“传染”了祖劳斯基作为艺术家的很多素质,她以一种感恩的语气说:“提起安德烈,我就像进了一所名校,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我从来都不是他的学生,他却始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他在指导别人时显得那么优秀,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一起工作,就像经历一次神奇的探险。他富有个性,也善于理解和倾听。当我拍第一个短片的时候,第一天进行得很不顺利,他鼓励我说:‘我了解你,坚持下去,肯定行!’随后,他教给我很多技巧。”  在片场看着心爱的人受累,祖劳斯基的感受一定很复杂。不过他还是喜欢跟苏菲合作,他骄傲地说:“她是这个年龄段最棒的演员!我拍戏当然要跟最棒的合作。”  相对于祖劳斯基的影片,大众更好奇的是他与苏菲·玛索为什么不结婚却能热恋这么多年。  苏菲·玛索强调,他们两人不断改变,不断成长,发现对方的变化,是最大的喜悦。  两人从认识到现在,一直都有说不完的话,彼此都知道对方心中有很多秘密,想通过拍电影的机会一一挖出来。祖劳斯基说,刚认识时,苏菲·玛索才17岁,但已经拍了《初吻》,成了法国人的偶像。他们首次合作《狂野的爱》,便坠入爱河。  有人说,天蝎座的女子是具有危险性的,她的爱具有毁灭性,而且她知道如何游走在毁灭与重生之间,因为她自己可以活得像个男人。但是,苏菲·玛索毕竟还是个女人,仍旧希望被保护。离她最近的就是安德烈·祖劳斯基。  和祖劳斯基在一起,苏菲显得相当宽容,很少使用过激之词。“我们两人个性都很强,经常有小斗嘴。当然,这也成了生活情趣的一部分。这正好磨练了我们的忍耐力。”每次吵得不可开交时,多是年轻的苏菲·玛索做出让步。她在这时把他当“老人”看,而这位“老人”执拗得像个孩子。苏菲·玛索曾经表示:嫁给摩纳哥王子恐怕都比和安德烈·祖劳斯基生活在一起容易。其实,这份“不容易”是她自找的。她觉得和一个年长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好处多多,“他对别人更感兴趣,受到的约束更少,而且更有思想”。他们互相交流,彼此补充,爱情确实会使人变得更美好。  苏菲·玛索对安德烈·祖劳斯基的评价一向非常温暖:“祖劳斯基成熟稳重,懂得不断追求进步,还有带动气氛的本事。他给了我纪律、秩序的观念。我们彼此尊重,在绘画、烹饪、服饰、颜色等方面有共同的兴趣,也不缺分享、聊天的话题。”安德烈·祖劳斯基则说:“我们维系这段感情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我还活着。”  或许因为是男人,因为年纪更大的原因,祖劳斯基对苏菲的爱情更为专一,他有一种保护神的角色意识。而苏菲·玛索因为年轻,因为自我,她对祖劳斯基的爱情是一种信念,十几年处变不惊,尽管冲动有时也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失去理智,但是她坚持住了,并在这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娱乐圈中坚持了十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