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 >

第167章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第167章

小说: 不称职的兽医 作者:开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的,早晚有一天朝鲜、女真、中原这些地方要连在一起,统一是早晚的事。

  过了一会我打破了这种沉寂,继续我的教学:“分裂只是暂时的,大一统的中国才是长久的,这点大家必须明白,只要有你们在,国家就不会衰亡,只要有你们在国家必然强盛,所以今天你们在这里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能用于将来。别看俄罗斯和奥斯曼这样的国家离我们远但是你们早晚也会象蒙古人一样去征服四海,富有四海,一个国家和民族必学要有雄心和野心,去不断的扩张,再扩张,让我们国人的足迹踏遍整个天下,让四海的番夷都臣服于大汉的天威!”

  教室里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我的发言,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作为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战斗,是征服,在这一点上我从来不遏制他们。什么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那是蒙外国人的,任何一个明眼的人都知道只要中国的国立强盛了,绝对不会干心做老二,即使我们热爱和平可是别人也热爱和平么,和禽兽说话必须用枪炮,和君子交谈我们才能坐下来说。

  “但是!”我话锋一转,众人也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居安思危,假如我们仅仅满足于现状,没有长久的打算,那么俄罗斯或者是奥斯曼有一天也会变成蒙古人一样来奴役我们,包括皇太极在内,不要以为我们打了几场胜仗,就忘乎所以,这几场仗皇太极根本就未伤筋骨,虽然他的领地减少了,但是某种程度上这对他是一种好事,可以集中兵力,不再像从前那样将兵力分散在辽阔的地域上,以辽东目前的生产能力来看,再加上他这次从中原掳掠的人口,支撑他的军队应该不成问题,试问有一天皇太极也有了火炮,再加上他强大的骑兵,你们还有把握战胜他么?”

  我的质问确实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自从北京一战以后,军队里轻敌和狂妄的情绪在逐渐抬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一般,事实上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和任何一支部队硬碰硬的打过一场仗,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军队能否承受这种压力和打击,一旦失败会否一蹶不振。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给军队带去的是太多的投机取巧,是太多的钻营和利益,部队缺少一种气质,能顶硬上,不怕死,不计伤亡的气质。这样的部队一旦受到挫折是很危险的,就像惯坏了的孩子无法面对挫折一样。

  如何打造一直胜不骄败不馁的军队是我将来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没有完成这个课题之前,我不会再轻易的派出自己的军队了,那样实在是冒险。北京之战我是占了预先知道结果的便宜,可以说这场仗我作弊了,可是随着这场仗今后历史的改变很有可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历史了,而且是越来越不熟悉,再靠作弊那是很危险的。

  这一堂课我给学生们留了很多作业,这些作业需要他们用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完成,也同样需要我的将领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我需要的是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指挥员和将领,他们需要学会思考,要有文化,要不断吸取经验,要善于总结,善于求变,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对我和对军队中的将领都是一个挑战……

  平壤大学有一条沿江甬道,甬道两侧都是垂柳,此时正值夏日,酷暑下柳荫中江风一吹霎是舒爽,此时我和袁崇焕正在这条甬道上漫步,这是袁崇焕到达朝鲜后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促膝长谈。

  “袁督师,近来一切可好,在朝鲜还习惯么?”我客气的问道。

  “李大人,督师二字就不要再谈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袁某人在朝鲜一切都好,这还要谢谢李大人。”袁崇焕已经没有过去的那种锐气了,对我也客气了几分,或许是时间一长,他不再小窥我了,随着和我的接触他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有对我有敌意了。

  “袁督师说的哪里话,在我心中,在所有朝鲜军民心中,都知道袁督师是被冤枉的,只是为了袁督师和您家人的安全,暂时不便公开您的身份,不过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吧,您的夫人和公子已经在来朝鲜的路上了,相信不久你们家人就可以团聚了。”我笑着说道。

  “什么?”袁崇焕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我,毕竟袁崇焕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自从在北京城外看到崇祯所发的布告后,他就对自己的家人十分担心,尤其是他到达朝鲜后,自己安全了自然会不时地想起妻儿。身为现代人的我如何会考虑不到这一点,统战工作么,一定要做好,这可是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看着袁崇焕那神情我就知道这事做对了,袁崇焕颤抖着双唇一直说不出话来,但是眼神中充满了对我的感激之情,这时他心情确实很矛盾,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想还不如就真的死在北京好,可是那也一样留下骂名,情势将他逼得无路可走,死不足以成大义,活又是苟活,真是生死难择啊!

  我知道这时袁崇焕面子嫩,想开口感谢我,但是又碍于所谓的颜面一时无法开口,我自然是要给他台阶下,于是饶有兴趣的问道:

  “袁督师,你对我刚才提出的那个心脏地带的说法有什么看法呢,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这话正中袁崇焕的下怀,他对我的这个地缘政治学是很感兴趣的。

  “李大人,您不说我也要问,您在课堂上的话似乎没有讲完。”

  “哈哈哈,真是知我者袁督师也。”我哈哈大笑道,的确在课堂上我只阐述了地缘政治学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往深层发展,地缘政治真正的起源还要到二百多年后,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的不断发展和地理大发现的不断深入,才产生了地缘政治学,我现在说出来确实有些超时代了。

  “袁督师说的不错,我将这种理论称之为地缘政治学,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和假设现在拿出来确实有些献丑了,但是我这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讨。尤其是袁督师乃兵法大家,还要您多多指点。”人没有不愿意听好话的,一听我这么说,袁崇焕果然很高兴,在兵法上他确实有些研究,也有些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概和自信。

  “李大人夸奖了,兵法大家袁某不敢当,但是看法还是有一些的,如果李大人不介意那我就直说了!”

  “太好了,我正想征求袁督师的指点的。”我高兴的说道,嘿嘿,不愁你不上钩。

  “那袁某就无礼了,还请李大人见谅!”袁崇焕谦虚了一下就侃侃而谈。

  “李大人说的不错,从地势上看李大人所提出的心脏地带确实是整篇大陆的制高点,可以俯视整个大陆,若是有百万铁骑不愁天下不定,可是李大人也别忘了当年以蒙古铁骑之锐也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原因有二。第一,此处代居住着很多原住民,单靠武力征伐无法持久,战线过长无法维持补给,当年蒙古铁骑停止西征或许原因正在于此;第二,此处心脏地带虽然重要,但也有其缺点,人口、气候等条件均不十分好。这就影响了在该处长期驻军,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原一日不定,我们就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这块庞大的地域。”不知道不觉间袁崇焕已经以一个我军指挥者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

  “袁督师说的真是太好了,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只是没有说出来,怕涣散军心,士气可鼓不可泄,短期看来只是说说罢了,将来总是会有办法的。”袁崇焕如何得知,我并不是急于求成,只是要将这种战略思想延续并且发扬光大,征服中亚乃至欧洲那是将来子孙们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为将来打好基础。

  “也不尽然,李大人提出的这个地缘政治对袁某启发很大,袁某虽然不懂海事,但是也大胆揣度,请李大人不要见怪。”袁崇焕谨慎的说道,毕竟他没有任何军职,说话底气不硬。

  “袁督师说的哪里话,有什么您尽管说,此时就你我二人还有何不可畅所欲言。”我确实很想听听他的看法,他刚才所说的都在点子上,十分精辟,让我不禁暗暗的佩服他。

  “那我就不客气了,其实袁某认为影响未来天下格局的战略地域,并不完全集中在“心脏地带”。如能控制环绕心脏地带的沿海地区,那将足以遏止心脏地带的国家称霸天下的企图,并且进而与之争霸。”

  “什么!”这会轮到我睁大了眼睛惊愕的看着袁崇焕了,把他弄得十分不自在,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有些局促不安。

  其实我之所以惊愕,是因为袁崇焕所说的太接近斯派克曼对麦金德的理论进行修正的“边缘地带论”。二战后,美国就是根据此一理论,在苏联已经控制世界心脏地带的形势下,转而寻求在“边缘地带”建立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以围堵“心脏地带”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

  二次大战后,全球战略形势的实质就是:一方面,苏联占据心脏地带寻求向外扩张。另一方面,美国则沿边缘地带设置重重包围圈和控制力量,阻截和抵制苏联意识形态和制度的扩张。而斗争的中心,则集中在环绕整个心脏地带的边缘地区,即:西欧、巴尔干半岛、中东、伊朗、阿富汗、印度与巴基斯坦,以及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在内的环太平洋沿岸。由于地处边缘地带中部的中东地区恰又是石油的主要产地,因此在这里进行的斗争就格外激烈。事实证明这一理论是十分有效的,美国确实也收到了成效,取得了成果,可是这些由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古人提出来,我不得不佩服袁崇焕的高瞻远瞩,这个时代真是太缺少他这样的能从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战略家了。



  第五卷 惊涛骇浪  第五章 初为人父

  和袁崇焕的对话让我们两个人都受益匪浅,从此开启了合作之路,对于我邀请他在军事学院讲课,他不再拒绝了,欣然答应。我高兴的已经找不到北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信在陆地上我也要采取守势了,获得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后,我不再贪心,而是积极的从山东移民,加大黑龙江流域的人口密度,让那里变成塞外的粮仓和牧场。直到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的军官和士兵(袁崇焕的加盟会大大加快这个时间进程),以及在火器上继续保持绝对的优势,我才打算动用地面部队。

  相反的这段时间里,我会不断的扩建海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苏争霸实质就是陆权与海权之争,苏联持陆权,美国持海权。最终海权获胜,这表明二十世纪总体上海权仍重于陆权。地缘政治学家提出的“陆权”与“海权”概念,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等同于“陆地利益”、“海上利益”。

  在不同的时期这两种利益所占的地位不同。在丝绸之路还畅通的时候,人类当时的航海能力并不强,所以一切都靠陆路运输,尽管这条丝绸之路太长了可是他依旧是贯穿欧亚的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随着蒙古的崛起,丝绸之路随之兴旺,蒙古将路权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至高点,无人能出其右。然而随着蒙古的衰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路权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无论是和东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