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无名咒 >

第22章

无名咒-第22章

小说: 无名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希姆莱,在战败逃走时,则被英军擒获,最后在审讯营中咬下暗藏于口内的毒药自杀。 
十六、超能脂肪植进人体

  一九四二年夏天某日,索比堡死亡营下着很大的雨。伊娃虽然胆大,但仍要在希贝格和普拉夫的陪同下,才敢走进二号营房。 
  当伊娃置身在充满着药水气味的实验室中时,格拉茨正在指挥十名党卫队的军医,替锁在木床上的实验品作最后检查。 
  实验品一共有五十具,全是活生生和犹太青年!他们的皮肤已在精巧的解剖手术下,与身体分离,被人用钉子固定桩上,仿如生物课中的白兔子!可怕的是,这五十个人完全是清醒,他们并未接受任何的麻醉程序,活生生的遭人撕下拆骨,露出血淋淋的肌肉。 
  伊娃不敢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那些犹太人的头部。他们被撕去表皮的四肢,固然可怖,但比起那一张布满血丝,连着一双转动眼球的脸孔来说,就再不是怎么一回事了。 
  实验品的口中,均插着一条巨型的管子,里面流动着一些紫蓝色的气体,渐渐令整个人体亦变成泛着淡淡的紫蓝色,并且产生一种透明粘液。 
  十名军医将几层的超能脂肪薄膜,植进实验品的四肢,然后是胸前和面部。 
  普拉夫轻轻拍一拍呆若木鸡的伊娃肩头,说道:“四号营房正进行完成品的测试。” 
  希贝格一边走去协助格拉茨,一边高声跟伊娃说道:“别忘记穿上你的皮草啊!” 
  酷热的夏天,四号营房却冷得像北极。 
  摄氏零下三十度的气温里,十二名接受过超能脂肪薄膜移植手术的犹太青年,一丝不挂,赤身露体的,站在模拟的冰天雪地中,修理一辆F型三号坦克。 
  “伊娃,你看,”普拉夫指着能够在严寒天气下,仍能发挥劳动力的实验品说:“假如一切进行顺利的话,帝国的大军就可以攻破苏联最前线,直捣莫斯科!现在,我只担心这机会来得太迟。” 
  他讲得没错,在过去一年,元首进攻苏联的“台风战役”节节败退,令二十多万德军战死于冰封的战场上。目前,战事已进入休止期。 
  “假如每一个师团,都由这一种特殊部队组成,我们就可以重张旗鼓,再次与俄国人较量!”伊娃兴奋得像一个小孩子,执住普拉夫的手说。“没错,克服严寒的天气,我们要攻下莫斯科,简直易如反掌!” 
  普拉夫的语气中充满自豪:“让我带你到七号营房,凯特尔负责的实验,亦已经接近完成阶段。” 
  当普拉夫准备推开厚厚的大门时,回头对监视实验进行的党卫队官员说:“将气温下降至摄氏零下五十度,实验报告明早送于我的办公室。”在雪地上修理坦克的犹太青年,由于不懂得德文,根本就不知他们在说什么。” 
  由凯特尔负责的七号营房,跟四号营房刚刚相反,气温高达摄氏五十度。营房中的铺满黄沙,令人想起北非的沙漠。 
  “你口渴吗?”普拉夫问伊娃。伊娃望着一群站在沙丘上劳动的犹太青年,问普拉夫道:“他们上一次喝水是什么时候?” 
  全天候作战兵团 
  背后传来凯特尔的声音:“他们上一次喝水,是两个星期前的事。塞浦路斯的拉卡纳博士,果然是制造人体内脏的天才。” 
  普拉夫和凯特尔陪伴着伊娃,登下一条楼梯,抵达建于营房上的室内了望台,从居高临下的角度,观看那十来个犹太青年,在太阳灯下工作的情形,这一批赤身露体的实验品,在摄氏五十度的酷热天气下,居然连半滴汗也没有从汗腺里冒出来! 
  “上一次实验证明,这批家伙每天只需喝半公升的水,便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到少二十天。”凯特尔看来十分满意“纳粹新人类”的这一个实验环节:“在炎热的北非沙漠,我们的军队不用多喝一滴水,仍可以完全维持最高作战状态,倘若给隆美尔大哥知道,一定会喜出望外!” 
  “我们况可以出一种长期不须补充水分的军人?实在太奇妙了!”伊娃禁不住摇头赞欢道:“难得人工内脏移植人人体之后,不但没有排斥的现象,更顺利循环制造水分供应,真是不可思议!” 
  “没错!”普拉夫激动地挥着手,道:“明天开始,格拉茨与凯特尔就会合作,将两项实验合并,制造出一批全天候的士兵,既不怕严寒,又不怕酷热,可以全天候作战,南征北伐,悉随尊便。”伊娃道。 
  凯特尔瞪着七号营房的黄沙道:“我猜不足半年,俄国和北非就必定会纳人帝国的版图!” 
  伊娃忽发奇想道:“假如能够飞天就更好!” 
  “何止飞天?”普拉夫张开双手,对分开娃说道:“还可以潜水,如何?” 
  “你说什么?”伊娃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有没有听错?” 
  凯特尔尽量压制内心喜悦,道:“伊娃,你为何不要求普拉夫带你到十号营房一看?我担保你会有意外的惊喜。”他一边说,一边走下楼梯,站在人造沙漠之上,调校着一列仪器,将室内的气温升高多十度,普拉夫早已热得满头大汗,拉着伊娃走出营房。 
  新发明与雅利安一型 
  十号营房又是另一个解剖实验室。由于在三号实验室中,伊娃已看过血淋淋的超能脂肪薄膜移植过程,也就对面前的景象早就作好心理准备。实验室中躺着八名完成植入超能脂肪IVB4的犹太青年。他们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被人在胸口上挖出一个大洞,里面插满多种颜色的幼管,由于幼管上染满鲜血,伊娃根本就看不见管子原来的颜色。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将一具形状古怪的古铜色东西,接驳到血淋淋的幼管上。接受实验的犹太青年,脸上木无表情,绝无任何痛苦的反应。 
  “现在植人这批犹太狗体内的,是“雅利安一型。”普拉夫带着伊娃,来到偌大的控制室。隔着一巨型玻璃,室内的人可以清楚看到实验过程。 
  “雅利安一型?”伊娃吸了一口凉气,问普拉夫:“就是那一种可以令人不需要喝水,也可以在酷热天气下生存的新发明?” 
  “对。”’普拉夫道:“不过,还有更新的。” 
  普拉夫带领伊娃,走进十叫营房的地下室。另一项更可怕的实验,正在盏巨型手术灯之下进行。两名胸前缝着一条大疤痕的实验品,刚巧被人将身体反转,伏在手术台上。 
  他们胸前仿似一截大蛇般的疤痕,必定是将自动制造水分的“雅利安一型”植进体内之后,所遗留下来的。” 
  这两个将要接受另一项实验的犹太青年,四肢的皮肤上,满布紫蓝色的脓疱,并且出现溃疡,相信是接受超能脂肪薄膜植进皮层手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换句话说,眼前这两个实验品,已经完成首两项测试,成为能够抵受高温与低温,在全天候作战的“新人类”。不过,更惊人的试验却在后头,两张手术台旁边,分别竖着两具用白布盖着的东西。普拉夫牵伊娃的手,来到白布的面前,将白布拉下。 
  怪东西“奋斗A型’ 
  在伊娃眼前呈现的,是一具金属造的怪东西。它基本上同三个圆筒组成,呈品字形,表面极平滑,在圆筒的反映中,可以看见普拉夫和伊娃的容貌。 
  “推进器?”伊娃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们四个人,果然将糟老头第二本笔记中的设计,成功制造出来?太好了!太好了!” 
  “没错,”普拉夫捧起这一具泛起银白色光芒的怪东西,道:“伊娃,你现在看见的,叫“奋斗A型”,是我与格拉茨合作研制的。” 
  “奋斗A型”,这个编号改得好,用来纪念元首所写的《我的奋斗》!”伊娃点头说。 
  “糟老头笔记中的设计,原来并非天方夜谭。”普拉夫将这一具怪东西,交到伊娃的手上。 
  他们提到的糟老头,当然就是指被他们谋杀,然后埋于后园树下的人类学家海姆教授 
  这五个雅利安青年,初时对笔记中的研究与设计半信半疑,因为海姆教授只不过是名人类学家。几册厚厚笔记中的理论和设计,看来好像科学幻想小说的内容的插图。谁又会想到,在哈兹姆和拉卡纳两位博士的发明所配合之下,不便成功制造出超能脂肪薄膜IVB4,以及人工内脏“雅利安一型”,更加研制成可以移植进人人体背部的“奋斗A型”小型推进器,成为能够飞天的真正两栖战士! 
  一切的研究成果,将会由普拉夫、格拉茨、希贝格。凯特尔和伊娃五个人独占,因为这一项“纳粹新人类”秘密实验的三个始创人,也就是海姆教授、哈兹姆和拉卡纳博士,早已列于不同的“意外”。 
  不出一年之内,普拉夫他们就会将一百名实验品,送往首都柏林,供元首过目。只要元首批准,就会进行第一回大改造,为人类历史写下新的一页。 
  伊娃将“奋斗A型”放回架子上,普拉夫将一条电线插到小型推进器的顶部,然后拉着伊娃扣退数步,再按下连接电线的纽掣,只见三串火焰从推进器的底部激射而出,亮起一股紫红色的异光。就在火焰从排气口冒出的同时。实验室中传来两声慑人心魄的惨叫!锋利的手术刀已割开两名犹太青年的背部,待推进器植进人体中? 
  带气旋逼近 
  两名沦为实验品的犹太青年,又再发出两声令人毛管直竖的惨叫,把我从一九四二年春天的奥地利大格罗克纳山脚,带返捕鲸船的甲板上。 
  晴朗的天气,随着希贝格叙述的一段不为人知大战秘史,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是阴沉沉的天色。船长从驾驶舱中出来,对我与希贝格说:“我们接到报告,一股低气压热带气旋,集结在圣诞岛东酉四百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动,我们的捕鲸船要改变航线已经太迟,必定会进人风暴的范围,但愿我们能及时抵达目的地。” 
  我瞪着海面上的白头浪,再抬头望向黑压压的大片乌云感觉到自己正身处于历史的夹缝中。 
  希贝格那一双仿如死鱼的假眼,在灰潆潆的天色下,依然是出奇地惨白,超龄的独行杀手,走近我说,“我们绝不能葬身于怒海之中,我们一定要查出毒咒的秘密!” 
  “你的左眼……”我鼓起勇气问希贝格:“是在实验中弄盲的。” 
  “没错。”希贝格顿了一顿,答道:“我负责改良“奋斗A型”的排气口设计,不幸在一次试验中,改良的小型推进器气压出现问题,发生爆炸,左眼就此报销。” 
  “拿活生生的犹太青年,进行新人类改造实验,纳粹党真是卑鄙!”我不禁摇头叹息。 
  “当你置身在一个疯狂的年代,人人都以为自己所做全是对的话,你又怎会觉得根本是做错?”希贝格问我:“宇无名,你们这个民族,在六十年代的大革命中,何尝不是自相残杀?” 
  日本少将石井四郎 
  “那一个雨夜,是入夏以来最长的,”希贝格隔着船舱的圆形玻璃窗,眼神再度变得迷惘:“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索比堡死亡营中央的大宅中,伊娃端出香喷喷的牛油蛋糕,还有香浓的咖啡。 
  “看来我们要摆多一个位置了,”普拉夫放下电话听筒,对伊娃说:“不过,我却担心这们远道而来的客人不懂得用叉子!” 
  其余四个人不禁发出连串笑声。他们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