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无名咒 >

第29章

无名咒-第29章

小说: 无名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小型电池灯。 
  “你在这里干什么?”海马威廉问我道。 
  “职业病,”我把体积细小的录像带,插进摄录机:“我要拍下将要发生的怪事。” 
  海马威廉与我都很想知道,查理丹顿如何处置那一批新纳粹党成员,不过,当我与他陪伴着神情肃穆的凯特尔,来到那一部巨型的高速钻探机前面时,便早已忘记这一个问题。 
  这一部高速钻探机,外型好像一具小火箭,前面是一个布满三角的超巨型钻嘴,而在顶部则是一个椭圆形的驾驶舱,里面安装有无数电脑和控制板,五颜六色的信号灯正不停的闪耀。 
  高速钻探机“第三帝国” 
  “欢迎登上‘第三帝国’。”查理丹顿正在监督技术人员作最后检查。矿坑中弥漫着朦胧的烟雾,抬头向这座名为“第三帝国”,可以乘坐四个人的高速钻探机,仿如一头沉睡在岩洞中的怪兽。几条由强力射灯形成的光柱,穿过白茫茫的蒸气,投到这座庞然大物之上,更加形成一种诡异的气氛。 
  “它是道森集团最后的一部钻探机,亦将会为我们完成最后一次任务。”查理走近岩洞旁一座控制台,按下一颗钮掣:“请!” 
  一座升降台从洞顶伸下,刚好容纳四个人。海马威廉挽扶着义父凯特尔,踏上升降台,我则尾随在后,看着写在钻探机坚硬外壳上的“第三帝国”名字,禁不住摇头叹息。 
  “你们的梅丹老太太,对她的元首和第三帝国,依旧念念不忘。”我露出不屑的表情道。 
  “另一部钻探机“元首AH”,已随拯救队队长白熊麦斯在矿坑失踪。”查理踏进升降台的时候说。 
  升降台载着我们四个人,穿过矿坑中的重重迷雾,直达钻探机“第三帝国”的驾驶舱入口。副队长一边按动着控制台上的电脑键盘,一边抬头跟查理说:“SIII与SIV会分别在两个中途站等你们的。” 
  “SIII互与SIV?”我钻进狭窄的驾驶舱道:“查理,你不是说过,这是最后一部高速钻探机吗?”查理并没有立即回答我,只是熟练地坐到驾驶舱的座位上,然后按下控制台上的钮掣,前面和头顶的一列荧光幕即时亮起。 
  “刚才由熊拯队提到的SIII与SIV,是他们用来遥控搜索机械人,”查理按下电脑键盘,发动“第三帝国”,随着一股烟雾,开始滑进没有尽头的地底矿坑:“它们会为我们开路,作先头部队,左边两上荧光幕的画面,就是SIII与SIV在五百尺与一千尺中途站传回来的。” 
  “既然有SIII与SIV,必定有SI与SII吧?”我提起摄录机,把右眼移近观景窗。 
  “当然有,只不过都在矿坑中失踪了,”查理又再按下几颗钮掣:“到目前为目,已有两部钻控机在矿坑中消失,也就是“金刚钻A三”和“元首AH,还有SI与SII两具搜索机械人。” 
  “‘第三帝国’将会是下一部,”坚持要坐在驾驶旁边的凯特尔,语气好像一个慷慨赴义的英雄:“毒咒,我来了。” 
  这高速钻探机突然猛烈地摆,扩音器中传来白熊拯救队副队长的声音:“‘第三帝国’,祝你好运。”查理戴上微型通讯器,对住贴近嘴巴的麦克风说:“多谢你,控制中心。” 
  开启自动导航系统 
  展现在椭圆形驾驶舱外面的,是令人想起宇宙黑洞的漆黑矿坑。“第三帝国”亮起钻探机左右两旁的强力探射灯,但亦只可把能见度推至十五米以内的范围。这一部高速钻控机,当然不会靠肉眼的视力前进,而是凭着安装在机前机后的两支红外线摄像管,将略绿色的画面传回驾驶地几幅荧光幕上。 
  “控制中心,自动导航系统已开。”查理一边按动电脑键盘,一边瞪着荧光幕上闪动的数据,舒一口气说:“钻控机进入自驾驶模式,刚好越过矿坑的入口。” 
  “宇无名。”坐在我身边的海马威廉,拍一拍我的肩膊,令我托着的摄录机量面震动了一下:“你仍有机会走出钻探机的,考虑清楚没有?” 
  “怀疑我临阵退缩?”我漫不经意地回答:“你知不知道这样的问题是一种侮辱?” 
  拍下几个矿坑和驾驶舱中的镜头,我随即按下摄录机的重播掣,肯定拍摄出来的画面十分清晰,方继续拍下去。我虽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黑白的小小窗内,但放在心底的问题,终于忍不住要向凯特尔提出:“石井四郎返回中国东北之后,你们的‘纳粹新人类’大计进行成怎样?” 
  坐在我前面的老纳粹战犯,背着我道:“元首求胜心切,我们的研究和实验只得加速进行,可惜欲速不达,进度相反越来越慢,但纳粹国的灭亡的却越来越快,越来越近。” 
  “宇无名,我叫你滚开的决定是对的!”海马威廉指着我大骂:“老爹,过去的事提来干吗?” 
  “不提又怎样?”凯特尔叹一口气,冷冷地答道:“毒咒还不是一样要来。” 
  焚尸炉飘出黑烟 
  “第三帝国”继续向着矿坑前进,但是这一名老纳粹战犯的声音又再响起,让眼前没有尽头的黑洞变成时光旋涡,把我们再带回二次世界大战未期的一个神秘纳粹死亡营,也就是位于奥地利大格罗克纳山脚密林中的索比堡。由普拉夫、格拉茨、希贝格、凯特尔和伊娃五名向元首直接负责的纳粹年青军官进行的“纳粹新人类”实验,必须加速完成。 
  一九四二年夏末,五个青年目送日本人乘坐黑色大房车,消失在山脚最后一个关卡的关头。他们绝不担心石井四郎少将的“大和完人兵团”,会比“纳粹新人类”更早出现。虽然奉元首之命,他们要向这位天皇特派员,提供改造新人类的资料与技术,但是却保留了极重要的几个环节。石井四郎不能单靠从索比堡带回的秘密文件,改造出飞天潜水的无敌皇军。 
  “石井四郎大傻瓜……”伊娃站在四名英伟的同伴旁,凝着消失在视线中的黑色房车道:“祝你成功,哈哈哈!” 
  格拉茨提起随身的照相机,向副官挥一挥手,命令道:“今天的天气不错,来替我们拍张照。” 
  五个对前景满怀信心的年青纳粹党人,在森林中欢天喜地拍照时,远处突然飘起一股黑烟。 
  “慢着!”普拉夫抬头向那一股从死亡营烟囱吹出来的黑烟道:“问题出现了!”像高塔似的烟囱所连接的地方,是焚尸炉。 
  “排斥作用?”凯特尔露出的失望表情,迅速蔓延到案四个纳粹青年的脸上:“我们要立即想办法补救,否则就会前功尽废。” 
  索比堡的死亡营,自兴建以来,焚尸炉还是第一天冒出黑烟,也就是说,第一批由犹太青年改造的“纳粹新人类”实验品,身体已出现严重排斥作用,而突然暴毙。为免营中产生疫症,以及毁灭垂死的“实验品”,将被改造又迅速死亡的可怜纳粹青年尸体,掷进熊熊烈火,是唯一的选择。这一股黑烟,为他们满怀信心的秘密实验,写下一重又一重的阴影,彻底失败的阴影。 
  一九四二年初秋至一九四三年冬天,索比堡的“纳粹新人类”实验从未间断,被改造而又因身体排斥而枉死的犹太青年,根据凯特的忆述,至少有三万人。不过,在二次大战惨被迫害至死的六百万犹太人之中,三万又算得上是什么?五个纳粹青年的疯狂实验虽然进行得如火如茶,但他们尊敬元首的侵略大计,却如日薄西山,日暮穷途,像骨牌般崩溃倒下。 
  活人实验品上战场 
  尽管可以抵御严寒,超能脂肪薄膜IVB4对犹太青年的皮肤,却越来越产生排斥作用,但普拉夫与格拉茨亦迫不得已,将首批“纳粹新人类”送到德苏会战的斯大林格勒战场上。 
  元首自莫斯科战役中惨败后,便重组另一次决定性进攻,由一九四二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二月,在斯大林格勒大战半年,但依伤亡惨重,未能将苏联纳入第三帝国的版图。 
  普拉夫与格拉茨把活人实验品带上战场。 
  苏联前线上的同胞,对这两名身分神秘的战友,都没有好感,特别是他们带来的一批犹太青年,就更令到雅利安士兵讨厌。 
  在严寒地带的实地测试,使到普拉夫与格拉的雄心壮志,被冰雪冷却到再无炽热可言。他们带来一百名犹太青年实验品,皮肤不断龟袭。裂痕中冒出红色的脓疮,并且迅速结成紫黑色的硬块。植进实验品体内的“雅利安一型”人工器,以及“奋斗A型”微型火箭推进器,亦因为严寒的天气而变形,大大加快实验品肌肉的腐烂速度。唯一欣慰的是“帝国四五”压缩氧气系统,并未因严寒而失灵。由伊娃配制的“特殊营养素”,由一队特别组成的党卫军,定时从索比堡送到战场上,去麻醉在雪地中垂死的犹太青年。 
  逃过苏军一轮猛的攻势后,普拉夫命令下属,将三十名垂死实验品关进一所东正教教堂的地窖中,便拿着伊娃、希贝格和凯特尔写给他们的密函,来到教堂的祭坛前,细读一遍。 
  “伊娃说得对,”远处依传来隆隆炮火声,但普拉夫仍旧十分冷静,把信递给格拉茨道:“我们这样对付石井四郎,原来自己竟比他更早遇到同样的事……两个可恶的糟老头。” 
  格拉茨根本连信亦不用看,便明白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普拉夫口中的两个可恶糟老头,当然就是原来发明与策划“纳粹新人类”的哈兹姆与拉卡纳博士,也就是遭他们杀人灭口的两名科学家。普拉夫他们瞒着元首,将不完整的资料交给石井四郎,两个糟老头为何不可以这样做? 
  元首面对严重打击 
  两个科学家也许早就洞悉,替纳粹党卖命不会有好下场,亦自然会将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暗中保留下来,跟对方讨价还价,万万想不到五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连让他俩主持大局的机会也不给,就狠心将自己灭口。 
  “我们太鲁莽,杀得这两个糟老头太早了!”格拉茨一拳打在圣坛的云石上:“这两上家伙现在可能挟着暗中保留着的笔记,站在地狱边缘取笑我们。” 
  由于发明者故意隐藏部分资料,“纳粹新人类”实验遭遇连香挫折,已是计法改变的事实。普拉夫和格拉蒋带往斯大林格勒的余下三十名犹太青年,竟以几何级数的相继死去。德军的战败令他们再没机会与时间,研究各类并发症的病原和防御的方法。一九四三年初春,普拉夫与格拉茨无奈地离开尸横遍野的前线,返回奥地利大格罗克纳山脚的索比堡,继续埋头研究。 
  元首恶运的步代,好像跟他们失败的研究是一致的。当他们五个人坐在会议室中,讨论经过改良后的超能脂肪薄膜IVB4时,便收到从首都柏林传来的电报,内容是关于盟国意大利局势的消息。 
  “可靠情报情显示,墨索里尼可能会下台!”希贝格简直不相信电报中所写的,瞪着其余四个人道。 
  “倘若成为事实,对元首来说将会是极严重的打击。”凯特尔不断摇头道:“这只不过是传言吧?我们还是对‘雅利安一型’测试多几次,然后把下一批改造后的犹太狗,送给隆美尔大哥,到北非作实地观察好了。” 
  一九四三年夏天,当第二批经过进一步改良的犹太青年,完成“纳粹新人类”的严格测试,正准备由希贝格和凯特尔押往北非突尼斯沙漠作实地测试时,战情突然急转直下。国内反对元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