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1辽史 >

第82章

21辽史-第82章

小说: 21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祚德妃萧氏,小字师姑,北府宰相常哥之女。寿隆二年入宫,封燕国妃,生子挞鲁。乾统三年,改德妃,以柴册礼,封挞鲁为燕国王,加妃号赞翼。王薨,以哀戚卒。

  天祚文妃萧氏,小字瑟瑟,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初,帝幸耶律挞葛第,见而悦之,匿宫中数月。皇太叔和鲁斡劝帝以礼选纳,三年冬,立为文妃。生蜀国公主、晋王敖卢斡,尤被宠幸。以柴册,加号承翼。

  善歌诗。女直乱作,日见侵迫。帝畋游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其词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又歌曰:「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天祚见而衔之。

  氓迁以来,郡县所失几半,上颇有倦勤之意。诸皇子敖卢斡最贤,素有人望。元后兄萧奉先深忌之,诬南军都统余睹谋立晋王,以妃与闻,赐死。

  天祚元妃萧氏,小字贵哥,燕国妃之妹。年十七,册为元妃。性沉静。尝昼寝,近侍盗貂 ,妃觉而不言,宫掖称其宽厚。从天祚西狩,以疾薨。

  论曰: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於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之奋击室韦,承天之御戎澶渊,仁懿之亲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

  靖安无毁无誉;齐天巧思,乃奢侈之渐;宣懿度曲知音,岂致诬蔑之阶乎?文妃能歌诗讽谏,而谓谋私其子,非矣。若简宪之艰危保孤,怀节之从容就义,虽烈丈夫何以过之。钦哀狠桀,贼杀嫡后,而兴宗不能防闲其母,惜哉!

※校勘记

  一∶ 国语谓之掛俚尊称曰耨斡梔掛俚 ,国语解作「忒里蹇」;耨斡梔,国语解「梔」作「麽」。

  二∶ 玄祖为狠德所害 狠德,各本作狼德,卷七五耶律铎臻传亦作狼德。

  三∶ 天显八年崩 八年,原误「十一年」。按纪天显八年十一月辛丑「太皇太后崩」,此误以「十一月」为「十一年」,今改。

  四∶ 婆姑梅里 按地理志一作容我梅里。

  五∶ 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 油,原误「雠」,据道光殿本及通鉴改。

  六∶ 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 皇字,据纪会同元年十一月补。

  七∶ 重熙元年尊为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靖贞纯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 按纪重熙元年十一月「上皇太后尊号曰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二十三年十一月「上皇太后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

  八∶ 六年秋帝悔之亲驭奉迎 按纪此事在八年七月。

  九∶ 元后兄萧奉先深忌之 按元后,应作元妃。

  一○∶燕国妃之妹 按燕国妃系德妃,与元妃非姊妹。元妃之姊为天祚皇后,曾封燕国王妃,此疑脱王字。

 





第七十二卷  列传第二

宗室

义宗倍子平王隆先 晋王道隐章肃皇帝李胡子宋王喜隐顺宗濬晋王敖卢斡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尝从征乌古、 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因陈取贸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渤海。拨扶馀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  穷蹙,请降。寻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上谕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太祖曰:「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倍号泣而出。遂如仪坤州。

  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於太后而让位焉。於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

  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唐以天子仪卫迎倍,倍坐船殿,众官陪列上寿。至汴,见明宗。明宗以庄宗后夏氏妻之,赐姓东丹,名之曰慕华。改瑞州为怀化军,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复赐姓李,名赞华。移镇滑州,遥领虔州节度使。倍虽在异国,常思其亲,问安之使不绝。

  後明宗养子从珂弑其君自立,倍密报太宗曰:「从珂弑君,盍讨之。」及太宗立石敬瑭为晋主,加兵于洛。从珂欲自焚,召倍与俱,倍不从,遣壮士李彦绅害之,时年三十八。有一僧为收瘗之。敬瑭入洛,丧服临哭,以王礼权厝。後太宗改葬于医巫闾山, 曰文武元皇王。世宗即位, 让国皇帝,陵曰显陵。统和中,更文献。重熙二十年,增 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及 二后曰端顺,曰柔贞。

  倍初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概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善画本国人物,如射骑、猎雪骑、千鹿图,皆入宋秘府。然性刻急好杀,婢妾微过,常加 灼。夏氏惧而求削发为尼。五子:长世宗,次娄国、稍、隆先、道隐,各有传。

  平王隆先,字团隐,母大氏。

  景宗即位,始封平王。未几,兼政事令,留守东京。薄赋税,省刑狱,恤鳏寡,数荐贤能之士。後与统军耶律室鲁同讨高丽有功,还薨,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

  平王为人聪明,博学能诗,有阆苑集行于世。

  保宁之季,其子陈哥与渤海官属谋杀其父,举兵作乱,上命 裂于市。

  晋王道隐,字留隐,母高氏。

  道隐生于唐,人皇王遭李从珂之害,时年尚幼,洛阳僧匿而养之,因名道隐。太宗灭唐,还京,诏赐外罗山地居焉。性沉静,有文武才,时人称之。

  景宗即位,封蜀王,为上京留守。乾亨元年,迁守南京,号令严肃,民获安业。居数年,徙封荆王。统和初,病薨,追封晋王。

  论曰:自古新造之国,一传而太子让,岂易得哉?辽之义宗,可谓盛矣!然让而见疑,岂不兆於建元称制之际乎?斯则一时君臣昧於礼制之过也。

  束书浮海,寄迹他国,思亲不忘,问安不绝,其心甚有足谅者焉。观其始慕泰伯之贤而为远适之谋,终疾陈 之恶而有请讨之举,志趣之卓,盖已见於早岁先祀孔子之言欤。善不令终,天道难诘,得非性卞嗜杀之所致也!

  虽然,终辽之代,贤圣继统,皆其子孙。至德之报,昭然在兹矣。

  章肃皇帝,小字李胡,一名洪古,字奚隐,太祖第三子,母淳钦皇后萧氏。

  少勇悍多力,而性残酷,小怒辄 人面,或投水火中。太祖尝观诸子寝,李胡缩项卧内,曰:「是必在诸子下。」又尝大寒,命三子采薪。太宗不择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乾者束而归,後至;李胡取少而弃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曰:「长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而母笃爱李胡。

  天显五年,遣徇地代北,攻寰州,多俘而还,遂立为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宗亲征,常留守京师。世宗即位镇阳,太后怒,遣李胡将兵击之,至泰德泉,为安端、留哥所败。太后与世宗隔潢河而阵,各言举兵意。耶律屋质入谏太后曰:「主上已立,宜许之。」时李胡在侧,作色曰:「我在,兀欲安得立?」屋质曰:「奈公酷暴失人心何!」太后顾李胡曰:「昔我与太祖爱汝异於诸子,谚云『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及会议,世宗使解剑而言。和约既定,趋上京。会有告李胡与太后谋废立者,徙李胡祖州,禁其出入。

  穆宗时,其子喜隐谋反,辞逮李胡,囚之,死狱中,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统和中,追 钦顺皇帝。重熙二十一年,更 章肃,后曰和敬。二子:宋王喜隐、卫王宛。

  喜隐,字完德,雄伟善骑射,封赵王。应历中,谋反,事觉,上临问有状,以亲释之。未几,复反,下狱。景宗即位,闻有赦,自去其械而朝。上怒曰:「汝罪人,何得擅离禁所。」诏诛守者,复置于狱。及改元保宁,乃宥之,妻以皇后之姊,复爵,王宋。

  喜隐轻 无恒,小得志即骄。上尝召,不时至,怒而鞭之,由是愤怨谋乱。

  贬而复召,适见上与刘继元书,辞意卑逊,谏曰:「本朝於汉为祖,书旨如此,恐亏国体。」帝寻改之。授西南面招讨使,命之河东索吐蕃户,稍见进用。复诱群小谋叛,上命械其手足,筑圜土囚祖州。宋降卒二百馀人欲劫立喜隐,以城坚不得入,立其子留礼寿,上京留守除室擒之。留礼寿伏诛,赐喜隐死。

  论曰:李胡残酷骄盈,太祖知其不才而不能教,太后不知其恶而溺爱之。初以屋质之言定立世宗,而复谋废立。子孙继以逆诛,并及其身,可哀也已。

  夫自太祖之世,剌葛、安端首倡祸乱,太祖既不之诛,又复用之,固为有君人之量。然惟太祖之才足以驾驭,庶乎其可也。李胡而下,宗王反侧,无代无之,辽之内难,与国始终。厥後嗣君,虽严法以绳之,卒不可止。乌呼,创业垂统之主,所以贻厥孙谋者,可不审欤!

  顺宗,名浚,小字耶鲁斡,道宗长子,母宣懿皇后萧氏。幼而能言,好学知书。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欤!」

  六岁,封梁王。明年,从上猎,矢连发三中。上顾左右曰:「朕祖宗以来,骑射绝人,棕震天下。是儿虽幼,不坠其风。」後遇十鹿,射获其九。帝喜,设宴。八岁,立为皇太子。大康元年,兼领北南枢密院事。

  及母后被害,太子有忧色。耶律乙辛为北院枢密使,常不自安。会护卫萧忽古谋害乙辛,事觉,下狱。副点检萧十三谓乙辛曰:「臣民心属太子,公非阀阅,一日若立,吾辈措身何地!」乃与同知北院宣徽事萧特特谋构陷太子,阴令右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都宫使耶律撒剌、知院萧速撒、护卫萧忽古谋废立。诏按无迹,不治。

  乙辛复令牌印郎君萧讹都斡等言:「查剌前告非妄,臣实与谋,欲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