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1辽史 >

第89章

21辽史-第89章

小说: 21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朴,字延宁,国舅少父房之族。父劳古,以善属文,为圣宗诗友。朴幼如老成人。及长,博学多智。

  开泰初,补牌印郎君,为南院承旨,权知转运事,寻改南面林牙。帝问以政,朴具陈百姓疾苦,国用丰耗,帝悦曰:「吾得人矣!」擢左夷离毕。时萧合卓为枢密使,朴知部署院事,以酒废事,出为兴国军节度使,俄召为南面林牙。太平三年,守太子太傅。明年,拜北府宰相,迁北院枢密使。时太平日久,帝留心翰墨,始画谱牒以别嫡庶,由是争讼纷起。朴有吏才,能知人主意,敷奏称旨,朝议多取决之。封兰陵郡王,进王 ,加中书令。及大延琳叛,诏安抚东京,以便宜从事。

  兴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国事一委弟孝先。方仁德皇后以冯家奴所诬被害,朴屡言其冤,不报。每念至此,为之呕血。重熙初,改王韩,拜东京留守。及迁太后于庆州,朴徙王楚,升南院枢密使。四年,王魏。薨,年五十,赠齐王。子铎剌,国舅详稳。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聪慧,书一览辄成诵。

  统和中,以世业为本部吏。未几,升闸撒 ,寻转枢密院侍御。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八哥以扈从有功,擢上京留守。

  开泰四年,召为北院枢密副使。顷之,留守东京。七年,上命东平王萧排押帅师伐高丽,八哥为都监,至开京,大掠而还。济茶、陀二河,高丽追兵至。诸将皆欲使敌渡两河击之,独八哥以为不可,曰:「敌若渡两河,必殊死战,乃危道也;不若击於两河之间。」排押从之,战,败绩。

  明年,还东京,奏渤海承奉官宜有以统领之,上从其言,置都知押班。後以茶、陀之败,削使相,降西北路都监,卒。

  论曰:张俭名符帝梦,遂结主知。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功着两朝,世称贤相,非过也。邢抱朴甄别守令,大惬人望。两决滞狱,民无冤滥。马得臣引盛唐之治以谏其君。萧朴痛皇后之诬,至於呕血。四人者,皆以明经致位,忠荩若此,宜矣。圣宗得人,於斯为盛。

※校勘记

  一∶ 二十二年薨二十二年,原误「十二年」。据辽文汇续编张俭墓志改。

  二∶ 十年拜叁知政事 按纪,拜叁知政事在十二年七月。

  三∶ 赠太子太保 按纪统和七年六月甲戌,宣政殿学士马得臣卒,诏赠太子少保。

  四∶ 明年(太平四年)拜北府宰相迁北院枢密使 按纪太平五年十二月,以北府宰相萧普古为北院枢密使。普古即朴。

 





第八十一卷  列传第十一

耶律室鲁欧里斯王继忠萧孝忠陈昭衮萧合卓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六院部人。魁岸,美容仪。圣宗同年生,帝爱之。甫冠,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

  及出师伐宋,为队帅,从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略地赵、魏,有功,加检校太师,为北院大王。攻拨通利军。宋和议成,特进门下平章事,赐推诚竭节保义功臣。

  以本部俸羊多阙,部人空乏,请以羸老之羊及皮毛,岁易南中绢,彼此利之。拜北院枢密使,封韩王。自韩德让知北院,职多废旷,室鲁拜命之日,朝野相庆。

  从上猎松林,至沙岭卒,年四十四,赠守司徒、政事令。二子:十神奴、欧里斯。十神奴,南院大王。

  欧里思,字留隐,少有大志。未冠,补祗候郎君。

  开泰初,为本部司徒。秩满闲居,徵为郎君班详稳。迁右皮室详稳,将本部兵,从东平王萧排押伐高丽,至茶、陀二河,战不利。欧里斯独全军还,帝嘉赏。终西南面招讨使。

  王继忠,不知何郡人。仕宋为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

  统和二十一年,宋遣继忠屯定之望都,以轻骑觇我军,遇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获之。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以康默记族女女之。继忠亦自激昂,事必尽力。宋以继忠先朝旧臣,每遣使,必有附赐,圣宗许受之。

  二十二年,宋使来聘,遗继忠孤矢、鞭策及求和札子,有曰「自临大位,爱养黎元。岂欲穷兵,惟思息战。每敕边事,严谕守臣。至于北界人民,不令小有侵扰,众所具悉,尔亦备知。向以知雄州何承榘已布此恳,自後杳无所闻。汝可密言,如许通和,即当别使往请。」诏继忠与宋使相见,仍许讲和。以继忠家无奴隶,赐宫户三十,加左武卫上将军,摄中京留守。

  开泰五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邪郡王。六年,进楚王,赐国姓。上尝燕饮,议以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继忠曰:「合卓虽有刀笔才,暗於大体。萧敌烈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及遣合卓伐高丽,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馀不下。师还,上谓明於知人,拜枢密使。

  太平三年致仕,卒。子怀玉,仕至防御使。

  萧孝忠,字撒板,小字图古斯,志慷慨。开泰中,补祗候郎君,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殿前都点检。太平中,擢北府宰相。

  重熙七年,为东京留守。时禁渤海人击球,孝忠言:「东京最为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球马,何以习武?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分彼此?宜弛其禁。」从之。

  十二年,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国制,以契丹、汉人分北、南院枢密治之,孝忠奏曰:「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事未及行,薨。追封楚国王。帝素服哭临,赦死囚数人,为孝忠荐福。葬日,亲临,赐宫户守冢。子阿速,终南院枢密使。

  陈昭衮,小字王九,云州人。工译 ,勇而善射。统和中,补祗候郎君,为奚拽剌详稳,累迁敦睦宫太保,兼掌围场事。

  开泰五年秋,大猎,帝射虎,以马驰太速,矢不及发。虎怒,奋势将犯跸。左右辟易,昭衮舍马,捉虎两耳骑之。虎骇,且逸。上命卫士追射,昭衮大呼止之。虎虽轶山,昭衮终不堕地。伺便,拨佩刀杀之。辇至上前,慰劳良久。即日设燕,悉以席上金银器赐之,特加节钺,迁围场都太师,赐国姓,命张俭、吕德懋赋以美之。

  迁归义军节度使,同知上京留守,历西南面招讨都监,卒。

  萧合卓,字合鲁隐,突吕不部人。始为本部吏。统和初,以谨恪,补南院侍郎。十八年,北院枢密使韩德让举合卓为中丞,以太后遗物使宋。还,迁北院枢密副使。开泰三年,为左夷离毕。

  合卓久居近职,明习典故,善占对。以是尤被宠渥,升北院枢密使。时议以为无完行,不可大用;南院枢密使王继忠侍宴,又讥其短。帝颇不悦。六年,遣合卓伐高丽,还,时求进者多附之;然其服食、仆马不加于旧。帝知其廉,以族属女妻其子,诏许亲友馈献,豪贵奔趋于门。

  太平五年,有疾,帝欲临视,合卓辞曰:「臣无状,猥蒙重任。今形容毁瘁,恐陛下见而动心。」帝从之。会北府宰相萧朴问疾,合卓执其手曰:「吾死,君必为枢密使,慎勿举胜己者。」朴出而鄙之。是日卒。子乌古,终本部节度使。

  论曰:统和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室鲁拜枢密使,朝野相庆,必有得民心者。继忠既不能死国,虽通南北之和,有知人之鉴,奚足尚哉!孝忠、昭衮,皆有可称者。合卓临终,教萧朴毋举胜己者任枢密,其误国之罪大矣!

※校勘记

  一∶ 开泰五年 开泰二字原脱,据上下文补。

 





第八十二卷  列传第十二

耶律隆运德威涤鲁制心耶律勃古哲萧阳阿武白萧常哥耶律虎古磨鲁古

  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

  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寻复代父守南京,时人荣之。宋兵取河东,侵燕,五院纠详稳奚底、统军萧讨古等败归,宋兵围城,招胁甚急,人怀二心。隆运登城,日夜守御。援军至,围解。及战高梁河,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以功拜辽兴军节度使,徵为南院枢密使。

  景宗疾大渐,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统和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四年,宋遣曹彬、米信将十万众来侵,隆运从太后出师败之,加守司空,封楚国公。师还,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六年,太后观击鞠,胡里室突隆运坠马,命立斩之。诏率师伐宋、围沙堆,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封楚王。九年,复言燕人挟奸,苟免赋役,贵族因为囊橐,可遣北院宣徽使赵智戒谕,从之。

  十一年,丁母忧,诏强起之。明年,室昉致政,以隆运代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十二年六月,奏三京诸鞫狱官吏,多因请托,曲加宽贷,或妄行 掠,乞行禁止。上可其奏。又表请任贤去邪,太后喜曰:「进贤辅政,真大臣之职。」优加赐赉,服阕,加守太保、兼政事令。会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薨,诏隆运兼之。久之,拜大丞相,进王齐,总二枢府事。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并从之。

  二十二年,从太后南征,及河,许宋成而还。徙王晋,赐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後,乃改赐今名,位亲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

  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 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无子。清宁三年,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卢斡继之。弟德威, 制心。

  德威,性刚介,善驰射。保宁初,历上京皇城使,儒州防御使,改北院宣徽使。乾亨末,丁父丧,强起复职,权西南招讨使。统和初, 项寇边,一战却之。赐剑许便宜行事,领突吕不、迭剌二纠军。以讨平稍古葛功,真授招讨使。

  夏州李继迁叛宋内附,德威请纳之。既得继迁。诸夷皆从。玺书褒奖。与惕隐耶律善补败宋将杨继业,加开府仪同三司、政事门下平章事。未几,以山西城邑多陷,夺兵柄。李继迁受赂,潜怀二心,奉诏率兵往谕,继迁托以西征不出,德威至灵州俘掠而还。

  年五十五卒,赠兼侍中。子 金,终彰国军节度使。二孙:谢十、涤鲁。谢十终惕隐。

  涤鲁,字遵宁。幼养宫中,授小将军。

  重熙初,历北院宣徽使、右林牙、副点检,拜惕隐,改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请减军籍三千二百八十人。後以私取回鹘使者獭毛裘,及私取阻卜贡物,事觉,决大杖,削爵免官。俄起为北院宣徽使。十九年,改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寻为东北路详稳,封混同郡王。

  清宁初,徙王邓,擢拜南府宰相。以年老乞骸骨,更王汉。大康中薨,年八十。

  涤鲁神情秀彻,圣宗子视之,兴宗待以兄礼,虽贵愈谦。初为都点检,扈从猎黑岭,获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