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

第14章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14章

小说: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最后,联合企业即联合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主义单位所进行的竞争斗争,也就是把社会分工转变为技术分工的资本主义单位所进行的竞争斗争,我们把它看作联合的(混合的)竞争。

  划分竞争种类的标准是企业的类型,而企业的类型又以对社会分工,即对商品世界基本生产关系之一的这种或那种的关系为依据。

  从这种区分中也就产生竞争斗争方法的区分。其实非常清楚,横的竞争可以用低廉的市场价格(竞争的〃最典型〃的形式)来进行,而在纵的竞争的情况下,低廉价格的方法就得让位于别的方法。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在这里,资本进行直接的力量的压迫的方法,某种action directe的方法开始起主要作用,首先是抵制这种最简单的形式。

  一当竞争斗争开始越出市场关系的范围,虽然它是以这种市场关系作为最初的推动力的,竞争斗争方法的变化就更加明显。〃

  这种竞争分析,自由主义主张〃公平竞争〃的经济学家却从来没有作出过。现实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并不存在绝对自由和公平的竞争机会。正如在非洲草原上,在狮子和羚羊之间并不存在公平的竞争机会一样。如果作个比喻的话,我们可以说:狮子与老虎的竞争是水平竞争,而狮子与羚羊的竞争则是纵向竞争。因为狮子对羚羊具有天然的生理优势。(如果狮子与虎结成联盟与羚羊竞争,就是布哈林讲的第三类竞争。)

  国际性的资本垄断集团之间的竞争是水平竞争,而它们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则是纵向竞争。因为前者占据着最有利的竞争地位。他们之所以特别仇恨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因为这种国家民族主义能使弱者集结成强硬的经济政治板块,难以被吞噬。

  我告诉你我的一个奇想。在观察了张五常、萨克斯一类帮助中国、前苏联设计改革方案的外来经济术士,读了他们那些自由主义的建议和改革方案以后,我在脑中常常会联想起战国后期一些在别国作〃客卿〃的纵横家。

  记者:这是一种很古怪的联想。

  何新:其实没有那么奇怪。我在1990年的一篇国际形势分析中曾经提出一种历史类比,我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局面很象中国先秦的战国时代。

  美国就是当今意在吞并天下的〃虎狼之国〃强秦。

  而现在国际外交战略上〃一极化〃与〃多极化〃之争,前者是张仪一派倡导帝秦主义〃连衡〃路线,即美国一极中心主义霸权路线。而所谓〃多极化〃无非是苏秦一派倡导的〃合纵〃拒秦路线。

  在秦国走向统一帝国的进程中,有三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商鞅,他的改革为秦国积累了经济实力。二是武安君白起这位大军事家。三是张仪。

  前两位是英雄。后者却是一个马基雅弗利式的无耻之人,是所谓以〃佞言利口祸人邦国〃者。

  战国七雄中唯一最强大而能与秦国抗衡之国是楚国。但是张仪作为外交家和一位间谍,他以三寸如簧巧舌,拆散了楚与齐、魏等中原国家的拒秦联盟,同时在楚国内部制造了一系列信息和政治混乱,为秦国以武力彻底击败这个国家,奠定了极重要的外交、政治和心理基础。

  今天的国际局面在政治结构上与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颇有相似之点。所以张五常君、萨克斯一类以〃经济〃之术游说列国诸侯,为美国谋取最大国家利益的现代国际纵横家得以大行其道。

  我推荐你去读一读他的书。这也是当代的〃纵横家书〃呵!

  8、美国应该给一些经济术士授大奖

  记者:张五常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何新:关于这个人及其意识形态,我们以后应还可以找个机会专门聊一聊,今天我先推荐你读一读他最近在大陆结集出版的这本〃论文集〃《经济解释》。《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集》,商务,2000年版。

  但你在读他的书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忍受读这本书时必然会产生的一种嚼酸柠檬的感觉。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贝克尔在读了张的论文后对张五常作了一个很含蓄而耐人寻味的评语,他说:〃我同意张的如下看法:'许多著作允诺的多给予的少。'〃引自张书第464页。五常君大概认为这也是对他的赞许,竟将这一评论也收入了他的书中。此书中充满了自相矛盾的论点和自矜自恋的偏见,语言是拗口而常令人不知所云的美语式中文,具有殖民地学术的一切特点。

  马克思在评论马尔萨斯的理论时曾指出:

  〃这是愚蠢的真正典型,它用诡辩来自我陶醉,在自己内在的概念混乱中辗转迂回;它的晦涩、拙劣的叙述,给天真的、不内行的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如果读者弄不清楚这一团混乱,那末其困难不在于混乱与清楚之间的矛盾,而在于读者的理解力太差。〃《马克思全集》第26卷第3册第18页。

  以此来评论张五常这部《经济解释》似并不苛刻。但这并不意味着此书不值得一读。只有在读此书后,你才会惊讶一些好学而轻信的中国人,在80…90年代怎么竟会那样轻率地接受、信仰以至崇奉这种酸柠檬式的经济学。

  张五常博士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大骂马克思,他使用了一种有失绅士身份语言,文题〃最蠢无过马克思〃。在文章最后他提了一个问题说:〃天下间哪有会有那样高深的学问?所以马克思是最蠢的。〃

  由于不信其高深,所以就讲它最蠢!这真是一种极奇妙的因果关系。这种逻辑犹如:你的这颗宝石太美了。世间哪会有这么美的宝石?所以它必定是假的!

  如果弗罗伊德、荣格对此作心理分析,会毫不犹豫地诊断此人潜意识中深具刻毒的嫉妒之心吧?!

  张五常说古今经济学家中只有两个人他肯崇拜。一是斯密,一是他的科斯教父。然而这位教授竟不知道,其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本源正是出自于斯密的。

  [实际上,张五常对斯密过于热心的吹捧会令西方的经济学史家感到惊讶〃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Laissez aller)的最早推阐者并不是斯密,而是魁奈(法国重农主义创立者)。〃19世纪自由主义的全部理论武器都可以追溯到他那里。〃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分析史》中所指出的极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斯密实际上从前人那里学到了东西没有,事实却是:《国富论》中所包含的分析思想,分析原则或分析方法,没有一个在1776年是全新的。〃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280,1…348,1…350。熊彼特曾辛辣地嘲笑过自由主义者中流行的〃斯密崇拜〃。他指出斯密只是一个善于把前人观点综合协调但自身极其缺乏创意的写作者。他说:

  〃斯密被后人授予了'创立者'的称号,但没有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会想到授予他这一称号;而他以前的经济学家则成了所谓'前驱者'。因为如果拿掉这些前驱者的思想,是否还能剩下斯密的思想,是很值得怀疑的。〃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94页。]

  记者:斯密的经济理论是支持自由主义的,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反自由主义的。这两种经济理论应该是互相对立的。

  何新:表面似乎如此,但是它们仍然是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你认为这里有矛盾吗?

  记者:是。

  何新:你要知道,马克思的经济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马克思自己解释过这一点。他认为,亚当·斯密的学说中包涵有矛盾的因素。因此向右,可以引申出自由主义。向左,则可以引申出反自由主义即干预主义(包括社会主义)。

  正因为这一点,19世纪后半叶的自由主义才被称作〃新自由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以区别于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

  记者:科斯,以及发明休克疗法的萨克斯是否曾被授予诺言贝尔奖?

  何新:萨克斯没有被授这个奖。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名声由于休克疗法后来在世界上太臭了。

  但是,张五常君、萨克斯博士的私有化理论都有一位共同的教父,这就是科斯。科斯在1990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奖。其实,美国应该给这一批人:科斯、萨克斯、张五常更多更大的奖。战国时张仪只用一片舌头搞垮了一个楚国,秦惠王为此而赐给了他一个封国,一个丞相。事见《史论·张仪列传》。(1945年郭沫若要去延安,毛泽东说:你还是留在蒋管区写文章,你一只笔顶我十个师的军队。这就是政治家利用意识形态的战略和韬略的眼光。)

  一个萨克斯的〃哈佛500天计划〃其威力超过了美国的一万枚核弹。因为核弹并没有搞垮苏联,而〃500天计划〃则彻底搞垮了美国这个最大敌对国的经济,至今都喘不过气来。

  我认为美国应该给萨克斯、张五常一类经济学术士发一切大奖,现在奖得实在远远不够!(笑)

  9、一套误导中国的改革方案

  记者:一些经济学家会质疑你的这种看法。有人指出,苏联经济被搞垮的原因是里根星球大战的军备竞赛,而不是萨克斯的休克疗法。而且人们在警告中国当前不要回应美国的〃MMD〃计划,以避免重蹈苏联的覆辙。

  何新:这是太聪明了,令人不能不赞叹。这是又一个精心为中国人设置的意识形态陷阱。它出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正当美国小布什政府满足国内右翼(军火集团势力)的要求,而准备全力开动其军备和战备列车的同时,就有人立即向中国人提示这种〃忠告〃这实际上意味着提前解除已被美国公开视为对手的中国自我武装的理论可能性。

  记者:但是,这种论据你认为是否有一定道理?

  何新:这种论据正是黑格尔所谓〃貌似理智的诡辩〃。我们知道,导致苏联崩溃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极复杂的背景情况。而论者只抽离出这些复杂背景中非常表面性的一点,然后以之作为立论的根据。目的呢?无非是防止中国因应新的国际形势,加强自己的武备。

  实际上,对于加强军备必然会使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现实和历史中提出许多质疑。第一质疑就是美国自身的经济。

  美国锐意开发NMD不仅具有很深的全球战略涵义,而且对其自身经济摆脱近年深陷的空洞化,泡沫化,加强其实体经济,以利用流入美国市场的超巨国际游资,使之投注到高科技最集中的军事产业上;以此而全面带动美国经济,包括提高就业率,避免经济发生进一步衰退,具有深远经济意义。

  此外,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未必然。

  二战前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规定的巨额赔款,以及魏玛政府采纳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陷于全面崩溃,失业率达到欧洲历史的最高点。正是这种经济背景导致希特勒的上台和实施新经济政策。

  当时德国政府以集中国内资源从事国防重工业和科技投资的方法,以类似后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决了失业问题,重整和振兴了德国经济。正是这种新的经济振兴为德国后来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经济基础。

  朝鲜是世界上军事投资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人民生活异常困难,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