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

第65章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65章

小说: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着他们的是一张早以铺开的天罗地网。“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作恶多端、血债累累的魔头们的末日,就要到了……
  第一,关于刘秀的逃亡路线。
  刘秀等人在第一次北上宣慰的过程中,去过常山郡。因为他北上的路线就是走的真定--卢奴--蓟县这一条线。邓晨是他姐夫,又是常山郡的太守,焉有不见之理?
  事实上,刘秀一行逃亡之时,开始是向西南方向逃窜---正是长安的方位。他们肯定是想原路先逃回常山投奔邓晨。“他们一路向西南方向狂奔,走过了涿郡、范阳、唐县等地,来到了下曲阳。此时,由于前方遇敌,他们不敢继续往西南方向逃,只好沿着北上时的路线,他们取道卢奴、安熹、安国,改向东南方向逃窜。”可见,刘秀不是不想去投靠邓晨,实在是去不了。
  2、如您所说,“终水”好像就是为“绛水”之误。
  当初,写作之时,我用的是电子版的河北地图,这个字我实在看不清楚。如果您有纸张版的地图,烦劳您看一下。如果漳河南边有条河叫做“绛水”的话,那就说明“终水”的确是为“绛水”之误。
  3、关于“南宫”、“下博”、滹沱河之间的位置问题,自古以来的很多史学家都对范晔的记载迷惑不解。
  关于这段史实,范晔的原文表述如下:“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进至下博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光武即驰赴之,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章怀太子李贤就在《光武本纪》的注释中写道:“山海经云:“太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在今代州繁畤县东,流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所度处,今俗犹谓之危度口。臣贤案: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魏太祖曹操因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今在饶阳县北。”在《后汉书。冯异传》中,李贤疑惑地说:“光武纪云,度虖沱河,至下博城西,见白衣老父,曰‘信都去此八十里耳’,是自北而南。此传先言至南宫,后言度虖沱河,南宫在虖沱河南百有余里,又似自南而北。纪传两文全相乖背。夡其地理,纪是传非。诸家之书并然,亦未详其故。”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初写作之时也是非常疑惑。后来,经过思考,我在本文中是叙述如下:“过了滹沱河,刘秀等人一路南下,陆续渡过了漳水、绛水,来到了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县西北)境内。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刘秀一行剩下的几十个人,一下子淋成了“落汤鸡”。向南走了几里,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无人居住的破旧漏房。刘秀叫人把马车停到这个房子里,大家一起进去休息。。。。。。。次日,刘秀等人继续南行。由于前面的道路被封锁,无法前行。他们只好掉头北返。这一天,刘秀一行继续向前走,来到下博城西面的三岔路口,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一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一个白衣老人却飘然而至。他站在路边,为刘秀指路:〃努力前进吧!信都郡的人依旧忠于大汉!他们依然在为长安朝廷守城!你们由此向南走八十里路,即可到达信都!〃”
  我个人认为,滹沱河改道的可能性不大。刘秀他们之所以北返,很可能与当时前方遇阻有关。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而已。
   回答读者问题 
  (十六)危如累卵
  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自从派邓禹率军西征以来,刘秀对于西线战局,一直是密切关注。到了这年冬天,当他关中战场的危局之时,心急如焚,异常焦虑。为什么刘秀在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派兵西援呢?这主要是与刘秀的全国战略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从几个月前的建武元年十月定都洛阳之后,刘秀就处在了一个四战之地,他面临着来自东、西、南、北四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他几乎在同时与天下群雄开战!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的方面都出现了异常棘手的问题,让他目不暇接,手忙脚乱……
  这一年的年初,远在关东的刘秀,真可谓是强敌环伺,局面极其严峻。
  在东线,梁王刘永盘踞着以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声势浩大。不仅如此,青州流民军头目张步控制了甾川国的首府剧县一带,再加上留守青、徐的赤眉流民军首领董宪、佼强等人,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为了确保洛阳东侧的安全,刘秀于四月命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东线主将,以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四人为副将,率军数万东征刘永,进围睢阳。双方在以睢阳为中心战场,杀的昏天黑地……
  在南线,洛阳以南的绝大多数郡国都被前更始政权的大将们所盘踞,郾王尹尊占据了郾城、宛王刘赐、南阳太守王常占据了南阳。不仅如此,早在这年的四月,原本跟随朱鲔投降的讨难将军苏茂之后却又起兵,再次于广乐叛变。苏茂起兵之后,杀害了淮阳太守潘蹇,盘踞于广乐城,并派使者向梁王刘永称臣。他们结成联盟,同时向刘秀的洛阳政权发起了挑战。这还不算,在洛阳西南、东南方向,还有檀乡、五楼、五校等流民军在频繁骚扰,严重地威胁着洛阳的安全。
  为了解除西南方向的威胁,刘秀急令骠骑大将军景丹、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骑都尉王梁、臧宫等率大军南下,讨伐弘农、厌新、柏华、新城、蛮中各部敌军。又任命祭遵为征虏将军,加封颍阳侯,也一痛随军出征。同时,为了确保洛阳南线的安全,刘秀命大司马吴汉、执金吾贾复、组成南征集团军,率汉军主力南征。
  南线战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北线方面,本来是刘秀的大本营,经过刘秀在前两年的亲征,战事已经结束。南下之后,刘秀命朱浮为幽州牧,总领幽州十郡,确保北线安全。又令大将军杜茂守备河间、邯郸一线,牢牢地守住河北中部的老根据地。北线能够出事,实在让刘秀深感震惊和意外!在他眼中,北线绝对是安如磐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料,此刻也出现了大麻烦。先是在常山郡也传来了坏消息,据留守河北的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奏报,他的外舅真定王刘扬也在暗中密谋造反。另外,据幽州牧朱浮奏称:渔阳太守彭宠心怀怨恨,图谋不轨,准备造反。另外,至此,北线各郡也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除了虎牙大将军盖延负责的东线战场以外,北线、南线几乎同时告急!各地的求援奏章,如同雪片一般飞往洛阳!
  面对危局,刘秀显示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正月,他先派前将军耿纯去真定,快刀斩乱麻,一举砍下了刘扬兄弟的脑袋,彻底平定了真定叛乱。不料,心胸狭窄、尖刻细密的朱浮却给刘秀捅出了大漏子。然而,由于朱浮举措失当,在刘扬之乱平定后的一个月,渔阳太守彭宠就扯起大旗造反了。他严令朱浮死守蓟县,又急调游击将军邓隆率军北上增援。同时,又下诏给上谷太守耿况,令他在渔阳之北对彭宠进行牵制。此外,他还命令骁骑将军、昌城侯刘植率部进入密县讨贼。又令大将军、苦陉侯杜茂与中郎将王梁合兵,迎击五校流民军于魏郡、清河、东郡各地。此后,朱浮的情势虽然危急,倒也争气,他死死地守住了蓟县,耿况也不断出兵骚扰彭宠身后。彭宠有了顾忌,无法长驱南下。另外,杜茂、王梁也将魏郡、清河、东郡各地的营寨堡垒全部打破,擒获流民军持节大将三十余人。使得三郡清宁,道路畅通。除了刘植在密县战死以外,汉军的损失并不大。至此,河北的北部形势虽然危急,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南部地区总算是保住了,大局稳定住了下来。
  东线战场,虎牙大将军盖延统率的东征汉军在与刘永、苏茂的作战中,占据了决定性的优势。到了八月底,盖延拿下了睢阳,刘永败死。此后,在与苏茂、周建的作战中,也屡次获胜。随着盖延的捷报频传,东线战场成为刘秀最安心的一个方面。至此,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再看南线,本来南线战事经过刘秀的严密部署与精妙指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洛阳周边的郾城、宛城、内黄等地已经被他收入囊中,周边的流民军进犯在刘秀的御驾亲征之下,也被打退。随后,刘秀又命吴汉收取南阳郡的新野、冠军、湖阳等地,力求早日彻底光复家乡。但是,由于吴汉的军纪败坏,激起了滔天大变。这年的八月,破虏将军邓奉在新野县举兵反叛,将吴汉打的大败,并夺取了汉军的全部辎重、粮草。吴汉丢了粮草,不得不狼狈东归,去投奔盖延。不过,南阳郡的首府宛城还是在汉军的手中,在扬化将军坚镡的顽强死守之下,岿然不动。南线虽然危急,却也有惊无险。
  刘秀虽然勉强稳定住了局面,河北南部、河内、河东三地,就像一只鼎的三只足,托起了洛阳,避免了“鼎折覆餗”恶果的出现。刘秀的洛阳朝廷,在经历了大风大浪洗礼之后,终于算是站住了。
  但是,刘秀在四方群雄的重拳打击之下,虽然勉强站住了,但是他的战略预备队却几乎全部用光了。自从建武二年的七月以后,刘秀几乎把所有的大将都派出去征战。虽然,他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邓禹的西征军危如累卵,几乎将要全军覆没,但是他已经是有心无力了。换句话说,他已经没有兵可派了!此刻,要想派兵去支援关中战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刘秀看来,只要樊崇的赤眉军不立即打过来,那就谢天谢地了。到了这年八月末,西线的警报再次拉响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年八月末,北上魏郡内黄县亲自率军迎击五校流民军的刘秀,再次大获全胜。这天,他正在指挥士兵打扫战场,清点俘虏以及缴获物资之时,却突然接到了邓奉反叛、吴汉的所有军用物资全部被抢走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刘秀吃了一惊,开始苦思对策。正当他在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地考虑如何对付邓奉之时,突然又接到了京师送来的弘农郡紧急奏报。这封奏报,所说的军情比前者更严重,可谓“十万火急”!刘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拍案而起:“传令三军!火速南下回京!快!”
  奏报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是什么消息让一向沉稳的刘秀如此惊慌呢?原来,奏报中说:邓禹的西征军在关中一带屡战屡败,已经断粮。赤眉军也由于粮尽,打算东归青、徐。樊崇的部下大将苏况,已经率军抵达弘农郡。很快,攻破了首府弘农县,俘虏了刘秀任命的弘农太守,窥伺函谷关,西线告急!
  刘秀得报之后,脸色大变,立即下令拔营南归。于是,御驾星夜兼程,驰归洛阳。
  九月二日,刘秀从内黄连夜驰归洛阳。此刻,刘秀身边的大将都已经派出去了,无人能够统军向西迎敌。情急之下,他想起了一个人――――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然而,此时的景丹,由于患了严重的疟疾,卧床不起。到了此时,连床都下不了。这样的一个病号,怎么能够领兵上阵呢?
  其实,刘秀很清楚景丹的病情。八月中,刘秀亲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