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武田信玄 >

第104章

武田信玄-第104章

小说: 武田信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主,请不要停下来,否则会成为洋枪的目标。」甘利左卫门尉提醒道。
  胜赖点点头,促马前行。他的心跳加速,或许是初阵的缘故吧。
  绕敌城一周回来时,部将们正在等著胜赖。信玄考问他敌军的防备状况。胜赖把他观察所得,画在地图上,并详细注明沟的数量和长度,以及阻马栅等等。
  「如果是你,你会从那裏进攻?」信玄突然问道。
  胜赖未料有此一问,狼狈地看著叔父逍遥轩。逍遥轩轻轻点头,表示要他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负责教导胜赖军事知识的家臣竹内与五左卫门,张大著眼睛盯著胜赖。
  「我认为应该从後面攻入。」
  「为什么?」
  「敌军只能从後门出城作战。在地形上,後门无法安置大军,如果以少数精锐部队相向,敌军多半也会以少数精兵迎战。届时,敌军必定认为此处便是战场。」
  「为何不出乎敌人的意料呢?」
  「不错。所以我认为不妨把敌军的精锐部队牵制在後门,而我们从四方渡沟而上。」
  「你把先後顺序说清楚。」
  「首先,从数点渡沟,而後以精兵攻後门,最後,全军一齐渡沟进攻敌城。」胜赖条理分明地说道。
  信玄压抑著频频欲出的赞叹声。初临战场的胜赖在观察之後,已能确立作战计画。一股温热的感动,流过信玄心头。和义信并肩作战时,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但是义信任性自负,专擅的举动常常造成负担。虽是初阵,胜赖已有身经百战的见识,态度亦不流於浮躁。
  信玄面对诸将说道:
  「胜赖说出了他的看法,有没有异议?若有其他策略,也请提出来评议。」
  部将们沉默著,内心却是惊讶的。传闻伊奈四郎胜赖有著明晰的头脑,却未料有这般见识。部将们的心中,浮现一种释然的感怀。就算义信有个万一,还有胜赖在。部将们的面容因安心而开朗起来。
  「伊奈少主的策略,令人折服。」内藤修理说道。部将们也相继低下头来。
  好简明的军事会议。
  「破坏壕沟谁都可以,至於进攻後门之人……」
  不等信玄说完,胜赖的近臣迹部右卫门尉重政挺身而出:「请把这个机会让给少主。」一片想缀饰初阵的忠义之心。
  「好。除了高远军队之外,甘利左卫门和原加贺军也一起进攻後门。这样可以吗?」
  信玄询问刚刚改名为山县三郎兵卫的饭富三郎兵卫。自从饭富兵部在志磨温泉叛变之後,饭富三郎兵卫深感愧疚。信玄为了让三郎兵卫忘掉饭富这个姓,便赐姓山县。对山县三郎兵卫询问意见,也是信玄对他的一种关怀。
  第二天起,一万一千人的甲军部队开始动工填埋箕轮城的壕沟,有的人用避枪弹的屏风,有的人用竹栅掩护,展开填埋工作。
  箕轮城内偶尔发出攻击,但无全力阻止之势。後无援军的状况下,保有城池未必保有生命。阻止填埋作业,或许能延长城池一个月的寿命吧。城内众部将的一致看法是,与其如此,不如保留战力,不做无谓的浪费,届时再一鼓作气冲出,予敌人以痛击。
  日升日落,箕轮城的壕沟逐一被填平。
  胜赖在甘利左卫门尉和原加贺的守护下,连日巡视箕轮城四周。箕轮城内也对胜赖展开评论。
  「这是伊奈四郎胜赖的初阵。」
  「听说义信被监禁,看来日後是由胜赖继承。信玄这家伙在教胜赖作战呢!」
  「箕轮城成为伊奈四郎胜赖的初阵战果,实在无颜面对祖先。」
  在各种评论声中,有一人重视胜赖的存在,苦思对策——上野十六枪之一,武名远播的上泉伊势守秀纲。
  「拿下胜赖!这次是他的初阵,必然急於建功。我们就利用这一点。」
  上泉伊势守秀纲向和田业繁、後闲信纯说明他的计画,并要求协助。偷袭胜赖,需要几位强有力的优秀武士。和田和後闲也列名一十六枪。
  「好!我也希望取得胜赖的首级。家父和田业行在二十年前的小田井原之战中,被武田军取去首级。现在正是我湔雪前耻的大好机会。」和田业繁流泪说道。
  後闲信纯也表示他的意见:
  「上泉公,敌中亦有强者,是不是再增加一个人参与这个计画。」
  藤井正安——後闲信纯推荐此人。
  「藤井正安,好啊!有他参与,如虎添翼上上泉伊势守秀纲口上如是说,心里却有所不安。
  望向窗外,入夜後的榛名山风,冷冷地吹来。
  08+伺机攻城
  永禄九年九月二十九日,晴朗的好天气。镝箭呼啸三声,越过箕轮城的主楼。数秒後,城兵起了骚动。在他们耳中,镝箭声成为不吉的徵兆。有人甚至为这早已平息的箭音,发出颤抖。
  镝箭是从武田阵营中发出来的,代表发动战争的前导。若在守城一、二个月,上杉辉虎援军将近的时候,镝箭声或许不会引起恐慌,而今,粮食见底,上杉军无法援助,宣告开始作战的镝箭声,无异於死亡之音。主事者的家人大多在城内,士兵们乃附近的乡村武士,平日执锄下田务农,有事时才由领主召唤集合。他们已经有数个月有没见到妻小家人。一旦开战,战死的成分居多。从人数上比较,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战死,一是突围而逃。
  「镝箭射来了。」一些士兵抬头看天,喃喃自语著。发放镝箭以示开战,源自源平时代。现在是战国时代,已不须放镝箭以示开战,但是此种古礼有威吓城兵的作用。镝箭飞过的天空,一片蔚蓝。
  城主长野右京进业成(年龄不详,约十七或十九岁),召来主要的部将。
  「今天,是我业成,以及自镰仓时代以来之长野家历史的最後一日。感谢你们代代追随长野家,并陪我业成走过最後一段路。敬各位!」
  部将们流著泪,接受酒杯。没有人说话。事已至此,夫复奈何。在尚有转机时,为何不设法?仓贺野孙太郎前来劝降时,为何不表明自己的意见?而今,徒留悔恨。只因当初深恐提出和平会遭抗战论者抨击而保持沉默,终於这一天来临了。除了自己之外,还得带著妻小同赴黄泉,怎能不诅咒这悲惨的命运。
  (对武田怀著一份沿自父亲的仇恨,注定走上这样的道路。)
  酒入愁肠,面呈微红。按捺不住的人站了起来。只有一人未曾出席离别宴。上泉伊势守秀纲听得镝箭声,立即登楼观察敌情。而後,他在城内走动,眼见士兵个个情绪低落,忍不住一一打气,声音逐渐提高,最後成为一场演说。
  「各位,战争要一战二战再战。不要想生死,不必担心被捕,只要同心合力突破敌围就有生路。为生还而战吧!各位,武田信玄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想想二十年前内山城、志贺城的事,自己做一个判断吧。当年在此地被武田抓住的人,有些还在黑暗的洞穴中挖金;被捕的妇女,不是被赏给武田臣下,就是卖入妓女户。各位,多杀一个武田士兵就减一分父兄们的仇恨。斩杀前进,见机逃出,逃向各自的生路。若是被捕送去挖金,不如自尽。我们不是为死而战,我们是为生存而战。」
  上泉伊势守秀纲在士兵间来回传播。
  坐以待毙的士兵听到这一番为生存而战的激励之词,有若看到一线生机。士兵们高声应和著。
  「上泉公,我不明白你的用意。主公打算与城池共存亡,你却要我们逃亡。小心自己的言词,否则绝不饶你。」多比良守友扬眉说道。
  「我了解多比良公的心情,也明白主公的苦衷。但是当此危急之秋,要与城共存亡的陈腐言词只会打击士兵的士气。我们应该为他们打气。若能突破敌围一角,主公也能再兴长野家。在主公无所策动的情况下,身为家臣的我们至少应该帮助夫人和幼世子。」
  多比良守友被上泉伊势守秀纲说得无言以对。不仅是多比良守友,主要部将也都同意上泉伊势守秀纲的做法。
  敌人已在城外,不是争辩的时候了。指挥者应该掌握军心。
  四处响起呐喊声。武田军开始攻击了。
  上泉伊势守秀纲向城内士兵巡回展开为生存而战的演说之後,接著向城主长野业成进言。
  「今日的主战场应该在後门,敌军主力将分布在後门。请主公沿山而逃。我已准备数名山栈道的带路者待命。」
  秀纲说明与城共存亡是消极的做法,应思再振雄风。
  「逃往哪裏呢?」
  「目前以厩桥城最理想。」
  「投靠上杉辉虎?他背弃我、切断援军,还能信赖吗?我还是认为应该与城共存亡。」
  长野业成听不进秀纲的主张。秀纲心想,年轻人只从正面论事。被主战派家臣的彻底抗战论逼到这个地步,还不自觉,真是可怜啊!
  正如秀纲所料,当日在後门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伊奈四郎胜赖率领的大军,陆续推出新兵攻击後门。
  城内以洋枪攻击敌军,武田军依例将竹栅和铁盾挡在前面,步步靠近城门。攻城士兵接近城门来到洋枪射下到的死角时,城内士兵便开门拥出,攻击太过接近的武田士兵。洋枪弹如雨点般打向企图接近的武田士兵。二百挺洋枪的火势,阻挡了武田军的攻势。最後,接近城门的士兵都战死了。
  武田信玄在了望台看到这种情况,立刻传令下去。
  背上插旗的二名骑兵从信玄阵营出发,来到伊奈四郎胜赖面前,下马行礼说道:
  「主公指示,不要强行进攻,想办法诱敌出城,待引出敌军後,再猛然折返跟入城。」
  跟入城,是战术用语,意指尾随出城的敌军入城,予以攻陷。
  胜赖遵从父亲信玄的命令,但是一时也无法想出能够诱敌出城的策略。
  侍大将甘利左卫门尉进言道:
  「主公说得有理,敌人的洋枪队在後门,不宜强行推进。若想诱敌出城再跟入城,我认为不妨放弃後门,渡过空沟,假装我们要攀登石垣越过高塀攻城。敌方在加强高塀的同时,多半也会开後门突击我方後部。届时,我军可假装混乱,开始撤退。撤到适当距离时,再猛然回攻,和敌兵一起入城。等到我方军队和敌方混在一起时,纵使敌军有再多的洋枪队,也不敢冒然发射。」
  甘利左卫门尉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勇士,颇得信玄信赖。信玄把他安置在胜赖身边,是希望胜赖经由他的帮助,在初阵中立功。甘利左卫门尉当然了解信玄的苦心。
  「有道理!不过,如果敌军不中计呢?」
  「那就攀上石垣,放下绳梯,越石垣,攻入城内。我们填埋壕沟原本就是这个目的。届时,可以视情况随机应变。」
  胜赖采纳了。
  胜赖向竹内与五左卫门学习军事,对跟入战法略有所知。
  (跟入城,是很艰难的战术。第一,突然撤退改变攻击目标时,万一被敌人看破,则内部可能生变。第二,假装撤退,有时却会演变成真的不得不撤退。第三,跟敌军入城时,四面都是敌人,若城门关上,就等於被困在裏面。所以,跟进去的人,不论是部将或士兵,皆需熟悉战法。)
  胜赖想起竹内与五左卫门说过的话。接纳了甘利左卫门尉之计,自己将负起指挥重责,必须谨慎行事才行。
  胜赖从伊那带来的三千士兵中挑出五百名留下,其余二千五百人分为五路二父由小原忠国、小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