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武田信玄 >

第146章

武田信玄-第146章

小说: 武田信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厩桥城出来的使者僧被包围在厩桥城四周的武田间谍跟踪,两日後被捕。僧侣带著写给武藏深谷城主上杉宪盛的家老冈谷加贺守清英的信。
  (信玄自己率大军到上野来,是为了应答与氏政的新盟约,并无意与越军交战吧?如果信玄是这个打算,我方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军事行动。可是所谓的战争,随时都可能因某一个契机而大战起来。因此如果信玄的军队来到了利根川,我军也必须要有迎战的觉悟。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希望您能马上出兵捣乱武田军的後方。)
  当信玄读著这封信而明白谦信的心情时,谦信也正在读信玄写给常陆太田的佐竹义重的信。
  这封信是从筑波的小田氏治的手下夺过来,送到谦信面前的。
  (听说谦信自从轻微中风以来,被医生禁止冷天出征,现在之所以来到下雪的三国峠,不是为了援助小田氏治,而是因为织田、德川一再的拜托,没办法只好出兵。因此,谦信根本没有打算进军到常陆,而且也不打算与武田决战。可是,如果谦信所率领的军队,沿著利根川南下,我方打算包围住利根川的川边,把他们全部杀死,一个也不留。总之,我这边没有问题,你那里好好对付小田氏治吧!)
  谦信读著这封信,不由得笑了起来。
  「还说别人生病,先说自己的吧!」谦信自言自语。
  谦信轻微中风的情报传到了武田的阵营,同样的,信玄的肺痨恶化的情报也被上杉的间谍探知。
  谦信与信玄在距离不远处,彼此想著竞争对象的身体状况。
  从谦信的信和信玄的信可以看出,他们并非彼此强烈憎恨对方,只是双方都用强烈的语气来写这封信,而这是因为两雄都想避开决战的缘故。他们相当清楚如果导致像川中岛的大会战那样,需要花数年来弥补这个损失。争夺领土的时候大致结束了,如果再为争领土流血,只有便宜了第三者而已。这个所谓的第三者是指信长,如果两雄厮杀,等於给现在想掌握天下的信长机会,再也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儍的了。
  寒冷的天气持续著。这一天早晨吹著旱风。
  信玄的侧近们都很担心信玄的健康。既然这是不想作战却又装做想作战的战争,就不应该儍儍的出征那么久。可是从过去的经验看来,只要甲越对阵,就会拖很久的时间。
  信玄也很清楚在旱风强烈的上野与上杉势对峙,实在是一件最儍的事。
  「我现在最重视的是时间,因为或许因一刻之差,天下就成为信长的,而我西上的志向或许就因而功亏一篑。」信玄对山县昌景说。
  「我军如果就此撤退,上杉势一定也会撤退的,可是这样就没有脸见北条了,还是要由上杉先撤退,我军才能撤退,实在糟糕……」昌景的想法完全与信玄相同。
  「昌景,我们来开军事会议,我想加一些年轻武将就席,让他们自由陈述意见。」
  信玄在实施新的事情之前,一定会打探一下重臣们的心意,他习惯由家臣的脸色和措辞来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过去的军议都由重臣来参加,而这次信玄想让年轻武将加入席次,大概是想把新风气灌进军事会议,以刷新部将们的想法,可是这里头有问题。
  「叫年轻武将参加正式的军事会议,有种种的弊害,不如先集合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总共二十人左右,给他们一个适当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并由主公与各部将在旁默默听取,您觉得如何呢?」
  昌景的提议被采纳了。在这个时候,信玄特别在意那些年轻武将,还是因为考虑到将来胜赖继承武田时的事,昌景很清楚这一点。当胜赖继承了信玄以後,如果那些信玄的老将拚命的提议事情,胜赖会很厌恶的。胜赖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山县昌景第二。
  昌景太了解信玄的心意了,十年前的信玄是不会说出让年轻人参加军事会议的话。现在他拖著病弱的身子出征,是因为还不到把一切完全让给胜赖的时候。昌景一想到信玄的心意,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山县昌景与马场美浓守、迹部胜资商量,决定让内室的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在信玄面前开军事会议。
  战国时代的内室近习与江户时代的大名们的内室近习不同,如同内室近习之一的真田昌幸带重要任务去长岛一样,内室近习是依信玄的意思工作的年轻武将。而十二名使番则在会战之际,骑马奔跑於部队与部队之间传达信玄的命令,等於是信玄的代言人。有时信玄会让内室近习附属於各部队当军监,如果指挥官阵亡,就取代他们指挥,这些侧近武将们不久就会指挥一军去参战。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十月,攻击小田原城的武田军在归途与北条军会战於三增峠时,当攻打中央道的大将浅利右马助信种中弹摔下马,就由当天担任检使(军监)、在浅利身边的信玄内室近习——曾根内匠代理浅利指挥,成为一段佳话。如果把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比成现在军队的阶级,可以称为青年参谋。站在参谋长地位的山县昌景和马场美浓守,他们的下面应该有很多这种青年参谋。
  信玄让内室近习及十二名使番等开军事会议的事,引起各部将的兴趣。
  (我想看看那些年轻人怎么进行军事会议。)
  部将们这么想。
  军事会议在箕轮城的大厅进行。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共二十名左右并排於信玄面前,部将则围绕在他们周围。
  「胜赖,你可以主持这个军事会议啦!」
  由信玄这一句话,部将们才了解信玄的心意何在,他叫年轻人开军事会议,是希望胜赖能早日当继承人。
  胜赖对父亲信玄行一个礼,先就敌我的兵力、所在地等藉地图说明完後,说:
  「与这次出兵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天下形势,可以由最近往来於京都方面的真田喜兵卫昌幸来报告,至於军事会议就等报告完後再开始。」
  被胜赖的发言震惊的,不只是被指名的昌幸,还有并列在那里的部将们。有些人心想,讨论与上杉势作战的会议,为什么需要说明天下的形势呢?但也有人惊讶於胜赖的深思熟虑,只有信玄的脸色丝毫不见改变。
  由於胜赖吩咐昌幸报告事情,因此昌幸就挂上以京都为中心的大地图,大致说明之後,下结论说:
  「如果浅井、朝仓被信长灭亡,天下一定急剧倾向信长,武田的旗帜就很难有机会插在京都了。」
  这种想法正是信玄以下的主要部将的想法,集合在那里的年轻部将也是这么认为著。可是,在以与上杉作战为前提的军事会议中提出天下形势,这里头有胜赖的思想。
  接著,活泼的军事会开始了。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急,就应该断了上杉谦信的路,才不会有後顾之忧。敌兵有五千,我方有一万,应该把敌人引出利根川川边向他们挑战。」
  这么主张的是十二名使番之一的安部五郎左卫门胜宝。
  「不,正因为天下的形势这么急迫,因此这一回应该避开与上杉的决战,双方共同保有面子的退兵,这才是最重要的。」
  近习头子迹部九郎左卫门昌忠(迹部胜忠之子)这么主张。
  年轻武将分成两派争论著,算算人数,支持迹部九郎左卫门说法的人比较多。
  「那么,就听听你们的计策吧!安部五郎左卫门,先说你的看法好了。」
  胜赖对五郎左卫门说。
  「我军紧急向利根川前进,把敌人引诱出利根川河畔。只要敌人出来,就可以确定我方的胜利。我方可以分成两路挟击敌人,也可以合力攻打,更可以依敌人的情况改变阵容。」
  迹部九郎左卫门反对的说:
  「本队朝利根川慢慢下去,看准敌人沿利根川出动的时机,穿过榛名山麓的小道,派支队去夺回石仓城。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後,一定会退兵的,而在敌人尚未抵达石仓城时,支队就撤退,本队也接著撤退。这么一来,敌人有了退兵的名义,我方也可以因对方的本队已撤退而撤退,并且充分完成与北条公的盟约。」
  胜赖到此替讨论下个结论。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紧急,安部五郎左卫门所说的与越军决战以断绝後顾之忧的说法,比较像武将的想法。我也是想这么做,可是,战争一打下去,双方一定会有伤亡,即使我方获胜,损失也一定不少,这已经在川中岛的大会战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训了。在西上之前,我军不能损耗一兵一卒。这个时候只好采取能对北条公交代的战争,然後尽可能早一点退回古府中。因此我的结论是选择迹部九郎左卫门的计策,现在起更进一步的针对他的计策来讨论。」
  当胜赖下了这个结论时,信玄就此打断年轻武将的会议,下令他们退下後,再召开一如往常的军事会议。
  「我想就照刚刚胜赖公所说的去做好了。」
  大家的意见几乎都是如此,老将们对於年轻武将们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确实想法觉得相当惊讶。也有人对胜赖一方面表示同意安部五郎左卫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却采取迹部九郎左卫门的意见这种方法佩服不已。
  「我也和胜赖的意见相同,现在就来想如何安排去石仓城的支队吧!」信玄说。
  迹部胜资进言道:
  「既然这个意见是九郎左卫门提出来的,支队的事就交由我迹部来负责吧!」
  可是,箕轮城主内藤修理说:
  「要来往於石仓城的小道,还是必须派对当地熟悉的人才行,这个责任就交给上野众吧!」
  信玄接纳了他的说法。
  结果,内藤修理从他的家臣当中挑出对这边的地理最熟悉、又是会战高手的一名步卒大将——高间雄斋,给他三百名兵,要他去偷袭石仓城。
  石仓城是箕轮城的卫城,只有下到两百人的兵守著,一听到上杉的大军攻打过来,马上不战而退回箕轮城。本来这个城就是存在於上杉、武田境界线上的城,这个小城有时属於武田,有时又被上杉攻打下来而属於上杉。
  武田军开始向利根川行军了。
  谦信一接获这个报告,就增加间谍的人数以警戒武田的动向。
  「看来武田军似乎想来利根川边挑战似的。」
  上杉的间谍向谦信报告著。接著又有人进来报告武田军一出平野,马上在利根川边的高地摆好阵势。
  谦信率领五千名兵士出征。
  越军沿著利根川下去,来到距武田军两公里的地方时,有一个情报进来了:
  「武田的支队偷袭石仓城,攻击相当的猛烈。」
  同时又进来一个情报:
  「有个看似武田间谍的人在厩桥的城下放火。」
  谦信听了,马上下令退兵:
  「马上撤退回厩桥城!」
  谦信一退兵,信玄马上下令全军向碓冰峠撤退,当本营来到碓冰峠时,偷袭石仓城的高间雄斋支队也退回了箕轮城。
  碓冰峠上有积雪,虽然积雪不深,却使得进军速度减慢。
  在接近峠的地方,寒冷的西北风加强了,武田军是逆风而上,寒风刺骨,信玄全身冰凉。
  因为风太大了,侧近就劝信玄坐轿子,可是信玄不听。骑兵队不得已,站在信玄面前挡风,可是这样还是无济於事。越过峠後,风虽然变小,可是信玄还是感冒了,回到古府中就发烧倒了下去。古府中内部的侧近担忧著信玄的健康,外面则夸张的散布信玄很健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