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武田信玄 >

第32章

武田信玄-第32章

小说: 武田信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埠停驹爰拙恼绞乱盐薅啻蟮囊庖濉
  晴信下令将投降的木曾义康和义昌父子,依盟国的礼节迎接到古府中来。
  木曾即刻有了回覆。木曾义康还附了一封信给晴信:
  「阁下命在下前往古府中晋见,但因对晴信公的作法极为熟悉,故不免感到不安。在下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身为一名武士,不愿遗臭万年。诹访赖重公与大井贞隆公皆在古府中被处切腹自尽;此外,还有许多人亦遭到同样的命运。对一名武士而言,投降敌人原非一件易事,甚至比切腹自尽还要痛苦。在下无法忍受耻上加耻的耻辱,更不愿使木曾义仲公以来的传统受到伤害。假如晴信公要命在下切腹,在下愿在此城自裁。因为在下既已投降,便早已对这些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敬请谅察,并将晴信公的真心示告在下。」
  木曾义康的信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悲凄或阴翳的感觉。
  晴信在回义康的信中写著:愿向诹访大明神发誓,保证义康、义昌性命的安全,请驾临古府中。并说,他绝无意伤害木曾家过去的光荣传统,至於过去曾经命诹访赖重及大井贞隆切腹自尽,乃因他们投降之後又思反叛之心,并非自己设计陷害他们。
  晴信一面写,身上却一面冒著冷汗。
  接到木曾公决定前来古府中晋见的好消息後,接著又收到湖衣姬去世的噩耗。
  晴信即刻命令准备前往诹访。臣属们都知道晴信过去曾经如何地宠爱湖衣姬,因此没有人对他加以劝阻。
  「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里美对晴信表示哀悼。惠理在里美的背後垂头不语。虽然惠理并不认识湖衣姬,但同样身为侧室,看到晴信对其他的侧室如此地锺爱与悲伤,也令她感到欣慰。
  「胜赖公子一定很伤心。」
  里美非常同情胜赖。
  「对了,我要给胜赖……」
  里美的话仿佛提醒了晴信一般。他命属下将陈设在房裏,去年从骏河带回来,装载量有五十石的船只模型用箱子包好,运到诹访。
  「你们要把那船只模型怎么样?」
  刚好经过书房前面的三条氏以谴责的语气询问。
  「侯爷交代要将它运到诹访。」臣属回答。
  「是不是要送给胜赖?侯爷明知义信一直很喜欢这个模型,却要送给胜赖……。侯爷可能喜欢湖衣姬的儿子胜赖更胜於将来要继承武田地位的义信。」
  三条氏故意拉高了嗓音,让旁边的人都听得到。
  在晴信抵达诹访以前,湖衣姬的尸体已经过净身,换上白色的寿衣,脸上薄施胭脂。
  晴信面对著湖衣姬的遗容。那简直是一具尸骸。他凝视著湖衣姬的脸,从她那小巧而端正的鼻子想到许多珍贵的往事,使他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晴信又将视线移到悄然地坐在母亲遗体身边的胜赖。
  胜赖的鼻子长得和湖衣姬一模一样。这原是理所当然的事,却又使晴信止不住夺眶而下的泪水。
  (胜赖这么小便失去了母亲!)
  当他想到这儿,真想将胜赖搂在怀中,紧紧地将他抱住。
  「在下无能,非常地惭愧。」立木仙元客套地说。
  「直到临终,娘娘的神智依然非常清醒,念佛的声音亦很清晰。後来,念佛声突然中断,她说请把胜赖交给主公……这是娘娘这一生所说的最後一句话。」
  一直陪侍到临终的志野说。湖衣姬虽然口中念佛,心裏却一直牵挂著胜赖。这种人母的心情是令人哀怜的。
  爱妾湖衣姬的死,对晴信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晴信本来是个不易将内心的感情表露在外的人,但可能由於过分悲伤的关系,因此回到古府中後,依然显得十分忧郁沮丧。
  湖衣姬卒於弘治元年(一五五五)乙卯十一月六日。有关湖衣姬埋葬的寺院传说极多,但并无可靠的根据。依可靠的常理来判断,可能是埋在她父亲诹访市神户赖重的墓园。至於现在设於伊那郡高远建福寺的坟墓,是後来胜赖成为高远城主後才迁移至此。她的法名为:
  乾福寺殿梅岩妙光 弘治乙卯十一月六日
  这才是湖衣姬真正的坟墓。据推测,享年二十五岁。十五岁生下胜赖;二十五岁便去世。这位绝世佳人的生涯,令人有人生无常之感。据说湖衣姬去世的那天夜晚刮著强风,林木为之悲泣,而诹访湖的湖水也狂啸了一夜。
  08—国境的深雪
  三村长亲於弘治二年(一五五六)新年刚过便收到晴信的来信。
  信的内容是说晴信三女八重姬和木曾义昌的婚事已经决定,命他在八重姬出嫁时,陪同前去担任随从。信上又说,由於洗马世代居住於木曾街道的入口,必定对木曾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因此特命他担任此职。
  三村长亲接到信後,全身不寒而栗。前年(天文二十三年),晴信的长女时姬嫁予北条氏政时,由武田氏累代的家臣担任随从;然而,如今三女八重姬出嫁却选上陪臣的自己,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信上说因为他住的地方靠近木曾,熟悉木曾的地理,这似乎只是一个藉口。同时,他又想到曾被召至古府中而遭到杀害的几名武将,使他更感到害怕。假如他与越後通谋的事已经败露,则现在便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逃到越後投靠长尾景虎公还来得及。假如越後不行,也可以到伊那。」
  他的属下今井安亲提出了两个具体的腹案。第一个腹案是三村长亲主仆带著大约二十名的家眷,分成数队,趁着黑夜悄悄地离开洗马,逃到北安昙,再从那儿逃到越後,请求长尾景虎的庇护;第二个腹案则是逃到伊那,设法请求那些对晴信尚有敌意的诸将庇护。然而,木曾如今既已降於晴信,木曾街道自然是行不通了。
  「要到北安昙就必得要通过武田势力范围的南安昙,伊那已无藏身之地。我想武田要的是我这颗脑袋。如果我的脑袋能换来族人的生存,我愿意牺牲。」
  三村长亲拍著自己的脖子叹息。他的白发在双鬓间抖动著。他认为反正是逃不过这一劫,索性闭上了眼睛。
  正月二十五日,三村长亲率领三十余名仆从由洗马出发。他和家人以水代酒,互道永别。当一行人来到塩尻峠时,骑马的臣属陆续地追来。他们声称愿与他一同前往。来到塩尻峠顶时,人数已超过了二百骑。
  「假如我们二百余人团结奋斗,相信晴信公也不会派兵来攻打我们。何况,万一在古府中发生战乱,对他们国家的面子亦不好看。只要我们全体奋战,武田军兵就要受更大的损失。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骁勇善战的武士,晴信公也必定明白这个道理,会放一条生路出来。」小林主马介说。
  三村长亲正在思考。他认为这是一项极为危险的赌注。如果晴信真想这样做,要消灭二百余人是易如反掌的事;反之,如果晴信因为爱惜兵力而采怀柔政策的话,那也不过是暂时的政策罢了,不久,晴信就会贯彻其一贯的作风,将反叛者处以死刑。三村长亲後悔自己的失算。他觉得自己估计越後和甲斐的战争必定会由越後获胜,因而与越後通谋,煽动木曾一族叛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为了生存,同时也为了继续保有祖先留传下来的土地,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来选择强者,参加作战,乃是当时地方豪族的生存之道。事实上,天文十七年(一五四八)的塩尻峠一战,三村长亲便曾背弃小笠原长时,投靠武田晴信。结果,这场战争,甲军大获全胜,使得中信浓落入武田晴信的手中。若要论功行赏,三村长亲应是第一功臣,因此他也获得了松本以南的十乡;然则,这次三村长亲的赌注却失败了。他原想和越後私下通谋,以为如此一来无论是武田或越後获胜,洗马的三村族人皆能继续生存下去。那裏料到事与愿违,还是被晴信察觉了。
  「族人的情况如何?」
  三村长亲问小林主马介。
  「已经有所觉悟,正在准备。」
  倘若三村长亲在古府中遭受杀害,不仅领土会被武田没收,连家人也将沦为俘虏,这乃是非常明显的事。因此,他必须先替他们安排逃难的地方。
  「他们已经准备逃走是吗?」
  「是的,目前只好如此——」
  然而,这样一来,必定会马上被武田的间谍所察觉。三村长亲以进退维谷的表情站在塩尻峠上。诹访湖已经全部冻结,湖面为积雪所覆盖。
  三村长亲当场写了一封信给木曾义康。信中请求对方在晴信面前替他缓颊。
  正月二十八日三村长亲主仆一行人来到古府中。他们住宿在事先已安排好的一莲寺。
  三村长亲更换衣服後,到踯躅崎城馆晋谒晴信。
  「辛苦了!」
  晴信只说了这么一句。他的眼神给三村长亲带来无比的压力。晴信可能因川中岛的二百日对阵所造成的疲劳而显得格外消瘦。
  晴信一向是不易将感情外露的人,但三村长亲却在他的眼神中看出一道残酷的光芒。
  三村长亲走出踯躅崎城馆後,顺道去访问栗原左卫门。在和木曾义康的战役中,两人便已结识。
  「主公似乎在怀疑在下,让我极感不安。能否请阁下为我疏通一下?」
  三村长亲像是抱著最後一线希望地向他请求。
  「主公是因为失去湖衣姬而悲伤,因此对任何人都非常冷漠。你不用担心,回寺裏好好休息吧。」
  栗原左卫门安慰三村长亲,在他回去之後,将他的请求告诉晴信。就在这时,在洗马乡的间谍回来报告说三村的族人正在收拾行李;更不利的是:木曾义康将三村长亲写的信原封不动地送到晴信的面前。木曾义康不希望义昌和八重姬的婚事受到破坏,他也同样地重视木曾的土地。也就是说,木曾义康背弃了三村长亲。
  晴信把甘利左卫门尉召来,问道:
  「今晚攻打一莲寺,能否将三村长亲的党羽全部消灭?」
  坐在一旁的富饭三郎兵卫惊问道:
  「今晚?如果实施夜袭,恐怕攻击的一方也会受到伤亡。不如明天早上将三村长亲召来,包围一莲寺,切断其粮道。如此一来,敌人便会自行灭亡。」
  由於饭富三郎兵卫突然插嘴,使晴信的视线由甘利左卫门尉的身上移到三郎兵卫的方向。他显得有点激动。甘利左卫门尉将膝干移到晴信的面前,说:
  「不才甘利左卫门尉担保,明天天亮以前一定将三村长亲的党羽全部扫清。」
  甘利左卫门尉故意拉高了嗓音。他似乎有意讽刺饭富三郎兵卫。
  晴信深深点头,忙著起身,轻咳了两三次便走出房间去了。
  三村长亲虽然事先已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料到到达古府中的当天夜晚,晴信便派兵前来征讨。
  三村长亲的族人全部出到寺外迎战。
  「反正都是死,不如找几个武田的臣子作伴!」
  三村族人一面呐喊,一面拚死奋战。甘利左卫门尉的军队遭到意外的反击,伤亡人数逐渐增加。甘利左卫门尉的肩膀也受伤了。晴信看到单凭甘利左卫门尉的士兵还不足应付,於是派多田淡路的士兵前去支援。在一莲寺的三村长亲的士兵只有二百余人;甘利左卫门尉和多田淡路的军兵合起来则有六百人左右。
  随著时间的流逝,三村族人一个个地被消灭。黎明来临时,战事已告结束。三村长亲手下二百十三人悉数阵亡。但,攻击的一方损失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