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102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中产阶级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要时常提防他们。    
    17B【解析】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尖锐地批评了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初步论述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号召人们“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去”,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此文中毛泽东还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18B    
    19D【解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概括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等,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六大方面,并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上述六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0A【解析】B、C、D三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    
    21C【解析】此题答案为C。“文化大革命”根源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从而导致经济上急于求成。但“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也有正确的部分,如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所以D不可选。    
    22A【解析】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又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以答案只能是A。    
    二、选择题Ⅱ    
    1ABCD【解析】这是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AD    
    3ABC【解析】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的认识。    
    4AB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两大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5B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文化条件,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6ACD【解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A、C、D是二大的最低革命纲领,D是一大的党纲。    
    7CD【解析】同上题一样,考查历次党的大会的主要内容的基础知识,每一次大会都有其主要方面的贡献,考生必须掌握这些贡献。四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这是四大的主要贡献。    
    8ABCD    
    9AD【解析】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各个时期主要内容的掌握问题,选项C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    
    10AB11ABD12ABCD    
    13AD【解析】注意这里问的是客观条件,只要分清哪些是主观条件,哪些是客观条件便可以选对。    
    14ABCD15ABCD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各国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是普遍适用的。    
    ②近代中国革命与实践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自鸦片战争以来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前的历史证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任何革命和建设都难以成功。    
    ③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的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取得不断进步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于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②“中国实际”主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历史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答案要点】(1)第一次飞跃的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次历史飞跃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解决了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创举。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国际共运的伟大创举,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3)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前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历史延续性,又有鲜明反映时代特征与内容的阶段性,是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为完成时代赋予的不同使命与任务所形成的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既是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否定,更是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答案要点】(1)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贯穿这些内容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它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4【答案要点】(1)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的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    
    (2)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因为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    
    (3)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4)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完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三是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本章新增知识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等。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评价;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以及区别和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重中之重。全面理解其内容,把握中国革命的目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阶级,理解革命要分“两步走”,理解“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也是重中之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总路线的具体化,引导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政治纲领主要是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经济纲领掌握中共解决农民土地的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文化纲领要掌握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性质、方向和特征;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本章是历年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的重点,每年都有涉及本章的题目,各种题型都有。    
    1方向之一选择题。如1992年理科第5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文科第3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1994年理科第5题:毛泽东所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