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

第24章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第24章

小说: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钻进鸟舍旁边的小仓房,拿出饵料袋和橡胶软管。直子把橡胶管接在水龙头上,拧动开关,然后在注意不让鸟跑出的同时进入栏内,清洗脏物。玲子用硬刷“嚓嚓”地刷洗地板。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耀眼,孔雀们生怕溅到身上,在栏里“扑扑通通”地一阵逃窜。火鸡则扬起脖子,像老大不高兴的老人似的拿眼珠瞪着我。鹦鹉在横杆上仿佛心怀不满,弄出很大声音拍打着翅膀。玲子对着鹦鹉学了声猫叫,鹦鹉便钻到角落里缩起肩膀,稍顷叫道:“谢谢。神经病,臭屎蛋。”
  “谁这么教的?”直子叹息道。
  “不是我哟,我哪里会教这种歧视人的话。”玲子说。随即又学了声猫叫,鹦鹉这回没再吭气。
  “这小家伙,有一次给猫吓个半死,那以后就怕猫怕得什么似的。”玲子笑道。
  打扫完毕,两人放下清扫用具,接着把饵料投进每个饵槽。火鸡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扑打地面的积水,跑过来一头扎进槽内,直子拍打它的屁股,它也顾头不顾腚地只管猛啄不止。
  “每天早上都做这活儿?”我问直子。
  “是啊。新来的女的,一般都做这个,简单嘛。想看兔子?”
  “想看。”我说。
  鸟舍后面是兔舍,十来只兔子趴在草堆上。她拿扫帚把兔粪扫在一起,给食槽放完食,便抱起一只小兔贴在脸上。
  “可爱吧?”直子欣欣然地说。然后让我抱,那暖乎乎的小圆团儿在我怀里一动不动地蜷缩着,两耳一抖一抖地直动。
  “放心,这人不用怕的。”直子说着,用手指抚摸小兔的脑门,看着我的脸甜甜地一笑。那张笑脸没有一丝阴翳,甚至晴朗得有些耀眼,我便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笑了。并且思忖,昨晚的直子到底怎么回事呢?那千真万确是直子本人呀,绝非什么梦境——她确实在我面前脱光身子来着……
  玲子打口哨悠扬地吹着《骄傲的玛莉》,一边归拢垃圾,装到塑料袋里,扎上口。我帮忙把清扫工具和饵料袋收进小仓房。
  “我最喜欢早晨。”直子说,“一切都好像重新开始似的。中午时间一到我就有些伤感,晚上最最讨厌。每天每日我都是这么想着度过的。”
  “而且那么想着的时间里,你们也会像我一样上了年纪——就是在朝朝暮暮的时间里哟!”玲子不无得意地说,“快得很哩!”
  “不过玲子姐看起来倒是挺高兴上年纪似的。”直子说。
  “上年纪我是并不高兴,可也不想再年轻一次。”玲子应道。
  “那为什么?”我问。
  “嫌麻烦呗,那不明摆着。”玲子回答。随即便继续吹着《骄傲的玛莉》,把扫帚放进仓房,关好门。
  返回房间,她们脱下长胶靴,换上普通运动鞋,说这就去农场。玲子劝我留在这里看书或做点什么算了,因为去看也没大意思,又是跟其他人共同作业。
  “看完书,盥洗室桶里满满装着我们的脏内衣内裤,洗洗可好?”玲子说。
  “开玩笑吧?”我吃了一惊,反问道。
  “那还不是,”玲子笑着说,“当然是开玩笑嘛,这种话。你这人倒蛮可爱的,是吧,直子?”
  “是的吧。”直子笑着赞同。
  “我学德语好了。”我叹了口气。
  “乖孩子,我们等不到中午就回来,可得好好用功哟!”玲子说。随即两人呵呵笑着离开房间。窗下传来一伙人走过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我走进盥洗室,重新洗把脸,拿她们的指甲钳剪了指甲。就两位女士居住这点来说,这盥洗室真是朴素利落得可以。雪花膏、唇脂膏、防晒膏、洗头膏一类东西倒是零零碎碎排列了不少,而化妆品模样的东西却几乎见不到。剪罢指甲,我去厨房倒杯咖啡,坐在桌前边喝边打开德语课本。我拣了一块暖洋洋的向阳处,只穿件圆领半袖衫,逐个往下背德语语法表。这时我不由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德语不规则动词同这餐桌之间,似乎相隔着所能想象得到的最遥远的距离。
  11点半,两人从农场回来,轮流进去淋浴,换上洁净衣服。接着三人去食堂吃午饭,饭后步行到大门口。这回门卫倒正好在门卫室内,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想必从食堂端来的午饭。搁物架上的晶体管收音机播着歌曲。我们走到时,他“呀”一声扬下手,寒暄一句,我们也道了声“您好”。
  玲子说三个人这就出去散步,大约要三个小时后回来。
  “噢,随便,随便。嗯,天气蛮好嘛!沿河谷那条路因最近一场大雨有塌方危险,其他的尽管放心,没问题。”门卫说。
  玲子在一张外出登记样的纸上写下直子和自己姓名以及外出时间。
  “路上注意些!”门卫嘱咐道。
  “挺热情的嘛!”我说。
  “那人这地方有点小故障。”玲子用手指戳着脑袋说。
  这且不论,反正天气确如门卫所说,果然不错。天空掉了底似的一片湛蓝,只有断断续续的云片在穹隆依稀抹下几缕淡白,宛如漆工试漆时涂出的几笔。我们沿着“阿美寮”低矮的石围墙走了一会,便离开墙,顺着一条又陡又窄的坡路一路攀援而上。打头的是玲子,直子中间,我最后。玲子在这羊肠小道上步子迈得甚是坚定,俨然一副对这一带的山势无所不知的派头。我们几乎没再开口,只是一个劲儿地搬动脚步。直子身穿白衬衫蓝布裤,外衣脱了拎在手中。我边爬边望着直子在肩头飘来摆去的垂直秀发。直子不时地回过头,和我目光相碰时便微微一笑。坡路长得简直令人发晕,但玲子的步调居然一点不乱,直子时而擦把汗,随后紧追不舍。倒是我因好久没跟山打交道了,不免气喘吁吁。
  “经常这么爬山?”我问直子。
  “一星期差不多一次吧。”直子回答,“很累吧?”
  “不轻松。”我说。
  “三分之二了,不多了。你是男孩子吧?顶得住才行!”玲子说。
  “运动不足嘛。”
  “光顾和女孩厮混了。”直子自言自语似的说。
  我本想反驳一句什么,但透不过气,终未能顺利出口。头上生着一根装饰性羽毛的红色小鸟不时从眼前掠过。它们那以蓝色天空为背景飞行的身影十分赏心悦目。周围草丛里盛开着各色野花,白的、蓝的、黄的,多得令人眼花缘乱。到处都有蜜蜂的嗡嗡声。我一边观赏眼前景致,一边一步步往上移动,什么也不去想。
  又爬了10多分钟,山路没有了,来到高原一般平坦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歇息片刻。擦汗,喘气,喝水筒里的水。玲子找来一种什么叶片,做成哨笛吹着。
  下坡路便徐缓了,两侧狗尾草已经抽穗,黑压压的又高又密。大约走了15分钟,我们路过一处村庄。村里空无人影,十二三座房子全都废弃了。房前屋后长满齐腰高的荒草,墙上的窟窿里沾着白花花的干鸽子粪。有的房子塌得只剩下立柱,但其中也有的似乎只消打开木板套窗便可以马上住人。我们从这早已断绝烟火的无声无息的房子中间的道路穿过。
  “其实也就是七八年前,这里还有几个人居住来着。”玲子告诉我说,“四周全是庄稼地。可终归都跑光了,生活太难熬啦。冬天大雪封山,人动弹不得,再说土地也不是那么肥沃。还是去城里干活能赚钱。”
  “可惜啊,本来有的房子还满可以使用。”我说。
  “嬉皮士住过一阵子,冬天也都冻得逃之夭夭了。”
  穿过村庄,前行不一会,便是一片草地。像是一座四周有围栏的广阔牧场,远处可以望见几匹马在吃草。沿围栏走了不久,一只大狗“啪哒啪哒”甩着尾巴跑来,扑到玲子身上,在她脸上嗅了嗅,然后又扑向直子摇头晃脑。我一打口哨,它又跑过来伸出长舌头左一下右一下舔我的手。
  “牧场的狗。”直子摸着狗的脑袋说,“估计都有20岁了,牙齿不中用,硬东西几乎啃不动。总在店前躺着,一听到人的脚步声,就蹿上去撒娇。”
  玲子从帆布包里掰下一块干奶酪。狗嗅到那气味儿,便奔过去一口叼住,高兴得什么似的。
  “和这东西再也见不了几天了。”玲子拍着狗脑袋说,“到10月中旬,就要把马和牛装上卡车,运到山下的牧舍里去。只是夏季在这里放牧,让它们吃草,还开了一个小咖啡店招待游客。说起游客,一天跑来的顶多也就是二十来个。怎么,你不喝点什么?”
  “可以。”我说。
  狗带头把我们领到那家咖啡店。这是座正面有檐廊的小建筑物,墙壁上涂着白漆,房檐下悬挂着一块咖啡杯形状的褪色招牌。狗抢先爬上檐廊,“唿”地躺倒,眯缝起眼睛。我们刚在檐廊的桌旁坐定,一个身穿教练衫白布裤、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儿闪出,亲热地向玲子和直子寒暄。
  “这是直子的朋友。”玲子介绍我。
  “您好。”女孩儿说。
  “您好。”我应道。
  三个女士一阵闲聊的时间里,我抚摸着桌下面狗的脖子。那脖子的确老了,硬邦邦的几根筋。我在那硬筋上搔了几把,狗于是十分舒坦似的闭目合眼,“哈哧哈哧”喘着气。
  “叫什么名字?”我问店里的女孩子。
  “贝贝。”她说。
  “贝贝。”我叫了一声,狗完全无动于衷。
  “耳聋,得再大点声才能听见。”女孩儿的话带有京都味儿。
  “贝贝!”我扯着嗓门喊道,狗这回“霍”地立起身,“汪汪”两声。
  “好了好了,慢慢睡,好长命百岁。”女孩儿说罢,贝贝又在我脚前来了个就地卧倒。
  直子和玲子要冷藏牛奶,我要了啤酒。玲子请女孩儿放立体声短波。女孩儿便按了下放大器开关,选放立体声。里面传出布莱德。舒特。安德烈斯的歌——《纺车》。
  “说实话,我是为听立体声才到这儿来的。”玲子一副满足的神情,“我们那儿连个收音机也没有,要是再不来这里几次,连世上现在唱什么歌都不晓得了。”
  “一直住在这里?”我询问女孩儿。
  “那怎么成,”女孩笑着回答,“这种地方,夜晚会把人孤单死的。傍晚由牧场的人用那个送回市内,早上再赶来。”她指了指稍远一点牧场办公室前停着的四轮机动车。
  “这里怕也快到闲时候了吧?”玲子问。
  “嗯,就要一点点地收摊了。”女孩儿说。玲子掏出烟,两人抽起来。
  “你不在可就寂寞啦。”玲子又说。
  “来年5月还来呀!”女孩儿笑道。
  “奶油”的《白房间》播完后,有一段商业广告,接着是西蒙和加丰凯尔乐队演唱的电影《毕业生》主题歌。曲子播完,玲子说她喜欢这首歌。
  “这电影我看了。”我说。
  “谁演的?”
  “达斯汀。霍夫曼。”
  “这人我不知道啊。”玲子不无伤感地摇摇头,“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
  玲子请那女孩儿借吉他用一下,女孩答应着,关掉收音机,从里边拿出一把旧吉他。狗抬起头,“呼噜呼噜”嗅了嗅吉他。“可不是吃的哟,这个。”玲子像讲给狗听似的说。带有青草芳香的阵风吹过檐廊。山脉的棱线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简直像《音乐之声》里的场面。”我对调弦的玲子说。
  “你说的是什么呀?”她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