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长寿通道 >

第24章

长寿通道-第24章

小说: 长寿通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仅占20%左右。另据前苏联的别依林博士调查证实,80岁以上的长寿寿星中有96%
是经常笑口常开的。由此可见,面对“空巢”最佳的良策是自己关爱自己,遇事进行自
我调节,适当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就会感到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石家庄有位退休的
女干部,两个子女都成家另过。她退休后就报名上了河北老年大学,先是参加了诗词班,
结业后又上了书画班,现在正读英语班。上午上课,下午读读诗词,练练画画,早晨起
来舞舞剑,读读英语,其乐无穷,也忙得不可开交。按她的话说:“简直没有工夫觉得
寂寞,比上班还忙。”正是因为她能够自己关爱自己,自己找乐,才是她的生活过得有
滋有味。 
第二, 走出“空巢”,接触社会。“空巢”老人如果整天是老夫妻面面相觑,自然会
感到寂寞和孤独。这就需要从家里走出来,参与一些社区的活动。或者到健身场地锻炼
身体,或者参加秧歌队、腰鼓队,娱乐又健身,或者上老年大学,提升自身的修养,或
者参加一些义务的活动,如修理、理发、裁剪、维持治安等,或者到老人之家下棋、打
扑克、打麻将,等等。在这些有兴趣的工作或消遣、娱乐之余,大家聊聊天,说说心事,
互相交流,彼此安慰,就会觉得精神愉悦,心里充实,精神有所寄托。这种良好的生活
习惯不仅使自己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情绪,还减少了儿女的负担,给儿女的事业
以极大的支持,看成是最成功的父母之爱。 
第三, 消除自卑情绪,树立成就意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这些诗句都是说明老年人应该保持一种进取的精神,有一种活到老、学到
老,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和成就意识。当然,老年人的成就意识不能等同于
中青年人,只要是做一些有利于他人,有助于集体,能够发挥爱心的事情,或者是能够
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气质的努力,都是属于成就意识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能够使
老人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所追求,客观上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
用。 
第四, 从子女方面看,赡养老人不仅仅是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关爱老人精神关怀
比物质满足更为重要。对如今衣食无忧的老人来说,子女的精神赡养更能使老人得到慰
藉。李大妈老两口与儿女们分着过。每个双休日对他们来说几乎都是过节。老两口每到
周五的下午就挨家打电话,让儿女们来。实际上儿女们来了也只是在一起吃一顿饭,他
们吃得越多越高兴。每次李大妈都为儿女们准备许多好吃的。什么孙子爱吃的鸡腿,外



孙女爱吃的大虾,儿子爱吃的红烧肉,儿媳爱吃的饺子,……几乎是应有尽有。临走时
还要带一些给他们,一点也不心疼。这种老人的心态正是他们对儿女亲情和享受天伦之
乐的表现。因此,儿女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着父母说说话,帮着父
母干点活,做到永孝心来赡养老人,更有助于老人摆脱“空巢”之苦。 


独户分居亦是福 

我国的传统观念崇尚几代同堂的大的家庭模式,把子孙满堂,含饴弄孙视为老年人
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标志。但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快,人们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把几代同堂作为
老年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是企望分居独处,享受自己的一片蓝天。据上海市妇联最近对
1006户上海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赞成“分居”的养老方式,赞
成“同住”的仅为27%。而且人均收入越高的家庭越赞成“分居”式养老,表明上海
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保障,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上海家庭已进入“后距离时代”。 

这种养老观念的变化,从客观上看,构成家庭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经济独立,
老少之间的依赖性淡化。这是一个大的前提。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老年人的观念受到现代
意识的熏染。他们感到拼拼打打地劳碌了大半生,到了老年应该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
退休生活的情趣,不再愿意“为儿孙做马牛”。他们或者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书画,
练跳舞,或者在家里侍弄花草,或者结伴出行旅游,或者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都焕发
了他们的享受生活的激情,感受到夕阳美景别样红的美好境界。另外,他们对养老送终
的观念也发生变化,对去养老院、托老所,不再认为是儿女不孝的行为,而是自愿、主
动的要求去;对百年之后有没有后人给自己扫墓的意识也淡化了,甚至有的老人就提出
不留骨灰。在老年人的观念里有了这样的思想底线,就使得他们在退休后又开始了新的
人生,有了新的追求,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面剑。老年人追求独居也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譬如,有的晚辈把
老人视为负担,经常对老人发脾气,甚至打骂;有的晚辈把父母看作保姆,照料孙儿,洗衣做饭,
不仅还要搭上老命,甚至还要搭上老本;有的晚辈的行为举动,老年人看不惯,说也说不通,依又
依不得,终日呕气,影响心绪。面对这样的不孝行为,老年人与儿女们分居而住,则是最好的选择。
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独处分居后,老人们不再退而不休,从繁琐、劳碌的家务生活中解放了
出来;也不再与儿女们发生口角,常为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生气。而且距离还能产生美。老人与儿女
们分居后,没有了家务琐事的纠葛,淡化了矛盾,反而彼此都觉得几天或十几天见一次面更加焕发
了亲情,显得越发亲热。因此,这种独处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福份。 

应该注意的是,老人分居独处不要与儿女们把关系搞僵。分居是为了各自的方便,不是断绝关
系。随着岁月的侵蚀,老人的身体越来越需要有人照料,而且疾病也常常不招自来。分居独处的老
人最好不要离儿女们太远,便于召之即来,以应急需。在我国的社会福利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老
人在患病时还主要依靠儿女们照料,所以要做到身分心不分,给老人安装电话或买手机,经常给老
人打电话问候一下,或者在双休日去看望老人,既便于照料老人,也是对老人的精神安慰。 


喜乐有度乃天伦 

有部电视情景喜剧写到一个退了休的张老师独自生活。每到星期日儿子、儿媳和孙子就来看望
老人家。开头张老师非常高兴,总是提前准备好他们爱吃的各种食品。儿子、儿媳和孙子说是来看
望父亲,实际上每次来都是大吃一顿,临走时还要把爱吃的东西带回家。尤其是张老师每周为给他
们准备食品,不仅到处采购花去不少的退休金,还累得像骨头散了架似的。久而久之,张老师每到
周末就担心他们再来,甚至气得他把儿子、儿媳和孙子称作“胡汉三”、“还乡团”。邻居们很同情
他,为帮助他防止“还乡团”再来“掠夺”,就在一个星期日联手“做戏”,让张老师装病。结果儿
子儿媳和孙子没能如愿,以后就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时间一长,张老师感到非常寂寞,整天
愁眉不展,精神萎靡,真的病了。邻居们偷偷地给他的儿子打了电话,张老师突然见到儿子和孙子,
感到浑身轻松,疾病阴云一扫而光。 

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表现了老年人的喜乐无度的天伦感受。哲学家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
矛盾体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人的天伦之乐也是这样。如果处理得喜乐无度,
反而会适得其反。张老师孤身一人生活,当然是盼望儿孙们来探望的,这是亲情的表现;可是儿孙
们每次来都给老人增加许多负担,或索要财物,老人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过老人的心理是非常
复杂的,一方面是怨儿孙们的“吃老”、“倚老”过分,另一方面是盼望儿孙们来团聚,享受含饴弄
孙之乐。当儿孙们来探望时心里非常愉快,而在儿孙们很久不来时又十分想念。 

为走出这种情感的误区,建议老年人与儿女们约定一种协议,立下约法三章。尤其是有几个儿
女的老人,更有约定协议的必要。约定节假日或公休日来探望老人是作为一种敬老活动来安排,让
老人充分享受儿女们的孝心,享受天伦之乐。 

约定儿女们来探望老人时,不要给老人添堵,不要算计老人,不要给老人带来不愉快。除了与
老人团聚外,还要帮助老人干些家务活,安排好老人的生活。 

约定一般的公休日儿女们要错开时间来探望老人。这样既能让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又不至于
闹闹哄哄影响老人的情绪和健康。 

其实这样的约法三章,都不会增加儿女们的负担,双方都能承受,也会让大家过得很愉快。 

邻里和睦胜似金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在农耕社会总结出来的格言,在现代文明社会也同样有着积极
意义,它形象地揭示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2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时,许多被压在倒塌的房子里的人都是邻居帮助脱险的。个别的人因为
邻里关系不睦,被压在废墟里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等到脱险的亲友赶来时已经无济于事了。这说
明在遇到危难之事时,的确“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就更显得邻里关系的重要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个层次的,尤其是居住在楼房里的邻里,关上门就相当于一个
封闭的独门独院,往往显得人际关系较为淡化。这种淡化的邻里关系,如果不发生矛盾,还倒相安
无事,要是一旦出现纠纷,关系立马恶化。有两家居住上下层的邻居,因为一些琐事出现矛盾,互


不示弱,关系越来越僵,竟然发展到互相掣肘的地步。楼上的洗衣服,楼下的把自来水的阀门关调;
楼下的午睡,楼上的就在楼上剁肉馅。按说他们都是已经退了休的人,不应该像年轻人那样火气大,
可是小摩擦日积月累,彼此的矛盾日渐激化,互相指桑骂槐地骂大街,闹得难解难分。 

由此让人联想到“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才子张英当了礼部尚书,桐城老家
准备扩大府第,要求邻居让出三尺宽的地面,以便把府第修得方方正正。可是邻居叶家也有人在朝
担任侍郎,根本不买张家的账。张家人觉得尚书比侍郎官大,就想让张英出面促使叶家屈服。不料
张英对家人仗势欺人的做法十分不满,就给家里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见到这首诗觉得很有道理,就后退三尺筑墙。叶侍郎
得知此事后,便给家人捎书,命家人拆掉院墙,也把自家的院墙后移三尺。这就形成了一个“六尺
巷”。联系到这个故事来看,尊重对方,互相谦让是处理邻里关系的重中之重。像上述的楼层邻里,
如果在邻里纠葛的“青萍之末”礼让三分,就不会发展到指桑骂槐的地步。邻里之间生活在较小的
空间里,彼此之间有些碰撞、摩擦或误解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要是互不示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