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22章

大势中原-第22章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控制了交通沟后,敌人为夺回阵地成连成营地往上涌,赵金来率领全连打退敌
人五次反攻。子弹打光了,就甩手榴弹。最后,连手榴弹也没有了,赵金来就命令
用石头砸,战士们有的几个人推着大石头往下滚,有的抱起石块往下扔……
    紧急关头,营长南峰岚带着11连赶上来。南峰岚是赵金来十分敬重的领导。多
少次了,每当仗打到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候,他都神奇般地“冒”出来,扭转了危
机。南营长是个沉默而情感细腻的人。昨天夜里,赵金来还看到他在灯下静静地坐
着,面前摊着一封从山西武乡寄来的贴满了邮票的信。赵金来已经知道了这封信的
内容,那是一位姑娘写给他的战士的:“福来同志,咱俩虽然是家里订的婚,可是
你参加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我愿意和你结成夫妻。咱们结婚,日子一定能过得很
美。跟你一块出去的四孩家,添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娃娃,你给他捎个信吧。菊则。”
    这个“菊则”不知道他的“福来”已经牺牲了。教导员说,给菊则回封信吧。
南营长就是提不动那支笔,直到深夜他还皱着眉
    沉默的人,往往是最细密最能发现问题的人。
    “赵连长,你负伤了!”
    赵金来冒血的右肩没有逃过南峰岚的眼睛。营长派人硬把赵金来送下羊山。
    借助旅长的望远镜,赵金来看到他的连和9连、11连在营长的组织下,正在开辟
通路。炮火在延伸,南峰岚带着部队很快冲上了主峰“羊腰”。
    赵兰田旅长随主攻团跟进登上主峰,把指挥所开设在山顶上。
    忽然赵金来惊呼:
    “营长!
    望远镜里,一颗炮弹爆炸,南峰岚被掀起两米多高,又重重地抛向山下……
    第2纵队第5、6旅也大激战中。第16、门团由羊山集西北实施主要突击,第18团
由羊山集街道向东突击。羊山集内短兵相接,巷战激烈。对手相当顽强,第18团每
占领一个碉堡都要经过激烈拼搏。
    团长李开道指挥用12毫米高射机枪平射打地堡。这种机枪威力大,压制地堡的
火力很灵,几发子弹就能打哑它。李开道光着头,袖子高高挽起,棕色的脸膛被烟
尘涂抹得横一道竖一道。由于不住的呼喊,嗓子嘶哑得几乎发不出音。
    整整一夜,羊山集火光通明,杀声震天。拂晓时,羊山全部被占领,羊山集守
敌也大部被歼,宋珊可的三个警卫连也缴械投降了,但是不见宋瑞河。
    俘虏交待:集镇东北一幢带院墙的高楼内还有残部。周发田旅长判断那是敌第
66师的指挥所,宋瑞珂很可能在那里。他草草写了一封信,让一个俘虏送去。这封
信劝告宋瑞珂停止抵抗;如果投降,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这时,第18团1营教导员韩镜的报告证实了周发田的推断。韩镜说:“8点钟,
部队查明:敌指挥所就在镇子东北面的一座大楼里。”
    周发田命令韩镜:“立即派部队攻打!如果宋瑞珂投降,就带活的回来。如果
敌人反抗就干掉他们。记住,宋瑞坷就是死了,也要把他的尸体弄来。我一定要见
见这个宋瑞珂。”
    1991年秋天,笔者在上海黄埔同学会见到了宋瑞珂。谈起4O多年前的那场战争,
宋瑞珂回忆道:
    “7月27日晚12点多钟,羊山的制高点被占领了,我知道已经不能再守了。在这
前一大,蒋介石还派飞机投来他的亲笔信。信中写道:‘羊山苦战,中正闻之忧心
如焚。望吾弟转告部下官兵暨诸同志,目前虽处于危机之时,亦应固守到底,援军
日驰夜骋,不时即到,希弟信赖上帝庇佑,争取最后五分钟之胜利。’
    “我之所以坚持固守,希望正是在援军。可是25日已经到了冉固集的王仲廉怕
钻刘伯承的‘口袋阵’,部队跬步行进,每天只走10华里,直到28日66师被歼还没
有见到他们的影儿。王敬久近在咫尺,除了一尺次次欺骗的电告,并不肯接近羊山
一步。我当时已经认识到:‘战不胜,守不固,非吾之罪,内自致也’。
    “到28日中午,我给185旅打电话,电话不通。给13旅打,电话线也断了。羊山
已全部失去,羊山集东西已被突破,我知道大势已去。这时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
把我的头发烧着了。我拔出手枪要自杀。卫士金和甫一把将手枪夺了过去,说:
‘师长,你死了,我们怎么办?’
    “我心里很悲凉。仗打成这个样子,对不起跟随我多年的部下……。这时候,
外面的枪声越来越密集。我想,这仗如果继续打下去,无疑徒招更多的伤亡,便说:
‘再打没意思了,你们哪个出去告诉解放军,我们不打了。’中尉龚振华站出来,
说:‘我去。’
    “过了一会儿,龚振华带进一个解放军指导员、我和参谋长以下的参谋人员、
一个旅长、八个团长被生俘。当我们走出人大院的时候,一个执行押解任务的士兵
端着枪,很高兴地看着我,说:‘师长,欢迎你!’我一看,原来是前几天投诚过
去的兵,身上的衣服还没换,只是去掉了帽徽和臂章……”
    历时12个昼夜的羊山之战胜利结束。此役歼敌23000余人,击落敌机两架,缴获
野炮12门、迫击炮16门、各种小炮102门,轻重机枪367挺,手提机枪158支,长短枪
数千支,汽车36辆,电台七部,骡马400多匹。
    当宋瑞珂被押解走出羊山集时,第2纵队有个干部面滚热泪,愤恨难平,扬手打
了宋瑞珂。事后,他很后悔,人家放下武器了,还打人家干什么?可是,当时他确
实是难以抑制:多少好同志好领导负伤了、牺牲了,包括第5旅参谋长在内的团以上
干部就有15人负伤,营级干部伤亡32人,连以下伤亡更多。
    时隔44年,当笔者问及羊山战役,当年的第8旅参谋长史景班感慨地说:“那是
一场恶战,很艰苦,那样的仗我一生中没打过几次……”
    当年的第5旅供给处处长黄开群老人现在只有一只眼睛了,他说:“我从14岁起
就在炮火里滚。总攻羊山的炮火那个响,那个亮,以前从没见过。”
    当年的第4旅第12团参谋长苏涛说:“打羊山,连我们指挥所的桌子底下都藏着
敌人。我正在观察第一梯队推进,看他们上去了,高兴地一拍大腿,心里想这回端
66师一个团,该发发洋财了……一回身,桌子底下钻出四个国民党兵。宋瑞珂的66
师是有战斗力的,上下不怕死,像耗子一样乱钻……”
    在宋瑞珂的军旅生涯中,这样的仗他也经历不多。他给我们谈起此役时,很有
顺序地叙述着每个微小战斗的经过,有的地方还有一番描绘,使人如临其境。不是
感情受到极度的碰撞,神经经受了强烈刺激,大脑皮层的记忆不会留下如此深的烙
印。
    198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陈再道、
宋瑞河应邀出席会议。两位当年有过恶战之交的对手在数十年后又相聚了。
    陈再道问身边的人:“听说宋瑞珂来了,他坐在哪儿?”
    宋瑞珂闻讯,端着一杯红葡萄酒向陈再道走来。
    陈再道端起一杯白酒迎上去。
    宋瑞珂见陈再道手中的是白酒,转回桌旁,放下红酒,换上白酒。
    两位将军走近了。止步,四目相对。同时举杯,一饮而尽。
    谁也没提羊山。
    
   -大势中原   大势中原
第6章 忧心如焚
                       南京    蒋介石宫邸    1947年8月1日
    顾祝同的汽车一驶进蒋介石宫邸,他便感受到了节日气氛。
    晨风拂动彩旗。“庆祝山东大捷”、“庆祝南麻、临胸大捷”,红纸黑字在阳
光下熠熠生辉。小礼堂外聚集着一群记者,忙碌而兴致勃勃。
    郭汝瑰从车的前座回过头:“钧座,这是怎么回事?”
    顾祝同摇摇头,目光茫然。
    他们从车里钻出来,迎面碰上了刚从总裁办公室走出来的白崇禧。
    顾祝同举手敬礼。
    “墨三兄,上次庆功酒没喝好,这次我好好祝功臣一杯。”
    白崇禧脸上堆满了笑。顾祝同不知该说什么。他被总裁召来,背上负着荆,罪
能否请下尚惶惶然不可知,何来有功之说?
    风掀着小礼堂门枪上的彩色横标哗哗作响。顾祝同盯住横标上的“山东大捷”
四个字足足看了一分钟。这位陆军总司令,山东战场的总指挥官,顿时涨红了脸。
    南京的8月是最难捱的日子。总裁办公室黑暗而不通风,更是闷热难当。
    蒋介石一身戎装,孤寂地坐着,打禅一般,仿佛全不感知世间的冷暖寒暑。
    郭汝瑰不由暗暗吃惊。
    “坐。”蒋介石吐出一个宇。
    侍卫倒过水,退出去了。
    “委琐不堪,哪有打胜仗的样子!”蒋介石吐出一句。
    顾祝同、郭汝瑰忙起身。顾祝同说:“辜负校长栽培。鲁西南丧失战机,一败
涂地,学生有罪……”
    “哪个讲鲁西南一败涂地?决战刚刚开始,鹿死谁手怎么就有了定局?!”
    顾祝同怔住了,呆呆地注视着琢磨不透的总裁。
    不过是20个小时,昨天总裁还在电话里大骂:“没血性!没志气!一个月不到,
报销了我三个师、两个旅……无能!……长此下去……党国要败坏在你们手里!”
    面对着顾祝同、郭汝瑰,蒋介石继续说:“鲁西南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巳,一
不是因为共匪强大,二不是因为我们战略上的疏忽,王仲廉着如期赶到羊山,局面
将大异于今日。他身为兵团司令,徘徊不前,钝挫士气,贻误战机……墨三,执行
我的命令了?”
    顾祝同答道:“报告校长,王仲廉已经着令撤职,押京法办;罗广文升任第4兵
团司令。”
    精明的郭汝瑰轻吐一口气。抬出一个王仲廉,一笔勾销了鲁西南的败绩,总裁
的高明每每在这种时刻显露无遗。
    蒋介石沉默片刻,话锋一转:“看到了?这里上下庆贺山东大捷,你们二位有
何感想?’”
    顾祝同的思路早已乱得不成章法,嘘吁了几声。话难成句。
    郭汝瑰到底机敏、灵活,道:“主席英明。”
    “嗯?”蒋介石看了一眼郭汝瑰说:“南麻、临朐,不可称大捷吗?”
    郭汝瑰忙说:“当然。当然是大捷。”
    南京距徐州虽然有300公里之遥,但战局、战况每B三报;尤其进入7月以来,山
东、鲁西南的情况每大直报蒋介石。蒋介石也几乎每天打电话询问战情、下达指令。
山东守南麻的第11师7月门日被陈毅一部包围,经调兵遣将,四个师去解救,才免于
被歼。这是事实。但这期间陈毅部的战略部署已发生变化,其第3、8、10纵队在参
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的指挥下进入兖州、济宁地区与刘邓呼应;第1、4纵
队渡过泅河,也即将进入兖州、济宁地区;第2、7纵队则在诸城地区。蒋介石令陆
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率五个军在胶东半岛扫荡,接触到的仅是华东野战军的第9、13纵
队。郭汝瑰前日在电话里向蒋介石报告说:“鉴于日前山东陈粟部已在沂蒙山区化
整为零,我并未求得决战,以五个军之雄力与其一两个纵队纠缠,零星小胜,于战
局无补。”现在蒋介石又问他南麻、临胞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