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短篇小说(第二十三辑) >

第121章

短篇小说(第二十三辑)-第121章

小说: 短篇小说(第二十三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又有评论,说这是一篇味道很新的好小说,从一个既得利益者的悲凉,看
到了整个人类的悲凉。说作品兼容了作者的向善之心,充满了对人的怜悯。

    编辑部又来函,说一个大型双月刊将转载这篇小说。要赵燕文写三百字的作者
简介。

    赵燕文立刻把简介写了,可借三百字还不到,除了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
位等,再没什么可写了。

                           十三  无端生出事来

    创作组里也订着那两种大型刊物。那日杜岛川拿着转载的《去不再来》给赵燕
文,说,燕文兄这里有一篇文章。赵燕文说,我已经看到了。杜岛川扬着笑脸说,
这个老头子写得好极了,这种老甲鱼实际是变态,知道日子不多了,就有捞一把的
心态,你说是不是?赵燕文想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杜岛川未等她说,指指隔壁,
又张扬道,老头子看见了,肯定蹶倒。

    赵燕文想堵住他的嘴,又不可能。恰在这时,电话铃响了,赵燕文连忙去接,
这时的电话就像她的救命稻草。一听,是馆长的。

    馆长一接到电话,就很恭敬地说你好你好,有什么事?接着又听对方说了好长
一段时间,馆长说,你不要急,让我来查一查,看一看。不知对方又说了一通什么,
馆长说,我来问问她,我马上就问,马上就问。

    放罢电话,馆长的脸色都有点白,他立即问赵燕文:你是不是写了篇文章,写
老金了?赵燕文一惊,说,没有啊!见杜岛川在边上,说,老金说,你给了他一本
什么杂志么。杜岛川有点尴尬,直敷衍,噢,喏,就是这本,那天邮局送来时,我
与他一起看见的,他对号入坐了。

    馆长连忙来看杂志,杜岛川马上走了。

    下午馆长就把赵燕文叫去,馆长有点怨恨,拍拍杂志,说,你真是不懂,我要
保你,你偏偏不争气,写这种文章,叫我怎么说?前面的事余波还没有平息,新的
事又生出来了。现在老金要汇报文化局,汇报宣传部呢!

    赵燕文差点一口气噎住,她说,我写的是小说,与老金有什么搭界?馆长很不
耐烦,他说,我也看了一遍,我看也很像,这样写人家,叫你也不会高兴,你想想,
若有人这么写作,你难道反而高兴?除非脑子出了问题,对不对?你做事也要为我
着想,上次留你,说法就很多了,你的人际关系又不好,说说你作也不服气,若是
你自己没有问题,怎么一个一个都合不来?连刚刚进来的也合不来?

    赵燕文又一噎,刚刚进来的?杜岛川吗?我与他有什么利害关系?真是活见鬼
了!心头一怨,鼻根就酸辣辣的。

    馆长说,你还是主动跟老金解释解释,他总是老同志了,尊重他一点,影响弄
大了,对你没好处。

                           十四  高明的在后头

    赵燕文不知如何去向老金“解释”,她像憋蛤蟆功一样憋着,她觉得自己有点
像个无懒。

    老金却主动来“解释”了。老金说,说实话,小杜那天刚拿给我看这篇文章时,
我是很生气的,就像他说的,我可以起诉,因为熟悉我的人,人人可以联想到我的,
不明真相的,就以为我老金真是这样的人,当然是败坏了我的名誉的。但后来,好
多朋友都劝我,和为贵,我想想也是,我们刚一开始工作时,那么好!再说,我总
得姿态高一点,是不是?

    赵燕文很感动,虽说她本没有伤害老金什么,他既这么讲了,终究也是可以感
动的。她只说了一句;我是写小说罢了。

    那天下午,赵燕文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发她《去不再来》的那家杂志社从井岗
山打来的,问她究竟是在接受一桩什么事情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事,而没法参加笔
会么?赵燕文很惊讶,她说从来没接到过什么笔会通知,也没有接受什么处理呀!
杂志社连说怪了,怪了,两星期前就有通知发去你们馆里,后来回执来了,竟有一
句签字;该同志正接受某件事情处理,不适宜参加笔会。还盖了公章呢!

    赵燕文手指尖都有点麻,放罢电话,她立刻去找馆长,问笔会通知的事。馆长
吱唔了两句,吞吞吐吐说,好像是有一个通知的,给创作组了。赵燕文说,是给我
的,怎么给创作组了?馆长说,咦,发给文化馆的通知,是有关笔会的,笔会当然
是创作组管的喽。

    赵燕文气苦了,说,这儿过去的回执说我在接受一件事情的处理,不适宜参加
笔会!馆长吃了一惊,没这样的事吧?他说。赵燕文说,那份通知呢?馆长说,我
等会儿问问情况再说。

    馆长到创作组去了一次,不一会儿又走到赵燕文这边来,依然含糊其辞地说,
笔会要十天,好像是前天就开始了吧。赵燕文打起了精神,说,是叫我参加吧?馆
长婉转说,事情是好事,经费倒也是他们承担的,但考虑到你工作也忙,还有人际
关系……

    赵燕文听不下去,她说,我要去的。馆长面有难色,他说:你这样叫我难做人
了,你又不是创作组的,若是创作组的,倒还有个说法。赵燕文心里乱头韭菜似的,
她说,你关心我,我知道的。将来我能成才,也不会忘记你的。馆长心一软,竞答
应了。只说,不要跟别人说了。

                          十五  蚂蝗叮牢螺丝脚

    赵燕文如脱套之兔,奔井岗山去了。

    几天不见赵燕文上班,办公室老阿姨就烦躁得了不得。电话铃不断地响,老阿
姨就大声唠叨:这样还好叫我做事情吗?赵燕文哪里去了?这么长时间不上班,一
定是到哪里去了!

    就问创作组,大家又问杨来官:赵燕文在不在招待所吃饭?杨来官抖情报似的
说:哪里在吃饭?影子都没有!老金心中便有数了,说,她啊,百分之一百到井岗
山去了,我知道这桩事的,馆长几面做好人,这样下去弄不好的!

    杜岛川第一个来找馆长,他一晃一晃有点得意,见馆长正忙着起草文件,打着
笑脸说:馆长真是忙啊,照例这些都应该是办公室的事。馆长笑笑。杜岛川又说,
馆长是吗,若文化馆的人都走光了,连筛板也开不开,馆长只好自己摆堆头了!馆
长觉出点味道也笑笑说了一句,若是开会什么的,总归有这样的情况的。杜岛川紧
接说,对对,但不过,摆水果摊,他的活动肯定与水果有关,不会脱脱空空去观赏
白铁手艺,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了,对不对?嘿嘿嘿……

    馆长脸色有点尴尬,停了笔,呆思呆想,杜岛川又说,不瞒你馆长,比如我,
经常收到报刊杂志的笔会通知,但不过我从不拿出来,我觉得这没啥稀奇的,这种
会议参加了对文化馆有什么用处?你倒说说。

    馆长被问得一愣一愣的,笔也涩了,字也写不出了。接着,杨来官又来。

    杨来官在馆长对面的座椅上坐下,问了声馆长忙不忙,馆长问,你有什么事?
杨来官说,有桩事想与你商量。

    就取出一张纸来,递给馆长。馆长一看,是一张请创作假的申请,要求一个月
创作假。

    馆长看罢,想了一会,说,你要创作什么?杨来官说,我有一个中篇小说的计
划,想在一个月里完成。这儿环境不是太好,我这人又怕烦……

    馆长皱紧了眉头,自言自语道:有条件,创作假按理也是应该的。就是……好
像没有先例。

    杨来它很意外地“先例”了一声,把语气拉长了;说,先例,应该是有的噢!
馆长想了想,说,没有,从来也没有人请过创作假。杨来官说,真的没有先例?你
要看实质的,不能看形式,比如讲,参加笔会,其实就是创作假。

    馆长的脸都憋红了。

                        十六  也有春风得意的时候

    赵燕文赶到井岗山,杂志社的编辑们非常高兴,因为她也算是重点作者之一,
编辑部正要与她商量一些组稿的事,说,似这类新写实的作品,很受读者欢喜,希
望在杂志周围有一个作家群,共同给文坛带去一股清新的气息。赵燕文心里暖烘烘
的。

    赵燕文这几日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才思奔涌”,她觉得有一肚子东西要写,
在井岗山几日,就写出了名叫《为了什么》的中篇小说,小说写尽了一个机关单位
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塑造了不知“为了什么”而劳心劳力一辈子的“正人君
子”形象,直到在生命将到尽头时,才翻然明白:这么劳心劳力一辈子,到底“为
了什么”?但已为时太晚。

    几个编辑当下把这个中篇看了,拍案叫好,当下决定录用,并问赵燕文,这样
的东西还能写多少?赵燕文想了想,叹口气说,写不完的。

    这夜,编辑们和赵燕文谈得很晚,后来,总编也来,问了问赵燕文的工作与生
活情况,又鼓励她,这一路小说要作为一个系列推出,叫她当作一个工程来完成。

    赵燕文心头热乎乎的,觉得非常幸福,她确实渴望幸福。

    临别时,总编意味深长地对赵燕文说,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赵燕文心里很忐
忑,想,我若写不出好东西来,难说。

                        十七  要么穷说,要么不说

    编辑部派来了两个人,到县里来了解赵燕文的有关情况。

    馆长很慎重的接待。赵燕文因不认识这两个陌生人,也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的。
只见馆长神秘兮兮地叫了办公室的老阿姨去。一会儿,一老阿姨出来了,又自顾往
创作组去,一边走,一边在走廊上大声嚷嚷:问我么,我总是说蛮好的,按理这是
创作上的事,就叫创作组里来的人谈谈蛮好。让我看看创作组有没有人,喏,老杨、
小杜都在,快点,你们去谈谈,我是不懂的。

    杨来官、杜岛川不知所云,问什么事?大惊小怪的!老阿姨压低声说:一个大
杂志的编辑部来人。

    两人都有点疑惑。杨来官眼光一亮:有可能是下来组稿的!杜岛川说,我看不
是,组稿叫老阿姨去干什么?

    两人到了馆长室,与编辑部的同志握过手,就明白了,是来了解赵燕文的情况
的。

    杨来官就后悔,一脚已经跨进来,就只好硬着头皮坐着。但他一句话也不说,
脸儿显得很严肃。

    杜岛川却不甘冷清,他先是请编辑同志为他签名,再把自己的名片拿出来,恭
恭敬敬送给对方。接着就说那个刊物,说小说,说散文,也说诗歌,还说封面设计,
插图,甚至用纸。编辑部的同志十分惊讶,说,你看得非常细。杜岛川就说,我是
它的忠实读者,这话一点水分不掺的。每年订阅报刊杂志,第一本先想到它。宁可
少买几斤肉,杂志不可不订。编辑同志显然被感动,说,以后欢迎你给我们的刊物
写稿。杜岛川连连点头:好的好的,对了,我这儿正好写完了一组诗,现在不在手
头,过后就给你们寄去。

    问到对赵燕文的看法,杜岛川打了下格愣,显得很认真似地说:我们好像不大
了解的,杨老师,是不是?不过,听馆里其他同志背后议论,赵燕文的人缘好像不
太好。

    编辑同志把眼看杨来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