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笑泪生涯中的女明星 >

第12章

笑泪生涯中的女明星-第12章

小说: 笑泪生涯中的女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这年头儿什么便宜?到饭馆吃个素炒茄子,就得‘黑’你五块。”小
贩还了个价,“得嘞,算你一块八。实话告诉你大姐,我进价还两块呢。”
芳兵憋不住想笑,卖价比进价低,你图个啥?一块八就一块八吧,反正也不
在乎这几毛钱,只是觉得和小贩侃价挺好玩。她让小贩称了茄子,递上钱,
不料围巾从嘴上掉下来,露了相。“哟,大明星!”小贩把钱塞进口袋,得
便宜卖乖,“知道是你,不要钱,白送!”看见周围的人正朝她围拢过来,
芳兵急忙拎起篮子,匆匆离开,否则,将有被“困”的危险。回到家,她对
小保姆说:“午饭吃烧茄子,我来做。”

排了一天戏,想轻松轻松,晚上,芳兵拉丈失去看电影。这是一家营业
性影院,紧挨着夜市,不少人咬着馅饼,举着烤羊肉串,到这里来消磨时光。
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够人一呛。芳兵身边坐着几个待业青年,满嘴酒气,
脏话连天,看见银幕上出现男女亲热的镜头,便拍巴掌跺脚抛帽子。芳兵被
这种气氛所感染,跟着他们一起放纵,一起吹口哨。“真开心!”她对丈夫
说,“可以自由宣泄。”电影散了场,他们又走进舞厅,随着迪斯科乐曲,
尽情摇摆。

芳兵“疯”得还不过瘾,甩掉罩衣,身子一纵,翻了个空翻,跟着一个
飞吻:“ILove You!”再翻,又一个飞吻:“ILoveYout”引来一片喝彩之
声。这天夜里,她睡得特别香。

上戏前的空隙,芳兵常把哥们儿请到家里来,炒上几样菜,拎出几瓶啤
酒,边喝边侃,这时候的她,全然没有了明星的“金贵”,摇身一变,影星
变成了“侃星”,异常兴奋,异常洒脱。她肚子里的故事多,又讲得绘声绘
色,总能把人侃得晕晕乎乎。上海某作青发表的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中的不少
精彩情节,都是被她“侃”出来的。芳兵还给“侃大山”总结出几条好处:
愉悦精神,消除疲劳;互通信息,广泛交流;加强联络,深化友情。对友情,
芳兵十分看重,她曾毫不讳言他说:“我搞事业成名,就是为了在朋友心中
占有位置。如果有一天,朋友们都抛弃了我,我要‘名’有啥用?”

像西方人一样,芳兵最忌讳数字13,一到每月的13 口,她都要默默祷
告,祈求神灵庇佑。去商店买东西,明明标价13 元,她也非要多给一角,弄
得售货员莫名其妙。一次,她坐出租车去宾馆开会,交费时犯了忌,结果把
朋友送她的一只非常精美的小手拎包丢在卫生间,再回去找,已踪影皆无。
拍杨贵妃在宫中的一组镜头时。身边的道具倒下来,砸在她的鼻梁左侧,幸亏
用手挡了一下,减慢了落速,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一天,正巧是13
日,偏偏她又忘记了祷告。

初到北影演员剧团那会儿,芳兵一天换一身衣裳,人称“须导服装新潮


流”。她的服装多是自己设计,特别那件“杰作”,尤能体现她的性格特征:
上衣是和尚领,倒大袖,下身是丐裆裤,巧妙地从中式传统服装的基础上,
化出了时代气息。芳兵穿着这套时装走在街上,吸引了一位美国导演,跟踪
她偷拍了许多照片,当她发现时,那位导演连连说:“你是我在中国遇见的
最漂亮的一位女士!”而在拍《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那年,她竟始终穿
着一身黑衣服,即使在各类期刊杂志的封面上露面,也全无笑容,一脸冷峻,
以至张小敏对她这位老同学的表现大为惊异:“莫非你要给我们一个‘夜’
的感觉?”芳兵却借用影片中的一句台同说:“太阳都沉到了海底,还有什
么欢笑?有什么色彩?”可转过年,当她写出电影文学剧本《明年的色彩》
后,又立刻改变了身上的装束——“今天的人们更喜欢与蓝天和阳光相同的
颜色,更热衷于选择蓝色和金黄色。他们发现色彩与人的心态有着某种微妙
的联系,这种联系如同天色明暗的变化给人的心境以直接的影响,混合色已
不能满足今天的人们追求单纯、明亮与热烈的性格。”

林芳兵能诗会画,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如果说她从不读诗,叫下出一幅
名画的作者,或许很多人不会相信。她写诗作画,完全凭借一种天赋,一种
感觉,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状态的独特理解,然后将内心躁动的激情
运至笔端,一气呵成,一挥而航,物化出生活瞬间的印象。她画画,不受框
架的限制,也不被章法约束,而是随心所欲地加以表现。她曾说:“我这人
以天赋为重,烦规范。”苹果、梨、香蕉、葡萄,在她的笔下幻化出一位美
丽动人的维吾尔族少女,看上去似是而非,却恰恰在似与不似之间,强化了
意象,增加了作品的韵味。某画家看了她的画,不禁柏案叫绝:“你应该举
办个人画展,肯定会一鸣惊人!”她的诗也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发,既
不故作深沉,也不直白浅陋,于细腻、炽烈的艺术氛围中,完成人生——爱
情的命题/你叩响命运的窗/走人生命的小屋/在光影错乱的空间里/找到宇宙
运动的/圆/找到生命的/通路/让我们手拉手走人吧/去领略/晨的渴/黄昏的
哭/去争夺/黑色的天/红色的土/金色的万物/你的魔力/已把我征服。。。”
这首发表时被编辑改成《与摄影机对话》的组诗和《与男人的对话》在《大
众电影》杂志上刊发以后,重庆商学院把它作为“审美修养”课的教材,供
学生们欣赏、品评。艺术是相通的。芳兵把写诗作画看成是她表演的一部分,
以加强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无怪乎,她即便穿一件极普通的衣裳,很随意地倚在那里,也能给人一
种强烈的“明星感”,体现了很高的美学价值。著名电影导演黄健中说:“林
芳兵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渗透进一种文化。”如此之高的评价,正是基于她
那超人的气质、深在的神韵和高雅的品位。

面对这样一位气质型的影星,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她的爱情,并热衷于传
播有关对她的被夸张和渲染了的种种猜测。然而,她既没有“傍大款”,也
没有做哪个达官贵人的儿媳妇,她所选择的恋人——丈夫,着实使不知端底
的人大吃一惊。


中篇:恋曲

“你他妈的当了皇上,成天搂着大美人睡觉。我恨你!”新婚燕尔的李
凌已几次接到这样的电话了。“哥,谁打来的?”芳兵对丈夫依然沿用着婚
前的称呼。“噢,一个情敌,一个妒火中烧的情敌。”“情敌?真有意思。
他说什么?”“还不是说,他恨我。”“哥呵,你别生气。‘憎恨是积极的
不快,妒嫉是消极的不快。所以妒嫉很容易转化为憎恨,就不足为怪了。’
哥德说的。”“我才不生气呢,‘妒嫉就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伴随着憎恶的羡
慕’。他恨我,正说明他羡慕我。”李凌用手勾住妻子的肩,轻声地问,“林
子,跟我,你觉得幸福吗?”“你说呢?”芳兵把头枕在丈夫胸前,迷人的
眼睛里注满了深情。他们头倚头,望着窗外升起的一弯新月,思绪跋涉岁月
的长河,去追寻那如梦的恋情。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李凌来到长影,师从乐团首席指挥尹升山做毕业实习。这一天,他正在
指挥交响乐《攀枝花》的演奏,身心全部进入到音乐状态,直至乐曲终了,
他才蓦然发现台下一个绝顶漂亮的小姑娘还沉浸在“母亲”的主题旋律之中,
两眼泪水涟涟。李凌惊呆了。他形容不出这女孩倒底有多美。西子,天仙,“沉
鱼落雁”,“闭月羞花”。他觉得这些类比用于这女孩都显得俗不可耐,都不
足以表现她生就的气质和独特的风韵,像一颗石子投进他平静的心湖,荡起
感情的涟滴,正当李凌呆愣在那里做“非分之想”时,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
李亚威已拉着女孩的手走了出去。

晚上,李凌坐在桌前熟悉乐谱,考虑着对每一个乐章的处理,可思想怎
么也不能集中,眼前总是晃动着女孩的身影,愈是想赶走,就愈是清晰可辨。
“我这是怎么了?难道说我爱上她了?”他的心怦然一动。一个26 岁的大男
人,深知这种念头的产生对他将意味着什么。“不不,这怎么可能,太突兀
了,只那么一眼。。’他哪里知道,“爱情方面的第一眼,就等于千里眼”。
思想已经拉不回来,索性放纵驰骋。。夜里,他失眠了。

第二天,李凌找到他的校友亚威。那小提琴手告诉他,女孩叫林芳兵,
扬州人,是来长影拍片的。扬州,林姓,该不是和扬州盐课林如海林老爷的
独生女儿林黛玉有着宗亲血缘关系吧?这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有缘何
愁不相会。以后,李凌常以找亚威为名来找芳兵,一天不见,心里就觉得空
落落的。再以后,李凌便单独约会芳兵。而芳兵对李凌似乎有着某种戒备,
每次总要亚威陪伴,亚威也像保护神似地不离芳兵左右。李凌心里不快,嘴
上却不便表示。

“那家伙,一定是爱上你了。”亚威对芳兵说。“我不谈恋爱,也不嫁
人。我只和你好。”芳兵把身子又往亚威跟前凑了凑。“傻妹妹”,亚威拍
了拍芳兵的脸蛋,“你和我好那是另一回事。不然,他不成了‘第三者插足’
了。”“就是‘第三者插足’嘛。以后我下再见他了。他们男的坏。”芳兵
的眼睛里含藏着一丝隐痛。 14 岁那年,两个邻居大哥哥拿她打赌:看谁能
得到这个小美人。其中一个纨绔子弟,竟追至南京,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
玩弄了她的感情,从此,芳兵对男人怀有一种本能的敌视和防范。在长影认
识亚威后,这个年长她8 岁的热情女于,像大姐姐一样给她以关怀和体贴。
和亚威在一起,芳兵有种安全感,便整天漂着她。形影不离。一次,芳兵从
街上买回两只烤白薯,捂在被窝里,打电话叫来亚威。“给你,还热着呢。”
“哎呀妈吔,你把白薯搁在被窝里还咋吃?都串了味儿了。”亚威嘴上这么
说,心里却领受了芳兵对她的一片情意。

芳兵回到扬州。临行前,她曾和亚威商定,像日本电影《绝唱》中的男
女主角那样,每周六晚8 点,两地同听一曲《最后的夜》。对于亚威的来信,
芳兵不但每封必复,而且总要写满几页信纸,柔肠百转,缠绵排侧。李凌也
几乎是一天一封信,倾诉他不尽的思念。芳兵却很少给李凌回信,且信的内
容非常简短,并在抬头称他为“李凌同志”。

芳兵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李凌留在了长影乐团,天各一方,爱情的路途
上又多了一道屏障。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相中了李凌,
硬是从尹升山手里把他“挖”了去。这下好了,又能和心上人见面了,到北
京的第一天,李凌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芳兵。被誉为校花的女学生穿一件旧军


大衣,肩膀处露着棉花,腰间扎一根草绳。李凌心中好不悲哀:“这样着装
来见我,她心里怕还是没有我的位置呵,”但是,李凌没有激流勇退,他相
信: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


林妹妹“还魂”续诗情

李凌常去电影学院找芳兵,芳兵有时也来李凌“家”坐坐,权当“礼节
性回访”。一来二去,双方“互访”的次数日渐增多,芳兵往李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