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

第41章

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第41章

小说: 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企业,只有在学会了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后,才能保持长久不变的成本优势,才能产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效益,才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    
    丰田公司,能在汽车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状况下,仍保有如今天的显赫地位,与它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丰田在节流上可谓无孔不入。它对整个的汽车生产流程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尤其是那些损耗率比较大的环节。另外,在改进的基础上,他们还建立了新的流程,削减成本。    
    比如,丰田公司提出“看板系统”——在厂房里摆放一套彩色的看板,上面用颜色显示生产过程中的库存量,让公司的库存一目了然。这套系统直观地反映出了库存量的危险指数,便于工人们随时控制库存量,避免了库存过多或不足时产生的成本。    
    同时,丰田公司还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更加密切的采购合同,直接从他们那取得存货。这一过程,丰田公司大都用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当工厂的库存下降到安全数值以下时,他们就通过网络即时与供应商联系,及时获得补给。有时,这样的补给一天可以进行好几次。这种适时补给,使丰田公司的库存始终保持在安全数值以下,极大地降低了库存成本。后来,丰田公司首创的这一生产方式被业界称为JIT生产。    
    丰田公司不单在库存环节上节约成本,在设计环节上也非常注意节流。他们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就会把产品的生产、销售、原料采购等环节的费用考虑进去,使新产品在生产前就有了充分的协调。各部门会对与本部门有关的环节提出具体意见,然后,设计部门再用计算机来进行改进,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丰田还在采购环节上大做节流的文章。他们会召开一个会议,会上丰田有关部门的领导者和供应商坐在一起,商讨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的方案。在供应商的成本降低后,丰田公司的采购价格也随之降低了,这样双方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    
    丰田公司还非常注意一些小环节的节流。比如,办公用纸要双面使用,取消传真而改用电子邮件与外部沟通,午休的时候一定要关灯等等。丰田公司把每一位员工都培养成了消除浪费和节约开支的专家。丰田还会定期举行有关节流的宣传和培训,将一些好的节约方法推广每一个环节中去。    
    这种全面节流的原则帮助丰田在20世纪80年代初,彻底打破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垄断神话。有人甚至这样评价丰田公司:丰田公司所获利润中的大部分,并非是从生产过程中得来的,而是在每一个小细节中不断节省出来的。    
    正是凭着这种近乎于“抠门”的节流方式,使得丰田公司一次次地渡过难关,并且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萧条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竞争优势,创下一次又一次的赢利新记录。    
    经营一个企业,需要面对很多威胁:进入一个行业时,要面对这个行业已存在的企业带来的威胁;已经在某个行业站稳脚时,又要面对被替代的威胁;在卖出产品时,又要面对供应商抬价的威胁……但是,假如保持了较高的成本优势,就能轻松面对这些威胁。例如,当企业正打算进入一个新行业时,低成本可以提升自己在竞争中的实力;当面对外来的威胁时,低成本又能有效地降低别家产品对现有市场的冲击……    
    所以说,如果一个企业想拥有制胜的法宝,想获取更多的利润,想提升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懂得运用低成本战略。善于节流,就能使企业的利润,获得成倍的增长。


第五部分把成本当成细菌

    把成本当成细菌,过多的要坚决封杀    
    人的体内是需要一部分细菌的,但如果超过一定的数量,人就会生病。企业也是一样,丝毫没有成本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利润是从成本中生成的。但是,成本一旦超标,企业也会腹泻、生病。所以说,企业应该把成本控制在满足经营活动的最低限度。    
    日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成本管理。他们会在设计新产品之前,就根据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价格,制定出目标成本。他们的成本计划人员,会从预计售价中扣除期望获得的利润,然后预测出构成成本的每个因素。最开始预测出来的成本,也许会比目标成本高出很多,但通过工程设计人员和营销专家与成本计划员反复权衡后,最终会制定出与目标成本最接近的计划成本。    
    但是,在现今的许多企业中,成本却并不能由企业完全控制,而是被供应商、员工等这些与企业利润无直接关系的力量控制着。企业常常在面对成本时,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导致竞争失利。    
    所以说,掌握成本的主动权,从成本的节约中掘金,是获取利润的最有效方法。    
    那么,企业如何把成本降到最低呢?    
    首先,要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除了最开始的投资,采购原料和配件等等消耗品,就是企业最主要的成本了。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企业和财富大师,都对自己的采购部十分关注,因为他们都明白,采购部不仅仅是一个购入原料的部门,同时也是企业的利润中心。因此不论是通用汽车、松下等老企业,还是惠普、戴尔等新企业,都有有着强大的采购部门和完善精密的采购制度。    
    (1)保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    
    日本关西地区,在20世纪就对松下电器有过一个这样的评论:“松下电器,会拔光你尾巴上的毛。”松下电器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降价。有时候,松下公司甚至会要求供货企业把年度结算的资料拿出来审查,在供货商的成本完全透明后,供货商利润就被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了。    
    不单松下公司是如此,世界上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通过严密控制供货商,来获取更大利润的。比方说沃尔玛,就让供应商又爱又恨,爱的是商品进了沃尔玛就能有高销量,恨的是单件利润太少。再比方说通用汽车,其采购主管就认为,减少成本是他们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惟一真正的大事。    
    如果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通过严格地控制,在了解到供应商的成本后,向供应商要利润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共同协作,互惠互利。不能强行压制其利润,一旦引发不快,双方都会受到损失。    
    (2)建立一个严谨的支出流程    
    在把好了第一关以后,就得注意平时细节处的各项消耗了。这其中包括办公室耗材、人员费用、电费等等。别看这些支出小,如果对所有这些细小的支出都做出精细的控制,就能避免成本在无意间从指缝中流失。    
    在一个善于控制成本的企业里,每提出一项新的预算,都会弄清楚这笔钱是由谁来花?花在哪?如果这笔支出在做预算的时候,就被确定为没有效果的支出,或是企业不需要这样的效果,那这笔钱就不会被批准支出。同时,优秀的企业还会考虑,有没有其他更省钱的办法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一个卓越的企业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良好的控制措施,以及明确的量化结果时,是不会轻易花钱的。一旦花了钱,企业就应该追究:这笔钱,是不是在预定的时间内,把预期的利润回报给了企业?    
    有很多领导者,喜欢把自己的办公室弄得富丽堂皇,这在明智的领导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办公室再大再漂亮,对创造利润并没有帮助。像这样的开支,实在是多余。顾客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办公室。    
    要绝对避免企业的利润在不经意间溜走,所以在花一笔钱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这笔钱用来干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低成本战略,绝对不能牺牲产品品质和服务。企业节流的最终目的,只有利润。如果靠牺牲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来达到节约的目的,那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最终将会使企业得不偿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