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

第38章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第38章

小说: 6071-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室山之阳,衬以绿树红墙,巍峨壮丽,煞是好看。


《文化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宝塔之冠——龙华塔

    宝塔之冠——龙华塔    
    龙华塔被誉为申城的“宝塔之冠”,位于徐汇区龙华镇北、龙华寺前。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0年),由吴孙权建,赐额“龙华”,用藏西竺康居僧会所请得的五色佛舍利。今存之塔建筑结构及造型乃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7年)所建,塔的砖身是北宋原物。昔人称赞龙华塔“规制秀丽,诸方所无”,有译者谓其“工巧得中”。当年登上这座塔,可以饱览黄浦江风帆,江村阡陌,极为辽阔。    
    造型优美的龙华塔还流传着一段感人的传说。相传有个小孩生下来就被警告不能见水,将来必定成为天才。于是,他的母亲时刻看着他。但是有一天母亲外出,孩子偶尔见到家附近的一条大河,突然变成一条龙随风而去。此后,他每年三月十五回来与母相会。因为他已成龙,每次都会带来洪水,母亲要求他下次来不要将水带到龙华。于是,他在龙华建了一座塔,塔顶放置望娘牌,通过这块牌子就可以显示龙来了。如今望娘牌虽然不见了,但是那座塔依然还在,这就是龙华塔。    
    龙华塔较为细高,塔刹更挺然高举,体型清丽玲珑,秀美可爱,和江南风物非常和谐。其他江南各塔,也大都具有这种特点,是江南艺术地方风格的体现。龙华塔被列为中国建筑艺术最优秀作品。现存之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龙华塔七级八角形,总高40。64米。砖身空筒式,外形八角,内为方室。每层四面有壶门,另四面为长方形龛状,但未置佛像。壶门方向逐层转换。一、三、五、七之门正向四方,二、四、六、八则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层施木楼板和木梯,楼板下隐出砖拱,拱头券刹分三瓣。外檐转角辅作鸳鸯交手拱,均为宋式。底层围廊廊柱之柱头呈梭状,枋上有七朱八白之装饰,枋底作琴面状。每层塔身上有檐,下有廊,檐角高翘。各层外檐翘角下悬檐铃,砖拱上刻有宋式花纹及塔脚下的宋式瓦当,均具有宋塔之特征。    
    龙华塔顶层为覆钵、露盘、相轮七重、宝瓶等。塔顶有高达8米的塔刹,造型优美。在刹杆处拖下八根“浪风索”,系着顶层屋面之翘角。塔下基础在底层地坪下,有20层砖,长35。5厘米,阔16厘米,厚7。5厘米,下为13厘米厚的垫木,垫木下打木桩,深度至30米,克服了地下松土质不均造成的沉陷,从而使龙华塔在宋代起至今屹立千余年。    
    龙华塔历代都勤于修葺,除塔身外,木结构部分已被更换多次,1959年龙华塔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5月再次对宝塔进行修葺。新铸塔尖宝瓶重175公斤,高1。90米,由上下两截相套而成。新铸塔刹重达3。20吨,由覆盆、露盘、相轮、浪风索等18个部件组成。对塔心柱作全面修补,更换顶部长约10米的塔心柱,并对塔身进行了修葺。


《文化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古塔的象征——大雁塔

    古塔的象征——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它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雁塔的修建还有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当年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之时;在戈壁沙漠中的葫芦滩上迷了路;一直在葫芦滩里打转。就在他坐在沙滩上长叹;为带来的食水已经用完而发愁之际;忽然飞来一大一小两只鸿雁;玄奘大师对大雁恭敬地致礼后说道:“我乃大唐僧人玄奘;去西天取经;迷路于此。神雁若能引我出葫芦滩;回到长安定为你们修塔致谢。”两只鸿雁听后频频点头;继而慢慢飞起将玄奘大师引出葫芦滩。成功从天竺取经回长安后;玄奘大师不忘诺言;修建了大小雁塔。    
    大雁塔初建时,同印度佛塔的样式相同:5层,砖表土心。塔上建有相轮露盘。各层贮藏佛经。后几经改建修缮,形成现在的式样。如今的大雁塔高64。1米,共7层,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著向内收拢,呈方形锥体。塔身仿木构形式,用青砖砌成,每层砌成枋、斗拱、柱额和突出来的砖栏,形成一个个的房间。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塔内每层有呈方形的塔室,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塔内层有方形塔室,每室有阶梯,可逐层盘旋登至塔顶,登高观赏长安景色,吟诗赋词,抒发情怀。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米×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17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


《文化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秦陵的选址还有风水的传说;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份。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    
    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园。秦始皇自即位起,就修骊山为陵墓,并六国后,征民夫七十余万人治骊山,挖成又大又深的地宫,宫内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并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驽,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长明烛。秦始皇陵的建造,承袭了前代帝王陵园制度又加以发展,奠定中国封建帝王陵园的建筑格局。它地上的王国模拟于地下,视死如生,是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秦始皇陵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面积达25万平方米,高度115米,但经过2000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存封土底部面积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周围陪葬坑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最近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主要分布在封土北侧和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封土北侧的地面建筑群目前已探明的有三处,其中靠近封土的一处建筑规模较大,形制讲究,似为陵园祭祀的寝殿。寝殿之北还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亦为寝殿。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个地面建筑群。依据目前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来看似为宫建筑。宫建筑遗址的南北侧、西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这个区域似乎也是一个的建筑群。封土东侧先后发现了两处陪葬坑和一处陪葬墓。这些陪葬坑与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东。外城垣400米,西距外城垣1225米处就是著名的三个兵马俑陪葬坑。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著称于世,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和专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一日,二人寻视到梁山上,只见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天际。东隔乌水与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岐山相连。乌、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梁山乃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好陵址后,回京禀报高宗。袁天罡听说后,极力反对。原来他曾为高祖选陵址到过梁山,深知此山风水的优劣之处。他对高宗说:“梁山从外表上看是一块风水宝地,但细看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梁山虽东西两面环水,能围住龙气,但与太宗龙脉隔断,假如百姓选祖茔于此,是可以兴盛三代,但作为帝王之山陵址,恐三代后江山有危。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两峰似女乳状,整个山形远观似少妇平躺一般。陛下选陵于此,恐从此后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属木格,南二峰圆利,属金格。三座山峰虽挺拔,但远看方平,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