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红遇见挪威蓝 >

第3章

中国红遇见挪威蓝-第3章

小说: 中国红遇见挪威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到邻桌的客人也被我们的这桌笑声不断的气氛所感染,纷纷扭过头来向我们这桌快乐的人们点头,微笑。

    晚餐招待的是法国菜,头盘是俄罗斯鱼子酱配沙拉,然后是奶油鸡丝汤,主菜是龙虾肉烩蘑菇,甜点吃一个小冰淇淋和一个苹果派,然后又喝了咖啡,因为心情好,聊得也尽兴,我把盘里的东西吃了个精光,我的邻座一副夸张的样子对我说:“你这么小的个子,肚子怎么这么能装……”

    我一边用餐,也一面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眼睛乱飞一会儿,想看一眼袖珍王国的王子,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个像照片上见过的王子。这时,我的王子石丹梧走过来了,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你别找了,王子今天晚上病了,下不了楼。在你故意迟到时已派人道过歉了!被石丹梧一语道破,我真有一点儿恼火,可他又来一句:“嗨!我读你就像读一本打开的书”。在座的人们不知道我俩在谈什么,见我俩那般相亲相爱,开始鼓起掌来!看到他们国家的人这么快接受我,石丹梧很有一番感慨地对我说,我早就知道你是我梦寐以求的夫人,你做我的外交夫人是无人能比的。

    王子的晚宴真是细心,临走时还为各位来宾备了一瓶他们的国酒,包装也非常精美,手里拿着礼物,为主人的细心、真诚和热情而感动。我在瑞士的“初次亮相”,是我生命中一段异常值得回味的经历。

第五章

    日内瓦的下午茶

    欧洲的外交官是每三年换任一个新国家,我的王子石丹梧属挪威王国最年轻的外交官,但能够去被挪威王国视为重要交往国家的中国和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瑞士的日内瓦工作,对任何一个外交官都是厚待。

    挪威王国思想很开放,只要是同居超过3 年以上的情侣,便可享受夫妻公派的待遇!享受着人家国家的待遇,我当然要侍候好人家的少爷!外交官们外派的待遇非常不错,所有买的东西都是免税的,开的车牌也是很招摇,因为都是免检的,而且外交官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住高级区、富人区,生活优越,假期也不少,接触的人事都是多姿多彩的!我对外交官圈子的生活一直充满了尊敬和景仰,因为这些外交官们今晚可能在聚会上、家宴上、酒吧里与你胡扯闲聊,过几天世界发生什么大事,打开电视你便可以看到他们在协助各国政要决定着世界大局的动向!

    瑞士的日内瓦,17万市区人口,居然有2OO 多个国际组织建在这里,使得日内瓦的名气远远大过首都伯尔尼,连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误以为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

    9 月的日内瓦天气非常的美丽,我住的酒店对面有免费为旅客提供的自行车,我按照酒店里给的市区地图,一个人悠闲地骑车观看日内瓦的名胜地:人工喷泉、花神、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日内瓦市密集在湖的两岸,湖的两旁都是豪华饭店、豪华商场,以“钟表王国”著称的瑞士,钟表店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心想,在日内瓦这种地方,戴表算是多余,每条街道都有大大小小的表店,大楼顶上,街道边上,甚至在花园中,瑞士人都有本事用花草做出来一个一分不差的花钟来!

    钟表业在瑞士已有近500 年的历史,人们不断精益求精。钟表的款式、种类之多,看得我眼睛发酸,头发晕,在日内瓦市的主街勃郎峰大街上找到了露天冰淇淋店,一边享受着日内瓦特干净的空气,特干净的湖,特干净的天空,看游客进进出出于礼品店、购物中心,手里八九不离十,三样瑞士特产:瑞士钟表、瑞士军刀、瑞士巧克力。

    吃完冰淇淋,看完了市区地图,喝了杯咖啡,我已经把日内瓦这个城市的大方位摸清楚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知道了将要留下来生活的地方,城市线路并不像巴黎那么复杂。

    下午茶约了石丹梧以前大学的女同学汉娜,现任联合国难民组织的外交官员,她知道我是搞艺术的,便向我介绍了日内瓦附近住的一些名人,包括已经去世的奥黛利·赫本、卓别林、伊丽莎白的前夫、法国文学大师卢梭。卢梭是法国人,但出生于日内瓦,日内瓦人在湖中心的小岛上为他竖立了一座铜像,还写了———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

    这不,名人来了,好巧,天哪!是阿兰·德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当我们在谈论名人这个话题,哎呀呀!岁月真是不饶人,我们全中国人民都熟悉的帅哥,阿兰·德龙,现在令我在心底里为他可惜,“英俊”一词在他身上已荡然无存,人倒是蛮随和的,一身轻便打扮,不知是这间茶室名人光顾太多,还是安静的瑞士人有不愿打扰别人的习惯,阿兰·德龙叔叔的光临,并没有引起丝毫轰动。汉娜说:“在瑞士的豪华购物区,全世界各地的名人时有光顾,瑞士人不喜欢凑热闹,也让名人有机会悠闲地逛街、购物、喝杯轻松的下午茶。”

    房子问题

    挪威王国代表处为我们找的房子开车只需15分钟便到法国边界,一栋湖边别墅,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大部分带家属的外交官都住在这一带。

    看了我们的房子,很多的房间,很美很大的花园。我却一点都没有想住进去的感觉。我是很怕住大房子的人,便对石丹梧说,如果有一天我有5 个孩子,3 条大狗,我也许会考虑住这样的房子。放弃了代表处为我们找的房子,我们得在不超出5000美元的范围内,在比法国贵几倍的日内瓦中心找房子。我很想找一栋高屋顶,有旧式电梯的欧洲老房子,体会一下早年间欧洲人的生活习惯。

    约好了在市中心一栋靠湖边的老建筑看房子,我便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不能穿得太邋遢,房东一看你连自己身上都穿不整齐,也不能指望你会照顾好他的房子,就算租给你也会多收你房租或另外加给你各种约束。穿得太华贵了也不行,有经验的房东会以为你好虚荣没什么金钱头脑,看你着急要房,价格自然高升。见面时,如果是女房东开门,就让男士上,自己最好乖乖地听着,一副在家没主意的小女人样,一定要做到你的出现对她的相貌没任何威胁感。这样,女房东就会放心地给你介绍她的房子、如果是男房东,那么一条牛仔裤,一件白衬衫,干干净净,学生妹妹的样子,这种打扮是最让中年以上的男人放心的。

    我们在一幢古堡式的大楼门口见到了一位穿着很整齐的中年男房东。我临时学会的几句问候法语甜甜的用完了,就闪到王子后面由他带我们看房。大楼一共三层,住有六户人家,我们可以租三楼,打开房间我尖叫起来,完全就是我想象中的老式欧洲风格的建筑:老式的大窗户正对着湖面,大大的客厅,高高的屋顶,暗红色的墙壁。有壁炉,四个房间,浴盆也是我想要的颜色。我一边打开一间间房门,脑子飞快地盘算着我的衣服放哪间屋,我的书房要哪间,我的大烟床摆客厅。

    王子见我满脸的欢喜,放心了不少,接着他俩在那里用法语对着几本小册子讲起来住房规定之类,半小时下来,两人友好地握手道别,我听不懂法语,以为搞定了,也上前使劲握了一下房东的手。下楼来,王子一面晃着手里的三本小册子,一面摆着头笑着对我说,瑞士人,瑞士人太有意思了。我急着想知道结果,问他租吗?他笑着对我说娜姆,一切都好说,只有一点,就这一点,我知道你我都是没有办法做得到的!

第六章

    找了间咖啡厅坐下来。王子打开小册子,开始翻译瑞士人对房客的规定:(一)10点以后不能用抽水马桶,男人也不能站着在马桶上撒尿,因为这样做会制造噪音;(二)11点以后不能洗澡;(三)不能在公共场所吵架或尖叫;(四)不能在公共场所唱歌或发出噪音;(五)不能在公共场所喝醉闹事;(六)不能聚众喧哗;(七)不能在居民区放鞭炮;(八)如果你身份不明,房东可以送你去警察局,如果你是外国人,假如你身份不合法或护照过期,他们立即用最近一班飞机送你回国;(九)你不能裸体在家里(外人能看到的地方)走动;(十)你不能在晚上10点到早上7 点之间制造任何噪音影响邻居;(十一)如果你养狗,必须给狗带一个链;上面必须要写上你家里的电话和地址;(十二)你养的狗必须要随身带有护照,如果你去边界的法国,没有狗的护照,他们有权把狗扣留三到四天,直到查出狗没有病菌才可以回到瑞士……

 
 
 
 


    拜托,打住,打住,我打断了石丹梧的话题,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王子才读到一半,我已经被瑞士人对绝对要求安静的规定惊得嘴巴合不上了。楼里住的都是本地人,大部分讲法语和德语的瑞士人是非常守规定的。王子接着给我解释,住城里的本地人,通常在郊区和山上都有房子,周末他们是不呆在城里的。日内瓦这个地方的魅力就在于这里工作的薪水很高,而且又位于欧洲的中心位置,从这里去法国、德国、意大利开车仅需几个小时,所以周一到周五就是工作、休息,周末再外出疯狂。

    人家是工作累了,10点以后要求绝对安静,我们可是初来乍到,需要认识很多新人,我的派对经常是10点以后才真正开始。我和王子都是爱玩的人,就算搬进去,以后和邻居处不好也麻烦。想想,决定还是忍疼割爱。离下一个看房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和王子就慢慢散步走过湖边。

    走到古城边上,看见一堆工人在建一栋楼房,有一个样子像包工头的人—直看着我。日内瓦中国人少,我又一身中装打扮,自然是引人注目、我开玩笑地用英文问了他一句,这是出租的房吗?他用法语对我说了一句,是。这是一座六层楼的房屋,顶楼可以看到古城的教堂、湖边的喷泉,很不错。我心里—动,问他大概几时能建好。他耸耸肩膀说,可能得等两个月。

    顶楼还没有租出去吧?他说应该没有,我们向他要了老板的电话,飞快回到酒店给老板打电话。我们是第一个打电话的,算是开门大吉吧,自然受到欢迎,房屋没建到一半已经有客人预定,当然是对房主商业眼光的肯定。我们是坐直升机到了屋顶,风景简直美呆了。

    我们选择了顶楼最好的—间,四个睡房一个大厅,对我们两个人是足够了,石丹梧把他秘书的电话给了房东,一切都不用我们再操心了,只等房子建好,搬进我的家。房租比挪威政府给我们的租金便宜,为政府省了钱,我们心里也很高兴。长时间住酒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转来转去就一个房间。

    我每天硬逼着自己看法国电视,让耳朵先习惯法文,中午去健身房,下午便是一张城市地图,走走逛逛,认识一下这座城市。再转去工地上看他们建屋,看这里的人工作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工地上摆满了现代化的工具,工人们穿着特别设计的制服、安全帽;安全设备样样俱全。每个工人身边都有一杯咖啡或一杯啤酒。干起活来的那份慢劲儿,急死人。我每次去工地,他们就找机会对我笑笑,我一个好脸色都不给,心里骂,笑什么笑,干活那么笨。一到12点午餐时间两小时,他们飞快地退去工装,一秒钟都不肯多呆,嘻嘻哈哈,相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