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92.恶汉 >

第2章

092.恶汉-第2章

小说: 092.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亲……”
    “好了,就这么办,大家都安心。”
    老妪从女娃子的怀里接过董非,在奴婢的搀扶下就要离去。
    走了两步之后,她突然又停下来,“仲颍,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的骨肉。你给他起个名吧。”
    彪形大汉一怔,抬起头看着老妪,嘴巴张了张之后说:“还请娘亲做主。”
    老妪想了想,“你以为他是妖怪,是败坏之人;你以为他杀了他娘,要将他背弃……这孩子天生是个苦命娃子,就叫他俷吧,董俷。我再给你个小名,叫阿丑。”
    董非这时候正在迷茫之中。
    原因很简单,仲颍?牛辅?这两个名字怎么听上去这么耳熟啊!
    这是什么时代,这里又是什么地方?这仲颍是谁,为什么会觉得如此耳熟呢?
    可当他听到老妪给他起的名字,不由得吃了一惊。
    怎么又是‘非’?上辈子叫‘非’,结果死于非命,难不成这辈子还要死于非命?
    不,我不要叫董非,我要换名字。
    董非舞着手脚,大声的抗议。可是那声音传入老妪的耳中,却犹如仙乐一般的悦耳。
    本是板着的面孔,此时也露出了慈祥的笑意。
    “阿丑,这世上谁都可以背弃,可你要记住,永远也不要背弃家人,那是你的根!”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二章 董卓幼子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5…9 16:27:29 本章字数:3531

    俷,背弃、败坏的意思。
    古人有‘毋俷德’的说法,总体而言,这个字可不是什么褒义字。
    不过董非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只要此‘俷’非彼‘非’,那就已经是足够了。更何况,他并不明白‘俷’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如果还是‘非’的话,实在是晦气。
    所以,他接受了董俷这个名字,同时也接受了阿丑这个乳名。
    上辈子是个孤儿,虽然村里的人对他很和善,但董俷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现在他明白了,他缺少的是家的感觉。重生之后,虽然那个好像是他父亲一样的彪形大汉不喜欢他,母亲也在他出生的时候离开人世,可他总算是有了一个家。
    在这个家里,大多数人对他是报以戒心,并不喜爱。
    但是,奶奶对他很疼爱,虽然她的眼睛瞎了,可并不影响她对董俷的疼爱。除了奶奶之外,还有个很调皮的姐姐,名字叫做董媛。已经是十二岁的小姑娘了,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董俷睡着的时候,拨弄他的小JJ。
    每次董俷都会愤怒的抗议,不过在大多数人的耳朵里,那抗议只是一阵阵婴儿的啼哭。
    一来二去,董俷也就习惯了!
    这个小色女,天晓得将来谁敢娶她。
    ******
    临洮董家,是当地的豪强。
    有一座非常大的宅院,养着几百个仆人奴婢,父亲董卓是广武令,年轻时更有游侠的称号,能左右开弓,通晓武艺,力气过人。就连毗邻的羌人很敬重于他。
    慢着,董卓?
    莫非是那个三国演义中的董太师,后来被干儿子吕布因为女人而谋害送命的董卓?
    董俷读的书不多,可是却喜欢听评书,特别是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董俷最喜欢的一段就是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而那段故事的主要背景,似乎就是和他现在这个老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得董卓在虎牢关大战之后,就迁都去了长安,被封为郿侯,并且在郿筑坞,号万岁坞,也叫郿坞。
    董卓死后,郿坞被吕布攻陷,董氏一族被灭了一个干净。
    董俷吓坏了,那岂不是说,将来他还是要死于非命吗?虽然记不清楚董卓是在什么时候丢了性命,可相信那时候,自己的年纪也不会太大。
    死过一次,董俷并不怕死。
    可让他死后还要背着骂名,绝对是不愿意。
    更何况,刚有了一个家,还有一个疼爱他的奶奶,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家人死去啊。记得评书里说过,奶奶后来是在郿坞攻破后被杀死,连尸首都不能保全。
    想到这里,董俷忍不住看了一眼他身边正在午睡的奶奶。
    ***头发灰白,脸上有很多皱纹。自从她把董俷领养之后,对他就呵护至极。
    可以看得出,家里人挺怕奶奶。
    可是董俷却丝毫不觉得奶奶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几个月的相处,他觉得奶奶很慈祥。
    虽然眼睛瞎了,可是***心却不瞎。她知道在这个家庭里,除了她和董媛之外,所有人都把董俷看成妖怪,所以对他的关照更是无微不至,哪怕睡着了也要让董俷在他身边。
    董俷咿呀咿呀的爬起来,爬到了***身边。
    肉乎乎的小手摸着***脸,奶奶在睡梦中露出笑容,喃喃自语说:“阿丑,小心着凉。”
    心里有一股暖意,董俷差点哭了!
    绝不能让奶奶受到伤害,绝不能让家人受到伤害。这是我的家,谁也别想去碰。
    可惜,现在的董俷只是一个婴儿,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
    他躺在奶奶身边,仔细的想着。说实话,对于发生在三国的故事,董俷的了解都是来自于袁阔成所讲的三国演义。至于三国志什么的,他没看过,而三国中的人物,也只是记得刘关张、赵马黄,诸葛亮、曹操,还有周瑜、孙权之类的名人。
    大多数人物,董俷只是有个印象。
    但是让他说出谁是谁来的话,还真不太可能。毕竟,他长得是人脑袋,不是电脑。
    而什么炼钢之法、造纸之术,他更是不清楚。
    县城里的小书店不泛从网络上盗版出来的小说,里面有不少是关于三国的故事。
    当时看的时候也只是觉得爽,可如今当他身在其中,才知道那些主角是何等的光伟正。别的不说,就那脑袋瓜子,简直比电脑还厉害,一个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虎躯一震,八方来透。好威风,好强大,怪不得都能混的是风生水起。
    可是他董俷呢?
    除了听过评书版的三国演义,知道一些在将来可能会发生,但又实在不能确定的事情之外(毕竟三国演义是演义),连一首唐诗宋词都背不完整,实在是惭愧,惭愧到了极点。早知道要重生三国的话,就去买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背上一背才是。
    既然是这样,那自己又该如何来保护家庭,保护奶奶?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呢?
    董俷越想,越觉得心中不安。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不安又有什么用处?他现在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再说了,就算他说了,有谁会相信呢?只怕连疼爱他的奶奶也未必能相信他的话。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他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等待长大的那一天到来。
    ******
    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中,董俷一天天的长大了。
    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奶奶好。把老太太乐得嘴巴都合不拢,笑得不知道有多开心。
    不过,他没有叫过董卓爸爸,这一点让董卓很不开心。
    至于这里面的原因,谁也无法猜出来。毕竟在董俷的心里面,董卓并不是一个好人。再加上刚出生的时候,董卓居然要把他溺死,这足以让董俷感到非常不满。
    奶奶试图诱导,可没有能成功。
    这多少让乘兴而来的董卓败兴而归。虽然已经不再坚持董俷是妖怪的想法,可这心中还是非常不快。再加上董俷的模样并不可爱,让董卓的喜悦也减去了很多。
    说实话,董俷也觉得自己有点难看。
    头发略带着一点枯黄的色彩,皮肤很黑,而且上面有皱皮,看着很像是鱼的鳞。
    眼睛略有些显得细长,五官也皱在一起。
    好在他很健康,如今的这个身躯,甚至比他当年的身体还要好。还不到四岁,长得好像六七岁的孩子一样,壮的好像一头牛。而且,董俷还发现了这幅身体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天生力气大。细细的胳膊里好像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四岁生日的那一天,董俷居然毫不费力的拉开了一张一石弓,让陪他玩耍的姐姐董媛非常吃惊。
    不过,在董俷的要求下,董媛答应帮他隐瞒这件事情。
    实际年龄已经有三十岁的董俷很清楚一个道理,枪打出头鸟。乱世即将到来,越是能不引人注意,这活命的机会也就越大,同时保护***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叫藏拙!
    当董俷奶声奶气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董媛立刻意识到,眼前这个阿丑,绝不简单。
    相比之下,在董家当中,除了奶奶之外,就只有这个姐姐和董俷最亲。同时最了解董俷的人,并不是疼他爱他的奶奶,而是姐姐董媛。
    董媛在董家排行第四,上面还有三个姐姐,都是董卓正妻所出。
    大姐姐董玉,董俷没有见过。在他出生之前就嫁给了一个羌人首领,随着那个羌人部落远赴西域,天晓得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反正在董俷的记忆里,大姐姐没有回来过。
    二姐董照还在家里,不过也已经嫁人了。姐夫叫做牛辅,在已经担任了西域戌巳校尉的董卓麾下做事,如今官拜北部都尉,颇有能力,非常得董卓的信任。
    三姐董鹊,非常懂事,最得董卓喜爱,可惜早夭。
    老四董媛如今也快十六岁了,据说等过了冬天,就要嫁人。对方是一个书生,叫做李儒。据说之前一直都在董卓麾下做事,心思缜密,而且非常的忠心,是董卓手下少有的智谋之士。
    关于李儒这个人,董俷有印象。
    在演义当中,李儒似乎一直伴随着董卓,好像也是董卓的女婿。只是董俷没有想到,这李儒居然会成为董媛的丈夫。而且听董媛的语气,似乎对这个人很满意。
    董俷很失落,因为他知道,李儒的出现,预示着董卓沿着历史的轨迹,似乎又迈了一大步。
    这一年,是熹平三年。
    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黄巾之乱,还有多久呢?
    董俷不知道,可每过一天,他就觉得身上的压力似乎有多了一分。可他现在只有四岁,四岁的孩子又能做什么?虽然有着快三十岁人的思想,却只有四岁孩子的身体。董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依然只能默默等待。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三章 天生力王(1)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5…9 16:27:41 本章字数:2973

    熹平五年的春天,对于已经日暮西山的汉家朝廷而言,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契机。
    汉帝刘宏自十二岁登基,八年来终于有了骨血。
    极受皇帝宠爱的何美人诞下一子,名曰刘辨。这何美人本是南阳宛人,在当地也属于一方的豪强。只是何家祖先鄙贱,屠户出身,所以并不受当地世家所接受。
    至何美人父亲何真当家后,便力求改变这种局面。
    他结交当地权贵,不惜大散家财。同时苦心培养长子何进,只是没想到,改变何家命运的却是他一直都不看重的女儿。正逢汉帝选秀,何真本着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想法把女儿送去了宫中,没成想汉帝见到何氏之后立刻喜欢上了,几度春风之后,居然还为汉帝生了一个儿子,这何家人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
    陇西临洮,阳光明媚。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李儒走在街上,也觉得心情大好。
    自娶了董卓的女儿之后,凭借着翁婿的关系,再加上他本人也不是庸才,很快就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