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92.恶汉 >

第467章

092.恶汉-第467章

小说: 092.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一旁说道:“丞相,三公子,这件事肯定是误会,可莫要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反正不管怎么说,我定要走的。你们愿意留在这里让人笑话,是你们的事情,我袁家可丢不起这个脸。若丞相再没有其他的吩咐,那请恕小侄先行告辞。”
    比之先前,袁尚的言语中客气了很多,不再口出不逊。
    他大步向厅外走出。文丑许攸走在最后,和刘备错身而过的时候。三人轻轻点头。
    许褚怒道:“丞相,就这么放那小儿走了?依我看。肯定是他在捣鬼!”
    曹操摇头说:“袁绍和董有杀子之仇,断不会轻易和董西平联手。这件事……当初董西平敢在许昌安排细作,为何不能在袁绍麾下安排?此时和袁尚无关。”
    说完,目光一扫客厅内地众人。
    “诸公,还有谁要离开,现在就可以走,某绝不阻拦。”
    刘瑁犹豫了一下。站起身来,“丞相,非是瑁要背盟而去,实汉安军兵临葭萌关下,瑁担心兄长的情况……而且,丞相也不用兵了。瑁留在此处,却也无用。”
    话说地合情合理,只是在这个时候……
    曹操虽然不说什么,可这心里面却是很不高兴。
    表面上还是要表露出一种温和的姿态,沉声道:“既然如此,还请代我向刘益州问好。”
    “一定,一定!”
    刘瑁说完也走了。
    七家诸侯,会盟前走了一家,如今又走了两家,大厅里一下子显得很冷清。
    公孙康说:“家父命康出发之前。曾有言在先。万事听从丞相的吩咐!”
    “啊……备只知许昌之圣上,而不知长安之圣上。丞相大可放心。定不背盟。”
    周瑜犹豫了一下,“但不知丞相如何打算?”
    他说的很巧妙。即没有说背盟,也没有说不背盟,显然是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曹操知道,其实留下来的,都是不太可能和董和解的。
    公孙度虽然曾经在董卓麾下效力,可是之前在塞外摆了董一道,险些把董弄死。就这一点而言,除非是董的胸怀博大,怕是很难原谅公孙度背主之事。
    而刘备,更是和董无圆转之处,不必细说。
    孙坚死于董之手,和孙家也有难以化解地仇恨,所以才会留下来看事态发展。
    还算太差!
    曹操心道一句:至少有一半人,看样子不是很能接受董的存在。那就有回转的余地。
    说实话,如果刘备孙策也退出会盟的话,曹操已经做好了打算。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他立刻回许昌,缚了汉帝刘协,自己直接去长安请降。
    毕竟他和董虽有仇怨,终归有一段情义在。
    如果他投降的话,想必董也不会为难他。只要交出兵权,做个富家翁当不成问题。
    曹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既然诸公都还信任曹某,那么我们就商量一下后面地行动吧。如今伪帝出现,而关中贼势甚大,我四家当相互照应,统一行动。”
    “丞相所言,极是!”
    袁尚领兵退出了雒阳,在第三天就进入了河内领地。
    这已经是他袁家的地盘,两天来提心吊胆的袁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的害怕,曹操会在途中拦截。虽说他兵马强盛,可毕竟是在曹操的地盘,打起来并不占光。如今,到了自己的领地中,积压多日的嚣张,重又发作了。
    “都说那曹孟德如何厉害,依我看也不过如此。”
    沮授看着骄狂的袁尚,心中暗自苦笑一声,而后轻轻的说:“三公子,您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如今的形式,我等合则利,分则害。若诸侯联手上疏长安,想必长安多少还会有所顾忌。可现在,和曹操翻了脸,于主公而言绝非好事……”
    “好了好了,沮先生,这些话你这一路上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事情已经做了,你还想如何?再说了,以我冀州钱粮广盛,兵马强壮,董西平未必能奈何我等。”
    “可是……”袁尚蹙眉道:“沮先生你到底是为我袁家效力,还是为曹操效力?怎地我这一路上,就在听你说他地好话?你若是觉得我做地不好,大可以去找我爹告状,莫再呱噪。”
    一句话。把沮授憋得的是脸通红。
    嘴巴张了又张,最终苦笑长叹。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旁边,许攸和文丑相视一眼,微微一笑之后,许攸策马,来到了沮授地身边。
    当晚,大军依沁水而扎营,十五万大军却是浩浩荡荡。好不壮观。
    沮授日间被袁尚一顿言语噎得心里难受至极,独自坐在大帐中,一杯杯地喝着闷酒。
    这日子真地是没法子过了!
    大将军的意思,将来这冀州怕是要交给袁尚。且不说这长幼之分,看这袁尚,根本就不是成大事的人。当初让他来辅佐袁尚的时候。就不太愿意,如今真憋屈死了。
    帐帘一挑,许攸从外面走了进来。
    要说较起来,许攸比沮授早一步跟随袁绍,但是如今却没有沮授这般受袁绍重用。而许攸这个人呢,又比较喜欢占小便宜,有点贪财,沮授对他也不甚喜欢。
    故而见许攸进来,沮授也没有起身相迎,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这几年许攸很低调。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出头。袁绍若是用到他,他就出力。用不到他。就乐得逍遥自在。如今,已经渐渐的淡出了袁绍地核心成员之外。
    “公嗣先生。怎么一个人喝闷酒?”
    沮授醉眼朦胧,看了一眼许攸道:“子远前来,不知道有何见教?”
    “见教却不敢当,只是日间见公嗣你受了委屈……呵呵,所以前来探望一下。”
    许攸说着,坐在了沮授的对面。
    沮授也不说话,给许攸到了一觞酒,然后自顾自的喝着。许攸也没吭声,只是陪着沮授喝酒,两人谁也不说话,这大帐里的气氛,却变得格外诡异起来。
    “子远,你实该杀!”
    好半天,沮授突然蹦出来一句话,眼睛通红,瞪着许攸,表情格外凶狠的说道。
    许攸心里一咯噔,“公嗣,这话从何说起?”
    “你莫要给我装糊涂,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我问你,你是不是和那一只耳早有勾连?当初刘玄德离信都而去,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可是你出的主意?”
    “啊?”
    许攸地面颊微微一抽搐,强笑道:“公嗣,这件事可与攸毫无关系。”
    “和你没关系?”
    沮授冷笑道:“许子远啊许子远,你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其实却是破绽百出。这两年,你看上去好像是无所事事,可我知道,你先是建议让董昭去徐州,而后又悄悄的把家眷……还有文公业的家眷迁往徐州……你的心,早就不在主公这里。”
    许攸沉默不语。
    “怎么,我可是说错了?”
    沮授仰天长叹,“不过说起来,那刘玄德也的确是有本事。我安排我儿沮鹄在旁监视,他居然能把那臭小子说的昏头转向,每每来信,总是向我夸奖刘备如何好……许子远,你实该死,该死……累得我连唯一的儿子,也投向了刘备,该死。”
    这番话出口,许攸反而不担心了!
    自斟自饮,任由沮授喝骂,脸上始终是带着笑容,看上去好像根本就不在意。
    “主公完了……可怜元皓,一心为主公谋划,可这基业,终要毁在小儿之手!”
    沮授仰头咕嘟咕嘟的把壶中烈酒干完,重重的磕在了桌上。
    “我不甘心,我实不甘心啊!”
    说着,竟一头趴在了桌子上,喃喃自语道:“许子远,想必……你早已经看出了?”
    许攸起身,拍了拍沮授地肩膀。
    “公嗣,我从二十年前就追随本初,当初还有伯求,王芬,张邈等一干好友,为袁本初奔走,为他袁家摇旗呐喊。可得到了什么?呵呵,昔日好友,都死光了,而我却落得个走狗地下场……本初可同患难,而不可同富贵,我早就看开了!”
    “看开了,看开了……”
    许攸好像是自言自语,沮授却伏在桌案上。
    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子时,只听邦邦的声响,却是二更天了。
    许攸起身,正要出去。
    却在这时侯,突然听到大营中一片骚乱。紧跟着有人高声呼喊道:“走水了,走水了!”
    这寒冬腊月,怎会走水?
    许攸这心里面第一个闪过地念头就是:不好,有人袭营!
    注:关于上一章提到地韦康,三国志中如是说:十五岁时被辟为群主薄,父亲被征为太仆后代为凉州刺史,素有仁德的他被时人所荣。后马超攻凉州时坚守八个月后援兵未至遂降,但仍被马超违约杀害。故州人莫不凄然愤概。
    而演义当中也有出场:演义中字伯奕,建安十八年八月马超攻凉州时因夏侯渊未得曹操令故按兵不动,援兵不至遂降,但仍被马超杀害。故州人莫不凄然愤概。
    另有公孙康,三国志如是说: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度死,子康嗣位。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语在武纪。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而在演义当中: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公孙度死后,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地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死后,其弟公孙恭袭爵。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00章 狮虎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1…15 13:50:55 本章字数:5666

    五万人是什么概念?
    恐怕一时间很难说清楚……但十五万人扎下的简易营地,却是连绵近百里地。
    当然了,如果有计划,有安排的扎营,自然不可能占地这么大。
    可是袁尚少年气盛,以为这河内是他老袁家的地盘,所以也就没有仔细的规划。
    按道理说,袁尚身边也不是没有跟着能人。
    如沮授许攸,蒋义渠文丑都是知兵的人,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并不能说动袁尚。想想也是,天一亮就会出发,何必做那么仔细的规划?于是各部人马就地安营扎寨,从沁水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这一路上是大小营帐犬牙交错,交织在一起。
    此刻,这如长龙一般的营地,却成了一片燃烧的火海。
    袁尚从睡梦中惊醒,慌忙的披挂盔甲,抓起宝剑就冲出了中军大帐。
    “出了什么事,哪里走水了?”
    喊杀声已经响彻天地,放眼看去,到处都是火,大火小火,冲天的火,蔓延的火,把个漆黑的夜幕,照的一片通红。人喊马嘶,袁军的大营之中已经乱成一片。
    身为袁尚亲卫的王门【注】,也是盔歪甲斜,匆匆的赶来。
    “三公子,大事不好,有人劫营,有人劫营!”
    “谁,谁敢在此地劫营?”
    袁尚这会儿有点懵了,这里可是他袁家的河内。居然有人敢在这里劫他地营寨?
    “尚不清楚,三公子……还请快快上马,小将定拼死掩护!”
    袁尚何等的心高气傲,闻听勃然大怒。扬起马鞭子,狠狠的抽在了王门身上。
    “混账,我有十五万人马,又有战将无数,区区蠢贼,也要让本公子退避不成?”
    说着话,有亲信就牵马过来。
    袁尚扳鞍上马。从亲信手中接过一干长枪,厉声喝道:“王门,速速集结人马,随我杀退贼军!”
    王门连忙应了一声,命人吹响了号角。
    然则,在这兵荒马乱之际,谁还会听什么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