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92.恶汉 >

第72章

092.恶汉-第72章

小说: 092.恶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所以董俷也不介意,一行人向徐州前进。
    两天后,他们来到了下邳国。
    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听过这个地名。
    刘备解徐州之围,曾驻扎下邳;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也正是因为下邳有刘备的家人,而他恰好镇守下邳,最后不得不暂时投降曹操。而最有名的,莫过于那位三国历史上最声名狼藉,同时也是最受人关注和喜爱的虎狼之将,三姓家奴吕布。
    其生命中最后的谢幕典礼,也正是在下邳。
    下邳在汉朝,是东海郡的首府。当年刘邦夺天下后,改封韩信为楚王,其都城也在下邳。本朝明帝,建立了下邳国,并封他的儿子刘衍为下邳王,一直到现在。
    抵达下邳后,董俷出于对这座城市的仰慕,带着典韦走了一大圈。
    晚饭后才回到了客栈,刚走进房间,却发现那位家主带着那个俊秀的小童子在里面等候。
    唐周和黄劭,小心翼翼的作陪。
    看到董俷进来,两人使了一个眼色。没等董俷明白过来,那位家主却站起了身。
    他拱手道:“俷公子,一路多有得罪,诸葛珪赔礼了!”
    “啊,客气,客气!”
    董俷有点懵,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位倨傲的家主竟然来这里赔礼。
    不过看唐周和黄劭的样子,这位家主的来头似乎不小啊。
    慢着,诸葛珪?他竟然姓诸葛!董俷不禁很震惊,不是因为眼前的文士,而是因为这个姓氏,联系着三国演义中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诸葛亮。诸葛珪,是什么人?
    诸葛珪自顾自的说:“刚才珪与小儿在街上听人说起了一件事,有一位壮士在青、徐、兖、豫四州之上连续袭击太平道的道场。珪略一思忖,就想到了俷公子一行人。刚才与两位先生交谈,才知道俷公子竟然是伯喈先生的门生,失敬,失敬!”
    董俷先是一阵紧张,不过后来听这位诸葛珪的口气,似乎是很赞赏他的行为。
    同时也在感叹,名士就是名士……想必如果不是蔡邕的名头,这诸葛珪也不会是这种态度。
    当下还礼说:“先生客气。俷不才,蒙伯喈先生错爱,虽说要收为门下,但还没有行拜师之礼。说不上是伯喈先生的门生,还请先生不要误会。”
    这种态度,让诸葛珪非常满意。
    “能得伯喈先生的赞赏,俷公子足以自豪!”
    双方又客气了两句,分宾主落座。诸葛珪这才说:“俷公子,既然将要成为伯喈先生的学生,说起来也是一家人,珪也就不客气了。俷公子铲除太平邪道,实乃大快人心的举动。那太平道明地里传教,暗中却行不轨之事,珪早就看不过去。”
    董俷总算放下心,至少这诸葛珪已经表明了太多。
    但还是有点不放心,暗地里使了一个眼色,唐周起身说:“诸葛大人,学生还要去查看一下部曲的情况,就先告辞了。君明,请随我一起去看看,我可安抚不了那些人。”
    君明是典韦的字,出自于蔡邕的手臂。
    典韦典君明,很上口。典韦对这个字非常的满意,同时也很开心。毕竟,为他取字的人可是天下间最有名的大儒,蔡邕蔡伯喈。说出去的话,也足够他感到自豪。
    唐周和典韦出去警戒,屋子里只剩下董俷、诸葛珪、黄劭以及那童子四人。
    诸葛珪微微一笑,对唐周他们的目的了若指掌,但是却毫无半点怒意。当然,如果董俷不是蔡邕的学生,就他这种防备的态度,足以让诸葛珪立刻起身,拂袖而去。
    “珪此次之所以举家迁移,也是因为那太平道的缘故。太平道这两年野心彰显,而朝廷对此视若不见,无异于养虎为患。珪常担心,大乱将起,故而才决定搬迁。”
    董俷点点头,“君贡先生的担心,也正是俷之所忧。”
    君贡,是诸葛珪的字。
    诸葛珪正色道:“故而珪听闻俷公子的壮举后,有几件事情想要请教。”
    “请教不敢,但问无妨。”
    “俷公子一路所为,看似没有章法,但却又暗藏玄机。珪想请教,俷公子所为何谋?”
    “这个……”
    董俷有点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毕竟和这个诸葛珪相交并不算深,就算他姓诸葛又能如何?保不齐也是个野心家。诸葛氏在琅琊确实是一个望族,刚才黄劭也介绍过。据说这位诸葛君贡先生的祖上,曾担任过董俷老子现在所担任的职务,司隶校尉。可哪有能说明什么?
    没想到,诸葛珪没有开口,他身边的童子却说了话。
    “俷公子所谋,显然是为了吸引太平邪道的注意力,其意当在雒阳,是不是?”
    董俷吓了一跳,看着那童子。
    不会吧,连个小屁孩儿都能看出我的计划?这小屁孩儿是谁?难不成是传说中的孔明先生?
    董俷不知道诸葛亮出生于何年何月,本能的就把这童子和诸葛亮联系在了一起。
    诸葛珪从董俷的反应中也得到了答案。
    他笑了起来,“俷公子不必担心计谋败露,也无须害怕珪和太平妖人有所牵连。说实话,俷公子的目的在雒阳,还是小儿提醒了珪。否则,珪至今也猜测不出。”
    “敢问小公子何名?”
    “小儿诸葛瑾,年方十岁!”
    呼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孔明先生。不过董俷突然一颤,骇然的看着那俊秀的童子。
    诸葛瑾,诸葛瑾……诸葛子瑜,不就是传说中孔明先生的哥哥?
    目光转向诸葛珪,这位难道是诸葛老爹吗?
    对于董俷的这番失态,诸葛珪有点茫然不解。自家儿子才十岁,声名不彰。俷公子为何会如此失态?看他的样子,分明是对自己这个儿子非常,非常的仰慕啊!
    “俷公子听过小儿的名字?”
    “啊……这个,这个是头次听到。”
    “为何如此吃惊?”
    董俷张口结舌,然后哈哈大笑以掩饰刚才的失态,说道:“瑾公子真是聪慧,我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人,故而有些失态了。呵呵,君贡先生,您可真的是好福气!”
    诸葛珪忍不住洋洋自得的捋着胡子,看得出来,他的确是很骄傲。
    “我弟弟聪明胜我十倍!”
    董俷一阵剧烈的咳嗽,看着诸葛瑾道:“你弟弟?”
    诸葛珪更得意,笑着说:“哦,他说的是我那次子亮。年方三岁,确是聪慧过人。”
    次子亮!
    董俷真的快要疯了……他见过那小屁孩,喜欢跟在诸葛瑾的屁股后面,还拖着鼻涕。长得是粉雕玉琢,很漂亮。可是当时,董俷还真的没有把那小鼻涕虫和大名鼎鼎的诸葛先生联系在一起。诸葛亮,那个鼻涕虫,就是传说中的诸葛亮吗?
    咦,我居然还掐了一下诸葛亮的脸蛋啊!
    那可是名人的脸……
    “俷公子,俷公子……”
    “啊,君贡先生,有何指教?”
    董俷总算是清醒过来,尴尬的笑了笑。就算是诸葛亮又如何?还不是个小屁孩儿!
    诸葛珪也笑了,“看起来,我这两个孩儿,让俷公子很吃惊!”
    董俷正色道:“君贡先生,非是俷说恭维之言。俷观两位公子,他日必将名扬天下,名留青史啊。”
    名扬天下还好说,名留青史……
    诸葛珪拱手道:“若小儿将来真由此成就,皆拜公子今日之言。子瑜,你可听到了吗?以后要更加刻苦读书,方不负俷公子今日的看重。还有你弟弟,要好好教导。”
    “孩儿明白!”
    诸葛瑾很恭敬的答应,不过又好奇的看了一眼董俷。
    这位俷公子,好像真的很看重我。只是,他为什么会看重我呢?嘻嘻,俷公子好像是个好人,但说心里话,他长得真的很难看。特别是笑的时候,比不笑还难看。
    如果董俷知道这小屁孩儿此刻心里的想法,定然是哭笑不得。
    诸葛珪说:“俷公子,客套话珪就不多说了。公子之意,珪已明白。珪一家将会在广陵转道,走丹阳而入荆州。我与好友庞山民相约,他会在江夏接我一家老小。若俷公子也要去荆州,我们不妨结伴而行。只是珪不知道,俷公子可愿意。”
    这一席话,让董俷万分的感动。
    人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明白,和他一起走,可能会有很多的凶险。
    但诸葛珪还是愿意和他结伴而行。
    其原因……董俷不愿意再去揣摩。而且揣摩文士的心思,比和一百个人打架还累。
    他站起来躬身一礼:“君贡先生高义,俷多谢了!”





    第一部 少年游 第七十一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6…3 10:31:57 本章字数:5400

    州的天气很好,至少在过了下之后,天气看上去很也很稀少。
    好天气,总会给人带来好心情。董俷更是如此,因为他还遇到了上辈子最崇拜的人。
    虽然,那家伙还是一个拖着两行鼻涕的小鼻涕虫,可董俷知道,这小鼻涕虫的未来,将会是何等惊人,当然也会何等的凄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不晓得这小鼻涕虫会不会还像历史中的一样?薰俷骑在马上,饶有兴趣的向前看。
    前面有一辆车,有一双乌溜溜,黑漆漆的眼睛正在盯着他。
    薰俷不禁朝着那从车里探出小脑瓜子的鼻涕虫一笑,小鼻涕虫一撇嘴,哇的哭了。
    ******
    再往前就是徐州了,车队突然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诸葛珪派人过来,董俷跳下了马,随着那家人走到了车队的正中央。
    “君贡先生,为什么不走了?”
    诸葛珪压低了声音说:“俷公子,刚才我派人去前面打探,发现徐州四门外有很多头戴黄巾的人。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在寻找你们,我们恐怕无法进徐州了。”
    太平道,竟然已经发展到如斯的地步了吗?
    薰俷一皱眉,陷入了沉思。
    黄巾抹额,这本是未来黄巾起义时太平教徒的特征。没想到现在就出现了,或者说在历史上,他们本来就是这么出现的。不管怎样。似乎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君贡先生,既然如此地话。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
    “俷公子,你这是什么话?你可以为家国不惜身死,珪虽不才,亦不能束手旁观。”
    诸葛珪闻听勃然作色,怒道:“难道在俷公子眼中,珪是一个怕死的人吗?”
    薰俷连忙说:“君贡先生误会了。俷不是这个意思。但君贡先生你要明白,俷等皆是习惯了血腥地人,而且孤身无所牵挂。但君贡先生却不一样,您这一大家子人……特别是大公子和小公子将来都是有前途的人,万一出事了,岂不可惜?”
    诸葛珪脸色稍缓,心里也不禁为难。
    他倒真的不是怕死,可家里的人怎么办?特别是那两个儿子,可不能出意外啊。
    诸葛珪有点犹豫,董俷却微微一笑。
    “君贡先生不用在犹豫了。俷等皆亡命徒。若留下来,连累的君贡先生一家。俷日后定会寝食难安。多谢先生这些日子来的收留,不过天下无不散地宴席,告辞!”
    说着话,董俷已经拨转了马头,打了一个招呼后,典韦等人紧随其后。
    看着一行人在官道上失去了踪迹。诸葛珪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小儿子说:“俷公子乃真英雄也……瑾儿,亮儿,你等当牢记,做人当如俷公子一般,才是真英雄。”
    “父亲,那俷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