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乳房的历史 >

第24章

乳房的历史-第24章

小说: 乳房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8年12月,《华尔街日报》宣称:“大胸脯潮流又回来了!”指出新一代的塑形内衣——魔术胸罩,销售业绩超过数百万美元,市场上又开始流行美胸产品与丰胸模特儿。虽然“大胸脯潮流”背后可能有它的政治与心理形成因素(比如,和雷根政府时代的男性保守主义有关?),但是《华尔街日报》认为较可能是经济因素使然,因为大胸脯潮流会带动滚滚商机。
    当期的《自我》(Self)杂志也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乳房狂潮:3亿美元商机的美国新宠》,探讨的是隆乳手术。过去20年,时尚流行平胸女郎,现在风水轮流转,大家又开始寻找大胸脯的模特儿。20世纪80年代末流行的是大而圆且挺的乳房,被《自我》杂志称为是“新亚马逊女战士”的黄金时代。一位女心理学家宣称隆乳是一种“地位表征”,暗示女人可以用金钱买到完美的身体,就像“用钱购买其他东西一样”。对当时的美国人而言,用金钱打造的完善身体,通常是指“傲人的双峰”。
    不少观察家也对隆乳风潮抱持正面评价,认为它不是男人欲望下的产物,而是展现女性新的自我管理力量。也有人不同意此种看法,女性主义评论者布朗米儿(Susan Brownmill)便说,对乳房的病态执着是女性反挫氛围的一部分,一如20世纪50年代一样,会将女人与她的大乳房逐出职场、赶回家庭。即便学界质疑隆乳有害健康,也未能阻挡隆乳的狂潮,直到1994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才下令禁止矽胶隆乳。
    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服装工业促销性感内衣,女性杂志更是推波助澜,1992年1月号的《时尚》杂志社论写道:“显露乳沟、游走于‘走光’边缘的胸罩,最能展现新的女性魅力。”同年2月号的《柯梦波丹》杂志一篇标题为《胸罩就是要给人看》的文章,则建议女人:“别害羞,露出乳沟正流行!”过去20年,时尚尊崇胸部平坦,现在,大胆展示豪乳似乎也不算坏品味。现代男人要有本事与乳房曲线分明的女性并肩共事,女人也毋需畏惧忌妒的眼光而遮掩乳房。到了1994年,胸罩在美国已成为年营业额30亿美元的工业。
    这也是胸罩业者最感兴奋的一年,因为魔术胸罩席卷市场。魔术胸罩其实发明于30多年前,却一直要到1991年超级名模在纽约拍照,展示她们在伦敦购买的魔术胸罩后,这款内衣才在市场绽放异彩。美国“莎拉李亲密公司”(Sara Lee Intimade)取得魔术胸罩在美的销售权,撒下千万美元的广告费,展开精心策划的销售计划,猛烈进攻胸罩市场。
    1994年5月,美国的魔术胸罩在纽约首度登场,10天之内便卖出3千套,工厂日夜加班生产,以应付全美各地的市场需求。同年月,当魔术胸罩终于登陆旧金山时,显露乳沟的内衣风潮已攀至另一个高峰,旧金山的梅西百货摆出惊人阵式迎接它的来临,门口不但有管乐队吹奏乐曲恭迎,还有一队歌剧男高音高唱赞美歌,运送魔术胸罩的则是一队美艳的足球啦啦队,乘坐专用电缆车抵达。安培罗百货(Emporium)的阵式更惊人,魔术胸罩是由防弹运钞车护卫送抵。急着购买魔术胸罩的民众,在两家百货公司还没营业之前就开始排队,开门后一会儿便抢购一空,稍晚才到的顾客只能下单等候。安培罗百货的经理说:“我从未看过任何一种商品有这种‘戏剧化’的魅力。”
    其他家内衣厂商被魔术胸罩狠狠击败,也忙着开发新的产品。最令人吃惊的是1994年巴黎秋冬服装秀里,紧身褡居然重出江湖!1994年10月号的《哈泼时尚》杂志封面故事是:“高级时装的曲线与紧身褡”,刊出系列文章教导读者“如何穿得女性化”。根据《哈泼时尚》杂志的描写,紧身裕在销声匿迹40年后,又重返巴黎的服装伸展台。当记者询问服装设计师唐娜·凯伦(Donna Karen),在妇女解放运动30年后,紧身搭还有什么空间?唐娜·凯伦说:“不同时期的服装总在强调某一个身体部位,现在轮到乳房了。”
    长度及腰的紧身褡再度攻进百货公司,拜塑胶撑骨与流线型设计之赐,现代紧身褡无疑比数世纪前的老古董舒服得多,却依然不适合日日穿着,消费者往往在一夜激情约会后,便将它和其他无用的物品一起束之高阁。即便如此,在迈向千禧年之际,紧身褡与魔术胸罩仍将引起激辩与野火般的销售热潮。
    以目前来看,平胸风潮已过,乳沟正当道。1995年春天,《纽约时报杂志》的服装版以略带忧虑的语气宣称“高耸的乳房已经流行了好几年,显然赶流行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大胸脯。”如果说乳房大小是一种政治指标,美国民众可能面临的是往右派靠拢的保守气息,以及女性主义的反挫。在崇尚大乳房的风潮下,隐藏的可能是20世纪50年代的意识,希望女性重返家庭、希望她们的胸部用来哺育。“解放的20年代”与“自由的60年代”里,都可看到雌雄同体形象的风潮,足以验证美国平胸潮流是40年一轮回,或许我们再等个10年(在2000年左右),会再度看到平胸潮流。内衣制造业者,要小心啰!
只要看到乳房,男人就会买
    男人一向喜爱观赏女人裸体,无数女人就靠男人的这项癖好赚钱。
    16世纪时,布拉顿说,视觉是男人的首要情欲快感,有关美国人的当代性行为调查也证明此言不虚。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提香贩售裸胸美女的肖像给欧洲王室,同辈意大利诗人亚里提诺(Pietro Aretino,1492…1556)则靠着便宜的春宫画与淫诗秽句捞钱。17、18世纪的艺术市场充斥着美女穿着蕾丝紧身褡、乳浪汹涌的画作;19世纪的画家则将裸体美女置于自然景致中,大胆的画风震惊了中产阶级,悄悄成为私人收藏品。根据历史学者诺琦琳(Linda Nochlin)的看法,这些画作没有一幅是“根据女人的情欲需求……不管性欲对象是乳房、屁股、鞋子或紧身褡,以女人作为对象的性幻想或性刺激,永远都是出自男人的手笔、满足男人的快乐”。
    我们对这些画中的裸体模特儿所知多少?她们从这些高价画作里又获利多少?幸好,透过传记作家的努力,我们才得知19世纪著名模特儿默杭(Victorine Meurent)的故事,她是印象派画家马奈著名画作《草地上的野餐》与《奥林匹雅》的模特儿。在这两幅画中,默杭以无比自信的眼光直视观者,赤裸的双乳和脸蛋一般俏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默杭是著名的模特儿,之后的30年则从事绘画创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默杭贫病交迫还患有严重酒瘾,马奈的继子看到她时都认不出来,说:“只有她的乳房没变。”
    到了现代,广告业给了裸体模特儿新的机会,拜现代科技之赐,广告商可以制作出便宜的彩色海报,大量贴在欧洲各大城市的墙上,不仅推销美丽的乳房、相关的内衣产品,还有各式与乳房不相干的商品。以英国一幅著名的商品海报来说,仿佛只要看到赤裸的女性乳房,消费者就会冲动购买可可。某位英国绅士发现女人看到这幅海报,都羞叔地转过头去,不禁为之慨叹:“即便在英国,所谓的礼仪之邦,女人也可以不着一缕、啜饮可可。”显然是以隐晦手法点出广告海报女郎裸露乳房。
    脚踏车率先使用乳房推销术,20世纪初,美国吉普森(Gibson)脚踏车的海报女郎大多穿着高领衣服与灯笼裤,但是欧洲的自行车海报却常出现裸露乳房的女郎,潇洒的英国女郎与强健的法国女郎经常裸露上身,骑着“林登牌脚踏车”(Spinner Linton)或“解放牌脚踏车”(Liberator Cycles),海报广告的重点在营造一种自由、行动力与性感的气氛。1898年,捷克艺术家穆查(Alfons Mucha,1860…1930)为“摇曳牌脚踏车”(Waverly Cycles)绘制的海报,画中女郎的肩带松落、乳房蹦出,观众必须很细心,才能看到藏在草丛里的脚踏车,暗示骑车到乡间有可能碰上艳遇。
    穆查以许多新艺术(Art Nouveau)海报闻名,这些海报善用女体推销商品,他替“海蒂席克香槟”(Heidsieck Champagne)所绘的海报,画面中的女人手捧成串水果,好似自乳房处长出象征丰饶的羊角。另外一幅海报绘着一个母亲,胸前捧着3杯热腾腾的巧克力,脚边3个小孩仰着快乐的脸,仿佛在期待母亲的乳房。这类女人胸前捧着可可、牛奶、苹果、葡萄或芒果的形象,都是将乳房等同于食物的原型。
    最惊人的例子可能是20世纪初的一张意大利海报,画中,一名丰乳女郎俯向一杯“女巫酒”(Liquore Strega),她的一只乳房靠在桌上,另一只雪白的乳房则随时有自衣领挣脱而出的危险。从很早以前起,广告商便喜欢将乳房与美酒并,暗示女人与好酒均能纤解男性的“渴欲”。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美国人也喜欢运用乳房促销水果,水果箱上经常印着大胸脯女郎的图片,至于有没有水果图片,倒是无所谓。“杨基娃娃苹果”(Yankee Doll Annleq)的品牌贴条上便印着一个红衣女郎,乳房滚圆,漂亮得引人咽口水。四五十年代里,不少美国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都来自这种散发甜蜜、饱满与健康气息的苹果女郎。
性感明信片的历史和胸罩一样久
    大胸脯模特儿的另一个出路是拍摄性感明信片。性感明信片的历史几乎和胸罩一样悠久,约莫有100年了。
    20世纪初,所谓的“调皮明信片”(naughty postcard)在法国已经是门大生意,照片中女郎的裸露程度不一,常常摆出抚模爱人的姿势,蕾丝、丝缎衣裳下的丰满乳房若隐若现。有时她们在澡盆里摆出撩人姿态,有时她们三两成群,衣不蔽体、摆出令人遐思的姿势,带着或隐晦或直接的同性恋暗示。相较于20世纪末的“淫秽”明信片,这些早年的性感明信片带着淡淡的感伤甚至爱恋气息,有时男女摆出深情的爱抚姿势,而女方和男伴一样主动。这些明信片旨在挑情,软调的情色氛围却也留给观者想像的空间。
    到了20世纪中、末期,早期的软调情色终于变成赤裸裸。一张50年代的明信片最能显示乳房在明信片工业甚至整体文化的显著性。照片中,一位金发女郎下着比基尼泳裤,上身赤裸,只用一条布尺横遮着乳房,图说写着:“我及得上标准吗?”这句话总结了那个时代美国女性所面临的自我评价压力。
    同时间,夏威夷、汉堡等观光胜地也用体态丰满的泳装女郎作为招徕手段,许多旅游宣传卡片的设计反映了浅薄文化的性幽默,比如将乳房变形为卡通动物,图说写着“全伦敦的乳房”,或者“我们是一对伦敦山丘”,除了拘谨人士外,一般人看了倒是颇觉莞尔。
    旅游业的作法只是广告善用女体的一例。时至今日,处处可见带有性暗示的广告,只要画面表现“艺术”、能够“促销”商品,便能得到大众的默许。现代广告已经抛弃10年前的裸露乳头禁忌。
    今日,裸体模特儿多是从事摄影工作,有机会登上流行杂志,这是马奈时代的默杭无法想像的;不变的是,她们必须拥有社会所认同的性感乳房。
    不管是男性导向的《花花公子》、《阁楼》、《好色客》杂志,或者是一般口味的《浮华世界》与《滚石》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