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朵丽丝.莱辛小说集 >

第1章

朵丽丝.莱辛小说集-第1章

小说: 朵丽丝.莱辛小说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天振

在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夕,我们向广大外国文学的爱好者奉
献上一套介绍当代外国文学精品的崭新丛书“月桂树译丛”。

1827 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在读了中国明代的一部小说《好逑传》后突
然感悟到:“我愈来愈深信,诗(Poesie,概言文学引者)是人类的共同
财富,它随时随地由成百上千的人所创造出来。。民族文学在当今已没有很
大意义,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而我们每个人现在就应该出力,加快这
一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在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当时,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的时代”
还只是一个比较模糊和抽象的憧憬的话,那么今天,对于经历了十多年改革
开放洗礼的中国人民来说,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向世界敞开大门,随着中外文
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不能不深深感佩一百五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所作的英明预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
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
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
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
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
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事实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交
通工具、通讯工具的现代化,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人类确实已经置身
于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了。

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任何一个重大文学事件,无论是
一位作家的获奖,还是一部作品所引起的轰动,有关它的信息可以在顷刻之
间传遍全球,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知晓。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读者理所当
然地希望更快、更好、更充分地享受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文学。

“月桂树译丛”就是为适应当代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为从当代世界浩
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撷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并把它们及时译介给我国读
者而编辑的一套丛书。

月桂树,是希腊神话中被尊为艺术守护神的阿波罗的圣树,是崇高荣
誉的象征,用它的树枝编织而成的花冠桂冠是对诗人的最高荣誉和奖
赏。月桂树的拉丁学名为Laurus,英、俄、德、法等语言中的“获奖者”
一词均由此词衍生而来,如英语中的“获奖者”一词就是Lauroate。

我们把这套丛书命名为“月桂树译丛”,首先是为了突出这套丛书的高
品位特点: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或其作者)几乎都获得过各种各样的奖项,
如本套丛书第一辑推出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的作者英国女作家
莱辛在当代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是1997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
一,长篇小说《曼波之王的情歌》则获得过美国的普利策奖,《南美洲方式》
获得过俄罗斯的国家奖,《法兰西遗嘱》获得龚古尔奖,《流浪的星星》是罗
诺多等多项奖获得者勒克雷齐恩的力作。


其次,我们借用月桂树朴实无华的形象强调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
不高高在上,脱离大众,而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容易为读者大众所接受:
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可
读性,所以都拥有广大的读者。《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和《南美洲
方式》所述故事与美国畅销小说《廊桥遗梦》异曲同工,但它们对中年人的
感情危机的表现却更为深刻,对中年人爱情的探索更富哲理,所以问世后不
断再版,后者还被译成十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极受读者欢迎;《受波之王
的情歌》和《美衾梦寻》问世后又被搬上银幕,以其委婉动人的情节和优美
感人的艺术形象博得好评如潮。。

最后,我们借用月桂树这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后引入我国并栽培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植物,暗喻这套丛书的翻译性质。这套丛书旨在译介本
世纪后半叶、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当代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选题以小说
为主,兼及散文、戏剧和诗歌。

愿我们的读者能在“月桂树”下度过他美好的阅读时光!

自由女性、互文关系和翻译(代序)

朵丽丝·莱辛(Dons Lessing)1919 年出生于波斯(现伊朗),父母亲
为英国人,1925 年随家人迁往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莱辛在首都索利
斯伯上学,十四岁辍学,之后不再接受正式教育,但她博览群书充实自己。

莱辛1939 年和法兰克·惠斯顿结婚,生一男一女,于1943 年离婚。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辛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参加一马克思组织,与一来
自德国的难民葛提弗烈德·莱辛相识,并于1945 年结婚,诞下儿子彼德,
但婚姻关系维持不久,两人于1949 年离婚,莱辛自此不再结婚。

莱辛离婚后携子彼德离开罗德西亚前往英国定居,并于次年1950 年出
版第一部小说《青草高歌》(The Grass IsSinging),开始数十载的写作生
涯。莱辛作品十分丰富,计有十数部长篇小说,七十多部短篇小说,两部剧
本,一本诗集,多本论文集和回忆录。

长篇小说包括两组小说系列:《暴力下的孩子》(Children ofViolence,1952…1969)和《南船星座的老人星》(Conopus In Argos,。。 
1979…1983)。。 ,各有五部。另有两部以笔名珍·萨姆斯(Jane Sommers)出版,
1984 年身份揭露时,引起传媒极大的反响。作品中,最富盛名的则是《金
色的笔记本》(The Golden Notebooks,1962)。

莱辛的作品广受学术界注视,早在1971 年现代语言学会(MLA)的年
会上已有专题研讨会讨论她的作品。1976 年出现了第一部以她的作品为题
的博士论文,1975 年狄·斯陵民创办朵丽丝·莱辛专刊。到了7O 年代末,
在美国已有35 篇博士论文研讨她的作品。

(有关资料取自Sprague,C:Reading Doris Lessing,Chapel Hill&London:th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7,P79。按目前
电脑网络上的资料,仅美、加两地,与莱辛作品有关的博士论文,已超过60
篇。)


莱辛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对人的问题个人身份的认定和人的结合,
乃至人类的命运,尤其关心。她作品中的主题包括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女
性主义、政治、战争、社会福利、医疗、教育、艺术、成长过程、精神分裂、
疯狂、梦、宗教神秘思想等。她曾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习伊斯兰教苏非
(Sufi)教义,亲身经历荣格的心理治疗,甚且亲尝数日不眠不食陷入狂乱
的滋味(见Ingersoll,E.G.(ed)Doris LessingConversations:Princeton:。。 
OntarioReview Press,1994,p49.)。20 世纪的重要政治运动和学术思想
如弗洛伊德、荣格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神秘主义、社会生物学,
或多或少都反映在她的作品之中,但她极不喜欢评论者将她的作品分门别
类,归为女性主义、荣格派等等(莱辛对评论家的反应,散见其访问谈话中。)。
她注重的是人类整体的问题,而不是分割片断的世界(见Pickering,
JUnderstanding DorisLessing.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Press,1986,。。 
p6.)。。 。她的小说种类繁多,有悲剧、社会写实、寓言、神话、成长故事,也
有科幻小说,但一如她作品中的主题,她的小说技巧也不是一元化的,她不
喜欢两分化(either/or)的创作形式,总是写实中带有幻想,现实中有梦
幻;清醒与狂乱难分,真实与梦境难辨。而对于她的一系列以大空为背景的
小说,她也不喜欢称之为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而称之为太空(spacefiction)小说。她之所以采用太空小说的技巧,是为了能够更自由地探讨
人性的问题(见Ingersoll,E.G.(ed)Dorus LessingConversations.Princeton:ontarloReview Press,1994,p107.)。。 

莱辛的另一个特色是她总走在时代的前面,不论是种族隔离的问题,
女性的问题,还是梦、疯狂、无意识的问题,以至核武器、地球的命运等等,
她的作品远在人们热烈地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就早已反映了问题的种种。有论
者认为,她作品中预言的口吻是她最具创意的特质,她对地球的悲观看法因
而尤为令人担忧(见Whitt…aker,R。DorisLessing。London:Macmillan,
1988,p13.)。

本集收录的14 篇短篇小说选自莱辛的《小说集》(Stories),1980 年
出版。这14 篇小说大多写于五六十年代,属于她较早期的作品,当中除了
《天堂里的上帝之眼》(The Eve of God in Par-adise)和《危城纪买》
(Report on the ThreatenedCity)。。 ,主要都是讲述女人和男人的故事。

作品的解读和诠释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诠释本是自然之事。
莱辛最富盛名的长篇小说《金色的笔记本》,有人从中只看到了男女两性之
间的争斗;有人只看到了政治的一面;也有人只看到了疯狂这一主题(见莱
辛“The Golden Notebook”序言。)。这和盲人摸象的情况类似,每人只摸到
了象的一部分。而莱辛的作品不但主题多元,且写作技巧变化多端,读者要
摸索这种活力和动力兼具的“飞象”更是困难重重。

而文化背景不同的译文读者透过译文如何探索这种异国“飞象”更是
一大问题。就译者来说,能够做到不把“飞象”翻译成“飞牛”或“飞虎”
已不容易,译文读者要如何理解和诠释,实非译者所能主导。何况就如莱辛
所说,只有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刺激读者的思考和探讨,而作品的生命力
在于其结构、形式和意图。作品有如活生生的有机体,本不应解开,一旦解
开,作品出失去其刺激之处。但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中,读者由于文化、
历史、知识背景的差异,信息流失的情况可能较为严重,甚至容易产生歧解
或误解。下面就莱辛这14 篇小说,选择信息流失情况可能较为严重的几个


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莱辛虽不喜欢自己的作品给标上女性主义的标签,但女性的问题无疑
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只是她讨论的不只是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男性
的粗暴、不忠而已,她的作品也探讨爱情的真义;女人与事业、家庭、婚姻
的关系,女人与女人以及女人与男人的关系,尤其是女性的成长和醒悟,以
及最终的“自由”。

近代欧洲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但女性在法律
上获得和男性平等的地位只是近年之事。欧美女性主义从历史、社会、政治、
经济、语言各种角度探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提倡妇女解放运动。七十年代
的美国妇女运动分子将莱辛的作品,尤其是《金色的笔记本》视为妇女运动
的先驱。但莱辛说她虽绝不会不支持妇女运动,也十分理解妇解分子所采取
的激烈手段,但她的作品并不是妇解的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