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526-成长11 >

第14章

2526-成长11-第14章

小说: 2526-成长1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华裔美国人的历史来看,华裔的地位提高也是与其政治参与度有关。Kate在“女生之邦”面试时说:“我5岁来到美国,要做好的公民,我更需要了解美国政府的运行方式。我还需要知识向周围的华裔移民家庭介绍政府的结构和功能。”    
    Kate不是一个盲目的爱国者,她不会因为布什总统说要打仗,把国旗一舞,她就会跟群众一起扭着秧歌去支前。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我一直怀疑Kate的动机并非她所宣传的那样单纯,因为她稍后又参加了她不热衷的选美活动。她是一个理性的书呆子,会不会她是在建设自己申请大学的简历?因为如果没有“女生之邦”和美少女的成功,她的形象比较单调,特别好的大学不会要一个书呆子。    
    读到此章时,你恐怕已经不怀疑Kate的写作能力,她还是一个很能写煽情演说的笔杆子。她常常代那些竞选学生领袖的朋友写演说词、设计竞选口号和海报。她能在“女生之邦”活动中竞选上州教育部长并不令我奇怪,如果她不跟州长候选人同住一屋、被她的严峻所吓倒的话,Kate一定会竞选州长。我可以想像她像个好莱坞演员一样打飞吻,像个政客一样高呼竞选口号。    
    参加“女生之邦”的一个收获是,Kate发现自己可以发表公开演讲而不怯场,可以像政客一样站在讲台上表情投入地向选民挥手,可以与陌生人亲切握手。她具有相当的推销能力,这种能力在稍后的选美和大学面试中起了重大作用。她的这种能力并非从天而降,是在课堂和家庭辩论中积累起来的。主要的原因,她也许不承认,又是爸爸的基因遗传,以及在家里长年忍受老爸我唾沫四溅、慷慨陈词的一个意外回报。Nopains;nogains(有付出才有回报)。


第五章全国青年领导论坛——现实与理想(1)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梦想,或者是想做一名律师、一名演员、一个歌手、一名教师,或是一个医生。至于我呢,辛普森被判无罪之后,我断定:所有的律师都是贪得无厌,为了大把钞票就满嘴谎话的大骗子。我不是国色天香,当不了演员。我五音不全,唱起歌来能逼得山羊跳崖。至于教书嘛,我脾气那么糟糕,有可能因为打学生板子坐牢,而不是被评为“优秀教师”。    
    因此,我的选择落在了医生上面。别误会啊,我真想成为一名医生。我喜欢帮助别人,喜欢出现在别人危难之际。我尤其喜欢想像自己作为一个权威的医学博士威风凛凛地走在医院的大厅里,满心热望的实习医师们一路小跑跟在我后面。    
    我不是为了钱,比起以往,医生的收入实际上已经下降了。而且繁重的工作足以让人身心俱疲,两相抵消,收入丰厚的优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Dr。KateWang,医学博士(MD)加哲学博士(Ph。D)。在高中的时候,我尽量多选自然学科的课程(7门),为我将来的选择做准备。我逐字逐句地细读了每一期《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中的“顶尖大学”栏目,把最好的医学院都用荧光笔画出来,比如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我甚至选择了专业:儿科。顺理成章地,我的兴趣也曾在几类中徘徊不定:妇产科(当知道我必须要接生的时候,我赶快抛开了这个念头)、皮肤科(我也放弃了,因为我不想给那帮富婆们吸掉脸上的肿胞,帮助她们皱巴巴的脸恢复人造青春),甚至眼科(整天让别人比较眼镜的度数可不是我想像中那么好玩)……最后,我的念头又转回到儿科。    
    所以,当然了,我急不可待地报名参加了全国医学青年领导论坛(NationalYouthLeadershipForumonMedicine;NYLF)。虽然会费很贵,算飞机票在内就有2000块钱。但是我跃跃欲试,爸爸也说,这会是一次很好的经验,帮助我学习和发现自己。    
    于是,我挑了六月底在旧金山举行的论坛(其他地点包括波士顿、华盛顿、休斯敦、洛杉矶),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飞机票比较便宜,迎合了我这个小气鬼的心理;另一方面,那里的医学临床声名远播。我真正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这还是第一次呢。我好兴奋啊!    
    “9•;11”以后,机场的安全检查比渔网还密,简直是滴水不漏。我们提前三个多小时到达机场,但是我父母不能通过安检关闸,所以在等待登机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只好自娱自乐。真后悔没有带吃的过来,机场的东西好贵啊,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虽然爸爸给了我两百块做路上的花费,可是我舍不得花,因为,哈,如果我有剩余,爸爸肯定不会收回的。我精心计算了一份最便宜但是足够填饱肚子的午餐,想不到吧,才花了四块钱。    
    我东张西望,看有没有论坛参加者“潜伏”在机场。看来看去只看到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他一副闷闷不乐、爱理不理的神气,耷拉着眉毛坐在那里,我可不敢跟他搭话。    
    飞机航行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昏睡,一边还想,万一飞机坠毁了,我这么迷迷糊糊地肯定做了糊涂鬼。当然了,飞机安全降落了。我原来设想在机场会有一个盛大的来自NYLF的欢迎仪式,结果扑了一场空。我只看到一个面带微笑的卷发青年举着NYLF的牌子。    
    咦,这时候我发现,原来那个板着面孔一言不发的男孩果然也是来参加论坛的。当看见一个也在等车的金发美女时,他终于开口了。我想,嗯,我还是不够有魅力,没法撕掉贴在他嘴上的封条。    
    言归正传,我原以为我带的行李够充分了:每一种场合、身份的衣服都带了几件,职业装、休闲职业装、休闲装。我甚至专门去买了新鞋、裙子和一个大手袋,这些花了我很多钱,想想我多小气啊。现在我吓了一跳,天哪,这些女生真是全副武装。每人两个箱子,再加一个背包!那个卷发男孩点评说,我的箱子是他这一天里见过的最小的一个,包括男生在内。真糟,我准备得太不充分。    
    上车的时候,我的心又往下一沉,熟悉的高中生活映入眼帘。浓妆艳抹、俗不可耐的女孩,声音尖锐刺耳,浓重的香水味挑逗着男生。我懒洋洋地坐着,假装靠在车上睡着了,只和一个书呆子气很重的女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她的眼睛透过厚厚的、粗糙的眼镜闪着激动的光。oh,妈妈呀,论坛肯定会让我失望的。    
    伯克利的克拉克•;柯校园非常漂亮。典型的加州建筑风格,漆成白色的外墙,贴着橙红色的瓷砖,校园里到处是棕榈树、绿色的灌木丛、喷泉,比“女生之邦”的宿舍不知道强多少倍。同样,校园里人山人海。我怎么也找不到我所在的弗莱明组(所有的小组都取自一个名人的名字,我的小组是以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命名的)。    
    不过很快,我胖胖的室友一阵风一样刮过来,把我刮回了宿舍。她叫凯瑟琳,来自西雅图,酷爱在eBay网上买鞋(她已经买了70双了)。我们的房间设施齐备,有两张床、两个衣橱、两张桌子、两个抽屉,每样东西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凯瑟琳看到我的小箱子大为惊讶,她得意地让我看她的两个箱子和装得鼓鼓囊囊的背包。还没喘口气呢,她就紧接着喋喋不休地说她太激动了,她是怎么在我们这组里发现了一个大帅哥保罗,她想买一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T恤,哇啦哇啦说个没完。不是我的同类。她人很友善,但是太平庸了。    
    我飞速换掉在旅途中弄皱的衣服,跑下楼去见我那组的成员。每一个小组都在不同的房间开会,也就是所谓的“医学会议”。我们组大约有20个人,虽然人数少,但是照样拉帮结派。“酷哥”们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包括帅哥保罗、几个不怎么帅的男生和一个亚裔男孩。有两个不酷的男孩看见这么多女生,脸“刷”一下就红了,东张西望,眼神净往角落里扫。    
    女生更能放得开一些,像我室友这样吵吵闹闹的“自来熟”们已经在大惊小怪地互相恭维对方的衣服,分享彼此的购物心得。我强忍住自己,才没有在这么郁闷的空气里打出哈欠,像以往一样,自然地转向亚裔女孩。唉,可惜,里面也有一个属于我最不喜欢的那种。富有、俗气、自以为是、娇生惯养、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的中葡混血儿,她和大牌明星罗宾•;威廉斯的孩子在同一家私立学校读书。甚至她的名字也带着不可一世的味道:祖利娜(Zurlina)。其他亚裔女孩更合我的胃口。普尔妮玛是印度人,因为民族的关系洋溢着一种异国风情。她非常真诚,快活,甜美。阿利桑德拉是华裔,同样很随和,不娇纵。另外那些都差不多,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才理顺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吃晚饭也是拥挤不堪,队排了好长。排队的时候,我搜罗了一圈,发现亚裔学生差不多占了论坛的一半。我挨个读着他们的名卡,很多人来自偏僻的小镇,而不是大城市,这让我大为惊讶,得克萨斯的舒格兰、弗吉尼亚远郊的某地、田纳西的一个小镇……


第五章全国青年领导论坛——现实与理想(2)

    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看上去个个都很成熟,一副久经世故的样子。女生们穿着性感、昂贵的衣服,男生穿着拉尔夫•;劳伦。一个有钱孩子的聚会,这个论坛肯定是这样。想想会费就不该觉得惊讶。我只希望他们的脑子有他们的财富一半多就好了,因为我可不想把我宝贵的假期浪费在和白痴们说话上面。    
    结果证明:大多数人非常能干。与少数的绣花枕头不一样,这些有钱孩子知道怎么去用他们的脑细胞。他们人情练达,有凝聚力,尤其突出的是:多才多艺。有很多人是舞蹈家、歌手、数学家、电脑神童。不用说,他们的父母都出自名校,他们的家族和常春藤学校有这么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曾曾祖父就是从那里毕业的。也许大多数人的父母或者家庭成员都在医学界(这说明了他们为什么那么有钱),这些孩子也立志成为医生。他们每一个人不是要进哈佛、斯坦福,就是耶鲁、普林斯顿。甚至都不把华盛顿大学、伯克利这样的学校放在眼里,他们就知道哈佛、斯坦福,斯坦福、哈佛。我发誓,那天我听到旧金山的冷风也在我的窗外呼啸而过:“哈佛、斯坦福。”    
    第一天晚上,好玩的事情发生了。我在新楼里迷路了,我走错了楼层,拧开厚重的门就想进去。门开了,我面前出现了两个光彩夺目的金发女孩,一个是加州海滩的宝贝奥布里,一个是乔治亚州的可人儿。加州宝贝是我们组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孩。她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年纪都要小(她才15岁),看上去天真无邪,但实际上极其成熟、聪明、有判断力。她对那些八卦闲谈嗤之以鼻,渴望真正学习一些东西。乔治亚可人儿非常友善,她有那种非常典型的南方观念。她的南方口音悦耳动听,她也是被宠坏了。但是这种娇惯很可爱,经常令你为她的过分哈哈大笑。她们两个带了好多东西,奥布里的父母甚至送了一大束芬芳的百合花。她们把成堆的优雅衣服、皮鞋、指甲油、化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