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边关 >

第10章

边关-第10章

小说: 边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第二章 世界屋脊上的国门(5)

        狮泉河海关    
    1。地理位置及交通    
    狮泉河海关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市,距拉萨市1752公里,乘车经青藏公路一般需4…5天到达。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路况十分复杂,容易迷路。夏季常因洪水断路。春秋两季路况稍好。    
    2.管辖范围及主要业务    
    狮泉河海关隶属拉萨海关,管辖阿里地区海关业务。阿里地区位属青藏高原西北隅,北接新疆,西、南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印控区)等国家和地区接壤,边境线长1116公里,普兰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海关在普兰设监管点。狮泉河海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海关。业务以对边境贸易监管为主,进口以日用百货为主,出口以羊毛、羊绒为主。近年查获的主要走私物品为濒危动物皮、毛、骨和反动宣传品。    
    3.自然环境(气候、海拔、地理地貌等)    
    狮泉河海关所在地海拔4300米。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完整的地貌单元。全区自然风光壮丽开阔,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0°C。;年平均降水量69毫米,全年无霜期不足100天,干冷缺氧。    
    4.通讯地址及电话    
    地址: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狮泉河市    
    邮编:859000    
    电话:08060-2136    
    6。 狮泉河海关的名字很动听,可这里的海关关员却在透支生命    
    阿里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狮泉河,狮泉河发源于冈底斯山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狮泉河海关就坐落在这条河流旁。海关大院里种着一片红柳树,是二十多年前建关的老同志种下的。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狮泉河海拔4300米的高度竟然长了一人多高。现在,这个海关的全部兵马就是十个人,他们很爱护这些红柳树,一棵树就是一个精灵,红柳是边关人的象征。    
    当年的种树人已经有好几个告别人世了,如今的红柳树下又有了新的后来人。为了促进西藏地方经济的发展,最近三年来普兰口岸实行免税,关员们的主要任务是打击野生动物走私和文物走私,堵查分裂祖国的反动宣传品和非法出版物。    
    商人们六月底七月初才从各个商口往狮泉河市场涌入,关员们一般五月就赶到狮泉河来,把前期工作准备好。他们的任务是从五月到十月底坚守在狮泉河海关,九月底大雪封山,他们要等到最后一批商人和旅游者出境,才能返回拉萨。从拉萨到狮泉河镇有1800公里,天气好的话要走四天才能到达,要是碰上山体滑坡翻浆断路,汽车在路上被堵个半个月二十天也不是稀罕事。    
    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有的地方去的时候有路,回来时山上化下来的雪水就把路冲得无影无踪。有些路是在深山峡谷中,山势异常险峻,有时还要经过海拔6000米以上的垭口。一路上很难找到住宿和吃饭的地方,这里的海关关员们都像野战军战士一样出门自带炊具,随时可以野炊。阿里的很多地方还是无人区,每十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路上偶尔能看见野驴、藏羚羊和黑颈鹤。这里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如果迷路的话就更难想象了。    
    这里的冬天特别寒冷,2001年冬天大面积遭受雪灾,气温在零下40多度,狮泉河海关办公楼外面的瓷砖都被冻脱落了。瓷砖冻裂还好说,无非就是房子的外衣不美丽,最要命的就是上下水管子被冻裂。修它难度很大,挖它还要花钱。海关关员们花钱是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冬天取暖为了省钱,他们就买焦炭,一吨五六百元钱。便宜是便宜,但是烧焦炭很不卫生。屋子本身就干燥,一生炉子就更干燥了。所以这里的关员们嗓子总是冒烟。    
    狮泉河海关关员次仁卓嘎告诉我们:“我们这里菜的价格,西红柿四元钱一斤,萝卜三元钱一斤,这算是最便宜的。七八月份最贵的时候,贵到一斤十元钱。我们从这儿买菜,再带到普兰是很困难的。以前我们这儿只有一个市场,在桥头那边。去年政府采取措施,盖了一个农贸市场,离海关比较近,买菜也方便一点。前几年的话,冬天只能吃萝卜、土豆和大白菜,其它菜根本看不到。现在市场比以前丰富了,但物价比较贵。小白菜最便宜的时候一元五角一斤,拉萨那边几角钱一斤。这些小白菜都是我们自己温室里种的。      
    我们吃的菜大部分从新疆运来,前年新疆路断的时间比较长,政府从拉萨派了十几辆车运菜,后来西藏这边路也不行了,我们只能吃小白菜和萝卜。当时菜价飞涨,小白菜五元钱一斤,萝卜七八元钱一斤。那也得买,因为到拉萨和新疆的路全断了。”    
    这里不仅吃菜艰难,高寒缺氧还摧残着人的生命。高原肺水肿、心室肥大等高原疾病无情地折磨着边关人。2001年,62岁的扎西旺堆突然中风,瘫痪不起。    
    2002年6月,拉萨海关副关长塔吉刚刚被高原病夺走生命,狮泉河海关47岁的达娃也因高原病命赴黄泉。    
    在最近的十二年中,拉萨关区已经有八名关员英年早逝,平均年龄只有43岁,最小的才23岁。    
    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地方。    
    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中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    
    十年前我采访过西藏的边防部队,边防战士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西藏边防部队的战士服满兵役可以退伍回到家乡,可我们拉萨关区的海关关员却拖家带口住在这里,他们要长年累月在这里透支生命,和他们一起透支生命的还有他们的妻子儿女。    
    狮泉河海关从外面调过来几个关员,他们觉得在这里见识面很窄,仿佛是与世隔绝。报纸杂志到了这里已经过时了,新闻变成了旧闻。    
    关员觉得自己苦也就认了,可再苦不能苦孩子。他们心理负担最大的就是自己的下一代如何教育的问题。这个地方条件太差了,特别是阿里的教学条件,几乎是全国最落后的。阿里的小学一年级水平跟拉萨的幼儿园水平差不多,阿里小学的最高分与拉萨小学的最低分持平。有一年考试,阿里小学的最高分是260分,而拉萨中学的最低录取线就是260分,拉萨的学生考260分的挺多,而阿里只有学习尖子才能达到人家的最低录取线。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将来就跟不上社会的飞速发展。过去的老西藏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现在的边关人献青春献终身是甘洒热血的,但他们最不忍心的就是埋没了孩子。北京101中学曾经办过一个班,专门招收新疆马兰地区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研制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和卫星,把青春献给了戈壁滩。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部队就出钱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北京的重点中学学习。这些科研人员的孩子是人,边关关员的孩子也是人,我们的社会能不能给这些边关人的后代更多的一些关爱呢?


第一部分第二章 世界屋脊上的国门(6)

        聂拉木海关资料    
    1.地理位置及交通    
    聂拉木海关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距拉萨800公里,一般情况下行车约2天可达。中尼公路(中国境内段属318国道)横穿口岸,多数路段路况较差,以土路为主。    
    2.管辖范围及主要业务    
    聂拉木海关管辖樟木口岸的海关业务,与尼泊尔接壤,边境线长约110公里,该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聂拉木海关是拉萨关区最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进口货物重要为植物油、面粉、工艺品;出口货物主要为日用百货、纺织品。该关近年来查获主要走私物品为黄金、大麻脂和濒危动物皮、毛、骨。    
    3.自然环境(气候、海拔、地理地貌等)    
    樟木口岸地处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峡谷原始森林处,与尼泊尔隔波曲河相望,平均海拔2300米,气候暖湿,山高坡陡,瀑布多,风景秀丽。年无霜期170天左右,终年多雾。    
    4.通讯地址及电话    
    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聂拉木海关    
    邮编:858400    电话:0892-8743136    
    7。父亲的尸骨埋在拉萨烈士陵园里,儿子又踏着父亲的足迹像钉子似的钉在聂拉木海关    
    聂拉木县在西藏的西南部,中尼公路经这里通往尼泊尔。这是一个半农半牧区,农产品有青稞、豌豆、油菜籽、玉米和土豆,牲畜有羊、马和牦牛。聂拉木县有个樟木镇,聂拉木海关就设在青藏高原南端的樟木口岸,是中国与尼泊尔惟一的一个陆路口岸,也是西藏业务量最大的口岸。    
    说起聂拉木,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但说起珠穆朗玛峰,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不知道。其实,聂拉木县就在珠穆朗玛峰旁边。六十年代中期,这里曾经发现有巨大的鱼龙化石,更加证实了青藏高原曾经在海底三万米的事实。    
    樟木口岸的气候与西藏其它地区大相径庭,西藏大多是阳光灿烂的天气,而樟木口岸却几乎天天下雨,潮湿的气候使很多人患了风湿病。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三十二名边关关员的平均年龄不满三十岁。他们把恶劣的环境当成是磨炼意志的磨刀石。    
    聂拉木海关副关长吴长春是老西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解放军十八军的干部,他的戎马生涯都是为了西藏的解放与和平。父亲临死前说:“处处青山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死后就把我埋在拉萨,我要看着西藏人民把家乡建设好!”    
    父亲死后,遗体就埋在拉萨的烈士陵园里。小长春经常到烈士陵园去凭吊父亲,望着父亲的遗像,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热爱西藏,用毕生精力去建设西藏。    
    吴长春当上了海关关员,把守祖国的边关。1996年,关长带他向阿里进发。一路上要穿过很多无人区,有些地方连一棵树,一根草都没有。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赶到一个地点。第二天早上还得起个大早,一连走了四五天。一路上住宿条件非常艰苦,被里没有一个白的,都像农民进城住车马店的被子一样又黑又脏。这里没有女人张罗着给你洗被子,男人赶了好几天的路,累都累垮了,谁还有心思洗被子?路上的四五个晚上吴长春睡觉的时候,从来没敢脱过衣服。到了目的地后,恨不得一头扎在床上睡上三天三夜。    
    吴长春每年5月底赶到狮泉河来,到了以后就玩命地工作。如果这时候通知他到拉萨开会,或者内地有什么学习机会,他十有八九是去不了。一是因为工作忙,二是因为他对这段路还真有点犯怵。这四天的路程似乎是鬼门关,除非11月大雪封山彻底离开边关,他是能不碰这段路尽量不碰。    
    在阿里,吴长春真切地感受到海关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连人的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难怪不少关员有思想情绪。这种地方没人愿意来,后来组织上决定拉萨海关的大部分干部都要进行交流,特别是年轻干部,都得听从组织分配。    
    199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