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边关 >

第35章

边关-第35章

小说: 边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关员连续潜伏了三天三夜,走私分子也连续观察了三天三夜。确信没有埋伏后,第四天晚上蛇出洞了。他们推了一辆平板车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两个关员突然大吼一声:“不许动!”    
    走私分子吓得浑身筛糠,关员们从平板车上搜出了20多块氯丁。    
    1999年5月,关员们正在开晨会,线人突然打来了电话,说宽轨头上有几个人接货,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四个麻袋。关员们接到情报后迅速跑了过去,但是已经晚了,接头地点没有一个人影。经过多方打探,得知他们已经把货藏在一个哈萨克人的房子里。关员们摸到那所房子,打开门一看,里面有98只旱龟。四爪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侦查局说走私两个旱龟就可以立案,四个就是大案,八个就是特大案。他们一下子就查获了98只,是缉私的特大案子,当时就把旱龟移交给缉私局了。    
    当地人说:“在阿拉山口,再美的女人也会变丑。”这话确实不假,这里的关员平均年龄才二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可是由于当地水质不好,再加上废钢的辐射,很多关员浓密的头发都脱落了。他们明明知道辐射超标的废钢铁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却没有谁提出调换工作,他们从心灵深处热爱海关工作。虽然海关工作辛苦一点,但是最能体现人的价值。    
    阿拉山口海关有一句口号叫做“不以条件艰苦而降低工作标准”。就是说环境越是恶劣,越要创一流业绩;条件越是艰苦,越要带出一流的队伍。阿拉山口的关员像青松那样。巍然屹立在风口戈壁上。


第三部分第六章 帕米尔高原的雄鹰(14)

    伊尔克什坦海关资料    
    1.地理位置及交通    
    伊尔克什坦海关地处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是我国最西部的海关,边境线长1170公里,距南疆最大的城市喀什市250公里,乘车4个小时可以到达;距独联体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市210公里,是通往中亚五国及欧洲的重要路径。    
    2.管辖范围及主要业务    
    伊尔克什坦海关地处帕米尔高原,是我国最西部的海关,边境线长达1170公里,距南疆最大的城市喀什市250公里,乘车4个小时可以到达;距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市210公里,是通往中亚五国及欧洲的重要路径。    
    伊尔克什坦海关隶属于乌鲁木齐海关,主要管辖乌恰县境内的海关业务,监管的进口货物主要有废旧金属、动植物产品、干鲜水果;出口货物主要有小五金、小百货,年均进口货物量3万吨,出口货物量4万吨。近年来查获的走私物品主要以羚羊角走私为主。    
    3.自然环境(气候、海拔、地理地貌等)    
    伊尔克什坦海关位于新疆乌恰县西部的斯木哈纳山口,海拔3180米,四周冰峰雪岭,年均8级以上大风125天,年均积雪日169天,年平均气温…2℃。    
    4.通讯地址及电话    
    地址: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海关    
    邮编:845450    
    电话:0908…4460100    
    9.人是感情动物,每当他想离开伊尔克什坦海关时,老关长的人格魅力就拴住了他的心    
    1974年,二十岁的吴怀明从河北保定应征入伍来到新疆南疆军区警卫连服役。他仿佛命中注定和新疆有缘,转业后先是在地委宣传部当干事,1986年分配到新疆吐尔尕特海关工作,从业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一直干到关长,在此期间,他还在红其拉甫海关工作过。    
    1997年,乌鲁木齐海关要筹建伊尔克什坦海关,组织上任命吴怀明为伊尔克什坦海关筹备处主任和伊尔克什坦海关关长,带领四个关员到伊尔克什坦口岸,边开展业务边筹备建关。    
    伊尔克什坦海关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邻近,这些国家货源充足,随着中亚五国关系正常化,对外贸易往来逐年增加。对南疆的贸易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0月20日,伊尔克什坦口岸正式开关。开关典礼时,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主要领导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总理都参加了剪彩仪式。    
    伊尔克什坦海关位于新疆乌恰县西部的斯木哈纳山口,海拔3180米,是个山风口。口岸旁有一条河,冬天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河面上冻成厚厚的冰。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就要刮125天,积雪的日子是169天,连暖水瓶都被冻裂了。晚上冻得睡不着觉,只好穿着棉大衣和棉裤,戴着棉帽子坐在床上熬到天亮。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山高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    
    没有房子,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公路,没有通讯设施,没有炊事员。一切白手起家,没有房子就先住帐篷,安装好铁皮房子后再搬进去住;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就到河里去挑水;没有公路就走土路;没有通讯设施就人工送信;没有炊事员就让吴怀明当大厨。    
    吴怀明带领筹备处的四个人自己规划,自己设计,精打细算,边办理海关业务边搞基建,在海拔3100米的高原风口,仅用了335万元就建造了一座美丽的海关关院,受到了国内外旅客的赞扬。吉尔吉斯斯坦的车开过来后,关员马上给他们办理转关运输手续,登记完毕再查验货物。车上的东西卸在地上,过磅后查验好再办入关手续和征税手续。虽然困难重重,五个关员硬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了四年半。    
    1999年,小小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分来了一个叫做刘伟的大学生。他来的真是时候,通讯设备刚刚安装好,他一有空就给乌鲁木齐一个叫做马丽的女孩儿打电话。    
    马丽和刘伟是大学同学,学的是会计专业。1997年,23岁的刘伟在学校的舞会上邂逅了马丽。后来刘伟的班里搞了一次野炊,刘伟请马丽来吃烤肉,就慢慢熟悉了。开始只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双方挺聊得来。随着交往的加深,他们在毕业前夕确定了恋爱关系。    
    大四那年,很多同学的家长已经给子女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刘伟的家在石河子,如果他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公务员,考海关,很可能要被打回原籍。于是,大学毕业时刘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被海关录取了。


第三部分第六章 帕米尔高原的雄鹰(15)

    马丽的家在乌鲁木齐,她毕业后分配到乌鲁木齐工作。刘伟很想和女朋友分配到一起,便尝试着在乌鲁木齐找工作。人家一看他的学习成绩和相貌,乌鲁木齐烟草局就相中了他。究竟是去海关还是到烟草局呢?刘伟有点拿不定主意。马丽劝他说:“你考上公务员挺不容易的,还是不要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会计系的领导也找他谈话,说咱们会计系就你一个人考到了海关,系里挺重视的。他反复权衡了一下,还是去了海关。当时马丽想大不了刘伟就是分配在北疆的某座城市,离乌鲁木齐也不会太远,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分配到伊尔克什坦口岸。大学毕业后,像他们这样不在一座城市的校园恋人大多都分手了。分配到伊尔克什坦口岸以后,刘伟的心里很矛盾。他一遍又一遍地问马丽:“丽丽,你说我去不去?”    
    马丽说:“你去吧,考了公务员,又考了海关,挺不容易。”    
    刘伟一把把马丽搂在怀里:“丽丽,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我可能好几年也回不来,我确实挺舍不得你!”    
    他们含着眼泪分别了,刘伟第一次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一上车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汽车嘎地一下停了下来。他下来一看,三间破房子孤零零地戳在那里。他以为是路上的一个小站,下车吃点饭休息一下还要出发。可人家却让他搬行李,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家说这就是海关,他想这也叫海关?尽管他做好了海关条件艰苦的思想准备,还是没有想到海关竟然这样原始。风把土刮得在空中打着旋子,他想洗把脸,连个水龙头也没有;想上厕所,也找不到厕所,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他想先干几天再说,实在不行我就回乌鲁木齐,反正马丽在那儿有工作,自己的工作大不了还有个烟草局保底。    
    刘伟来到海关以后,刚好关里缺一个会计,吴怀明关长主动要了刘伟。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吴关长也很重用他。    
    中秋佳节到了,吴怀明关长招呼刘伟这些单身汉和老同志一道吃饭。他举起酒杯说:“你们远道而来,远离父母,以关为家,我谢谢你们。大家都是兄弟,咱们一块儿吃个团圆饭!”    
    听了这话刘伟的心里特别感动。这时,尔肯江关长的妻子带着儿子来找他,叫他回丈母娘家吃饭。尔肯江不回去,妻子就在餐厅下面骂他,她说得是维语,刘伟虽然听不懂,但知道她很不高兴。    
    尔肯江关长为什么不跟着妻子回家,还不是惦记着海关这个家嘛!再看看吴怀明关长,他在伊尔克什坦,妻子在乌鲁木齐,惟一的女儿在阿拉山口。难道他就不思念亲人吗?他是把关员看得比亲人还亲啊!他们是自己的楷模,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两个人不在一座城市,确实很影响感情交流。马丽毕竟是个女孩子,身边像她这么大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有了男朋友,很多人都是和男朋友形影不离,而她却是孤独的一个人,感到很寂寞。一次别后小聚,马丽说:“我们俩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如果老是这样两地分居,时间久了在感情上我不是很自信。”    
    刘伟说:“我也不是很自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很多,当时好得那么铁的鸳鸯最后一对对都分手了。”    
    马丽狠着心说:“如果是这样,我们干脆分手算了。”    
    她昂着头走了,像一个高傲的公主。她的话刺伤了刘伟的心。难道纯洁的爱情必定要随着分配而烟消云散吗?他不死心,尽最大的努力挽回残局。他给马丽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字里行间的真诚感动了马丽。    
    一连几天,马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的心软了。毕竟好了这么久了,俩人从校园里的友谊转化而来的爱情确实挺真的。自己要是真甩了刘伟,再找一个对象并不难,可要想再寻找到这样一份感情确实太不容易了。    
    她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知女莫如母,女儿的变化没有瞒过母亲的眼睛,马丽的妈妈发现了女儿的异常,便关心地询问女儿。马丽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妈妈和盘托出。妈妈说:“你把他领到家里让我们看看吧。”    
    刘伟的家在石河子,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回来探家,要先经过乌鲁木齐。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迈进了马丽的家门,马丽的爸爸妈妈对他的印象挺好,尤其是马丽的妈妈,一眼就看出刘伟是个老实孩子,把女儿交给这样的男人,她放心!    
    妈妈对马丽说:“丽呀,找对象主要要图人好,你爸是个军人,当初好多小伙子追求我,可我就是喜欢你爸,硬是跟着他来到新疆。妈在大西北呆了大半生,一辈子嫁了个好男人,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妈妈的话像一盏灯塔,照亮了马丽感情的航船。她一头扑进刘伟的怀里,两行晶莹的热泪洇湿了刘伟的衣襟。    
    他们订婚了,马丽很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