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边关 >

第52章

边关-第52章

小说: 边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领导果断决定:不去案发地,立即在通往市区的几个重点路段设伏,内线继续对境外船只进行严密监控。可是蹲坑的人连个走私分子的毫毛都没有发现。长夜漫漫,当丹东的老百姓从睡梦中醒来时,彻夜难眠的关员们却一无所获。    
    走私香烟没有露面,关员们有些气馁。关长仲唯光、副关长杜世良一边给大家鼓舞士气,一边带领大家认真总结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只是走私分子的试探性活动,更大的行动肯定在后面。我们要沉住气,兵分两路:一路对走私船只继续严密监视,一路继续查找涉案出租车及走私人员。    
    8月1日晚上8点,丹东海关再次接到情报:走私分子租用了八辆出租车,准备走私香烟,藏私地可能是福春街81—15住宅。关领导立即制定行动方案,第一组人员在这所住宅附近蹲坑监视;第二组人员远距离跟踪已经知道车号的出租车,防止走私分子在其他地方卸货;第三组人员继续监控境外船只;第四组人员留守待命。    
    走私分子真会挑日子,不早不晚偏偏选个“八一”建军节作案。当晚九点钟,走私分子开始活动。他们在丹东市火车站附近找了几个装卸工,分别乘出租车向鸭绿江上游驶去。在茫茫夜色中,出租车拉开距离陆续到达了宽甸县古楼子乡荒沟村村委会附近。中国的一号界碑就在古楼子乡,界碑代表着庄严和神圣,可界碑旁却经常隐藏着罪恶。子夜时分,大地万籁俱寂,鸭绿江的涛声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走私分子打着手电筒朝鸭绿江上晃了三圈,朝鲜的走私分子接上了暗号,马上把船停靠在濒临村委会后院的鸭绿江边。走私分子命令装卸工从朝鲜船上卸下香烟,装到第一辆出租车上。第一辆车装完后,立即风驰电掣般向丹东市内驶去。走私分子又用手电筒打信号,让第二辆出租车开到江边。    
    从子夜十二点到次日午夜两点,朝鲜货船上的香烟全部卸完,每辆出租车里都装了十四五箱香烟,有的出租车还往返两趟拉货。三点左右,所有的香烟都运到了福春街81—15号住宅内。    
    这个“八一”节过得太过瘾了,关员们在夜色中观看了一出活生生的走私闹剧。当香烟全部卸完后,丹东海关的关员留了一队人在福春街蹲坑监视,其他人员全部撤回关里休息。    
    2000年8月2日早晨八点,丹东海关调查人员会同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支局及烟草专卖部门的执法人员,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丹东市福春街81—15号刘大江的住宅。走私分子忙活了一个晚上,此刻正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中。海关关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查扣了174箱走私的“三五”牌香烟,鼾声隆隆的三名走私分子被一网打尽。    
    这起案子的案值为60余万元,偷逃税款90万元。案件虽然不大,却是打击“蚂蚁搬家”走私活动的成功之作。


第五部分第九章 在祖国陆疆和海疆的结合点(9)

    6。 铁肩担落边陲月,热血燃亮国门星    
    在丹东海关查验一科,有一位叫做刘松的关员,他长得白白净净,言谈举止颇有一股书卷气。    
    他也是喝鸭绿江水长大的,1970年1月,他出生在丹东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同国是丹东毛纺厂的工程师,母亲高淑珍是小学教师。受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刘松从小就特别爱读书,尤其喜欢数学和物理,学习成绩很拔尖。虽然初中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可他初三时却在丹东市的数学竞赛中获得冠军。    
    他考上了丹东的重点中学二中。二中是丹东市教学质量最好的中学,刘松又在这所中学的数学、物理竞赛中多次夺冠,其实力可想而知。二中的尖子学生全部是名牌大学的材料,1987年,刘松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吉林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    
    1992年大学毕业时,家乡的很多单位都想录用他,丹东师范专科学校想让他去教物理,可他却想干点实际工作。他开始在丹东市某单位工作,1996年调到丹东海关工作。他之所以选择海关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一部反映海关生活的电影,觉得海关特别神圣。如今,他已经在海关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六个年头。    
    开始,他在查验二科分管铁路货物检查。铁路货物检查经常值夜班,年轻人值夜班责无旁贷,刘松三天就要值一个夜班,从晚上六点一直盯到第二天早晨八点,一直干了四年半。    
    在铁路货场验货,经常会遇上铁路甩车皮。所谓甩车皮就是火车头脱钩了,剩下车厢在铁轨上滑动。火车在行驶时有惯性,车厢滑过来时悄无声息。刘松是那种干事一根筋的主儿,查验起来全神贯注。老关员就提醒他要注意甩车皮,发现晚了就会被撞着。就这样紧提醒慢提醒,他还好几次差点被车厢撞上。    
    1996年8月的一天,他和王兵组长一道值班,王兵发现货场的地上有玉米粒。地上有玉米粒说明货物里有玉米,可最近的出口货物中没有申报玉米的呀。他们调来报关单一查出口单位填的是面粉,面粉出口不需要许可证,而玉米出口则需要许可证,肯定是出口单位用玉米伪装成面粉无证出境。他们打开货车车厢,发现车厢门口的袋子里确实装的是面粉。刘松不死心,用手去摸货车下面的通风孔,发现里面的袋子装的全部是颗粒饱满的玉米。这批伪报面粉的玉米一共有八车皮,最后这批货的出口单位受到了丹东海关的处罚。这件事给刘松印象很深,他意识到在验货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稍微疏忽一点就会使国家的税款遭受损失。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大雨滂沱,雷声阵阵,刘松发现从境外进口了一车毛皮,进口单位在报关单上填写的是狗皮和兔皮。刘松觉得他们填写的数量和实际进口的数量不符。按照国家规定,毛皮进口是要征税的,会不会是进口单位故意少报毛皮数量偷逃关税呢?法律不相信猜疑,法律只相信证据!    
    刘松便开箱验货,他把一个箱子的毛皮仔细清点了数目,再乘上箱子的总数,发现数量差距很大。于是,他把每个箱子都打开清点,整整用了一个下午才清点完毕。按照海关归定:一次性逃税额超过五万元人民币算作走私罪,一次性逃税额不超过五万元人民币算作走私行为。这是一起严重的伪报毛皮数量走私的案件,在铁的事实面前,进口单位乖乖地接受处罚,补交了税款。    
    丹东作为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和朝鲜国内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朝贸易不断扩大,贸易公司不断增多。海关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岗位,业务看似简单,实质上却包含着很强的政策性、法规性和技术性。要想胜任海关的工作,就必须有很强的业务功底,熟练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政策法规和海关的各项规定。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刘松总觉得海关应该有高素质的人才,为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关里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遇到疑难问题就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有一天,丹东海关铁路货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关员们有条不紊地查验着,汗水在他们的脸上描绘出一幅幅彩画。    
    一辆货车驶了过来,缓缓地停靠在车站。刘松看了一眼报关单,某边境贸易公司申报的是进口阀门。他晓得这家公司曾经有过走私前科,便对关员赵晓雷说:“这家公司以前走私过,咱们要查得仔细些!”    
    赵晓雷登上了货车,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刘松用敏锐的目光一扫,发现货主张小二的脸色变得煞白,鼻尖和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刘松心中有了数:这车货有戏!    
     他爬上货车,把阀门一箱一箱地往车厢侧面倒。先打开了一箱,里面确实装的是阀门。又打开了一箱,还是没有发现可疑物品。货主张小二拿来了几瓶饮料,递到刘松面前热情地说:“刘组长,我这货肯定没问题。您放心,先歇歇,喝口水。”    
     刘松没有理会他的“好意”,依然埋头验货。突然赵晓雷大声喊道:“刘松,这箱里装的是锑!”    
    锑是一种稀有金属,国家是限制出口的。一些不法分子就不顾国家的资源优势,哄抬锑的价格。这显然又是一起阀门夹藏金属锑伪报案。诡计多端的货主们本想利用车多人杂蒙混过关,发一笔小财,没想到刘松和赵晓雷那两双锐利的眼睛是揉不得沙子的。他们立刻报告给丹东海关,及时地堵住了漏洞。张小二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刘松和赵晓雷却像包青天一样铁面无私。    
    2000年9月,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非海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培训班。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刘松欣然前往上海,在浦东新区北蔡镇的学校里埋头苦读。他觉得自己不是海关科班出身,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当时中国加入WTO呼声很高,老师们着重讲了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和知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关法律要同国际接轨。在海关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制度、原产地规则制度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上都要遵循国际惯例。海关要想更好地服务经济,必须与国际贸易相匹配。海关进出口货物是要征税的。过去是贸易单位先提供一个商品价格,海关觉得应该征收100元钱的税就征100元钱。加入WTO后关税就要降低,就要严格按照市场价格办事。海关既然要管理贸易单位,就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不能以权压人。海关征税要实事求是,按照国际贸易的规则办事。系统地学习了海关的基础业务后,他在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进一步干好海关工作心里有了底。


第五部分第九章 在祖国陆疆和海疆的结合点(10)

    7。 国家带个家字,干海关的人必须有爱国情怀    
    从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回来后,他被分配到查验一科江桥办公室工作。所谓江桥就是大名鼎鼎的鸭绿江大桥,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从这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当年,鸭绿江上曾经修建了三座桥,有两座都被美国飞机炸断了。美国人炸得非常准确,从鸭绿江主航道到朝鲜那边的半座桥全都炸断了,现在的鸭绿江上仍然有三座桥,一座整桥,两座断桥。那座整桥上也是弹孔累累。    
    如今这座幸存的大桥已经成为连结中朝两国的纽带,大桥一半是铁路,一半是公路。大桥的地势较高,过往的车辆要从丹东的平地过一个之字型斜坡才能到达桥上。刘松所在的查验一科就在这个斜坡下,这是一个很窄的口岸,边防检查站、海关查验一科和检验检疫局并排而立。查验一科的办公室是个里外套间,外面的一间有八平方米,里面的一间有六平方米。接报告单、签发保函的关员要在外面那间房子办公,科长和刘松在里面那间房子办公。房子太小了,屋里只能放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有时单据太多,刘松只好在床上铺满了单据。    
    海关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江桥办公室的门始终是开着的。夏天屋里很闷热,蚊子叮得人昼夜不得安宁。冬天屋里又很冷,养的花都冻死了,屋里的拖把冻成了大冰坨子。屋里都冻冰,屋外的寒冷就更可想而知了。下大雪时,大斜坡上冻成了一面镜子,汽车开在上面一个劲儿地打滑。关员们就用炉灰铺在斜坡上,增加汽车轮子的摩擦力。    
    过往的车辆车况不太好,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