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553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53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尉董卓毫不留情地挥起了血腥屠刀,一杀到底。巨商富贾们惊醒了,他们一边诅咒董卓的暴行和朝中权贵的阴毒,一边抛弃家财四散而逃。
河南尹、弘农郡和三辅之地的商贾们象潮水一般涌入河东,许多商贾家破人亡只身逃难而来。李玮闻讯之后,立即派人散播消息,说告缗令即将送达河东,大家要逃就逃到晋阳和塞外去,否则终究难逃杀身之祸。商贾们惊惶不安,人人自危,纷纷向北而去。
徐陵和麹忠信以为真,急忙赶到临汾问询李玮。李玮笑着说,这么多避祸的商贾渡河而来,恐怕会引起朝廷的愤怒,假如董卓一气之下,假天子诏颁布告缗令于河东,你们就惨了。现在晋阳大市已经繁荣,而塞外又在屯田和筹建互市,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北上避祸当然要比待在河东好。
徐陵和麹忠顿时明白了李玮的心思。他要把这帮商贾驱赶到晋阳和塞外去,以便让塞外的屯田和互市得到更多的助力。徐陵说,这些人好日子过惯了,不会长期留在塞外的。李玮笑道,我只要他们去看一看,让他们知道那里有钱赚就行。只要有钱赚,这些商贾就会去第二趟,第三趟,甚至会长期留在大草原上。接着他问两人道:“两位是否也有兴趣北上?我建议你们先到云中郡去看看,然后到河套屯田区,最后到大漠。汉北郡的郡治在金雪原,鲜于大人和田大人在那里主事,两位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大漠风光。”
麹忠笑道:“李大人,这是你的命令还是你的邀请?”
李玮大笑:“你们两人如果一同北上,商贾们会跑得更快,所以请你们务必帮一下忙。”
徐陵道:“行,行,这点小事,我们理当效力。何况,我们也正想到大漠去看看。”说着他从怀内掏出一个锦盒,“这次我和麹忠毫发未损,都要谢谢大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大人笑纳。”
李玮看都没看,挥手说道:“拿走。”
徐陵还要再劝,李玮冷声道:“我还想多活几年,所以你们最好不要来烦我。还有,我警告两位,我既然能把你们从关中迁过来,就能把你们再送回去。”
十几天后,朝廷颁布告缗令的事已经传遍了天下商贾。今天朝廷只是在京畿和邻近州郡实施,那明天呢?中原州郡的商贾们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大逃亡。在钱财和性命面前,商贾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性命。商贾们逃亡的方向有三个。一是向南往扬州、荆州,一是向西翻越崇山峻岭进入巴蜀,更多的人选择了北方的并州。
告缗令送达长安之后,京兆尹盖勋先是阳奉阴违,任由关中商贾往河东而去。后来北军铁骑的抄捕越来越肆无忌惮,连关中门阀士族都开始抓了。盖勋大怒,借口北军违反军律,命令长安的郡国兵把北军的数千铁骑包围了。关中关西的部分巨商富贾趁机逃亡而去。董卓闻讯,急忙上奏天子,说盖勋公然抗旨。天子从董卓议,下旨罢免了盖勋,命人押其回京受审,又拜奉车都尉董旻为京兆尹。董旻遂领千骑急赴长安。
盖勋得到京城送来的消息后,立即丢下印绶带着家人逃到了河东。李玮急忙派人把他护送到了晋阳。
李玮以车骑大将军名义上奏天子,一面替盖勋脱罪,一面催要粮饷。董卓不敢做得太过份,随即上奏天子以盖勋为议郎,催请其回京任职。盖勋坚辞,拒绝回京。
在李玮的一再催逼下,从洛阳、长安和冀州三地运到塞外的粮草辎重越来越多。董卓答应李玮,他将在十月秋收之后,加快输送速度,争取在十一月把远征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全部送到塞外。同时,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李玮送来了二十亿钱的赈济。
李玮立即输送钱粮给北地、朔方、五原、上谷等几个边郡,各边郡太守有了钱粮随即加快了北迁胡族的速度。李玮也给晋阳输送了一批钱粮,并州灾民的赈济情况因此得到了缓解。常山的典农都尉赵戬也得到了李玮的钱粮,常山中山两国的民屯百姓暂时解决了过冬的粮食和衣物。李玮还拨了一笔钱给典农中郎将张白骑,请他在秋收以后立即开始大练兵,以备急需。
与此同时,李玮向各地粮食丰收的州郡派出了几十个购粮的掾史。李玮对他们说,有多少粮食买多少粮食,价格再高也要给我买回来。有个掾史问,李大人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难道大人想提前囤积粮食以便明年大赚一笔?
李玮苦笑道:“汉北郡和六个边郡至少需要驻军八到十万才能保证北疆和大漠的稳定。这么多军队远驻塞外,一年需要消耗多少粮食?目前长城以外的河套和平城两地刚刚开始屯田,没有三年根本看不到余粮,而一袋粮食由晋阳运到大漠最多只能剩下半袋,大家可以想想,在这三年内,如果国内叛乱和灾患频起,又或者大漠上屡有战火和天灾,那我们的大军吃什么?汉北郡还怎么坚守?北疆还怎么稳定?我这也是防患于未然啊。今年大汉国国内几乎没有战乱,遭受水灾的地方也只有黄河下游数个郡县百多万人口,绝大部分州郡都是大丰收,所以我们要趁此良机大量购粮,最起码要让十万大军有三年的存粮。”
李玮指着自己说道:“我可不想在这三年内寝食难安,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接着他又手指南边,长叹道:“远征结束后,我们就不要指望洛阳了。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握,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玮和府内掾史议事完毕后已经是深夜,他没有回后院睡觉,而是直接到了书房。他天天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要和掾史不停地议事,已经很难得睡上两个时辰了。书房内筱岚正在伏案疾书。筱岚现在还是车骑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李玮如果不在,就是她代理行辕事。
筱岚看到李玮进来,立即拿起一卷文书指着李玮问道:“你是不是想杀死敛之?”
李玮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夫人说什么笑话?我怎么会杀敛之?”
筱岚摇摇头,水灵灵的大眼睛里尽是恼怒之色。“你自己看,这卷告发敛之收受巨额贿赂的文书已经放在这里七天了,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想干什么?你为什么不把他喊来问问?”
“我正在查。”
“查清楚了?”
“查是查清楚了。”李玮皱眉说道,“但我不能肯定敛之是否确实收了这笔巨资。我很为难,正在想办法。”
“最近商贾纷纷避难于河东,他们为了找到生财之路,当然会想尽办法打通敛之这道关节。”筱岚说道,“有人贿赂敛之,这是必然,但只要敛之没有接受贿赂,他就没有违律。我们和敛之都是好朋友,你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兄弟,我们应该帮助他,而不是落井下石。当年他送你到西凉,一千多里路,历经艰险,难道你都忘了?”
李玮想了很久,然后缓缓走到门口,对站在外面的侍从说道:“传令门下督贼曹解悟,叫他带上一百铁骑连夜赶到安邑,把盐铁都尉谢大人给我请来。”
第二天上午,谢明来了,还带来了一卷帐册,上面详细记载着他在任职盐铁都尉这段时间内所有收受的财物。谢明说,他把这些财物都上缴到了盐铁都尉府的库房,库府内的帐册上都有记录,可以随时派人去查。筱岚仔细看了一下帐册,叹了一口气,把告发他的文卷递给了他。
谢明脸色大变,脱口惊呼:“谁要害我?”
李玮说道:“目前我不能肯定将军大人是否也收到了这份文书,所以我打算让你离开河东,先到塞外各郡巡视一番,等远征结束了,我们再向将军大人解释。”

第一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节
十月,大漠,金雪原,车骑大将军行辕。
自从九月中远征军主力从朝天原回撤之后,车骑大将军李弘随即奉旨分封赏赐胡族诸王。受封的诸族部落大王有上谷白山乌丸黑翎王楼麓、弹汗山鲜卑舞叶王射墨赐、上谷乌丸白鹿王鹿破风、代郡乌丸飞狐王冉冉、羌族湟中王聂啸、羌族先零王狂风沙、北部鲜卑王骞曼。诸族部落小王有恒祭、心狐、骆驼、射缨彤、射虎、鹿欢洋、孤鼎、弃沉、拓跋韬、木桃、木李等十六人,东羌首领旭葵也在其中。匈奴单于庭的左贤王刘豹、日逐王刘冥得到了重赏。胡族将士欢声雷动,跪谢大汉天子的圣恩。
李弘随即召集汉北郡诸族大小王议事,商讨各部落领地的划分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兵事民事。由于李弘、鲜于辅和田豫等人准备充分,诸事考虑的也很周详,议事进行的非常顺利。虽然各部落王也有不满的地方,但迫于大汉国强大武力的震慑,不答应也得答应。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领地问题和军队问题。
各部落王不同意自己的族人全部迁出边郡。冉冉、狂风沙、刘豹都说自己的族人在大汉边郡已经生活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强行北迁肯定会遭到族人的强烈反抗。此事李弘已经事先得到了李玮的提醒,所以他和鲜于辅、田豫等人商量后,同意了诸部落王的要求,让他们在六个边郡各自保留一部分领地。
现在鲜卑主力还在燕然山,胡族铁骑当然不能解散各回本族。但将来如果鲜卑主力被消灭了,鲜卑国也没有了,那么这数万胡族铁骑除了留下一部分做为边军驻防外,其他的就要解散回家。为了保证北疆的稳定,各族各部落肯定要在实力上保持平衡,所以李弘说,各部落在军队的问题上要遵从北疆兵制。
各部落王最担心的就是军队问题。按照汉人的惯例,归属地胡人部落平常不允许有自己的军队,除非天子下旨征募,部落才能组建军队参加汉军。西疆的归属羌人就是一个例子。由于他们疏于演练,部落的战斗力急剧下降。而臣服于大汉国的匈奴单于庭就不一样,他们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铁骑为大汉国戍守边塞,从天子旨参加大汉军队的征伐。所以匈奴人的铁骑还是像过去一样强悍。
白鹿王鹿破风问李弘道:“大人,北疆兵制是什么?如果我们遵从北疆兵制,那我们是不是大汉国的臣民?如果我们是大汉国的臣民,那单于庭和鲜卑王庭是不是也是大汉国的臣民?”
鹿破风一语中的,李弘半天都没有说话。
现在李弘感觉最棘手最难解决的就是诸部落的隶属和军队问题。鲜卑人、匈奴人、乌丸人和羌人都居住在边疆大漠上,他们有的是大汉的藩属,有的是大汉的臣民。各族的待遇不一样可以解决,但军队的问题却无法解决。藩属胡族有自己的军队,而归属胡族依律不允许保留军队,这样一来,大漠诸部落的实力如何平衡?实力不平衡,战乱就难免。但要是让大漠上的诸部落各自保留军队,冲突就更多,而且大汉内郡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目前单于庭和鲜卑王庭不可能同意归属大汉,除非把他们杀得象小部落一样无法生存,否则在大漠维持上实力平衡就是一句笑话。
在大汉律和大汉兵制的约束下。李弘和部下们根本没有解决的途径,所以他们想了一个北疆兵制,他们试图在保持各族友好相处,北疆稳定的大前提下,暂时放弃藩属和归属的问题,直接解决北疆军队和驻防戍边。但各族胡人在藩属和归属,在保留和不保留军队的事情上和大汉国讨价还价了将近两百年,这两件事早已深入了他们的心里,只要不解决藩属和归属的问题,他们就不谈是否保留军队的事情。
由于胡人和汉人世代征杀,几百年来彼此谁都不信任,仇恨在他们的心中熊熊燃烧。胡人迫于生存压力不断南下,而汉人因为国力起伏,在很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