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870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870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翰……”李弘十分不满地看着他,欲言又止。余鹏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脸上立即露出了一丝尴尬。
“这就是北疆的问题。”李弘指着他,无奈地摇摇头,“伯翰,这就是北疆势力开始骄纵,开始腐败的缘由啊。你是两府长史,也算是大汉重臣了,你怎么也是这种想法?我一再说过,河北是大汉的河北,北疆是大汉的北疆。你们为什么心里只有北疆,只有河北,而没有我们为之奋战的大汉?没有大汉,我们为什么而战?”
“为河北而战?为北疆而战?这是不是你的真实想法?是不是也是云天(麴义)、子善(颜良)他们心里真正的想法?”
李弘的语气有点愤怒了。
“朝廷在天子驾崩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准备打仗的策略。我在正月的时候,也一再在晋阳对河北诸府大吏和北疆军诸将说过,回去后要筹措粮草,要做好一切迎战的准备,但结果呢?结果我到了邯郸,各地的粮草还没有筹措完毕,冀州的北疆军诸将竟然对渡河攻击一策持怀疑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心里只有北疆,只有自己的利益,你们正在试图放弃大汉,放弃更加血腥而惨烈的征伐。”
“大将军,这不是谁的想法问题,这是事实,是现在的事实”,余鹏难以接受李弘的指责,突然情绪也激动起来。“大将军的想法是立即平定天下,所以你去年不待晋阳稳定,立即率军出征大漠,结果欲速则不达,造成天子驾崩,朝廷差点崩溃之祸。如果你去年一直待在晋阳,怎么会出现今天这种艰难局面?”
“你回到晋阳后,还是不顾事实,还是一味求快,甚至一再坚持要南渡黄河到外线作战。你为什么要坚持外线作战?这是你求快的心理在作祟。你存在着一种侥幸,你想击败叛逆占据中原,你想在中原站住脚后,再让徐荣大人出兵攻占关中,从而形成南北夹击之局,早日收复洛阳。”
“你心里有大汉,你为大汉而战,但你是以牺牲北疆,牺牲河北为代价。这个风险太大了。一旦外线作战失败,河北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崩溃,这个后果你想过吗?以河北目前的状况,想在两到三年内平定天下,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大将军不愿承认这一点。”
“大将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兵事上,兵事上的求快策略严重影响了朝廷决策,朝廷和河北在大将军的战刀逼迫下,不得不竭尽全力放开步伐。结果无论是朝廷的改制,还是地方郡国的新政实施,都被大将军追逼的失去了理智和方向。”
“为了平定天下,中兴大汉,大将军把血淋淋的刀加在朝廷和河北的脖子上,逼着朝廷和河北跟着你一起疯狂。快,一切都是为了快。朝廷和河北就象一架马车,大将军就象驱赶马车的车夫,拉车的马被大将军连续鞭打得风驰电掣,而马车不堪忍受,马上就要散架了。但大将军犹自不觉,还在吼叫、鞭打、驱赶。”
“北疆的势力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腐败,北疆势力也不只是一味维护自己的利益。北疆的文武大吏都象大将军一样,心里不但有北疆,有河北,更有我们的大汉。大将军不能因为自己的目的不能达到,不能在自己预定的时间内平定天下,就把愤怒和怨气发泄到北疆。大将军需要北疆,北疆也需要大将军,我们是一体的,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和猜忌。”
余鹏认为大将军李弘求快的心理导致他在决策上连续失误,继而让河北陷入了今天的危局。而李弘认为北疆势力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割据偏安,这种心理导致吏治越来越腐败,这严重掣肘和影响了朝廷决策的执行。
两人激烈地争执起来。
司马懿胆怯地站在一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闻声而来的司马傅干、从事陈群、袁涣看到两人怒气冲天,都不敢出言劝阻。
李弘平时看上去很随和,但脾气一旦发起来,非常可怕。而余鹏一向温和谦恭,这次却一反常态,和李弘据理力争,一步不让。
天子意外驾崩导致天下形势骤变,河北陷入危局,是李弘非常自责的一件事。虽然这件事上至长公主,下至公卿大臣,谁都没有对李弘有过只言片字的埋怨,但李弘一直不能原谅自己。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先帝的重托,辜负了河北上下的期望,为此他一直耿耿于怀。
今天他心里的这个伤痛却给余鹏毫不留情地狠狠打了一拳,这让他无法忍受,不免恼羞成怒了。
两人争执到后来都失去理智,除了互相指责外,没有其它内容了。
傅干和司马懿一看势头不对,急忙一左一右,死死拉住了暴跳如雷的李弘。陈群和袁涣趁机把余鹏拽出了大帐。
李弘随后冲出大帐,飞身上马,沿着驰道纵马狂奔。
晚上,冷静下来的余鹏向李弘请罪,并递交辞呈。
“我们在一起十二年了,十二年的友情……”李弘举起余鹏的辞呈,摇头苦笑,“你要到哪去?”
余鹏想了很久,“大将军的想法是对的。现在大将军要控制北疆势力,而不是让北疆势力控制大将军,这关系到中兴大业的成败。如果大将军愿意,我到大漠去。”
李弘蓦然明白了余鹏的意图,他高兴地伸手拍拍余鹏。“伯翰,谢谢你了。你的话我仔细想过了,你是对的,我应该坐在朝堂上,不应该再象过去一样,亲自带着大军四处征伐了。”
余鹏微微一笑,“你这话。我不相信。”
两人相视而笑。
五月上,朝廷下旨。
拜公孙瓒为征北将军,率五千铁骑,进驻辽东。
拜余鹏为平虏中郎将,领案行使者,巡檄塞外边郡和胡族诸部。并命其领一千铁骑,先行出使扶余国,商谈在扶余国境内建立辽东都护府一事。
转拜朱穆为汉北郡太守,并命其招抚步度更,帮助步度更重建西部鲜卑部。
转拜太傅赵岐之子赵戬为尚书左仆射。转拜田豫为太原郡太守。转拜崔琰为廷尉正监。
原朝中老臣袁滂、陈纪、丁宫、杨奇,原长安旧臣杨彪、淳于嘉、张喜、赵温、赵谦、韩融、钟繇、贾诩等人重新入朝。
五月上,蝗灾开始在中原数郡猛烈爆发。
五月中,蝗灾蔓延到黄河北岸。黄河北岸的兖州东郡十几个县,魏郡、甘陵国等地陆续受灾。
为了防止蝗灾继续向冀州中部蔓延,主持百万人大撤离的钟繇、郭策、田畴等人断然下令,把清河以南尚未来得及收割的麦田全部烧毁。短短时间内,从黄河北岸到清河三百里左右的范围内,不但没有人烟,连植物几乎都没了,赤地三百里。
五月中,兖州,苍亭。
艳阳高照。
兖州军的大营内鼓声喧天,吼声四起,将士们正在操演战阵。
快马如同旋风一般卷进了大营。
夏侯惇眯着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快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把手伸向了身后的亲卫。亲卫急忙递上一个装满了水的皮囊。夏侯惇喝了几口水,转头对李典说道:“这是什么鬼天,不下雨,还这么热。”
“大人,不下雨好啊。”李典接过夏侯惇手上的水囊,笑眯眯地说道,“再有一个月不下雨,我们就可以涉水过河,连船只皮筏都可以免了。”
“好个屁。”夏侯惇不客气地骂道,“半年不下雨,我们喝西北风去?”
李典呵呵一笑,仰头狂喝冰凉的清水。
夏侯惇展开快马递上来的文书,细细看了一遍。李典见他面无表情,奇怪地问道:“哪来的急书?丞相大人的?”
夏侯惇点点头,“曼成,张扬会不会临阵倒戈?”
“张扬?”李典摇摇头,“吕布、张辽就在对面,他们都是北疆人,私交也非同一般,难说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田楷呢?”
“田楷?”李典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他不会倒戈,相反,对面的公孙瓒倒真有可能倒戈。”
“你做梦去吧。”夏侯惇嗤之以鼻,随手把手中的文书丢给李典,“丞相大人说,最近河北的人和张扬、田楷来往密切,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已经放弃两翼先行出击之策,叫我们先打。”
“我们先打?”李典惊讶地问道,“什么时候?”
“今天晚上。”
“今天晚上?”李典急忙打开文书,“不是说要等到六月中吗?怎么又改了?”
“那边蝗灾严重,河北人自顾不暇,正好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夏侯惇从李典手上拿过水囊,一边走,一边挥手叫喊道:“传令,结束训练,吃饭睡觉。”
夕阳西垂。
雷重坐在河堤上,望着血红的云彩,如醉如痴。
“你在看什么?”高览拎着马鞭,悠闲地走过来,“是不是想夫人了?”
雷重腼腆地笑笑,翻身爬起来行礼。
“斥候还没回来?”
雷重摇摇头,“几个月不下雨,水位越来越低,这样下去,兖州军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了。”
“走过来好啊。”高览笑道,“我就盼着他们过来了。”
“铁骑到了?”雷重惊喜地问道。
“到了,就等着曹操渡河了。”
雷重回头看看对岸,失望地摇摇头,“那个屠夫还不知道要磨蹭到什么时候。”
这时站在他们身后的亲卫们忽然指着河面高兴地叫起来,“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三节
漆黑的夜空上,繁星点点,一轮弦月在云层里悄然飘行,若隐若现。
大黑翻了个身,睁开眼睛看看远处的火堆,缓缓爬了起来。他有点心神不安。黄昏的时候斥候从对岸带来消息说,兖州军今天停止了例行的训练,也许敌人马上就要开始攻击了。
去年初,朝廷实施新兵制,自己毫不犹豫,带着一家人入了兵籍,来到了黄河北岸,再次开始了当兵的日子。自己和妻小的命都是北疆军救下的,没有大将军和这支军队,自己一家早已化作了枯骨。做人要知恩图报,自己要报答大将军,要为北疆军奋战至死。
东武阳大营有一万兵户,每家都分到了田地。自己一家四口人,有田地一百五十亩,远比在民屯的时候分到的土地多。如果年成好,一年下来家里的日子就很好过了。兵户不用上缴赋税,只要向大营缴纳极少的一部分费用即可。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用来军队训练和维护军械。虽然兵户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但面对这样优厚的待遇,饱受困苦的百姓们还是趋之若骛。
然而,期盼的好日子还没有来临,中原的叛军就开始大举进攻了。
大黑站起来,揉了揉眼睛,迎着清新的河风长长地伸了个懒腰。黄河被黑暗掩盖了,只能听到河水轻拍岸堤的声音。堤岸附近的草丛里,说不上名字的昆虫正在不停地鸣叫着。他转头看看背后,想起了已经撤离的妻儿。
撤离前,妻子特意带着孩子赶到黄河岸边来和自己告别。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自己能活到现在,能和妻儿团聚数年,都是拜大将军所赐。自己应该干什么,一家人心里都清楚。“如果我死了,你好好照顾你娘和你妹妹。”这是大黑唯一能交待儿子的话。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已经渡过清河进入安平国了。
“大叔,你又在想大婶了?”
大黑低头看看。说话的是躺在自己脚边的一个年轻人,非常瘦,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细细的脖子好像随时会折断一样。
“棍子,离天亮还早,你多睡一下。”大黑坐下来,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头。这个孩子只有十五岁,是他的邻居。他们一家原来是青州人,逃难到冀州后参加了民屯。去年入了兵籍到了东武阳后,他父亲便因病死去了,十五岁的儿子随即拿起了长矛。
“大叔,叛军打我们,是因为他们没有吃的吗?”
大黑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