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915章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915章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苦。
徐荣很消沉,一直很黯然,他无法告诉李弘事情的本质,所以他避重就轻,把这场朝廷和河北之间的权力争夺悄悄转化为治国策略之争。但最后他还是说了,谁能主掌权柄,谁就能利用自己的治国策略把大汉引向一个未知的方向。他其实没有答案,他也不知道李弘是否愿意交出权力,不知道李弘交出权力后大汉会走向何方。
未来的不确定让所有辛辛苦苦打下河北的北疆大吏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大将军迟早都要交出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这是一种必然,是河北稳定发展的必然,是大汉走向中兴的必然。”李玮很坦然地说道,“今日大汉的祸乱和当初州郡大吏权重割据一方有直接关系,所以大将军和朝中大臣们意见一致,废除了州牧,重设州刺史,限制州刺史的权力。”
“河北三州虽然没有州牧,但有大将军这个河北三州的实际控制者。早期朝廷需要大将军督领河北三州,但现在朝廷稳定了,走上正轨了,大将军手中的这个权力就要交出来了。这既是和朝廷的国策保持一致,也是中兴大业发展的必要。”
“你早就看出来了?”李弘笑着问道,“所以你借口财赋紧缺,故意挑起事端,甚至不惜推波助澜?”
“你总是离开晋阳,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你心里的真实想法?”李玮也笑道,“大汉中兴需要一个极具威信的天子和朝廷,而不是一个威震天下的大将军。所以你总是离开晋阳,让长公主和朝廷在毫无束缚的情况下迅速成熟,迅速建立无上的威望。你的目的达到了,但你想过这其中所蕴含的危险吗?你这是拿大汉社稷开玩笑,你知道吗?”
李弘笑笑,“长公主极力推行土断和课租荫户之策,背后有没有你的功劳?”
“当然有我的功劳。”李玮得意地说道,“我是大司农,我当然要建议长公主竭尽全力挖掘河北的财赋。这个计策实施之后,对门阀富豪们的打击是长久的,五年、十年之后,大汉的这些高门望族要想继续辉煌下去,只有控制权柄,利用大汉中兴后的国策调整,设法从这种长久的打击中慢慢恢复过来。”
“所以,现在朝中大臣们最担心的就是大将军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继续拥戴长公主,继续重塑强悍的皇权。”
“不过,大将军早就想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了,而且,现在长公主公然越权,绕过大司马大将军府直接指挥郡县,把大将军逼到了一个不得不交权的境地。”李玮看看李弘,笑着说道,“大将军如果拒绝交权,长公主的皇权就要遭到制约和削弱,皇权的威望会急剧沦落,而徐荣、左彦、田豫就要遭到打击,追随他们的北疆其它官吏势必要遭到清洗。这样一来,天子、长公主和北疆大吏就两败俱伤,门阀富豪的势力会趁机增涨。大将军虽然保住了权力,却有可能就此失去重振大汉的机会。”
“仲渊,这个主意如果是你献给长公主的,我要考虑是不是把你发配到大漠去了。”李弘用力打了李玮一拳,大声笑道。
“长公主是个天才。”李玮摇摇手,“先帝把自己最优秀的才智传给了长公主,把自己最不好……”李玮停了一下,觉得当着李弘的面说先帝的坏话实在不太好,“孝献皇帝如果能像长公主一样,那……”
“算了,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李弘说道,“这两年,长公主的变化太大了。”
“亲自主政处理国事,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这可以把长公主所有的才智全部激发出来。”李玮不以为然地说道,“换了一个人,主政两年后,变化同样很大。”
接着他继续刚才所说的话题。
“朝中大臣们为了阻止皇权的无限膨胀,立即想出了一个应对之策,重修官制,改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让你坐上丞相的位置。”
“这样你交出河北三州的军政大权后,实际上还是控制着河北三州,而且因为你特殊身份,长公主还不得不让出夺去的部分相权。”
李弘摇头轻笑,“你们花许多钱搞这个隆重的典礼,就是为了给我造势,逼着长公主同意修改官制?”
李玮笑着连连点头,“这次门阀富豪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势,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主动向你让步、示好了。”
官制一旦修改,大将军成了丞相,晋阳危机就全部解决。
大将军成为丞相后,现在大司马大将军府的职权全部转移到了丞相府,李弘的权力迅速增大。这是北疆大吏愿意看到的最好结果,也是李玮的最终目的。
长公主如愿所偿,逼迫李弘交出了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不过她失去了自己所控制的相权,皇权也受到了很大制约。虽然新政还会继续推行,但长公主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
外朝大臣顺利夺回了所有相权,但李弘的权势太大,威胁太大,这个应急之策纯粹是无奈之下的一种妥协。将来,外朝的权力斗争将会非常激烈,这是阻碍中兴大业最大的隐患。
现在的问题是,长公主会答应修改官制吗?
她逼迫大将军交权,最后却演变成自己让权,让大将军的权势更大。她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仲渊,你认为我现在还需要一个隆重的典礼来增加我的威望吗?”李弘笑道,“你刚才说长公主是个天才,那么你能估猜一下,长公主的对策是什么?”
李玮疲惫地闭上眼睛,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九节
“大将军……”门下督贼曹任意的声音再度传了进来,“太傅蔡邕大人,大司徒崔烈大人已经到了府门外……”
李弘摇头苦笑,“天都快亮了,我竟然还没看到自己的夫人和孩子……”
李玮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捶了几下麻木的双腿,抱歉地说道:“那你快去看看两位夫人和孩子,我先代你去迎迎两位大人。”
“不行,太失礼了。”李弘转身向屋外走去,“等一下就要上朝了,你还是在我这里休息一下吧。”
李玮疲倦至极,也没有推辞,趴在案几上就睡了过去。
蔡邕和崔烈先是恭贺大将军打了胜仗,然后大略说了辽东叛乱的事。
蔡邕主张先把辽东的事放一放,集中力量恢复河北元气,同时派人去安抚北疆诸胡,尽可能稳定边疆。崔烈则主张暂时放弃辽东,集中精力平定天下,然后再回过头去收拾那帮桀骜不顺的蛮胡。
李弘笑着调侃崔烈道:“崔大人,今日朝堂上可有人象壮节侯傅大人一样,高呼‘杀了大司徒,则天下可安’?”
崔烈脸色一寒,怒声说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朝廷有平叛辽东的实力,何不在冀州大捷后,乘胜南下,横扫中原?打了一场胜仗,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这种人最是愚蠢,根本就是鼠目寸光。”
蔡邕立刻咳嗽了一声,警告崔烈说话注意点。李弘知道崔烈话中的意思。他的矛头直指长公主,现在朝堂上力主出兵辽东的就是长公主。
“大将军既然回来了,辽东的事就由大将军拿主意,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干涉吧。”蔡邕话锋一转,马上说到了晋阳局势,提出了修改官制的想法。
官制修改需要几位辅弼大臣联名上奏,尤其是李弘的支持极为重要。李弘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说任何话。
崔烈对李弘半夜返回晋阳颇有怨言,他埋怨了李弘几句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将军,你对晋阳的事是不是已经有了主意?你是怎么想的?”
“我同意修改官制。”李弘很痛快地说道。
蔡邕和崔烈惊喜地看着李弘。两人都没想到李弘竟然如此干脆。
“我既然回来了,明天的典礼就不要搞了,太费钱,还是省点吧。”李弘笑道,“联名上奏的事暂时等一等。我还没有见到长公主,不知道长公主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等我弄清楚之后,我们再仔细议一议。”
“好,好,太好了。”崔烈高兴地说道,“一切按大将军的意思办。”
“大将军,此事……”蔡邕犹豫了一下,慢吞吞地问道,“你这么快就拿定主意了?”
“我走进晋阳城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李弘笑道,“冀州大捷后,河北已经稳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平定天下的征战,所以朝廷的事必须要跟上步伐,否则我们可能要失去重振大汉的机会。”
蔡邕和崔烈激动地站起来,说了一大堆赞美之辞。
离开大将军府后,崔烈望着依旧站在府门外的李弘,神情很复杂。
从李弘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上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四年了。自己是看着李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相比十四年前的李弘,此时的他无论在声望上,还是在才智、权势上,都已达到了顶峰。自己有时就还想,大汉中兴后,李弘会象吴汉一样成为大汉中兴第一名将,还是象王莽一样走向篡逆之路?
先帝在世之日,朝堂上下就感觉到了李弘的威胁,谁知最后祸乱大汉的不是李弘,而是董卓。董卓把大汉推向了败亡的深渊,李弘呢?李弘会把大汉推向何方?现在的李弘如果要篡逆,当真易如反掌。相比八年前,李弘对大汉的威胁已经无人可以阻挡了。
从先帝开始,到张温和自己这帮大臣到北疆,到长公主主政,所有人都把重振大汉的希望寄托在李弘身上。但所有的人也在努力制约李弘,都想把李弘对大汉的威胁降到最低。李弘也是人,他也感觉到威胁,他也要为生存而努力抗争。这种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会不会激烈碰撞,最后导致大汉的彻底颠覆?
崔烈收回目光,重重地仰躺在马车的靠背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李弘对大汉的忠诚,努力要挽救大汉的决心,朝野上下都能感受得到,但这世上的事情并不是你有忠诚、你有决心就能做好的。
随着冀州大战的胜利,河北的稳固,李弘对大汉社稷的威胁愈发的凌厉,凌厉到上至长公主下至朝中大臣,人人都惶恐不安,个个都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这种威胁一部分来自李弘本人,但更多的是来自李弘的部下,对李弘非常忠诚的北疆文武大吏。
朝野上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其根本原因就是皇权的沦丧。
这两年流传最广的就是袁氏代汉的“谶纬之言”和“五德始终说”,而袁绍、袁术兄弟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又恰恰为这个流言添加了重重的砝码。曹操重建皇统更是大逆不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当真是要重振大汉?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恐怕连他本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重振大汉吧?
袁氏兄弟实力最强,但他们先是拒绝承认皇统,等到孝献皇帝死了,他们又迟迟不愿重建皇统,袁氏兄弟图谋篡代之心,白痴都能猜出来。曹操以并不强悍的实力重建皇统,重重打击了大汉天子的威仪,让皇权沦落到了极致。此时如果再有那个州郡大吏不自量力乱建皇统,践踏皇权,大汉分崩离析之日也就屈指可数了。
然而,只要李弘在,北疆在,河北在,大汉依旧有中兴的希望,但如果李弘或者李弘众多的部下图谋慕逆,那么大汉一夜之间也就能烟消云散了。
所以,在皇权逐渐沦丧的今天,在河北实力越来越强悍的今天,制约李弘的权力,分裂李弘的部下,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张温和崔烈等人在孝献皇帝到达晋阳重建朝廷后,已经预感到这种威胁的逼近,所以很早就开始了分裂北疆的筹划。在他们看来,随着孝献皇帝的长大和河北的渐渐发展,北疆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天不遂人愿,因为孝献皇帝少不更事缺乏对国政的理解,因为长公主急躁的心理和对重振社稷的渴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