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通冥古玉 >

第18章

通冥古玉-第18章

小说: 通冥古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玉印发光现象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呈现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种方式,那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观察方法,也就能真正看到那藏宝图的秘密了。

    人的大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明明就是摆在眼前的东西,却因为大脑仿佛突然被卡住了一样,一时竟然会弄不明白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却仿佛象一道鸿沟,一时竟然无法逾越。此刻我们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一边使劲拍着自己的额头一边反复地自言自语:“到底卡在哪了呢?到底卡在哪了呢?”

    还是珍妮比较放得开,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再干着急,而是提议晚上先找个地方好好玩玩,放松一下,或许等思想放松了,问题自然就解开了。我们听她这么一说,自然是表示十二分的赞同。

    晚上,墩子提前在黄龙的天上人间娱乐会所订好了位子。我们一边喝着纯正的12年芝华士,一边欣赏着舞台上乐队和艺人们精彩的表演。也许是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随着舞池中人头攒动的韵律,大家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摆起来。最后,墩子干脆就邀请珍妮和他一起挤进了舞池中央,随着音乐尽情舞动。阿豹和我则依然留在位子上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但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心思一直不能从那白玉印章的事情上摆脱出来。时不时的还会想起印章的事情,并且感到脑袋有点隐隐发胀。于是就去洗手间冲了把脸清醒一下。当我刚把头抬起来,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样东西。我再仔细一想,觉得应该没有错,于是便高兴得跑回我们的包间。

    此时墩子和珍妮都已经回来了,两个人似乎都玩得很尽兴。也许是因为出了太多的汗水,都十分的口渴了,所以两人都在大口大口的吃着果盘中的水果。见我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都感到十分奇怪。当我告诉他们我可能已经找到如何正确地观察那种发光现象的方法了的时候,大伙都十分激动,于是就匆忙结了帐单后回到了墩子的古玩交易行。

    刚进门,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于是我就笑着说:“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物品叫做透光镜,你们知不知到?”墩子和阿豹听后都直摇头。这时就听珍妮说到:“我好象曾经看过这方面的介绍。透光镜的样子其实就和古代人们所用的普通铜镜差不多。只不过当把照射到它的镜面上的光反射到墙面上后,人们可以看到墙面上所呈现出来的明暗阴影和它背面所铸造的凹凸花纹简直一模一样,仿佛是背面的图案透过了镜身投射到了墙面上一样。”

    “不错,这就是我所要说的透光镜。”我激动得说:“但事实上这种透光镜并不是可以透光的。通过了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考证,最后才知道它的投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制造透光镜的工匠们故意把镜面上做了一些凹凸不平的花纹,并且花纹的样式和镜子背面的花纹一模一样。只不过这些花纹被制作得非常细微和平整,除非是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否则光凭肉眼就看不出来的。”我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正是因为镜面的凹凸不平,所以当它把光反射到墙上时就在墙上呈现出了和背面一样的花纹来了。”

    墩子好象还是不太明白我说这些话的意思,一脸疑惑得看着我说:“你说的这些和这两枚白玉印章的发光现象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我一边把那两块白玉印章拿到手上,一边让旁边的阿豹把室内的电灯全都关了。

    “我怀疑这两枚玉印的外表面也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光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借着窗外月光的微弱光亮我一边往两枚白玉印章上涂上了一点酸性溶液一边解释到:“但是当白玉印章发出光亮的时候,把它所发出的光影投射到某个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我们所想要看到的东西了。”说完,我随手拿起了一张白纸,慢慢向着那两枚印章的一个侧面靠近。在试了三个侧面之后,终于在白玉印章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看到了有朦胧的光影投射在白纸之上。

通冥古玉 三十.神秘点阵图

    我看到自己的推测已经被证实了,心里万分激动。珍妮他们也显得特别兴奋,连连高呼胜利万岁。之后我让墩子拿着印章,我拿着白纸认真调整纸张和印章之间的投射距离。

    在细心调整了多次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投射距离。投射在白纸上的光影也比先前要清晰的多了。原以为会是一幅详细的地图,或者是宝藏所在地的介绍文字,但当我们凑上前去仔细一看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那白纸上清晰的投射着几个圆点,一半是实心的一半是空心的。看上去倒有点象一个四四方方的五子棋棋盘和棋子。

    “这是什么地图啊?”墩子不解的问到。我一时也搞不明白,就看了看珍妮。而珍妮好象也是一无所知。“事情好象越来越复杂了啊。”旁边的阿豹皱着眉头说到。

    我仔细观察了那两枚印章所投射出来的圆点光影图,并在另一张纸上按原样将其绘制了下来。然后便仔细研究起这两幅圆点图来。从模样上来看,两幅图非常相似,都是由数量差不多的实心圆点和空心圆点所组成。

    其中第一幅图的圆点相对少一些,我数了一下,一共只有五十五个点,其中实心圆点有二十五个,空心圆点二十个。左上方是四个实心圆点,左中是三个空心圆点,左下是八个实心圆点。正上方是九个空心圆点,正中是五个空心圆点,正下方是一个空心圆点。右上方是两个实心圆点,右中是七个空心圆点,右下方是六个实心圆点。

    第二幅图上的圆点则要相对多了些。一共有六十五个点。最左边是八个实心圆点,往右一点是三个空心圆点。最右边是九个空心圆点,往左一点是四个实心圆点。中间最上面是七个空心圆点,下面是两个实心圆点,再下面是五个实心圆点,再下面是五个空心圆点,再下面是五个实心圆点,再下面是一个空心圆点,最下面是六个实心圆点。

    这些圆点有实有虚,有单有双,似乎是按着某种非常有序的规律排列着。远远看去仿佛是由一个个圆点组成的阵法示意图。墩子一看,半开玩笑的说:“闹了半天根本没有什么藏宝图嘛。我看倒像是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阵啊。是不是大家经过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把老祖先留下的兵法阵图错当成了藏宝图而传了下来啊?”

    他一说起道家的全真七子倒提醒了我。我再仔细一看发现这两幅图看上去和巡山道长传授给我的那本《五星占》上的一些图样非常相似。《五星占》是由周易五行结合星空布局而编纂出的一部奇书。其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其中充分利用了周易阴阳结合辨证统一的思想,把星象和占卜之术结合了起来。使七十二星与六十四卦相联系,通过查看星相预知吉凶祸福。

    可能这两幅点阵之图可能和周易八卦也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吧。我这么想着,就掏出了随身带着的《五星占》,仔细对照着查看了起来。这一看才发现其点阵的布局十分巧妙,特别是第一幅图,不管是横是竖还是斜,它图上的三个点群数量相加的结果都是十五,颇符合九宫算律。但其细节又和五星占上所绘各星图有所不同。似乎这些星图的变换都是由这两幅奇怪的点阵之图推算衍变而来,其思想精髓仿佛又在《五星占》之上。

    如此看来这两幅图应该颇有来头,似乎是《五星占》之根源。《五星占》的创作者也许就是看到过这两幅图,或者是类似的图才结合星图编写出了《五星占》这本道家奇书来的吧。

    我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就把手绘的这两幅奇特的点阵图复印了几份,交给墩子他们人手一份。说好这几天大家分头行动,查资料也好,打听也罢,最好能搞清楚这两幅图的来龙去脉。然后大家便各自离去。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想,既然这两幅奇怪的点阵图可能和《五星占》有着某种联系,那么可能把《五星占》传授与我的巡山道长可能会对这两幅图有着更多的了解吧。我这么一想,便决定再去“镇元观”走一趟,向巡山道长好好打听一下相关事宜,也许会颇有收获。

    第二天,我爬山涉水带着描绘下的那两幅点阵图来到了“镇元观”中。巡山道长见我来拜访他也十分的高兴。简单的相互问候和闲聊之后,他问起了我关于白玉印章最近的进展情况。于是我就把从玉印上得到了两幅点阵之图的事情告诉了他,并且还告诉他根据我的观察这两幅图似乎和《五星占》有很大的渊源。说完后我把随身带来的那两幅点阵图拿了出来,并递到了道长的手上。

    巡山道长接过图纸,稍稍看了一下,马上就笑着告诉我说:“你的判断一点都没有错,这两幅图确实都有很大的来头。”他一边把图纸折好还给了我一边继续说到:“这两幅图也确实和《五星占》有着莫大的渊源。如果追根溯源得说起来,这两幅图确实应该是《五星占》的根源所在。”

    我一听道长知道这两幅图的事情,心中大喜,连忙问到:“那这两幅图到底是什么图?它上面又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呢?还有它们怎么就成了《五星占》的根源了呢?”巡山道长见我一幅急不可待的样子就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别急啊,听我慢慢说给你听嘛。这两幅图据说是从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第一幅有六十五个圆点的叫做‘河图’,第二幅有五十五个圆点的叫‘洛书’。”



通冥古玉 三十一.洛书河图

    “这两幅图的来历都有许多不同的传闻,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巡山道长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面黄河边上一个叫的孟津的地方。有一年那里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能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就全都要遭秧。从此这里的田地渐渐荒芜了,百姓们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道长接着说:“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伏羲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了河边来降伏那个怪物。谁知那怪物原来就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伏羲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了,连忙伏地告饶,乞求伏羲放它一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它,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伏羲。伏羲听到说自己并不需要什么宝贝,只要龙马以后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了它。龙马答应了,接着就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来献给伏羲。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叫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伏羲同龙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伏羲也经常去看望龙马。有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就悟出了八卦图来。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我听完巡山道长的讲解连连点头,说到:“原来如此啊,那么这‘洛书’又是怎么来的呢?”巡山道长听完后回答到:“至于‘洛书’嘛,这还需要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